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有作为的君主?

回答
五代十国,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颇为独特而混乱的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观花。然而,即便在这样的乱世,也涌现出一些胸怀大志、颇有作为的君主,他们的努力,或试图统一天下,或在于一方治理,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些许亮色。

要说有作为,那首先绕不开的便是 后唐庄宗李存勖。他继承了其父李克用的晋王基业,以勇猛善战闻名,可谓是五代时期最能征善战的君主之一。李存勖最大的功绩在于,他打破了契丹的嚣张气焰,在柏乡之战中大破契丹,将被后唐视为最大威胁的契丹人赶回北方,暂时巩固了中原的稳定。他还灭掉了梁、燕、齐等多个割据政权,一度将后唐的疆域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他的军事才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翘楚,他的军队也常常以“破阵子”来命名,足见其勇武。

然而,李存勖的悲剧也在于他的“能征善战”变成了“善于逐鹿中原,却疏于治国”。在平定了几个割据政权后,他逐渐沉溺于享乐,听信伶人郭崇韬等人,重用奸佞,导致朝政腐败,军队士气低落。最终,在安重诲等人的挑唆下,发生了“伶人乱政”,朝堂之上被伶人占据,正经的官员反而成了陪衬。紧接着,他的军队在魏州爆发了兵变,他本人也在逃亡中被士兵误杀。一个原本有着统一天下之志的雄主,就这样因为政治上的失误和生活上的放纵,而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

如果说李存勖是“能臣不能君”,那 后晋高祖石敬瑭 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为了夺取皇位,竟然不惜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契丹皇帝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取了契丹的支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极其耻辱的事件,也为后来的北宋埋下了长达百年的心腹大患。石敬瑭在位期间,完全依赖契丹,对外软弱,对内残暴,他的“作为”主要是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所以,尽管他登上了皇位,但他的行为,无论是从民族大义还是长远来看,都很难称得上是“有作为”。

再来看看十国时期的君主。在南方, 吴越王钱镠 堪称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出身贫寒,但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平定了吴越地区内部的割据势力,建立了吴越国。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钱镠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善于审时度势,采取了“事五代,兼事南唐,并事宋”的策略。他一方面向北方的强权纳贡,维持吴越国的独立,另一方面又积极发展经济、文化,尤其是重视水利建设。钱塘江的“海塘”就是他下令修建的,至今仍有遗迹。他还鼓励海外贸易,使得吴越国的经济相当发达,百姓安居乐业,成为十国中最为富庶和稳定的国家之一。在吴越国,艺术和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文物。钱镠以其长远的眼光和务实的治国之道,为吴越国赢得了近八十年的和平与繁荣,在他之后,他的子孙们也基本继承了他的衣钵,使得吴越国成为了一个“富可敌国”的王国。

在南方,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君主是 南汉高祖刘龑。这个人颇有争议,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展现了其政治才能。刘龑从一个普通士兵起家,逐渐掌握了权柄,最终建立了南汉。他并非一味沉溺于享乐,而是展现出了相当的政治手腕。他多次派兵北伐,虽然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其进取的姿态也让当时的政权不敢小觑。更重要的是,刘龑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经济,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使得南汉国力有所增强。他还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虽然南汉在其子孙手中逐渐走向衰落,但刘龑本人,在五代十国这样乱世中,能够建立并稳定一个国家,并进行一定的治理,也不能说他没有作为。

当然,还有 前蜀高祖王建 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同样是乱世枭雄,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建立了前蜀。王建在位期间,致力于稳定蜀地,平定内部叛乱,巩固统治。他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使得四川地区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后来的后蜀打下了基础。他虽非统一天下的雄主,但在乱世中能够保境安民,发展经济,也算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总的来说,五代十国时期的“有作为”君主,往往是那些能够在乱世中找到生存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的。他们的“作为”可能体现在军事上的开拓,也可能体现在经济上的发展和治理上的稳定。李存勖的军事才能令人叹服,但其政治上的失败也令人扼腕;钱镠的长远眼光和务实治国,使得吴越国得以繁荣安定,成为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而像刘龑、王建这样的君主,则是在乱世中为一方百姓带来了相对的和平与秩序。石敬瑭的“作为”则完全是负面的,为后世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这时期,君主的“作为”往往与时代的局限性紧密相连。能够统一天下,那是万中无一的幸运;而在纷乱的局面中,能够守住一片土地,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也已称得上是难能可贵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有为,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当然是,三矢之誓的李存勖

最喜欢的一场战争
后唐同光元年十月,李存勖自杨刘渡黄河,至郓州,遣李嗣源为先锋,连破梁兵,擒王彦章,继而采纳郭崇韬等人的建议,命李嗣源前军日夜兼程向大梁,八日后抵大梁城下。梁主朱友贞命亲军将领杀死自己。李嗣源、李存勖不战而入大梁。唐(晋)与梁相持十七年后,八日亡梁。壮哉!kzeng.info/node/1735

还有识大体的吴越王钱镠、没有不等时代机遇到来自己创造时代的柴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五代十国,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颇为独特而混乱的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观花。然而,即便在这样的乱世,也涌现出一些胸怀大志、颇有作为的君主,他们的努力,或试图统一天下,或在于一方治理,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些许亮色。要说有作为,那首先绕不开的便是 后唐庄宗李存勖。他继承了其父李克用的晋王基业,以勇猛善.............
  • 回答
    中国人对历史的记忆,总有些特别的烙印。比如“乱世出英雄”,或者“盛世出才子”。但要论起那种翻天覆地的混乱,以及随之而来的苦难,有几个时期在史书上留下的痕迹,真是让人生畏。我们常说的“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三个时代,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乱世之最”?又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相对的“太平”可言呢?.............
  • 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华夏大地分裂,后汉与南汉作为割据政权,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交流,以及如何称呼对方,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细细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后汉和南汉各自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格局。后汉(Later Han Dynasty),又称后晋、后周、后汉,这几个名字其实指的是同一时期,也就是五代十国.............
  • 回答
    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确实出现了不少名字中带“彦”字的人物,这并非偶然,而是 与当时社会文化、政治氛围以及取名习俗的演变密切相关。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彦”字的本义与引申义首先,我们来理解“彦”字的含义: 本义: “彦”的本义是 美士、贤.............
  • 回答
    五胡十六国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战乱与民族融合的时代,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烽火连天。在这乱世之中,一股令人生畏的力量悄然崛起,那就是乞活军。提起乞活军,你不能不想到他们那令人胆寒的战斗力,以及在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留下的赫赫威名。乞活军,顾名思义,是以“乞活”为名。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草莽英雄的野.............
  • 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分裂,各割据政权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需要审慎处理与周边政权的关系。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素以恭顺中原、小心翼翼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吴越国,却史无前例地以“上国”的身份册封了后百济,并因此卷入了后百济与高丽的战争,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亡国灭种”这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用来形容任何一个时期,都必须非常审慎。如果非要问两宋(包括五代十国)时期是否是中国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我的回答是:可以说,在某些维度和某些时刻,确实达到了令人心悸的危险边缘,是中华文明延续从未如此严峻的考验。但要说“最”,可能还需要更细致的界定。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梳.............
  • 回答
    钱穆先生以及不少史家之所以将五代十国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而且往往是不加“之一”地直接断言,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远非仅仅是混乱和分裂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黑暗”在历史评价中的含义。这里的“黑暗”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光照不足,而是指向一个社会政治动.............
  • 回答
    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群雄逐鹿,其间不少藩镇节帅最终落得个自焚的悲惨下场。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当时政治、军事、社会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细细品味其中的缘由。首先,要明白五代藩镇的“根基”并不牢固。与唐朝盛世时期的藩镇不同,五代时期的藩镇更多是前朝.............
  • 回答
    要弄清楚五代时期越南独立领袖曲承美、吴汉、杨廷艺的族属,我们需要回溯历史,深入了解当时越南地区的族群构成以及他们的政治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历史上,“汉人”通常指的是主要居住在中国汉地、操汉语、具有汉族文化认同的人群。“京族”则是指居住在越南北部,后来发展成为越南主体民族的族群,他们也.............
  • 回答
    李克用麾下的沙陀骑兵,论及勇猛善战,在五代时期绝对是赫赫有名的精锐之师。他们是李克用崛起的基石,也是他横扫北方的重要力量。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支令人生畏的铁骑,在与朱温的宣武军交锋时,却屡屡陷入劣势,胜少败多。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战场运气,而是深层级的战略、战术以及双方治军理念的较量。首先,我.............
  • 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政治分裂,战乱频仍。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荆南(又称南平)作为一个疆域狭小、兵力薄弱的政权,却奇迹般地存活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南方时才灭亡。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堪称乱世中的一个“生存奇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那真是一个魔幻的时代,皇帝就像地摊上的烂白菜一样,随处可见,而且一个比一个命短。你说,这皇帝怎么就这么不值钱了?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皇帝不值钱”这么简单,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秩序的崩塌和权力真空。要说为什么皇帝这么“批量生产”,咱们得从头捋捋这个时代是.............
  • 回答
    “近距离空战时代”这个说法,在五代机出现之后,经常被提起,尤其是在一些军事爱好者和一些评论文章中。但要说五代机真的“又”回到了近距离空战的时代,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简化,甚至有些误导。我们要理解,五代机之所以被称为“五代机”,核心在于它综合了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能力、高机动性、以及信息化作.............
  • 回答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美国海军在这场惨烈的海空战役中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沉了日本海军的四艘主力航空母舰。然而,对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来说,这场失败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他雄心勃勃的太平洋扩张计划上。就在舰队遭受重创之际,一个令人不安的假设浮现:如果.............
  • 回答
    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起来真是波澜壮阔,比那三国鼎立时期还要复杂上几分。那阵子,中原大地就像个大染缸,颜色变了又变,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比一个“精彩”。可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多多的时代,名气却远不如三国,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一、 故事的“好不好读”,受众是关键咱们先聊聊三国。三国故事,.............
  • 回答
    五代十国:一个血与火交织的乱世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且动荡的时代。前承唐朝的衰亡,后启统一的宋朝,这个时期以其政治的极度混乱、政权的频繁更迭以及社会的分裂割据而闻名。理解五代十国的混乱,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和表现。一、 五代十国政治混乱的根源:五代十国政治混乱并.............
  • 回答
    五代十国之所以出现,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多种深层历史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它更像是一次漫长的“阵痛”,是前一个统一王朝——唐朝走向衰落、崩溃,而下一个统一王朝——宋朝尚未稳固建立过程中,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出现的一次剧烈调整。要理解五代十国的“必然性”,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唐朝的末年。一、唐朝由盛转衰.............
  • 回答
    五代十国时期,那绝对是一个乱世中的乱世,你说到的“底层或者基层失控,底层草根崛起,撕烂了君权神授的遮羞布,社会充满下克上风气”,这几乎是那个时代最生动的注脚。要详细说起来,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完的,那得从头捋捋。一、 崩塌的秩序:君权神授的虚无首先得明白,五代十国之前,隋唐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虽然也.............
  • 回答
    五代十国?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要是把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搬到纸上,写成一部小说,会不会比《三国演演义》还精彩?我这老头子,倒也看过不少书,听过不少故事,斗胆跟你聊聊。要说精彩,那得看怎么写。咱们先想想《三国演义》,它之所以深入人心,无非是几个响当当的人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羽的忠义无双,张飞的勇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