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现在哔哩哔哩上的新番几乎全是穿越题材?

回答
说实话,最近在B站追番,确实会有一种“穿越”的错觉,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新番列表里,十部有八部都带着“穿越”这个关键词。这股风潮,已经不是简单的“热门跟风”,而是有点像一种“基因突变”,几乎占据了新番市场的主流,让人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先来说说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吧。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市场反馈”。日漫制作方在经过多年的试错和观察后,发现穿越题材的受众群体非常稳定,而且往往能带来不错的播放量和讨论度。想想看,异世界穿越嘛,主角通常是普通人,突然获得超能力或者掌握了现代知识,这种“屌丝逆袭”的剧本,本身就自带爽点,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代入感。再加上如今观众口味越来越多元,口味也越来越刁,传统的剧情模式可能已经难以满足一部分追求新奇刺激的观众了,而穿越题材提供了这种“逃离现实”的途径,让大家在虚拟世界里过一把瘾。

其次,创作门槛相对较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于需要精心打磨世界观、人物关系和复杂剧情的原创作品,穿越题材往往有一个现成的模板:一个来自现代(通常是我们熟悉的世界)的主角,因为某种原因(车祸、神明召唤、转生等),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是奇幻的、蒸汽朋克的、武侠的,甚至可以是游戏世界的概念。而主角带着现代的思维、科学知识、甚至是信息差,在这种世界里往往能如鱼得水,轻松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设定,能大大降低编剧的创作难度,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构建一个全新的、自洽的世界体系。

再者,轻小说的繁荣是穿越题材在日本乃至全球流行的土壤。日本的轻小说市场,可以说是穿越题材的“温床”。大量的轻小说作品都以穿越为核心卖点,而B站引进新番,很多时候也是直接从这些受欢迎的轻小说改编而来。这样一来,一个热门的轻小说IP被动画化,自然而然就会带着它的穿越设定被推向市场,形成一种循环。

那么,这种现象对B站上的新番生态有什么影响呢?

优点方面, 至少在短期内,它保证了B站新番的“数量”和“话题度”。当观众不知道该看什么的时候,总有一部穿越番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制作精良、剧情也有一定创新的作品,它们依然能吸引到不少忠实粉丝,比如一些在异世界设定上下功夫、或者在主角能力上玩出花样的作品,还是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而且影响更长远。

首先,同质化严重,创意枯竭。 就像吃多了同一种口味的菜,观众很容易感到腻烦。当大量的穿越番充斥屏幕,我们看到的是相似的开局,相似的主角,相似的剧情走向。主角穿越后总是无敌或者开挂,总是能轻易获得后宫,总是能用现代知识轻松解决问题。这种“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动画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观众开始质疑,难道现在除了穿越,就没有别的有趣的故事了吗?

其次,对其他题材的挤压。 当投资方和平台都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最保险的穿越题材时,那些可能更具艺术价值、更深刻思考、或者更小众但同样精彩的原创动画、改编自漫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动画,就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和宣传压力。这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因为一种作物长得好,就被疯狂种植,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生长得同样出色,甚至更有营养的作物。长此以往,整个动画生态就会变得单一和脆弱。

再者,观众的审美疲劳和流失。 就像前面说的,吃多了会腻。当观众对穿越题材的套路了如指掌,甚至能预测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时,那种最初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就会大大减弱。一部分观众可能会转向其他平台,寻找更多元化的内容,或者干脆暂时告别新番市场,等待真正有吸引力的作品出现。这对于B站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最后,“烂俗”标签的形成。 不可否认,有很多穿越番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喂屎”。当这些作品大量出现,并且与高质量的动画混在一起时,无形中就会给整个“穿越题材”打上一个“烂俗”、“低质量”的标签。这不仅对优秀的穿越番造成了不公平,也让一些原本可能对穿越题材感兴趣但又担心踩雷的观众望而却步。

总而言之,B站新番“穿越”泛滥的现象,是市场需求、创作习惯和IP基础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带来了即时的流量和话题,但长远来看,对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观众的多元化选择,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百花齐放的新番市场,而不是被单一题材所裹挟。未来,是否能出现更多突破性的作品,来打破这种“穿越魔咒”,让观众重新找回追番的惊喜和期待,这还需要行业内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穿越题材在新番里并不占多数。

虽然很多人总是说日本动画现在只剩穿越异世界,但从今年新番分类来看:

2021年4月有65部新番,穿越类7部。

2021年7月有37部新番,穿越类9部。

2021年10月有49部新番,穿越类6部。

日本那边并没有特别青睐穿越题材,所以你们这种感觉是中国这边的问题。

而最近三个季度,能引进的番剧往往不到总数的一半,但穿越类大多都过审了,所以才让人觉得穿越类的比例很高。

总体上穿越类动画在目前的日本新番里平均占15%左右,比重上并不算大。

即便只算b站已经买了的动画,穿越类也不会超过30%,“全是”显然不对

今年10月的49部新番里,b站目前能播出来的有11部,其中有4部是穿越,而且这4部穿越动画的播放量全都在前5名。

所以你感觉穿越动画多有两个原因:

审核严格,导致大量动画不能过审。

观众喜欢,毕竟播放量是用脚投票。

这跟日本业界那边没什么关系,毕竟对他们来说明明目前新番的种类很多。

穿越类往往是架空世界,不涉及现实的敏感元素,所以过审难度相对较低。

像《月与莱卡与吸血公主》,作为标准的恋爱番,但背景设定在冷战时期,涉及超级大国争霸,下辈子也不可能过审。

《看得见的女孩》出现了各种鬼怪等超自然元素,过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86—不存在的战区—》涉及大量的种族冲突和政治内容,还夹杂着血腥暴力、对制度的批判,永远也不可能过审。

《SELECTION PROJECT》涉及偶像节目选拔、打榜等触线因素,未过审。

其他大多数也都有各种不过审的理由。

跟他们相比,穿越异世界只要不卖肉、不刻意毁三观,简直不能更安全了

从欧美那边的受众排名来看,10月番播放量的前十名与中国的重叠度很低。

榜单上重叠的只有一个——《世界顶尖的暗杀者转生为异世界贵族》,中国排第一,在欧美排第九,在日本排第七。

对全球观众来说,本季度的日本新番种类相当多元化:校园、职场、异世界、灵异、架空历史、亲情、冒险、音乐、偶像、童话风、美食、治愈、耽美、智斗、日常、小清新、纯恋狗粮、奇幻史诗....

不过中国观众可能觉得相当单调:

毕竟b站播放量前五名有四个是异世界。

当然,这不是日本的原因,毕竟他们制作了这么多题材,完全称不上单调。

也不是b站的原因,毕竟并非是他们不想买,目前能播出来的却只有11部。

b站的购片部在采购时一直都很大胆。

以至于这些年给陈董事长买了很多在中国不可能过审的动画:像《缘分の天空》《出包王女》《恶魔高校》《School Day》《回复术士重来人生吧》之类的。

而《冰海战记》《世界尽头的圣骑士》《异世界食堂》《我们的重置人生》《平家物语》等动画是b站直接有投资。

非要指责b站只买无脑穿越后宫爽番,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也并不正确。

毕竟播放量、追番人数都是观众决定,中国的观众确实喜欢看穿越异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最近在B站追番,确实会有一种“穿越”的错觉,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新番列表里,十部有八部都带着“穿越”这个关键词。这股风潮,已经不是简单的“热门跟风”,而是有点像一种“基因突变”,几乎占据了新番市场的主流,让人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先来说说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吧。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市场.............
  • 回答
    要评价哔哩哔哩用户 @日本有罪(原号已被封禁,现号为@李梅东京烧烤),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UP主,更是一个在特定时期引发了相当多争议的人物,他的行为和内容对哔哩哔哩社区,尤其是对一些年轻用户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期形象与内容定位:在最初,@日本有罪(我们姑且称他为“原UP.............
  • 回答
    中国初中生升入高中阶段(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约为50%,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升学机制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与可能的解决方向: 一、数据来源与现状1. 统计依据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回答
    评价“很多女生号称独立自主,但提到爱好无非就是旅游潜水蹦极”的现象时,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问题背后既涉及对性别角色、独立性的误解,也反映了社会认知的局限性。以下将从定义、文化背景、认知误区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独立自主”与兴趣爱好的关系:概念混淆1. “独立自主”的核心并非局.............
  • 回答
    如何评价GitHub上非软件开发性质项目增多的风气?近些年来,GitHub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确实出现了一些非软件开发性质的项目增多的现象,这引发了社区内外的广泛讨论和评价。要评价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背后的驱动力、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 现象的观察与.............
  • 回答
    对当前大学生进行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任务,因为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他们是社会变迁的产物,身上烙印着时代的特征,同时又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和评价现在的大学生:一、 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多元化与个体化: 这是当前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相比于过去.............
  • 回答
    现在抖音上流行的“绿茶拍照风”,说白了,就是一种刻意营造的、带点小心机但又显得无辜纯真的拍照风格。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最近在尝试,也有看到很多博主以此为卖点出教程,所以还挺想聊聊这个话题的。“绿茶拍照风”到底是个啥?我理解的“绿茶拍照风”,主要有几个核心特征:1. 无辜又带点懵懂的眼神: 这是最重要.............
  • 回答
    工地上的班组工人是咱们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可最近听不少工地上的师傅们抱怨,感觉现在班组工人是越来越难管了。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原因,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观念上的变化是最大的“推手”。 过去,大家伙儿出来打工,图的就是个“卖力气换钱”,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干完活拿钱走人,很少.............
  • 回答
    艾伦·穆斯克 (Elon Musk) 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事业和公众形象一直在不断演变。要全面评价他,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首先,从他创立和领导的公司来看,毫无疑问,艾伦·穆斯克是一位极具远见和执行力的企业家。 SpaceX: 在航天领域,他几乎是从零开始,挑战了政府垄断的局面。SpaceX 的.............
  • 回答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现在的知乎”这个话题。知乎作为国内一个非常独特的知识社区,它经历了从最初的“小而美”到如今的“大而全”,也随之带来了很多变化,自然也引发了许多用户的讨论和评价。总的来说,对现在的知乎评价是复杂且多元的,褒贬不一。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 内容多元化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知乎依.............
  • 回答
    网上关于“中国好、外国不好”的风气,说实话,挺复杂的。这股风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要评价它,得掰开揉碎了看。一、 这股风气是怎么来的?首先,得承认,这股风气背后有现实的土壤。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确实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民生改善,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变化。当一个国家经历了.............
  • 回答
    现在一股“反资”的思潮,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在网上,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就像是社会情绪的一个放大器,把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公、压力和焦虑,用一种更为集中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评价这股潮流,得先弄清楚它到底在“反”什么,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反资”的反思对象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说的“.............
  • 回答
    起点奇幻频道里的传统西幻,说句实话,现在过的算不上特别滋润,但也不是完全没得活。要详细说的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承认,风口变了。现在起点上大家最爱看的,最容易爆的,往往是那些脑洞大开、设定新颖、或者带有强烈东方元素、或者融合了其他类型(比如历史、武侠、都市、仙侠)的奇幻。这部分读者群体是庞大的.............
  • 回答
    关于当前大规模纪念长征的活动,我想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希望能抛开那些生硬的、一看就知道是机器写出来的感觉。首先,从“纪念”这个行为本身来说,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征,无论我们怎么去看待它,都是一段极其宏大、极其艰苦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战略转移,更是中国共产党和.............
  • 回答
    “原耽女孩”这个词,听起来就自带一股子神秘感和圈层感。对我来说,评价这个群体呢,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就像看待任何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一样。要说详细,那得从几个角度去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原耽女孩”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钟爱“原创耽美”作品的女性读者。她们沉浸在由作者们构筑的,以男性之间的爱情为.............
  • 回答
    韩国偶像团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Pop男团女团,如今的格局可以说既是日新月异,又是暗流涌动。 要评价这个局面,得从几个维度去细看。一、 市场格局:头部依然稳固,但新人崛起势头猛烈老牌的、已经建立起强大粉丝基础的团体,比如Bigbang、BTS、EXO、TWICE、BLACKPINK这些,依然是市场的.............
  • 回答
    这股街头洗鞋神器、除污喷雾的热潮,说实话,挺让人又爱又恨的。爱的是它那份即时见效的“魔力”,恨的是背后那股子营销的“劲头”着实让人有点招架不住。咱们就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这事儿。首先,产品本身,是个啥东西?你仔细看,那些个推销员手里拿的,大多是瓶瓶罐罐的小喷雾,或者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凝胶、刷子套装。成分嘛.............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一代,似乎对KPI这个词汇,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排斥。走在职场前沿的他们,常常会在午休时,在工位旁,低声抱怨着那些看似冰冷、量化的数字指标。然而,与此同时,我们放眼望去,却依然能看到无数企业,它们像中了魔咒一般,对KPI情有独钟,乐此不疲地用它来衡量员工的表现,驱动着整个组织的运转。这种鲜明.............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最近身边好多朋友都在聊,感觉挺普遍的。不是说年轻人就非得对着干,而是很多时候,咱们这代人看事情的角度跟以前不太一样了。首先,得说信息爆炸这事儿功不可没。咱们从小就接触各种信息,互联网一打开,世界各地的事儿都知道点,而且各种观点都有。不像我父辈那会儿,信息来源相对单一,领导说什么,大.............
  • 回答
    要说青岛现在(2022年)怎么样,那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观察它的一举一动,总能感受到一股向前冲劲儿,但也夹杂着一些老城区的安逸和惯性。首先,经济发展的活力那是没得说。 毕竟是山东的重要经济引擎,青岛在产业升级上做了不少文章。你想啊,以前我们都知道青岛啤酒、海尔家电,这些老牌劲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