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炮兵主义在现行的信息化战争中还能起多大作用?

回答
大炮兵主义在当今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绝非简单地“还能起多大作用”那么简单,而是必须从一个更动态、更具针对性的视角去审视。它不再是那个独立呼风唤雨的陆战之王,但它的核心价值——远程精确打击和火力压制——在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下,其效能被极大地放大,同时其局限性也更加凸显。

1. 精确打击的灵魂注入:从“弹海战术”到“一弹穿心”

过去,大炮兵主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量优势和广撒网式的火力覆盖。虽然也能取得战术成功,但附带损伤大、资源消耗高是其必然的代价。信息化战争,尤其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激光制导、雷达制导等为代表的精确制导弹药(PGM)的普及,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目标识别与跟踪的飞跃: 由无人机(UAV)、侦察卫星、预警机、地面传感器等构成的“天眼”系统,能够实时、持续地侦察战场,识别并锁定敌方关键目标(如指挥所、炮兵阵地、防空系统、集结的装甲部队、关键通信节点等)。过去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确认的目标,现在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精准定位。
火控与弹道的优化: 信息化系统能够实时计算风速、大气压、湿度等影响弹道飞行的因素,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弹药的制导系统中。这意味着火炮在发射前就能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确的射击诸元。火炮与侦察和制导系统之间的信息链条,使得传统的“间接瞄准”进化成了“直接瞄准”的精确性,甚至可以实现“弹道预测与拦截”。
“一次交战”概念的强化: 对炮兵而言,信息化的最大意义在于提高“第一次命中率”(First Hit Probability)和“单发毁伤概率”(Single Shot Kill Probability)。这意味着,少数几发精确制导弹药就能摧毁一个目标,从而显著降低了弹药消耗,节省了后勤运输压力,也大幅减少了对友军和民用设施的误伤。过去需要一个炮兵营集火数轮才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可能只需要几个精确制导炮弹就能实现。

2. 火力压制的新维度:协同作战与网络化支援

虽然精确打击是信息化赋予炮兵的“翅膀”,但其传统的火力压制能力在信息化战争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是其执行方式和效果被重新定义了。

多域协同的火力节点: 在信息化战争中,炮兵不再孤军奋战。它与空中支援(如攻击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群、导弹部队、电子战系统、网络攻击部队等构成一个多域协同的火力网络。当侦察系统发现重要目标时,信息会瞬间传递给最优的火力单位,可能是炮兵,也可能是空军或导弹部队。炮兵通过其灵活部署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仍然是重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压制”手段。
“网状”火力覆盖: 信息系统能够协调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炮兵单位,实现区域性的、有计划的火力压制。例如,当一个装甲集群正在推进时,炮兵可以通过精确计算,在敌军可能出现的区域部署“弹幕”或“烟幕”,限制其机动,为己方地面部队或空中火力提供掩护。这种压制不再是无差别的“扫射”,而是更有针对性的、持续性的、与友军行动相配合的“火力封锁”或“干扰”。
软杀伤与硬杀伤的结合: 除了摧毁目标,信息化炮兵还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弹药的爆炸方式(如高爆、破片、温压弹等),对敌方人员、装备和电子设备进行不同层级的杀伤。甚至一些新型弹药,可以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EMP),对敌方电子设备造成瘫痪,这是一种典型的“软杀伤”能力,与传统的“硬杀伤”相辅相成。

3. 信息化战争对传统炮兵主义的挑战与适应

然而,信息化战争也给传统炮兵主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它必须不断进化。

反炮兵作战的强化: 战场情报的共享和处理速度的提升,使得敌方的反炮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当一门火炮发射后,其弹道轨迹很容易被敌方的侦察雷达捕捉并计算,从而迅速定位炮兵阵地并发起反击。这要求炮兵必须具备更高的机动性、更强的隐蔽性,并且能够进行快速的“打了就跑”(Shootandscoot)战术。
电子战与网络战的威胁: 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是信息争夺战。敌方的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可能干扰炮兵的通信、侦察系统、火控系统,甚至直接攻击火控计算机,导致炮兵无法正常作战。这就要求炮兵部队必须具备相应的电子战防护和应对能力,并且能够构建相对独立的、抗干扰的通信和火控网络。
新型武器系统的竞争: 从精度丧失的弹道导弹到能够精确打击的无人机和远程制导弹药,许多新型武器系统在某些作战场景下已经超越了传统火炮的射程、精度或效率。例如,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群可以比火炮更早、更隐蔽地接近目标并进行攻击,其成本也可能更低。这迫使传统火炮系统必须与这些新式武器形成互补,而不是被完全取代。

4. 未来展望:智能化、网络化与一体化

大炮兵主义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将继续沿着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自主化与智能化火炮: 未来的火炮系统可能集成更多的AI技术,实现部分自主的目标识别、跟踪和射击决策。例如,面对快速变化的战场态势,火炮本身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自动选择最优的射击时机和弹药类型,而无需人工干预。
网络化指挥与火力控制: 火炮系统将更深度地融入到战场指挥和火力控制网络中,能够与其他作战单元(地面、空中、海上、网络)实现无缝的信息共享和火力协同。一个弹药的精确坐标可以瞬间传递给成百上千门火炮,实现协同的、多角度的火力打击。
一体化火力平台: 传统火炮可能会与导弹、无人机等其他火力平台进一步融合,形成一种更具弹性的、多模式的火力支援系统。例如,一辆集成了侦察、无人机发射和自行火炮的战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作战的火力单元。

结论:

综上所述,大炮兵主义在现行的信息化战争中,并非式微,而是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作用从“火力覆盖”转向了“精确打击”和“协同压制”,成为信息化战争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再是单一的力量,而是信息化战场上一个高度协同、高度智能化的“节点”,通过与侦察、指挥、控制、通信等其他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释放出远超以往的作战效能。尽管面临新的挑战,但其固有的灵活性、火力强度和相对成本优势,使其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继续在现代战争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未来,在于不断拥抱信息化,拥抱智能化,成为战场上那一枚“精准而致命的牙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仗有多大用不好说,反正打韩国是犯不着用核武器了,没必要浪费。

朝鲜穷兵黩武,军备更新速度不慢,可不要以为现在还是只有谷山能打到汉城的那个年代。如果说把汉城变成一片火海在当年是吹牛逼的话。那么现在,可以说朝鲜已经实现了当年吹过的牛逼。

现在朝鲜有400多门240毫米火箭炮,还有不断增加的300毫米火箭炮。要是全装上云爆弹头往首尔打,一次可是几百吨云爆弹。单论杀平民的话,等于齐射出一颗小男孩。

补充一点,朝鲜远火可不只是能打到首尔,要是光打首尔的话,在战役纵深之外都打得到。

至于谁要是认为有制空权能压制这些火炮,我只能说反正世界第二大空中力量认为如果不用核武器,自己是压制不了一个三万多平方公里小岛纵深内的百十门火箭炮的。总之就是空军尽力,陆军被火箭炮炸了可别抱怨。

战史上,在类似朝鲜的地形下,科索沃战争中的北约联军,以接近今日美军极限出动能力的打击架次,击毁了数量惊人的坦克与火炮————14辆、20门。

这么说吧,所谓制空权无敌论,是只见贼吃肉,长期站在弱者角度用守势思维思考问题的结果。而当你终于站到强者位置去看待问题时,你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这么说吧,没有制空权,战则必败是大体成立的。但要是因此认为空军能做成一切事,那就太极端了。

还有,不要妄自菲薄。在作为战术空军使用时,一件事如果连中国空军都做不到,那么这件事就确实做不到!

user avatar

你以为的大炮兵主义——展开几平方公里内的挤了好上千门炮,一打就是好几天;这很历史,尤其是一战的时候

现实中的炮兵——把口径100毫米以下的炮扔出炮兵队伍,下发到一线部队去打直瞄——其使用单位包括但不限于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甚至步兵扛的筒子和迫击炮;集中所有100毫米以上的炮,在上千平方公里的浅纵深区域内持续机动待命,根据命令只做短时间疾速射击,短时间射击后必须立刻撤出原阵地,以防被反炮兵雷达侦测。虽然空中打击效果更好,但是炮兵都打完了跑路了,飞机可能还在地面整备

user avatar

起不了什么作用。

有人以为恩恩销毁核弹和核设施是因为懂王,其实根本不是,当时如果不是恩恩及时醒悟进京负荆请罪,兔子已经把他办了,现在草都两米高了。

对于朝鲜来说,他拥核还是拥大炮都没有意义,38线是中国和美国划的,关韩朝何事?

user avatar

你一个旅,进军到一个桥梁前,检查有没有ied之类时。

我方快速发现快速计算,一阵火箭炮下去。然后转移阵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炮兵主义在当今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绝非简单地“还能起多大作用”那么简单,而是必须从一个更动态、更具针对性的视角去审视。它不再是那个独立呼风唤雨的陆战之王,但它的核心价值——远程精确打击和火力压制——在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下,其效能被极大地放大,同时其局限性也更加凸显。1. 精确打击的灵魂注入:从“弹海.............
  • 回答
    二战后的空战格局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斗机的主武器从机炮演进为导弹,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和战术原因。而坦克作为陆战的王者,尽管面临着导弹和反坦克武器的巨大挑战,却依然将大炮作为核心武器,这同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要理解这两者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所处的环境、目标以及武器系统的演变。战斗.............
  • 回答
    在科幻作品里,太空军的“巨舰大炮主义”可不是凭空出现的偏好,它根植于咱们对战争、科技和社会的一些直觉理解,也承载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物理学现实的“硬约束”。别看太空里是广袤无垠,但要真打起来,物理学规律可不给你打折扣。 动量守恒和惯性: 舰船要想加速、减速或.............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大兵,一个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在长沙街头开车,结果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给刮擦了。这本来是个小事故,谁也难免。但后续的发展,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首先,从事故本身来说,电动车闯红灯,这是违规行为,责任肯定是主要在电动车主。大兵被刮擦了,心里窝火,想要说几句,这是人之常情。谁遇.............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明朝能造出震天雷、红夷大炮这类大家伙,用来轰开城墙,那咱们八路军为啥不照着明清的样式,也造点大炮去轰那些日伪的炮楼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是说照猫画虎那么简单。得从几个大方面掰扯掰扯。一、 技术传承的断层与失传你说明朝能造大炮,这没错。那时候的铸炮技术,尤其是在引进红夷大炮后,.............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涉及到弹药设计的核心原理和不同应用场景的权衡。之所以同样重量下,航空炸弹的炸药比例会比炮弹大那么多,这不是一个巧合,而是由它们各自的使命、投送方式以及对爆炸效果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的秘密。1. 使命与目标: 炮弹: 炮弹的主要使命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具挑战性的。要准确回答“多大口径的炮才能打穿保险库的门”,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可不是简单地说“口径越大就一定能打穿”这么直白。首先,我们要明白,保险库的门不是一种简单的金属板。它们是工程学的杰作,设计目标就是抵御各种形式的攻击,包括但不限于爆破、钻探、切割,当然也包括炮.............
  • 回答
    关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塔上15米测距仪的精度指标,即“40公里误差700米”,这背后涉及当时海军火炮射击技术和光学测距原理的诸多考量。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一指标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原因,力求用更贴近人类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测距仪”和“精度指标”是什么意思。测距仪的作用:火炮瞄准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就像是在游戏里你挥舞着一把巨剑砍翻一片小怪,现实中同样一把剑在战场上可能就没那么好使了。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吃香,现实中却少见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猛:游戏设计,尤其是战争类游戏,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爽快感、策略.............
  • 回答
    “大和”号战列舰,作为人类海军史上最庞大的战列舰之一,其装备的数十门高射炮,确实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密集、最令人畏惧的防空体系之一。然而,即便如此强大的火力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愈发凶猛的美军航空兵面前,却屡屡失守,甚至最终无法挽救其沉没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门炮不给力,而是涉及到了当.............
  • 回答
    帝国海军的愤怒与巨兽的咆哮:大和与古斯塔夫的毁灭之音在人类战争史上,总有一些武器的设计理念突破了常人的想象,它们以压倒性的尺寸和破坏力,成为那个时代技术巅峰的象征,也承载着指挥官们对战场主宰的渴望。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和德国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究竟拥有何种惊人的.............
  • 回答
    近期,司马南老师对国内多家头部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尖锐的批评和质疑,这确实在国内舆论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我接触到的信息来看,围绕这一现象,有几个角度是大家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首先,司马南老师的批评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观察下来,他的炮轰似乎没有一个笼统的“大帽子”,而是有比较具体的指向性。通常会涉及.............
  • 回答
    大口径榴弹炮,尤其是122毫米以上的,其发射时的声响绝对是震耳欲聋的。这就像是在你耳边引爆了一颗炸弹,那是一种纯粹的、极具冲击力的巨大轰鸣。为什么声音会如此巨大?这主要归结于几个关键因素: 爆炸的能量释放: 榴弹炮发射时,炮弹内部的发射药瞬间燃烧,产生极高的压力和大量的炽热气体。这些气体以极高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大和号作为一艘战列舰的本质以及二战时期海战和陆战的逻辑。简单地说,大和号不炮击中国内陆城市,并非因为它“不想”,而是因为它“不能”且“没有意义”。这背后有诸多现实层面的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大和号的定位。它可是当年日本海军倾尽国力建造的“海上巨兽”,是集.............
  • 回答
    这可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幻对决!想象一下,如果大和号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及九四式列车炮这四股力量在同一片海域上狭路相逢,那画面简直可以载入史册,或者说是载入某种更加荒诞的传奇。首先,我们得理清一下这场对轰的“战场”设定。是发生在哪个时代?是二战时期,还是某个平行宇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武器设计上的权衡和取舍。我们平常看到的步兵迫击炮、无后座炮、榴弹发射器,它们的设计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你要提的“大口径、高射速、低射速、短身管、滑膛”这种组合,确实听起来挺矛盾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不像你想的那样发展。首先,咱们得把这些武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目标理.............
  • 回答
    你说的情况并不完全准确。二战时期德国坦克确实以其先进的设计和强大的火力而闻名,但并非所有坦克都是“大车身扛个小口径炮”,更不是说像“黑豹”和“虎王”那样的代表性坦克只装备了75毫米和88毫米炮就显得“小口径”。恰恰相反,它们装备的火炮在当时是绝对的先进和强大,而且是针对战场实际需求而设计的。我们来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物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动量守恒。我们来好好聊聊“炮姐”的超电磁炮。首先,要回答“炮姐用硬币打出一发超电磁炮是否符合动量守恒”,答案是:原则上是符合的,但具体“去向”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孤立的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所.............
  • 回答
    如果将1939年的德国四号坦克大幅升级,配备长管75毫米炮、倾斜装甲、柴油机和宽履带大负重轮,那么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并且会彻底改写二战初期的坦克战格局。技术上的颠覆: 长管75毫米炮: 这是最关键的升级。在1939年,德国主力的四号坦克装备的是短管75毫米炮(Kw.............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