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方主流媒体、西班牙媒体和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如何报道2019年10月爆发的加泰罗尼亚示威运动?

回答
2019年10月加泰罗尼亚地区爆发的示威活动,是西班牙国内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因此不同层级的媒体在报道时,立场、侧重点以及叙事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西方主流媒体、西班牙全国性媒体以及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的报道逻辑和视角。

一、 西方主流媒体:冷静的观察者与国际性的视角

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泰晤士报》、《法兰西24》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此次加泰罗尼亚示威活动时,通常采取一种相对客观、侧重于事实陈述和国际影响力的姿态。

聚焦政治与经济影响: 这些媒体的报道重心往往放在事件的政治根源(独立诉求、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回应)、对西班牙和欧盟稳定性的潜在影响,以及对经济(如投资、旅游、企业搬迁)的冲击。他们会引用专家分析,阐述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多方声音的呈现: 报道中会尽量呈现西班牙中央政府、加泰罗尼亚地方政府、独立派和反对派的观点,但通常会以一种“双方观点陈述”的方式,而非深入探讨每一方的内在逻辑。例如,会报道加泰罗尼亚领导人关于自决权的声明,也会报道西班牙首相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法治的论调。
事件本身的描述: 对于示威活动本身,如大规模游行、罢工、交通瘫痪、与警方的冲突等,会进行较为客观的描述。通常会引用现场照片或视频,展示示威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例如,会报道“成千上万的加泰罗尼亚民众走上街头,要求释放被监禁的独立派领导人”,也会报道“警方采取了措施以恢复秩序”。
国际化的语境: 西方主流媒体更关注此事对欧洲一体化、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民主制度的意义。他们可能会将加泰罗尼亚的经历与其他地区的独立运动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对暴力的谨慎描述: 对于示威活动中出现的暴力冲突,西方媒体的描述会比较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带有煽动性或偏颇的词语。他们会提及“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但对于冲突的具体责任划分,往往会引用官方说法或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总体而言,西方主流媒体试图扮演一个“国际观察员”的角色,将加泰罗尼亚问题置于一个更宏观的政治和经济框架下进行解读,力求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

二、 西班牙全国性媒体:立场的摇摆与民族主义的暗流

西班牙全国性媒体的报道则更加复杂,因为它们深处西班牙政治的中心,更容易受到国内政治气候和民族情绪的影响。尽管也存在一些努力保持客观的媒体,但整体而言,不同媒体的立场差异明显,带有更强的国家认同色彩。

《国家报》(El País)与《先锋报》(La Vanguardia): 这两家报纸通常被认为是西班牙较为温和、倾向于“建制派”的媒体。
《国家报》 倾向于支持西班牙的统一,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在报道中,它会突出加泰罗尼亚示威活动的“非法性”,批评独立派领导人的行为,并支持政府维护国家完整的决心。但同时,它也会对示威者的部分诉求进行分析,例如对中央政府处理方式的不满,并呼吁对话和政治解决。报道风格相对严谨,数据和分析较为充分。
《先锋报》 长期以来在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中央政府之间扮演着一种“中间调停者”的角色,虽然它也强调西班牙的统一,但对加泰罗尼亚的地方性诉求和历史渊源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在2019年的报道中,它可能会更侧重于描述示威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以及对加泰罗尼亚社会造成的撕裂,并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国家新闻》(El Mundo)与《ABC报》: 这两家报纸则更倾向于保守派和民族主义立场,对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持强硬态度。
《国家新闻》 会重点报道示威活动中的暴力行为,将独立派描绘成“分裂分子”和“叛乱者”,并大力赞扬政府在维护国家秩序方面的“果断”措施。报道中往往会充斥着批评加泰罗尼亚政府的言论,强调示威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威胁。
《ABC报》 同样会采取强硬立场,将独立运动视为对西班牙历史和文化的挑战,并呼吁坚决打击。报道中会更多地引用政府官员和保守派政治人物的观点,强调“忠诚”和“爱国”。
其他媒体: 一些地方性全国媒体,如《国家对话报》(El Debate)等,也会带有更强的保守派立场。而一些左翼媒体,如《公共报》(Público),则可能对示威者抱有更多同情,批评政府的强硬手段,并强调公民权利和自决权。

总而言之,西班牙全国性媒体的报道往往带有明显的政治站队,围绕着“国家统一”与“地区自治/独立”的争论展开,舆论场呈现出高度分裂的态势。

三、 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深刻的共鸣与多元化的声音

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的报道则更加贴近当地民众的情感和经历,它们是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最直接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但即使在地方媒体内部,也存在着支持独立、支持自治以及反对独立的多元声音。

支持独立媒体:
《国家报》(Ara): 这是一家以加泰罗尼亚语为主的日报,明确支持加泰罗尼亚独立,并在报道中充当了独立运动的重要喉舌。在2019年的示威活动中,它会极力渲染集会和游行的规模和民众热情,强调“人民的力量”。对于被监禁的领导人,会将其塑造成“政治犯”和“为理想奋斗的英雄”。报道中会大量引用独立派政治人物的演讲和声明,并详细介绍各种争取独立的行动和策略。对西班牙政府的行动,则会进行严厉的批评,指责其压迫和侵犯人权。报道风格充满情感,力求激发读者的认同感和行动力。
《国家报》(El Punt Avui): 同样是一家支持独立的加泰罗尼亚语媒体,报道风格与《Ara》相似,但可能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侧重。它会更详细地报道示威活动给当地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民众的亲身感受。
加泰罗尼亚广播电视公司(Corporació Catalana de Mitjans Audiovisuals, CCMA),包括Catalunya Ràdio和TV3: 作为官方支持的媒体,CCMA在报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新闻报道和评论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加泰罗尼亚地方政府和独立派的立场。TV3的节目会大量聚焦加泰罗尼亚的文化、语言和历史,强调其独特的身份认同,并在新闻报道中突出加泰罗尼亚民众的诉求和情感。虽然原则上要求“客观”,但在实践中,其对独立运动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倾向于维护自治或联邦制的媒体:
《先锋报》(La Vanguardia): 如前所述,虽然总部位于巴塞罗那,《先锋报》的全国性定位使其在加泰罗尼亚内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对于一部分不完全支持独立,但希望加强自治或在西班牙框架内寻求更多权利的加泰罗尼亚人来说,《先锋报》的报道更符合他们的诉求。它会关注加泰罗尼亚内部关于自治程度的讨论,以及与中央政府就权力下放进行的谈判。
反对独立媒体:
《国民报》(El Nacional): 是一家相对较新但影响力逐渐增大的媒体,虽然其名称可能带有地域性,但它的立场在加泰罗尼亚内部是相对支持西班牙统一的。它会报道加泰罗尼亚内部反对独立的声音,批评独立派的行动,并与西班牙全国性媒体的观点有部分重叠。
一些小型但立场坚定的媒体: 在加泰罗尼亚,也存在一些明确反对独立的媒体,它们会重点报道独立运动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支持西班牙统一的民众的声音。

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的报道,更像是加泰罗尼亚社会内部这场复杂辩论的缩影。 支持独立媒体力图凝聚共识、激发斗志,通过情感共鸣和信息传递来推动独立进程;而其他立场的媒体则试图在地方层面提供不同的视角,引发更广泛的思考和讨论。

总结来说, 2019年10月加泰罗尼亚示威活动的报道,是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它清晰地展现了不同层级媒体如何根据其地理位置、政治立场、目标受众以及报道策略,对同一重大事件进行差异化解读和呈现。西方主流媒体扮演着相对独立的观察者角色,试图在全球视野下把握事件的意义;西班牙全国性媒体则深陷于国家政治的辩论,立场分化明显;而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则成为当地社会情绪和政治诉求的集中反映,内部也存在着多元的声音。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这场深刻的政治和社会运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真的怪自己。

把舆论阵地拱手让人以后,反过来抱怨舆论阵地上都是敌人的声音,有什么意思呢?

喷白人双标的真是滑稽,他们哪里双标了,他们脸上写得明明白白的:西方自由主义万岁。

很统一的价值观,很统一的评价标准,很顺我者昌,很逆我者亡。

还有人吐槽bbc歧视我们的。

简直废话,bbc是英国佬的电台,不歧视我们,难道歧视英国人????



你反对,那你去喷他们啊。

我也反对,我也想去喷他们。

凭什么他们把南边渔村的暴力行动这么宣传,

把加泰罗尼亚的暴力行为那样宣传?

但我能去吗?

我想让全世界人民感受社会主义朋克的精彩,我能吗?我不能。

我们的价值观没有可取之处吗?

全球绿化贡献度最高的国家,全球扶贫效果最好的国家,全球基建最发达的国家,

可能是全球赤贫人口日子最好过的国家。

这么伟大的一个国家,你想去宣传,你想交更多的朋友,

拉拢更多的人来建设这个伟大的国家,但是你能吗?能去宣传吗?

所以,怪谁呢?

为什么西方主流媒体都那样呢?因为他们是西方主流媒体啊。

我们的媒体呢?我们的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美国佬呢?

user avatar

从官媒到键盘政治家都在骂西方媒体双标,此言差矣。

人家明明一如既往地坚持用“自由主义”的“单标”来分析现象。因此,尽管加泰罗尼亚和香港的现象相同——同样的独立倾向,同样的暴力手段,但只要一直坚持单标,戴稳了有色眼镜,完全能导出不同的结论。

对香港:因为处在Communism的威胁下,所以...

对加泰罗尼亚:既然已经落实了皿煮制度,那么目前先苟住,还需要完善的是...

对香港是敌我矛盾,对加泰则是西方自由阵营的内部矛盾。由此,西媒在理论上抓住了主要矛盾;在实践上落实了“对敌人如严冬般残酷,对战友如春天般温暖。”

这个水平不知道比CGTN高到哪里去了。

user avatar

以2019.10.19经济学人关于加泰的文章举例子。

文章开始介绍了加独示威运动的起因—西班牙最高法院判决六名领导者煽动罪,四名领导者滥用公款。并重启对前加泰主席Carles Puigdemont的逮捕令。

接着比较了西班牙不同人对此判决的反应:右翼对此判决失望,觉得太轻;加独觉得判决太重,不公正,因为他们仅仅施行了民主的自决权。这项判决是对民主的侮辱和对加泰的蔑视。

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加泰混乱的局势:示威者堵塞机场,放火,搭路障,很多人受伤等等。

重点论证了加独示威的不合理性:1.西班牙法官的理由:被告不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而是行为被判入狱;2.加独从来没有获得大多数加泰人的支持,并引用了加泰人,西班牙外交大臣Josep Borrell的话—加区现主席Torra对非加独态度专横,而问题的根源是加泰社会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排挤另一部分。3.尽管被多次警告他们的行为违法,2017年加独政客仍利用自己在议会的微弱优势强行颁布独立宣言,破坏了宪法和地区法律。4.西班牙最高法院判决的政治依据—西班牙宪法对对地区统一的保护是欧盟标准。

最后说明了加独现状:1.在加泰,尽管被判入狱的加独政客Junqueras宣称过重的判决会激起反抗,但数据显示独立运动失去动力;2.在西班牙其它地区,加独运动激起了长期蛰伏的西班牙民族主义和极右翼政党Vox的出现。加独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篇文章和经济学人对高登的系列报道有着天壤之别。

1.称呼的不同

将加独称为separatists,加独运动称为violent protest;将高登蟑螂称为pro-democracy activist,爱国者称为gangsters loyal to the party,thugs...高登暴动称为pro-democracy activity;

2.侧重点不同

关于加独的报道侧重于加独运动的不合法性以及加泰反独立人群;对于高登,颠倒黑白地描写了police 的violence,高登普通人对暴动的支持,以及赞扬蟑螂们的“反抗精神”。

3.赤裸裸的双标判断标准

对于加独,“Far from being unique, Spain’s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s territorial unity is the European norm, they noted. “No European constitution exists that recognises ‘the right to decide’.” Especially given the chaos triggered by the Brexit referendum, no European national government looks kindly on the separatists’ demands. ”西班牙对加独的审判是欧盟标准...

对于高登,“Whether they are trampling XX flag, vandalising metro stations, attacking policemen or brawling with gangsters loyal to the party, hard-core protesters have brought a furious, burn-it-all-down energy to a movement once notable for its moderation. ”确实描述了高登暴徒的丧心病狂,但是接下来,“Turning-points in history are not always rational, or good, or bad, he ventures. They just are. ”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的高赞答案都走偏了,恕我直言,那几位答主并不理解现代新闻传播学,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海量的,每个媒体或许都有内容相对公正的报道,BBC或CNN有一两篇看似公正的报道,so?这个意义很大吗?

在互联网时代,要分析媒体是否在带节奏,是否有bias,不应该看它写的某一篇或两篇新闻的内容,懂行的人应该去看这些媒体在推送上的选择。也许BBC对加泰的每篇报道都很公正,但报道的数量很少,而报道的新闻根本不通过主要流量进行推送,没几个人看见,那有什么用呢?

即: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bias体现在推送上,体现在报道的密集度和推送的力度上,体现在标题上。去打开某一篇长篇报道,分析其中的内容来论证媒体是否有失公允,这在互联网时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我要罗列的事实,就是从推送的角度。但在继续之前,先声明一下利益相关,我是巴塞罗那球迷,因此被动关注加泰罗尼亚的事情已经有些年头。而因为NBA的破事,加上我在香港待过很长时间(>5年),这段时间我也在看香港的报道。那么近些天,我相当于两边的新闻都在看,本来越来越政治冷感的我,因为西方媒体报道的bias,硬生生的被搞得生气。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篇回答的原因。

接下来就来看看西方媒体是怎么通过推送来展现他们明显的bias的。

以Youtube为例

搜香港(默认相关度排序),注意看视频的时间,都是1天内的视频,因为我不想大段截图,就通过这一点来说明youtube上充斥着大量的香港视频和报道吧。我粗略看了下,时间限定在一个月之内,关于香港的,来自外国媒体(排除自媒体)官方频道的youtube视频,差不多能接近三位数。国外的朋友很容易验证(当然,我相信关注这个话题的没人需要去验证,日常的观感都在)

再搜catalonia(默认相关度),下面我放了两张截图,是因为只通过两张截图就能展现,在10条动态以内,就出现发布时间在一年前的视频,可见视频数量极少。(同样,我不想放大量截图,所以这样侧面说明,在国外的朋友很容易验证)

同样再去搜“BBC+Hong Kong”,我不上截图直接说结果,我数发布时间为小于等于“1个月前”的视频,有超过三十条,我比较懒,所以事实上我还没数完,因为我知道作为对比已经够了。

原因是,搜“BBC+Catalonia”、“BBC+Cataluna” 或者“BBC+Barcelona”,在同样的时间跨度里,搜索结果是……只有2条视频。是的,只有2条,其中一个就是上面截图中你们看到的那条视频。事实上,哪怕把时间放大到半年,仍然只有这两个视频。也许我看漏了第三个或第四个,但这个数量级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你来跟我说说,有没有bias?

事实上,不止是我看到了bias,youtube上加泰有关视频的评论区也有不少网民在质疑为什么西方主流媒体不更多地报道:

“CNN在香港出事的第一天放了11个有关视频,但对于加泰的事只字不提”

至于Twitter、reddit,上面的推送其实更偏,我也懒得一个个截图了,因为相信通过上面的举例已经说明了我的point:在互联网时代,单一报道的公正性=/=媒体公正,媒体的屁股坐那儿,还得看它大量推送的是什么内容。

以及,我的个人看法:西方媒体的屁股之歪,吃相之难看,已经到了不要斯文的地步。想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热爱过的香港变成现在这样,而BBC、CNN们却为虎作伥,说真的,很难不气愤。我认识许多香港local,他们是真实地反对现在的暴徒行径,但这些人在西方媒体营造的舆论氛围里俨然不存在。

最后再附上一张图,这个记者我也不知道是谁,所以这图也说明不了太多,但这图的确是挺乐的。左边对香港,右边对加泰:

以上。

user avatar

讨论这些意义不大。

当你的敌对方用 “140” 的工具来对级别为 “100” 的民众进行现代化洗脑的时候,你试图用你同样 “140” 甚至更高的认知,来向级别为 “100” 的民众,以 “140” 才看得懂的形式,去对 “140” 进行解构,以此来期待 “100” 的民众们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一直都是在被 “140” 们洗脑,这终究是无用功,蠢到若你坚持相信这么做有效的话,反而证明了你自己其实可能也只有 “100” 的程度。

正确的努力方向是,反思自己的工具,为何长期以来,级别只有 “120”,于是只能依靠强行建构的壁垒,才能对 “100” 们进行有效洗脑。而一旦壁垒不存在,就被你敌对方的 “140” 们打得一塌糊涂。

user avatar

王是和平主义者,王引导巨人筑起了高墙希望艾尔迪亚人能够同残酷的世界隔离开来。

然而玛利亚巨壁突然有一天被超大型巨人一脚踢穿了,所有人的命运都开始改变了。

user avatar

我问了实验室葡萄牙学姐加泰罗尼亚的事情,她一直都在关注。

她的说法是:

加泰原先没有那么极端,但是自从现任西班牙国王宣布取消加泰自治,派军警严酷镇压,结果搞得所有人都开始恨马德里。

现任国王及其不受欢迎,据说打老婆,生活作风不良。王室的威望靠太上王维持,太上王一死,马上王室就岌岌可危(联合王国估计也差不多,所以现在威廉和他儿子的担子很重)。

西班牙除了加泰,还有巴斯克(靠近和法国的西部边境),加利西亚(西北角),莱昂(加利西亚东边),安达卢西亚(南部,但是这是马德里人自己排斥人家),马德里往西的一个地区(想并入葡萄牙)一票不安分的,庙小妖风大。一旦加泰成功,其他地区有样学样,西班牙一个不大的国家会直接碎成一地。

加泰人相当排外,学姐作为葡萄牙人到巴塞罗那旅游,当地人一看性氏不是当地姓氏,马上被看成是“西边来的”,开始甩脸子。

加泰成功了也进不了欧盟,因为欧盟各国都是家里一票乱党。所以他们很快就会后悔。

英国自己有苏格兰问题的情况下,居然还在试图干涉加泰问题。看来联合王国的欧陆政策几百年了都没变过。汉弗莱爵士所言不虚。

加泰不可能入欧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9年10月加泰罗尼亚地区爆发的示威活动,是西班牙国内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因此不同层级的媒体在报道时,立场、侧重点以及叙事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西方主流媒体、西班牙全国性媒体以及加泰罗尼亚地方媒体的报道逻辑和视角。一、 西方主流媒体:冷静的观察者与国际性的视角.............
  • 回答
    西方主流媒体对塞尔维亚球迷反战横幅事件的集体沉默:一个多维度审视塞尔维亚球迷在足球比赛中展示反战横幅,并因此引发了西方主流媒体的集体沉默,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种沉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的背景、媒体的运作机制、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的双重标准等。一、 事.............
  • 回答
    泽连斯基在安理会上提及阿富汗等国可能遭受的屠杀事件,而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对此“只字未提”,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信息传播的逻辑、国际政治的现实、媒体的角色定位以及公众的认知偏差等等。首先,让我们尝试理解信息传播的运作机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信息传递并非总是线.............
  • 回答
    西方主流经济学能为解读现代中国经济提供什么视角?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简而言之,答案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可以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框架来理解现代中国经济,但它本身并非万能钥匙,也无法完全涵盖和解释中国经济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西方主流经济学”.............
  • 回答
    俄罗斯难以获得西方主流社会的接纳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剖析:一、历史遗留问题与战略猜疑: 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阴影: 俄罗斯(包括沙皇俄国和苏联)在历史上长期的扩张主义政策,吞并邻国、建立帝国,给周边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帝国阴.............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古希腊到中世纪前,西方确实存在着一套相当成熟的地圆说观点,而且很多人对“为什么我们在球体上不会掉下去”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思考。但他们的解释方式和我们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地心引力大相径庭。古希腊时期对地圆说的认知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想法,他们是基于哲学和美学上.............
  • 回答
    “政治经济学是分配财富的学说,欧美经济学是创造财富的学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两种经济学范式在侧重点上的区别,但将其绝对化则存在片面性。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政治经济学和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异同点。一、 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辨析:这句话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关注核心。 “政治经.............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种族意识教育”的缺失及其对主流舆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结构、教育体系、媒体环境以及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元民族的统一国家,其在“种族”概念的理解和处理上,与西方社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
  • 回答
    1970年前后,西方主要国家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变革交织叠加的产物。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当时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的转型。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教育普及: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
  • 回答
    如果你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这些概念的历史渊源、运作方式以及深远影响感到好奇,想要深入了解,那么阅读几本扎实的历史专著无疑是最好的途径。这些著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分析,更能帮助你构建起一个更宏观、更深刻的理解框架。在选择读物时,我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多维度视角、既.............
  • 回答
    瑞典1993年西方主战坦克装甲测试的评价:一次深入的装甲性能评估瑞典在1993年对当时西方主战坦克的装甲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这次测试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旨在深入了解西方坦克在面对现代反坦克武器时的防护能力,并为瑞典自身坦克研发提供宝贵经验。 这次测试在军事装备评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火.............
  • 回答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国近代落后西方主要甚至全部是满清的责任?”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议题。将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这一宏大历史进程的责任完全或主要归咎于满清,虽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但也确实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解读。这种观点背后,往往是对历史事实的片面强调、对复杂成因的忽视,以及一定程度的民族.............
  • 回答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在他的著作《西方将主宰多久?》(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中,确实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在过去15000.............
  • 回答
    “西方的自私主义”这个提法,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和预设,用它来衡量一个国家特定年龄段的年轻人,很容易落入简单化的窠臼。我们不妨把问题拆解开,看看“自私主义”这个概念在中国语境下是如何被理解的,以及当代00后年轻人的行为和价值观,究竟受到了哪些复杂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确,“自私主义”在西方哲.............
  • 回答
    西方社会所大力倡导和推崇的“自由”,并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维度:一、 个人权利的至高无上与不受侵犯这是西方自由观最根本的基石。核心在于,个体拥有与生俱来的、不容剥夺的权利,而政府或集体无权随意干涉。这主要体现在: 人身自由和安全: 这是最基础的.............
  • 回答
    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两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体系,它们在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艺术风格、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展现出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并非绝对,而是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和演变,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主要的区别点。一、 哲学与精神: 西方文明:理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超级英雄电影叙事中一个相当普遍且有趣的模式。为什么主角的光环总是来得如此“意外”,而反派的强大却需要漫长的蛰伏与经营?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电影创作者们深思熟虑的叙事选择,以及对观众心理和类型片 conventions 的深刻理解。主角的“意外”超能力:戏剧性的开端与共鸣的源泉首先,从 戏剧.............
  • 回答
    清朝之所以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拒绝接受西方先进科技,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多个层面。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在于维护统治者自身的权威和清朝的统治秩序。 闭关锁国政策的出发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巩固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都有道理。不过,咱们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中医和西医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关系,以及未来可能走向何方。首先得承认,现在在中国,西医绝对是占据主流的。你去医院看病,绝大多数时候,医生开的处方都是西药,做的检查也是西医仪器。这.............
  • 回答
    想快速且深入地理解西方文学中的各种“主义”,确实需要一些技巧。与其死记硬背每个主义的定义,不如我们从一个更宏观、更具象的角度切入,就像品鉴一幅画,先看整体风格,再抠细节。第一步:剥开“主义”的迷雾,看见底层逻辑你可以把这些“主义”想象成一系列的“文学运动”或者“思潮”。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对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