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直接一些,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56年发表的《人类问题解决的物理符号系统》(The Ph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虽然严格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核心思想的阐述,而非单篇论文,但其影响力如同开山之作)。他们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认为“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具有产生智能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设计一个系统,它能够通过操作符号来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那么这个系统就具备了智能。
这一假设是早期AI,尤其是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和逻辑推理(Logic Programming)的理论基石。纽厄尔和西蒙的“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1956年)和“通用问题求解器”(General Problem Solver, GPS)(1959年)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家能够证明数学定理,而GPS则试图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
沃伦·麦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和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在1943年发表的《神经活动中内禀思想的逻辑演算》(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可以算是神经网络领域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