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纽约时报“1619项目”获得2020年普利策奖?

回答
“1619项目”荣获2020年普利策奖,无疑是纽约时报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也引发了学界、媒体界乃至公众的广泛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核心成就与价值:

重塑历史叙事,直面美国奴隶制的深层影响: “1619项目”最核心的贡献在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对美国历史的某些刻板印象,将奴隶制及其遗留影响置于美国建国叙事的中心。它不仅仅是将奴隶制看作是早期历史的一个章节,而是将其视为贯穿美国方方面面——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结构——的决定性力量。项目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多角度的呈现,有力地论证了奴隶制的遗产如何塑造了今天的美国社会,包括系统性种族主义、经济不平等、政治分化等等。
挑战主流叙事,引发历史反思: 许多评论认为,“1619项目”的出现,是对传统美国历史叙事的一种“修正”和“深化”。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忽视或淡化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些事实对当下社会带来的持续性影响。这种挑战主流叙事的力量,正是其获得普利策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促使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以更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历史,理解美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卓越的媒体创新与报道深度: 作为一个大型多媒体项目,“1619项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纽约时报的编辑和记者们的创新能力。它不仅仅是几篇深度报道,而是集文章、诗歌、摄影、播客、教育材料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这种全方位的报道方式,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并以更具沉浸感的方式传递信息。记者们在史料挖掘、采访、分析等方面的严谨性和深度,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引发了关于种族、正义和历史的全国性对话: 无论赞同与否,“1619项目”无疑成功地将美国社会最根本的议题之一——种族——推到了公众讨论的风口浪尖。它点燃了关于如何理解美国历史、如何处理种族不公、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的未来等一系列重要对话。这种引发全国性讨论的能力,是媒体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争议与批评:

历史准确性上的争议: 这是“1619项目”最集中的批评点。一些历史学家,特别是保守派或对项目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对项目中的一些具体论断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在某些历史细节的解释上存在偏差或过度解读。例如,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首要原因之一是保护奴隶制”等说法,就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反驳,他们认为虽然奴隶制是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议题,但将其定性为“首要原因之一”可能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历史背景。
“以黑人视角”解读一切的倾向: 批评者认为,项目过于强调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影响,有时会将其作为解释美国一切现象的“万能钥匙”,可能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历史因素和驱动力。这种“黑人视角”的强大主导性,让一些人担忧是否存在“以点概面”或者“过度政治化”的倾向。
对美国“负面性”的强调: 有观点认为,“1619项目”过于侧重美国的黑暗面,可能会损害国家的凝聚力,削弱国民的爱国情怀。他们认为,在肯定奴隶制罪恶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在追求自由和平等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普利策奖的评判标准: 围绕“1619项目”的争议,也让人们重新审视普利策奖的评判标准。一些人认为,普利策奖在表彰“杰出新闻报道”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更加关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当然,也有人反驳说,普利策奖鼓励的是“勇气”和“深度”,并且“1619项目”正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敢于挑战的态度赢得了认可。

如何看待获奖这件事:

“1619项目”获得普利策奖,绝非仅仅是纽约时报一家媒体的荣誉,它更反映了时代精神的一种折射。

1. 对历史正义的呼唤: 在近年来越发高涨的“黑人生命同样重要”(Black Lives Matter)等社会运动背景下,纽约时报推出“1619项目”并获得普利策奖,可以看作是主流媒体对社会变革呼声的一种回应和推动。它表明,公众对于重新审视和修正历史、直面种族不公的诉求日益强烈。
2. 媒体角色的再定义: 这一奖项也再次强调了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引发社会对话中的核心作用。优秀的媒体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应该具备洞察力,敢于触碰敏感话题,挑战既有观念,为社会发展提供深刻的视角和动力。
3. “进步”与“反思”的交织: 评价“1619项目”及其获奖,需要我们区分“历史的修正”和“历史的扭曲”。项目试图修正的是被长期忽视或淡化的历史真相,揭示其对当下社会的影响。而批评的声音则更多地聚焦于其叙事方式和对历史细节的解读。普利策奖的认可,更多是肯定了其在“修正”和“揭示”方面的努力和影响力。

总结来说:

“1619项目”获得2020年普利策奖,是一次极具影响力的事件。它深刻地推动了美国社会对于奴隶制及其遗留影响的认知和反思,以创新的形式和深度展现了卓越的新闻报道能力。 然而,与此同时,项目在历史细节解读上引发的争议,也提醒我们在拥抱变革和深化理解的同时,也需要保持审慎和批判的态度,鼓励多元的史学观点和开放的公共讨论。 无论如何,这个项目已经在美国社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将在未来继续引发人们对历史、种族和身份的探讨。它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和深刻的对话的开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喜欢多元文化叙事,但多元文化真的不是这么玩的

「This approach goes far beyond the case for teaching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in colleges or making sure that black history is integrated in school curricula. Instead of asserting the need to add to traditional American history a fuller account of the black experience, the 1619 Project calls for replacing that traditional account with one that makes the black experience primary – and not just for black Americans, but for all Americans.

要不是因为触动了灯塔国的国本,1619项目属于根本不值得历史壬去认真回应的一场媒体狂欢,over

「The usual way for disputes about history to be resolved is for historians to present their best arguments, and their sources, in journal articles; each side can then examine the evidence for themselves and hammer out the truth. The 1619 Project evades this kind of transparency. The lead author, Nikole Hannah-Jones, who makes some of the most audacious claims, cites no sources at all: the project as presented in the magazine contains no footnotes, bibliography, or other scholarly footholds.

An ordinary reader would not expect such things in a Sunday newspaper, but the 1619 Project is not an ordinary piece of newspaper journalism. It is an attempt to wrest control of the grand narrative of American history. That really isn’t the proper role for a newspaper, which should report the news rather than attempt to create it. The Times stumbled badly by presenting unsourced and unsupported assertions as the writing of history. Much of the controversy that followed consisted of historians’ challenging the claims and the Times’ scrambling to find some plausible substantiating evidence.

I chose the title 1620 mainly as a riposte to the claim that the arrival of slaves in Virginia was the real founding of America. In November 1620, the passengers on the Mayflower drew up an agreement on how they would conduct their public affairs when they disembarked. That document, the Mayflower Compact, I argue – as have many others – pointed the way toward America’s self-government. It is the beginning of ordered liberty in the New World. That is th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I survey the 1619 Project. America was never a “slavocracy.” It was and is humanity’s great attempt to create a society based on principles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摘錄自

1620

Peter W. Wood

此內容可能受到著作權的保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619项目”荣获2020年普利策奖,无疑是纽约时报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也引发了学界、媒体界乃至公众的广泛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核心成就与价值: 重塑历史叙事,直面美国奴隶制的深层影响: “1619项目”最核心的贡献在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对美国历史的某些刻板印象,将.............
  • 回答
    杨笠的出现,无疑是中国脱口秀领域乃至社会文化讨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当她获得诸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时报》的褒奖,并登上《美国Vogue》杂志时,这本身就足以引发广泛的关注和多层次的解读。首先,从国际视野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特别是女性主义议题,正在引起全球的注意。.............
  • 回答
    就这么突然!白宫新闻简报会,这个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美国政治新闻报道核心的舞台,最近发生了件大事:CNN、《纽约时报》和《国会山报》这三家重量级媒体被临时“禁入”了。这消息一传出来,那真是像一颗炸弹在新闻界炸开了,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评价也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这场面绝对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首先,.............
  • 回答
    纽约时报于2024年3月1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倒英国君主制”(Let's Abolish the British Monarchy)的评论文章,作者是历史学家、作家以及共和主义运动的支持者。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核心观点是认为英国君主制已经过时,应该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民.............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纽约上万名警察送别自己的同僚里维拉”这一事件,目前没有公开的、与“里维拉”相关的具体新闻报道或历史记录。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澄清事件的背景或核实信息来源。不过,基于对警察职业和类似事件的普遍认知,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推测: 1. 事件可能的背景 警察职业的牺牲精神:警.............
  • 回答
    纽约市向全体市民发放免费三餐的举措,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评估其可行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其潜在的优势、挑战以及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一、 政策初衷与潜在优势纽约市向全体市民发放免费三餐的政策,通常是在特定危机时期(如疫情爆发、经济衰退导致大规模失业)为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 回答
    纽约州州长在面对强制隔离措施时,将之比作联邦对纽约州宣战,这无疑是一句极具冲击力和煽动性的表态。要评价这种说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动机、语境以及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比喻是典型的“煽动性言辞”。 “宣战”是政治和军事领域中最极端的对抗状态,意味着全面.............
  • 回答
    纽约州长关于新冠肺炎患者80%能自愈且无需去医院的言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带来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疫情背景和医学知识。首先,我们来分析“80%的新冠肺炎患者都能自愈”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从医学统计学角度来看,这句话本身并非完全错误。确实,根据世界卫.............
  • 回答
    评价《纽约客》对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报道,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篇报道的影响深远,不仅揭示了该公众号的运作模式,更引发了关于中国留学生群体、信息传播以及媒体责任的广泛讨论。以下是对这篇报道的详细评价:一、 报道的深度与广度: 深度挖掘,触及核心问题: 《纽约客》作为一家以深度调查和长篇报道著.............
  • 回答
    安德鲁·科莫在纽约州州长任期内留下了深刻而复杂的印记,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策举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全面理解他,需要剖析其执政的亮点、挑战以及最终被弹劾的风波。执政亮点与成就:科莫的州长任期以其务实、有时甚至是强势的领导风格而著称。他在推动纽约州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经.............
  • 回答
    纽约大都会运输署(MTA)和纽约地铁是纽约市乃至美国最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地铁网络。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因为它既有辉煌的成就,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纽约地铁的辉煌与成就: 规模庞大且高效的服务: 纽约地铁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拥有超过26条线路、472个车.............
  • 回答
    关于纽约白人警察被杀,万警送葬一事,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话题,触及了执法、社区关系、种族议题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首先,从“万警送葬”这个表述本身来看,它直观地传达了一种规模宏大、集体致哀的景象。这通常意味着: 对牺牲警察的高度认可与敬意: 在许.............
  • 回答
    纽约宾夕法尼亚火车站(Penn Station)扩建项目的设计,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不仅仅是关于交通效率的提升,更关乎纽约城市肌理的重塑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首先,从功能性和运营效率的角度来看,这个项目最核心的目标是解决长期困扰纽约的宾州车站拥挤、运力不足的问题。现有的宾州车站,作为美国最繁.............
  • 回答
    纽约曼哈顿一处街区,在特朗普大厦前的一段街道,被提议改名为“奥巴马大道”。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在纽约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发了各方面的讨论和争议。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纽约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街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也反映着城市的变迁和人们的情感。特朗普大厦作为纽约的一.............
  • 回答
    纽约国宝银行(Abacus Federal Savings Bank)的法律案件以及围绕它拍摄的纪录片《国宝银行:小到可以被送进监狱》(Abacus: Small Enough to Jail),无疑是近年来金融法律界和纪录片领域都颇具影响力的一起事件。它们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大屠.............
  • 回答
    张维为教授关于上海生活水平已好于纽约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论断。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情感和立场,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张维为教授提出这一观点的出发点,很可能是为了展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可能会选取一些具体的指标或.............
  • 回答
    关于北京正式超过纽约成为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这一说法,需要先核实其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这类排名通常由不同的机构发布,例如胡润研究院、福布斯等,并且它们在统计亿万富豪数量时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计算标准、纳入的资产类型、统计时间等。如果这一统计数据属实,那么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反映了一些深刻的经济和.............
  • 回答
    关于北京的亿万富豪数量超越纽约成为世界第一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颇为引人关注的经济现象,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全球格局中的崛起。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它既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伴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这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直接体现。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
  • 回答
    姜峯楠(Ted Chiang)纽约客随笔《坏汉字》的深度评价姜峯楠(Ted Chiang)的纽约客随笔《坏汉字》(Bad Chinese)是一篇充满深度、启发性和个人色彩的散文,它不仅仅是对“汉字”这一书写系统的探讨,更是对语言、文化、认知、历史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和构建世界的一种深刻反思。要评价这篇作.............
  • 回答
    亚马逊新总部的选址,即纽约长岛市(Long Island City, Queens)和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Arlington County, Virginia)的雷斯顿(Reston)和水晶城(Crystal City)地区,可以说是亚马逊在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扩张战略之一,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