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战争还需要挖战壕吗?挖战壕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在现代战争这个话题上,提到“战壕”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带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仿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血肉横飞的堑壕战的代名词,是早已被现代科技淘汰的古老战术。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现代战争,仍然需要挖战壕,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战壕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得弄清楚,现代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战壕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现代战争的面貌:不止是高科技的对决

很多人一提到现代战争,脑海中浮现的是无人机呼啸而过、导弹精确打击、卫星实时侦察,还有网络战和信息战。这些确实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维度和效率。然而,我们也看到,现代战争并非完全脱离了地面近距离的对抗。

有限的战争与持久的消耗战并存: 并非所有冲突都是全面战争。许多现代战争是地区性的、有限的冲突,或者是由不对称的、游击式的力量发起的。在这些情况下,高科技武器的运用受到限制,或者说,即使有高科技武器,也无法彻底消灭敌人。地面部队的作战依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高科技并非万能: 尽管导弹和炮弹可以摧毁坚固的工事,但它们也并非无限供应,而且存在精度、毁伤效果以及被拦截的可能。此外,即使是精确打击,也无法清除所有分散在复杂地形中的敌方人员。而当战斗进入了近距离、城市战、或者复杂地形时,传统的步兵作战就不可避免。
战场环境的多样性: 现代战争的战场不再是过去那种开阔平坦的原野。城市、丛林、山区,甚至地下空间,都可能成为主要的作战区域。在这些环境中,士兵仍然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火力威胁。

挖战壕的作用:穿越时空的生命线

那么,在这样的现代战场上,战壕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远不止是“躲避子弹”那么简单,而是 “生存、防御、机动、观察和控制” 的多重功能集合。

1. 提供掩护,提高生存率:
抵御火力: 这是战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尽管现代武器的穿透力很强,但一个设计得当、深度足够的战壕,依然能有效地防护来自高处(如狙击手、迫击炮)、平射(如机枪、步枪)以及低空飞行的弹药(如无人机投掷的炸弹)的直接命中。例如,即使被炮弹在附近爆炸,挖深的战壕也能大幅减少弹片和冲击波的伤害。现代战壕的设计还会考虑抗爆炸能力,比如在掩体顶部加固,或利用沙袋、泥土堆积来增加防护层。
躲避侦察: 地面部队的活动很容易被无人机、热成像仪等现代侦察手段发现。通过挖掘战壕并进行伪装,部队可以有效地隐藏自己的位置,降低被发现和打击的概率。战壕的挖掘也往往与开设射击孔、隐藏入口等结合,进一步提高隐蔽性。

2. 构建坚固的防御体系:
阵地防御: 战壕是构建固定防御阵地的核心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为部队提供了一个稳固的作战平台。士兵可以在战壕内射击、观察,并安全地向前线输送弹药和人员。
层层防御: 现代战壕并非孤立的工事,而是整个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它们通常与反坦克壕、雷区、铁丝网、混凝土掩体、火力点等组合在一起,构成多层次、纵深防御体系,迫使进攻方在跨越每一道防线时都要付出沉重代价。即使某个点被突破,其他战壕也能提供交叉火力支援,阻止敌人深入。

3. 保障部队的机动和补给:
安全通道: 战壕系统可以连接各个前沿阵地、指挥所、后勤站以及疏散点,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地下交通网络。士兵可以在战壕内安全地进行人员调动、弹药和补给的运输,甚至可以转移伤员,大大降低了在暴露区域行动的风险。
集结和休息: 战壕内部的掩体或洞穴可以为士兵提供临时的集结场所,甚至是在战斗间隙进行休息和恢复体力的空间。

4. 提供观察和射击平台:
射击孔: 战壕的墙壁上会开设各种射击孔,士兵可以透过这些射击孔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同时自身又受到战壕墙壁的保护。这些射击孔的设计也越来越讲究,可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射击和观察。
观察哨: 战壕系统中的高处或关键节点可以设立观察哨,利用现代光学仪器、夜视设备等进行战场侦察和目标指示,为炮兵和空军提供情报。

5. 限制敌方行动和部署:
分割战场: 密集的战壕体系可以有效地分割战场,阻止敌方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和大规模突破。
诱导敌人: 通过战壕的布局,可以引导敌方进入特定的交战区域,从而发挥己方的火力优势。

现代战壕的新特点和发展:

当然,现代战壕并非照搬过去的模式,它在设计和建造上有了显著的改进:

结合现代材料: 除了泥土,现代战壕会大量使用沙袋、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板、木材等材料来加固,提高防护能力和抗爆炸性能。
与永久工事结合: 现代战壕常常与地下掩体、碉堡、地下室等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工事相连接,形成更强大的防御体系。
强调伪装和隐蔽: 利用现代伪装技术,如迷彩网、植被、烟雾弹等,使战壕更加难以被发现。
适应城市环境: 在城市作战中,战壕可能就是利用废弃建筑物的地下室、楼房之间的空隙,或是临时挖掘的掩体,并与废墟结合形成防御网络。
快速挖掘技术: 现代工兵装备,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可以大大提高战壕的挖掘速度和效率。甚至有便携式的战壕挖掘工具。

结论:

虽然高科技武器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但地面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在许多复杂和持久的地面冲突中,战壕作为一种能够大幅提升士兵生存率、构筑坚固防线、保障部队机动并抵御敌方火力的古老而又常新的工事,其作用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现代技术和作战需求的结合而变得更加重要。 它不是退役的工具,而是现代战场上,尤其是在遭遇战、防御战和消耗战中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挖战壕,是现代士兵在面对复杂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时,最基本、也最有效的生存技能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只要停下来就要挖坑,毕竟再好的防弹衣也不如一个四十厘米深的坑。

听79对越老兵说他们连只要是处于静止状态就必须挖散兵坑,哪怕是休息十分钟也要先花上五分钟挖坑,当时累的把连长毙了的心都有。。。。

如图,美军休息时也挖散兵坑:


个人推测,第一张图是在中东实战,敌人没有重火力,又不像演习一样有导调盯着,相对自由一些。第二张图看气候应该是在欧洲或者本土演习,得照规矩来,不然可能被导演部判定遭炮击后全军覆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代战争这个话题上,提到“战壕”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带着浓厚的历史色彩,仿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种血肉横飞的堑壕战的代名词,是早已被现代科技淘汰的古老战术。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得多。现代战争,仍然需要挖战壕,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战壕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得弄清楚,现代战争到底.............
  • 回答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确实提出过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狩猎采集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比农业革命后的人类甚至现代人要更好。这一观点基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生存”与“幸福”关系的分析,但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证据和视角来理解其合理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与争议: 一、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条件.............
  • 回答
    在现代社会,学习拗口难懂的古文,乍一看似乎与我们追求效率、实用和便捷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我们有智能手机,有即时翻译,有各种便捷的语言学习软件,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啃那些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古籍呢?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触及到了我们理解文化传承和个人成长深层价值的核心。学习古文并非只是为了掌握一种“.............
  • 回答
    海湾战争中步枪的“弹药消耗比”问题,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确实反映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而不仅仅是单兵武器威力的简单堆砌。你提到的“平均10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张,但它确实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即便有了强大的现代步枪,在战场上击杀一名敌军所需的弹药量仍然如此之高?这背后涉及.............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全面复兴的意义。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儒家思想是否“与科学进步与工业革命背道而驰”?首先,我们需要审慎地看待“背道而驰”这个说法。这是一种带有评判性的概括,可能忽略了儒家思想的复杂性和历史演变。 儒家思想的核心.............
  • 回答
    《孙子兵法》于两千多年前问世,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应对现代战争,依然具有深刻且多维度的意义。把它简单地视为一本过时的军事手册,那就太小看它了。事实上,孙子所阐述的许多原则,早已超越了冷兵器时代的局限,触及了战争本质中的普适性规律。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开篇.............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宏大棋盘上,“以弱胜强”这个古老的概念,是否还具有其历史的余温?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其表现形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和多元。它不再是单纯的兵力、装备上的悬殊对比,而是融合了智慧、科技、意志、信息和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动态因素的综合博弈。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战争的门槛很高,大国之间的.............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硝烟弥漫中,我们常常聚焦于先进的武器装备、精密的战术体系,以及高效的情报侦察网络。然而,在这冰冷的技术外壳之下,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它的重要性从未被削弱,甚至在某些时刻,它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那就是军人的精神意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无人机精准打击、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今天,个人的精神意志.............
  • 回答
    现代火炮的精确打击与弹坑的“避险”神话在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中,炮火的轰鸣声依旧是标志性的元素。然而,与过去硝烟弥漫、精准度全凭经验和运气的时代相比,现代火炮在精度上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火炮到底能达到何种精度?在这样的精确打击面前,躲在旧的弹坑里,是否还是一条可靠的“保命符.............
  • 回答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身处一个以科学理性为基石的社会。在这个背景下,谈论“永动机”这个概念,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时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追求。那么,那些在现代依然执着于永动机的人,是否“理应受到蔑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永动机”在科学上的含义,以及它为何会被普遍认为是“不可能.............
  • 回答
    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罗马帝国的“正统”?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它不像我们今天看地图那样,一目了然地能找到一个继承者。要说“正统”,那可真是个复杂的东西,它牵扯到血脉、法律、政治,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首先,咱们得把“罗马帝国”这个概念弄明白。我们通常说的罗马帝国,最经典的是那个以凯撒、奥古斯都.............
  • 回答
    现代军队是否还训练徒步行军,以及徒步行军是否仍有必要作为基本军事技能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军队的装备水平以及战术需求来综合考量。现代军队是否训练徒步行军?答案是:是的,大多数现代军队仍然会训练徒步行军,但形式和强度可能与过去有所不.............
  • 回答
    在我看来,尽管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但“刻舟求剑”这类的思维方式,或者说类似的认知误区,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某些情境下表现得更加隐蔽和复杂。首先,我们得承认,“刻舟求剑”的本质是一种僵化、教条化的思维模式,是脱离实际、拒绝变化的典型表现。古时候,舟行江河,船身刻痕能相对准确地指示.............
  • 回答
    路径依赖理论,这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经济学概念,其实悄悄地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着我们习以为常的选择和发展轨迹。它就好比你走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即使旁边有更宽敞的大道,你可能还是习惯性地沿着旧路前行,因为这条旧路已经形成了你的习惯,也留下了许多“痕迹”,让你难以轻易放弃。举个最贴切的例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代社会,我们接触到了那么多来自全球的先进科学技术,也享受了各种医疗手段带来的便利,但关于中医的争议,或者说“中医黑”的现象,却依然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顽固”。要理解这一点,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思想”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我们要承认,科学发展是有其自身.............
  • 回答
    现代社会,谈论“为了爱人去死”的爱情,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遥远,甚至有些夸张。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理性、注重个人价值和生命权重的时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深刻、极致的爱就彻底消失了。只是它存在的形式和表达的方式,可能变得更加复杂和内敛。试想一下,在现代社会,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往往建立在长期的情感.............
  • 回答
    在讨论“汉奸”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得先明白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历史语境下,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通常指那些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充当走狗、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中国人。而放在当今中国社会,“汉奸”的用法就更加复杂和敏感,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批判和政治标签,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社会的一些深层情绪和认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把古代帝王置于现代社会,他们能否脱颖而出,成为精英?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帝王个人的特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社会的评价体系。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帝王的“精英”身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在.............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沉重,但也确实反映了社会上一些存在的、令人不安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我们倡导的是平等、尊重和个体价值,但“男人想吃独生女绝户”这种说法,虽然极端,却能触及到一些人内心深处的某些顾虑和想法。首先,我们得明白,这种想法的根源,很可能并非普遍的“恶意”,而是一种在特定文化背景和现实压力下形成的“.............
  • 回答
    现代日本自卫队里,我们很难说还存在着和二战时期那样,大规模、制度性的“剖腹”行为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我们从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社会变迁的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得明白二战时期那种对“玉碎”的狂热推崇,以及与之相关的“剖腹”行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日本社会笼罩在一种极端民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