记得刚工作的时候,一个大哥指着当时公司的一台热销车对我们一群新员工说,如果月销超过一万台,那么这车就相当成功的。尤其对于自主品牌的设计师来说,比如你设计的车月销过万,成为了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又是几乎每个竞品主机厂的对标车型,那么它也会是一名设计师的非常有说服力的代表作。
后来随着新能源车型逐渐进入市场,看着这些车从月销几十台开始逐步上涨,到现在市场趋势明朗。我们可以看到,月销量能保持超过四位数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因此像小鹏P7、特斯拉Model3 等车型,它们不仅仅受到了市场的认可,更可以进一步说已经获得了成功的车型。无疑也会成为所以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师、工程师们的代表作。
销量是难以掩盖的。因为有第三方可查的上险数据,互联网资信如此发达的今天,只要稍微多花几分钟总能查得到。而主动公布出销量数据,一方面当然反映了主机厂的自信,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上市公司的义务之一,就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公布财报一样。
销量对于设计师来说, 是一个能让我们跳出设计视角的直观且客观的评价体系。设计师的喜好和消费者终究不是完全契合的,而销量才是最能体现某个细分市场中消费者的口味的。
就国内市场来说,大中城市市场还是小城市、乡镇市场,他们的口味有很大不同,甚至有的点是背道而驰的。比较经典的就是,像乡镇市场更偏爱看起来更豪华更夸张、并带有大面积电镀的风格;而大城市则相对更能欣赏一些设计得比较收敛的品牌,比如各种新能源品牌。
另外还有一些车,它们本来销量平平。但在造型大改后,虽然“里子”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销量却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也是非常直观展示消费者口味的现象。
所以如果我们观察一下销量排行榜中经常霸榜的车型,其实不难发现很多车在造型上都是相对比较低调、平淡的。其实这也反应了大部分人买车还是从简单、实用的角度出发的。尤其一款车销量越大也就更“街车”,从造型角度上就变得相对普通,从实用角度上则意味着保养维修更加方便。
再回到问题中提到的小鹏P7,它的造型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尤其在刚推出的时候。虽然受到了很大质疑,但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很多认可。其实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尤其是最早敢吃螃蟹的第一批消费者,标新立异的造型更能体现出他们想要追求“新生活方式”内心动机,因为新生活方式本来就是标新立异的。
客观来说,小鹏P7拥有一个很优秀的车身比例。适中的前后悬长度,堪比宝马的L113长度,整车高度也只有两个车轮多一点点,再加上近些年来大热的溜背造型…可以说从传统的汽车设计角度出发,P7的基础比例姿态是相当不错的。
圆润的车身形面也符合当下的设计潮流。比如近些年非常强势的奔驰,逐步把车身大面上的棱线特征去掉,甚至喜欢炫技冲压工艺的奥迪也在重新走向圆润。
在最初饱受争议的分体式大灯设计也一步步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其他品牌的后来者有相当一部分也都开始做相似的设计。
另外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P7灯光的音乐秀也是业内非常有知名度的设计。
因此,在这套造型语言被市场以及竞争对手认可,被证明很成功后,小鹏G3的Facelift也跟随这样的设计。G3i、P5、P7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族设计语言,再加上不错的销量表现,以后在路上会更有辨识度。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汽车是仅次于房子的大额消费,无论买房还是买车,在较高的金额面前,没有人会很莽撞,大部分都是在经过了慎重考虑后作出的选择。所以销量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进行的投票,是中国日复一日的超巨型汽车选秀活动。而每个成为销量榜上“C位”的车型,不仅是主机厂的强心剂,更是汽车设计师、工程师们的奖章。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