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创作结构的“起承转合”概念,最早语出金圣叹,其在点评《西厢记》时总结了这个早就在古代戏曲著作中出现的创作结构。现代戏剧结构里一般会把这个结构称之为“四幕式结构”。要把握四幕式结构,就要充分理解它的功能与作用。
在剧本创作中,四幕式结构体现的最为清晰的阶段,一般是在大纲阶段。具体一点说,是从简纲到详纲的变化中,都需要基本遵循四幕式。清晰的分段结构会保证后续的落场也能明确自己的功能,在整个故事推进中不偏离自己的任务。
在具体运用之前,还有一个概念也可以放在一起去理解,即好莱坞的“三幕式”结构。希德·菲尔德先生提出的“建置、对抗、解决”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在故事表达方面,这个三段式可以辅助我们来更好的理解传统四幕式结构。
在查理老师的课堂中,他以100分钟电影举例,把故事分为25、50、25三段,就像是一条烧的香喷喷的鱼,前25分钟是鱼头,后25分钟是鱼尾,而中间肉最多的地方则是50分钟的鱼腹。
这鱼腹是整个故事中最为重要的“戏剧看点”,它包含了主人公为完成目标做出的各种尝试及遇到的各种阻力,即所谓的“戏肉”。而在四幕式里,对抗部分可以拆分为“承”和“转”。
所以实际上在理解四幕式时,或者干脆就以三幕式为基础进行故事创作时,都不能忽略“肚子”部分的重要性,要填充足够的肉,才能让整道菜不至于敷衍,有足够的可供人果腹和寻味的基础。
四幕式实际上是对三幕式的细分。它把对抗部分拆成两端,使得100分钟的故事变成了四得分的四段,各25分钟,即:
建置(25分钟)、推进(25分钟)、转折(25分钟)、解决(25分钟),刚好对应了起承转合:建置=起、推荐=承、转折=转、解决=合。
但实际上一个故事的形成远比概括型的四幕式结构复杂。四段结构只能帮助我们从最宏观的角度上去理解一个故事的基本起伏走向,让它剧本最基本的可讲述功能,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故事的完整性,我们必须要继续拆分更加细致的结构,以便向内填充足够多的“戏肉”。
那如何进一步细分呢?
在一个故事有了四个大段划分之后,四段之间还应该有衔接点,这样,我们又获得了3个重要的打点:激励事件、转折事件、危机事件。再加上最开始第一幕之前的“开场事件”与解决时候的“高潮事件”,这个故事又拥有了五个重要的事件节点:开场、激励、转折、危机、高潮。
除了开场事件是展开这个故事、抓住人视线之外,激励、转折、危机、高潮,也都有各自的重要功能。
如转折,一般主角在这个位置上会做出二次动作,去重新调整他追求欲望目标的动作,这里也被认为是整个故事的“中点”,是十分重要的功能打点。关于中点,我们另外找机会在展开。
危机事件是反派最强的攻击,几乎要杀死主角,但通常情况下主角不会死,会在进入灵魂黑夜、一无所有之后发现自己的潜力,重新觉醒。
而高潮事件就是主角如何解决整件事、兑现伏笔并且完成绝地大反击的,整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就在这里。
当然,这个结构仍然可以继续细分,变成十个拥有更加具体功能的事件序列,有机会我们可以再展开谈,感兴趣的也可以去B站搜索查理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
以起承转合的分段、以五个基本事件为骨架,结合我们之前课程里提到的“八要素”,你会得到一个拥有横、纵两个轴向的表格,大体上可以涵盖一个大纲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要点了,你离“万字纲”也不远了。
其实,具体运用起承转合的要点展开讲还有许多内容,详细的可以去看B站上《查理老师的编剧课》,祝大家能在编剧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谢邀
这个问题我也在研究,但重点有两点:人物和类型。
人物方面,基本的原理我认为是把握主角的成长节点。
我们用皮克斯的创作方法来简单解释下
一个主角,上来会有个鲜明的角色欲求,比如“我想重新成为安迪最喜欢的玩具”,“我想发财”等等,基本是都是一些很直观,很原始的欲望
但如果一部电影讲得是主角想干啥,然后直接干成了,那就是没有“起承转合”。想干啥,只是“起”
这个时候,“阻碍”就出现了,主角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没法满足角色欲求,这就形成了冲突,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好莱坞电影的第二幕,那就是“承”
紧接着,角色满足欲求的同时,会逐渐发现自己的“需求”。比如《泰囧》里面,徐朗的欲求是“发财”,但最终他发现自己真正“需求”的是珍惜身边的人。需求往往是人物成长最关键的节点,也往往伴随着剧本的第二转折点和主题的呈现,这是“转”
最终,主角要为完成“需求”,或者挽救自己的危机做出一系列努力,这就是“合”
然后就是类型,类型必须和人物是契合的,例如马克西莫斯(《角斗士》)和小丑这两个都是绝顶精彩的人物,但让他们的位置互换就不行了,因为类型不同。
类型的话,一个类型有基本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例如《夺宝奇兵》,以一个传奇开始,进入探索,遇到危险,找到宝物——起,承,转,合。
在类型和人物上,尽可能在项目初期找到起承转合,在核心问题的讨论结束后再一步步细化,类型和人物的融合需要反复推敲,这个阶段推翻十几遍是个常事,最终人物和类型的起承转合必须要统一,如果有割裂感,那么说明还没做到位,需要继续深化
先说这么多,抛砖引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