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多的家庭,公平观应该是啥样的?

回答
孩子多的家庭里,所谓“公平”,绝对不是一件简单到可以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事。它更像是一门需要不断打磨的艺术,需要父母们用心的观察、耐心的沟通,以及最重要的——一颗懂得变通的心。 如果你总想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觉得“完全一样”,那十有八九会适得其反,最后谁都不满意。

那么,在孩子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公平观应该长什么样子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公平”并非“相同”。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相同,意味着无论孩子年龄、性别、性格、需求如何,都得到一模一样的待遇。比如,每个人都分到一样多的零花钱,哪怕老大需要攒钱买学习用品,老三只是想买个小玩具。这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忽略了每个孩子成长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

真正的公平,是“按需分配”,是“给予所需要的”。 这意味着我们要细致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情况。

需求差异是常态: 比如,老二可能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比老大或老三更多的营养补充;老四可能对某个新技能特别感兴趣,需要你投入更多时间指导;老五可能性格内向,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鼓励。你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家里的资源,都要根据这些实际需求来倾斜。
物质分配: 零花钱、玩具、衣服,这些都可以根据年龄、责任感和实际需求来调整。老大可能需要为自己的部分开销负责,而小点的孩子可能更需要一些基础的零用钱。偶尔,你也可以考虑“先到先得”或“贡献奖励”,让孩子们理解付出的意义。
时间分配: 这是最宝贵的,也是最难平衡的。孩子多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与其平均分配时间,不如“深入”分配。今天花一个小时和老大聊聊他的烦恼,明天花半个小时陪老二玩他喜欢的游戏,后天再花点时间听老三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你可以尝试给每个孩子安排固定的“一对一”时间,哪怕时间不长,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情感支持: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一个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听、安慰、引导比物质上的补偿更重要。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有时候,看到一个孩子难过,其他孩子也会担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家庭情感的流动。

其次,我们要建立“规则和界限”,让公平有章可循。 孩子多的家庭如果没有规则,很容易变成“乱哄哄”的状态,这时候所谓的“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共同制定的规则: 尝试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一些基本的家庭规则,比如轮流做家务的顺序、玩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吃饭时的礼仪等。当规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孩子们才更有可能遵守,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
明确的责任: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孩子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家庭责任。比如,老大可以负责监督小的完成作业,老二可以负责洗碗,老三可以负责收拾客厅。通过分配责任,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互助。
奖惩分明: 遵守规则的孩子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而违反规则的孩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但这里的“奖励”和“惩罚”,也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也许对一个孩子来说,一次口头表扬就足够了,而另一个孩子可能需要一个额外的玩耍时间。

再次,要鼓励“合作与互助”,让公平体现在共同成长。 在孩子多的家庭,孩子们之间是天然的伙伴,也是潜在的竞争者。如何引导他们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攀比,是公平观的重要体现。

创造合作机会: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家庭游戏,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或者鼓励哥哥姐姐辅导弟弟妹妹学习;让孩子们互相分享玩具和零食(当然,也要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
赞美合作行为: 当你看到孩子们互相帮助、分享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这会让孩子们明白,合作和互助是家庭中值得推崇的美德。
化解竞争: 孩子之间难免会有比较和竞争。你要做的不是完全压制,而是引导他们看到彼此的优点,并鼓励他们从对方身上学习。比如,当老大因为学习成绩不如老二而沮丧时,你可以提醒他老二在体育方面非常有天赋,鼓励他看到自己的长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 你的公平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而是要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家庭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倾听孩子的想法: 时不时地问问孩子们对家庭的安排有没有什么想法,他们觉得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改进。他们虽然小,但也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候他们提出的建议会让你眼前一亮。
自我反思和调整: 你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做法,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到了“按需分配”和“情感关怀”。也许某个时候,你对某个孩子的关注过多,而忽略了另一个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比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方式更重要。
接受不完美: 永远不要苛求自己做到绝对的“完美公平”。孩子多的家庭,总会有让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学习和改进的态度。

总而言之,孩子多的家庭,公平不是一条僵硬的底线,而是一条动态的河流,需要你用智慧和爱去疏导和滋养。它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是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成长,是用规则去引导他们的行为,是用合作去编织他们的情感,并随着时间不断调整和完善。当你真正理解并实践了这种“动态公平”,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们在爱与规则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我被各路男的骂惨了。


有个题是讲儿子女儿财产分布的。

大部分人说多给儿子因为儿子结婚难。

但是女儿也得好好赡养。


我的答案是:


这种对话在我家里发生过,我妈说如果你有一个弟弟或者有一个哥哥,你哪里能过上那么好的日子?

然后我问那准备给我多少钱?剩下多少钱给他呢?

我妈说,上学肯定舍不得砸钱了,充其量结婚时给你30万买个车,剩下的都给他买房子。

我说行,我只要30万。

然后养老我只承担30%,剩下70%,你让你儿子给你搞定吧。

以后你生病了啥的,让你儿媳妇到你面前给你端屎端尿去,我得伺候我婆婆呢。

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老公这边可不止三成。


我妈秒怂。

因为她知道她没有办法道德绑架我。

而且我这种个人能力不弱的人,就算娘家没有出钱,我也可以嫁得不错。

但是我把养老的责任算得非常清楚。



说实话,我妈哪怕开玩笑说有了哥哥弟弟你日子就没那么好了,也有伤到我的。

那么既然在这个假设下,我只得到了百分之三十的爱,我负担同样的回馈,也是仁至义尽。


弱鸡。

该怼就怼回去啊。



同理我要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绝对是在教育投资上面一碗水端平。

因为已知的情况是儿子多拿,女儿少拿,也就是说儿子可能是偏弱的。

在教育投资差不多的情况下,偏袒弱的那一个,我本来可以依赖的强的那个,反倒会因此而疏远我,而弱的那个,维持他的家庭都已经力不从心了,你让他有多少时间精力可以顾得上我,他不靠舔着人家,他连对象都没有。


我不觉得我儿子会养成这样的废物。

他们18岁的时候,我会平等的一人给一笔事业启动金,接下来自己打拼去吧,玩完啦,娶不到老婆,或者嫁不好,活鸡儿该。

单身去呗,到时候单身产业应该很发达,也没人歧视。过呗。

一个照顾不好自己、没有能力找到人生伴侣的人的基因有啥好传递的咯。


我家如果真的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的话,儿子的教育一定会比女儿严厉很多很多。

不管他是哥哥还是弟弟。

因为男孩子如果养废了就彻底完蛋了,整个人的人生都废了。可能还会拖累我们下半辈子。


我要让他从小就知道男人养家糊口是需要买得起房子的,你的老婆本要从小开始攒钱。

男孩子要有担当,别一天到晚只想着啃老,我给你的那笔启动金,你要好好想着怎样让它升值。

你的人生怎么过是你自己决定的。

怎样要在消费和储蓄投资之间达到一个平衡,能让你的另一半跟着你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起码别比你爹你妈过得差。

同龄人打游戏的时候,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你的未来。

你的社会角色,意味着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你的价值。



而女儿的功课,除了和儿子一样,要好好念书,好好工作之外,必须学会怎样识人,怎样不当一个傻白甜。她的生育成本非常的贵,根本就输不起。

儿子看错人最多伤钱,女儿看错人伤身。

嫁错了人,最后带着孩子回来坑我们,这也是毁我们下半辈子的事儿。

女儿的那笔启动金最后升值成什么样子,也意味着她有多大的选择权,能够选择怎样有能力有担当的男孩子。

如果她没钱,就只能嫁给男权男,男方话语权比较大。

如果她有钱,可以一起付首付,还能嫁给有本事的平权男,她的话语权和她妈一样,每天唱着过。


所以与其临结婚的时候再分割财产,不如说在他们成年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学着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


结婚的时候按他们奋斗的比例,给他们贴补。

凭本事挣的钱,凭本事得到资源。哦对,遗产比例也一样。

养老比例也一样。


能者多分多劳。



除非强的那个表示担子太重

愿意给弱的那个分点钱,同时卸掉点担子。

他俩商量好就行,我不会插手。

因为这是他们主动认可的分配标准,而不是我蛮横地说弱的那个可怜,就该多分点。导致强的那个心生不满。


反正遗产才是大头。

我俩还没闭眼,大家走着瞧。结婚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开始,是我们退休的开始。

以后的日子,kpi可就要看他们的负责度了。



你弱你有理?

不好意思,我们家不出产这样的废物。



我应该是养不出废物。

连我们家的狗都比别人家的狗懂规矩聪明。


默认儿子是废物,需要得到更多扶持的家庭,真的可怜。

把最该扛事儿的成员惯成了最扛不起事儿的东西。


我是被我爹当能扛事儿的男孩子养的,没有什么不适感。

的确比我的圈子里身边大部分的异性优秀一点点。

不到25岁,自己靠996搞定了自己老家的学区房。


所以我不觉得用这个方式去养我的儿子和女儿有什么残酷的。

他们总不至于连我的成就都不如。


那我拼死了生这两个废物出来干嘛呢。

他们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办法负责,我凭什么相信我老了以后靠得上他们呢?



说实话我并不同情生了一堆孩子,最后没有一个人去照顾的这种老人。

自己生的废物,自己买单咯。

好不容易生一个孩子,你不打算把他培养成一个起码可以为自己负责的人,你生他干嘛呢?





然后在那个答案里,来撕我的基本都是男同胞。

问题是,我的分配方法可是【能者多分多负责】呀。

也就是说,我女儿如果弱,会少分少负责哦。


所以,男同胞在害怕啥!

是自我代入了那个少分少负责的角色吗?


另外,国家规定的养老是有数的。

以我家的情况,哪怕分百分之十的财产负百分之十的责任,也不违反赡养义务哦。


这个分配依据只是能者多劳罢了。


但是我没那么无耻,让能者少分多劳,弱者多分少劳。

我为什么要让本来最有可能有意愿有能力照顾我的孩子寒心呢?


且,我说了能者愿意自己摆脱一部分责任的话,就自己给弱者分相应份额的财产,他俩自己的决定自己不亏不就好了,我为毛插手伤起码一个人的心呢?


父母的爱也是凡人的爱,没啥伟大的。

号养好了嘚瑟,号养废了也气。

所以子女的孝顺也是凡人的爱。

给多少还多少。


我不会回馈一个不太爱我的人,也做好了不被我不怎么爱的人回馈的准备。


各位养废的号,你们的确该庆幸没生在我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你们的姐妹比你们有出息,的确我会倾斜更有出息的那个来负责我的养老。



对了,还好我是个独生女。

养老我跑不掉。我得到了完整的爱,自然会回馈我爹妈完整的爱。

目前我这种臭开公众号的,各个平台单靠打赏流量费用,已经可以支持我父母基本的衣食住行生活开支了。

甩各位键盘孝子八条街。

我爹妈恰饭恰得特别香。


他们心有余悸,表示还好没有作死生个弟弟,不然以周边姐弟情况看,有不成器儿子拖累父母和女儿女婿的案例太多,且儿子不孝,女儿怨气满满、女婿痛恨不成器小舅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当然,如果我没有得到他们全部的教育资源,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出息。


那时候他们的现状可能是女儿普通,儿子也不一定多好,女儿嫁的一般,儿子找不到对象。

一家人为了那点积蓄抢得鸡飞狗跳。毕竟都缺钱。


我说我能教育好两个孩子,是因为我比我爸妈有钱。教育资源一碗水端平不难。

但是他们只是破公务员破老师,他们自己都知道两个孩子肯定要亏一个,而且目标明确肯定亏我。


他们也许已经忘了当时和我假设的【如果我有个弟弟】的情况。

但是那个玩笑伤了我很久。


在他们对儿子脾气品性能力未知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压缩属于我的教育资本,明目张胆说我一定是少分配爱的那个。

我完全没办法心平气和接受,也没办法毫无芥蒂地回馈给他们百分百的爱。


给我多少我还多少。没什么好自欺欺人的。

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我给多少,他们还多少,我觉得非常ok。

我也不想抛砖引玉占便宜。


大家共勉。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