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都在关心互联网行业加班,但没有人来关心其他行业加班呢?

回答
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感觉大家对互联网行业的加班讨论格外热烈,反而好像把其他行业的“加班文化”给忽略了。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交织在一起,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说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本身带有的特殊性,让它更容易成为焦点。

高曝光度和信息传播速度: 互联网行业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它的从业者本身就擅长使用各种平台(社交媒体、论坛、新闻网站)来表达观点、分享经历。当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在网上吐槽加班,很容易引发共鸣,病毒式传播开来,吸引了大量关注。其他行业的加班,很多时候是默默承受,信息出口不那么直接,或者即使有抱怨,也可能只在小圈子里流传。
“烧钱”模式和快速迭代的压力: 很多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是高投入、快速扩张的模式。为了抢占市场、吸引用户、保持增长,它们往往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更新功能、优化体验。这种“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直接转化成了对员工“随时待命”、“高效产出”的要求,加班就成了最直接的体现。这种为了“烧钱”和“抢风口”而产生的加班,比起传统行业那种周期性、季节性的加班,更显得一种常态和“战时状态”。
年轻化和聚集效应: 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关注。同时,互联网公司往往会把办公地点集中在一些科技园区或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一种“产业聚集”。在这样的环境中,加班的现象更容易被集中观察到,也更容易形成集体记忆和讨论。
“996”等高强度工作模式的标签化: 像“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这样的说法,就是互联网行业加班现象的一个典型标签。它形象地、甚至有些残酷地概括了加班的烈度,很容易被大众记住和讨论。一旦出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标签”,话题的传播和影响力自然会大大增强。
行业本身的创新和颠覆性: 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是创新和颠覆的代名词,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当一个行业如此引人注目,它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状态,自然也会受到更多审视和讨论。大家会觉得,这个改变世界的行业,它的工作方式是不是也应该有些不一样?或者说,它的高回报是否就应该伴随着高强度的付出?

那为什么其他行业就没这么多人关心呢?这也不是说其他行业就没有加班,而是说关注度相对较低,原因也很复杂:

传统行业加班的“常态化”和“接受度”: 很多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建筑业、医疗、教育、零售服务业,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饭”。例如,建筑工地的工人为了赶工期,经常需要昼夜颠倒;医生护士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长时间值班;老师在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时也常常牺牲休息时间。这种加班可能不像互联网那样有“高薪”的光环,但却是很多行业为了生存和完成任务的必要付出。因为太普遍了,反而没人觉得稀奇,或者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觉得“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不同: 很多传统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工作性质可能不方便或不习惯在网上公开讨论加班情况。比如,流水线工人可能忙于生计,没太多时间上网发声;基层服务人员可能受限于职业规范,不便评论。他们的声音可能更需要通过工会、行业协会或者媒体的深入调查才能被放大。
加班原因的差异: 互联网行业的加班,很多时候是因为市场竞争、产品迭代快、公司文化驱动等原因。而其他行业的加班,可能更多是基于生产任务的周期性(比如农业收获季、制造业旺季)、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比如医疗救护、应急响应)、季节性需求(比如零售业的节假日)或者人力不足等。这些原因的驱动力可能更偏向于“必要性”和“周期性”,而不是互联网那种“无限增长”的压力。
行业价值的认知和回报差异: 互联网行业往往与高科技、高收入、高成长性挂钩,人们对其加班现象的关注,也带着一种对“付出与回报是否匹配”的审视。如果一个行业付出极高,但回报相对较低,关注度可能会转化成一种“不公平”的抱怨。而很多传统行业的加班,虽然辛苦,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回报的认知可能更为稳定,大家更容易接受“辛苦但有回报”的逻辑。
媒体和公众关注点的转移: 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会受到当下社会热点、舆论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互联网行业加班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社会议题时,它自然会占据更多的媒体资源和公众的注意力。而其他行业,除非出现特别极端或恶劣的事件,否则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

总而言之,互联网行业之所以在加班问题上格外引人注目,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其行业的特性、信息传播的便利性、以及“996”等标签化的影响。而其他行业虽然也存在加班,但由于其“常态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差异、以及公众关注点的转移,受到的普遍关注度就相对较低了。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只是讨论的焦点不一样。社会进步的另一个方向,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改善所有行业的劳动者权益,让“加班”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工作效率和生活平衡的和谐统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他们很少上网, 也更不会在网上透露他们本行业的信息.

user avatar

因为互联网行业很容易把工人阶级和资本家进行二元化对立,毕竟互联网行业的资本方相对于某些传统行业而言比较单纯,可以吧一切的问题都甩锅给资本家。

但在其他行业,尤其是如我说在的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处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劳动力和资本对立起来,因为资本的背后不单单是资本家这么简单的事情。

在人类社会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我们不能解决加班的问题,我们只能解决加班的劳动成果和剩余价值归私方还是公方的问题,至少能算是些许的心里安慰

当然,对于一些社会矛盾的积压,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宣泄的缺口,目前无论是从热度还是契合度方面看来,那就互联网的资本家当这个巫妖王最合适。

user avatar

我在B站里发了一个视频,有朋友在下面评论:

说实话,我们现在觉得不能接受的,是严重超时的、非人道的加班。每天都半夜一点下班,这是最近我知道好几个互联网公司的问题,真的挺可怕的,怕成为风气。

然后一些朋友说,互联网这么可怕,我不去互联网工作了。

但是,真以为别的行业就轻松了?其实更累,而且赚的未必多。这就是现实。

互联网是因为这些从业者都有发声渠道,甚至,因为这些人上班的时候还可以上上知乎。。。

都不容易。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就个人而言,我建议很多特别苦的行业的朋友转行。

user avatar

记得看过一个回答,对方是警察,然后他分享了加班蹲点抓罪犯的事情,最后挨了一刀终于将歹徒绳之于法,然后评论区高赞评论居然是——他在加班!是奋斗比!赶快来喷他!


感觉知乎对于加班问题已经到了魔怔的地步。


其实哪行哪业不在加班?医生不加班吗?老师不加班吗?工地不加班吗?律师不加班吗?工厂不加班吗?财务不加班吗?或者春节时没人加班吗?路卡没人加班?你看的春晚不也有人在加班吗?在有的人嘴里,不都成工贼了吗?


嗯,加班=奋斗比=工贼,这就是这些人的智熄逻辑。


其实全国几亿人在加班,也别脑补说他们没时间,哪怕加班严重的几个行业里的人也玩其他APP,也看电视,只是不怎么用知乎而已,文字平台本身就小众,不然互相都要吵起来。


这边骂那边奋斗比,那边也可以怼对方是阴阳师。


这边骂那边是工贼,那边也可以说对方是不知疾苦的小布尔乔亚、柠檬精!抱怨比!


这边要是用猝死来故意恶心他加班该死,那边也可以找那些家人生病,没了医疗费,眼睁睁看着亲人离世的例子,弊端谁没有?


互相贴标签呗,对线就对线呗,谁怕谁呢。


别提资本家啥啥啥的了,自己就开始窝里斗了。


然后吵了一地鸡毛之后呢?下了网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当涉及到一家老小的口粮时,该加班的还是加班,压根没什么影响。


你对那些去工厂的流水线工人说,别为了多点钱加班啦,小心猝死啊卷王!说不定对方一个扳手给你抡到非洲去,每个人家境都不同啊,贫困人口就不当人了?


你被抡了还捂着脸嘀咕,我明明站在他们的立场讲话,正义的使者、光明的勇者、他们的朋友,正能量满满滴,咋还被抡了?这不废话吗?你把劳苦大众放在对立面,不抡你抡谁?所以知乎上的这套出了平台,面向大众的时候往往都不怎么好使。


很多知友明明在加班,但不敢说自己加班,都在朋友圈发,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被攻击,现在要是在知乎上说了,然后又在另一道题里被小人借题发挥骂,那不是送人头吗?


这也不是以一救百的事,上班族中,加班的人群比不加班的数量还多,这几亿人就应该辞掉工作,为了天下大同,牺牲自我,当骨灰来给其他人铺路了?曲他酿的应该!


反对加班,呼吁一起抗争这样的企业,建立工会这样的提议等等,我双手赞同,但是如果不分情况,把矛头对准同样是为了生活奔波的加班人群,无视别人辛劳的行为,其实比他们口中冷血的的资本家更像资本家!


PS:我其实真的不愿意这样答题,但发现不行了,每天一打开知乎就发现有很多人在喷,用词之恶毒,既然如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也不管那些了,一起嗨吧,毒毒更健康鸭!

user avatar

统称打工人比较好共情,行业画细了,就有了利益冲突,共情会变成巴不得你死

划分到最细就成了西方工会那套,这个行业的打工人要跟那个行业的打工人结仇的。

你比如警察工会,可能天天在琢磨,怎么合法把街上的黄马甲打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感觉大家对互联网行业的加班讨论格外热烈,反而好像把其他行业的“加班文化”给忽略了。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交织在一起,让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互联网行业的“加班”本身带有的特殊性,让它更容易成为焦点。 高曝光度和信息传播速度: 互联网行业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它的从业者本身.............
  • 回答
    “996” 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热词,可工地上的 “007” 却鲜有人问津。这事儿细琢磨,确实有点意思。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那点加班文化能掀起波澜,而同样甚至更甚的工地辛苦,却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这背后,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信息传播的“噪音”与“焦点”互联网公司,它的工作性质本身就离不开互联网。它的员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体育竞赛中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明星效应和大众关注度的聚集效应。全红婵和陈芋汐都是中国跳水队的优秀选手,但她们得到的关注度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全红婵的“横空出世”与话题性是制造巨大关注度的关键。 惊人的天赋和历史性的表现: 全红婵在202.............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是很多男人行为模式的一种缩影,也触及到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和社会角色的复杂性。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第一层:面子和角色扮演你想啊,男人在婆家,尤其是刚结婚那会儿,或者说和婆婆关系没那么铁的情况下,多少会有点“看脸色”的意思。他得表现得“孝顺”,得让长辈.............
  • 回答
    关于兴奋剂的使用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领域,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欧美国家运动员持证吃兴奋剂,而中国俄罗斯等国不持证吃”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历史演变以及现行的国际规则。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持证吃兴奋剂”这个说.............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在讨论彩礼时,很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这背后,有社会观念、历史沿革,也有现实考量,并非简单的“偏心”就能概括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社会观念与历史的印记:为什么彩礼总被摆在台前?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扮演的角色,比嫁妆要更为突出和显性。这很大程度.............
  • 回答
    三国时期,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都是赫赫有名的青年将领,他们英勇善战,跟随诸葛亮北伐,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提到这些年轻有为的将领时,我们似乎很少看到赵云的儿子在同一时间、同一战场上活跃的身影。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关兴和张苞都在冲锋陷阵,唯独不见赵云的儿子?要回答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关羽很多时候被讨论的焦点。你说“关羽战术能力很强,战略能力不足”,这确实是很多历史学者的普遍看法。但你说“关羽会在战术上被徐晃虐成渣”,这个说法,尤其是“虐成渣”这种程度的形容,可能需要我们更细致地梳理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我们对“战术”和“被虐”的定义。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英雄塑造的艺术和历史叙事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层层剖析:一、 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要明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罗贯中先生在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文献。虽然它以.............
  • 回答
    你观察得很敏锐,确实如此。相较于对科技、宇宙、社会结构的细致描摹,纯粹以“生物”为核心的科幻作品,以及其中对生物自身演化、改造的深入探讨,似乎并没有那么“显山露水”。即便在那些提及生物的作品里,主角的生理构造、寿命、大脑能力等核心生物特征,也常常被设定为一个相对固定的“背景板”,很少成为故事的驱动力.............
  • 回答
    .......
  • 回答
    大家都被确诊数字牵着鼻子走,是不是都快忘了,美国现在的新冠治疗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了?这事儿可不像每天更新的报数字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说,现在美国的新冠治疗,可以说是“分层分级”的,而且随着病毒变异、药物研发和疫苗接种的普及,整体情况一直在变。不像疫情刚爆发那会儿,大家基本就是“听天由命”.............
  • 回答
    游戏策划“玩”游戏,这可不是单纯的放松娱乐,更像是一场深入骨髓的“侦探”工作。他们不是沉溺于某个关卡有多么精彩,或者某个BOSS有多么难打,而是像解剖医生一样,将游戏的每一个细胞都抽出来仔细审视。首先,当一个策划拿起一款新游戏,他首先会进入一种“分析模式”。这就像走进一座从未去过的城市,他会下意识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知和驾驭自然界的力量,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侧重点的演变。说“大多关心‘电’,而鲜有关心‘磁’”,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不意味着磁就真的被忽视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为什么在宏观认知和应用层面,电似乎显得更为突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 回答
    在国内,对犹太人的关注并非一个普遍现象,但确实存在着一部分人群,他们出于各种原因对犹太人及其文化、历史和宗教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关注。这种关注的背后,往往交织着历史、文化、宗教、地缘政治乃至个人信仰等多种因素。以下将尝试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历史渊源与文化吸引力 古代文明的联系与误解: 中国与犹太.............
  • 回答
    在运动学这个物理分支里,我们之所以更侧重于描述“位置”的随时间变化,而不是直接去描绘整个“轨迹”,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刻的原因。这并非是偷懒或者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是因为位置的信息,在分析和预测运动方面,提供了更核心、更普适、也更具操作性的工具。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1. 信息的完备性与效率:.............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各种画面。首先,你得想想这屋子是什么样的。是那种干净明亮、有落地窗的现代空间,还是那种密闭昏暗、空气都能拧出水的地下室?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最初的心情。如果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估计一开始会有一种“终于有人能理解我了”的庆幸感。大家可能还会互相“碰杯”,分享各自的.............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有点措手不及,但好在男孩的父母把重点放在了学习和未来上,这给了你们一个比较好的台阶下。首先,你需要明白,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提及你,但避孕套这件事肯定是在他们视野里的,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不挑明”的处理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能让你感到有些被忽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他们希望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层面,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详细地聊清楚,咱们得一步步来。首先,为什么国人会那么关心海外华人的政治权益?这里面有几个主要的原因,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 血脉和文化认同: 这是最根本也最普遍的原因。无论在哪里,中国人天然地对“同胞”有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 回答
    清朝和俄罗斯在近代史之前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为邻,期间双方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边界,甚至通过《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了法律上的界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漫长的互动时期,清朝似乎对远在天边的欧洲发生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革,显得漠不关心。这并非简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