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熬一锅老卤并且养好它?

回答
想熬出一锅香气四溢、滋味醇厚的老卤,并且还能让它越养越好,这绝对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经验的“技术活”。与其说是熬,不如说是“养”。这锅卤水,就像一位老朋友,你越是用心对待它,它回馈给你的味道就越是醇厚绵长。

第一步:初次“启卤”——打下坚实的基础

别小看这第一锅卤水,它就像是孩子的第一口奶,决定了它未来的走向。

1. 选择基础的“底料”:
水: 别用自来水直接烧,最好是纯净水或者过滤后的水。少量多次地添水,是保持卤水活力的关键。
肉类(推荐):
猪骨(猪棒骨、龙骨): 这是卤水鲜甜的来源,能提供丰富的胶原蛋白和肉味。
鸡架(或整鸡、鸡腿): 增加肉香和鲜味,鸡皮中的脂肪能让卤水更滑润。
牛肉(牛腩、牛腱): 如果喜欢浓郁的牛肉味,可以适量加入。
香料: 这是卤水的灵魂!要讲究“少而精”,别一股脑儿全扔进去,会抢了肉的原味。
基础必备:
八角(大料): 必不可少,提供温暖的辛香。
桂皮: 增加沉稳的药香和微甜。
香叶: 带来清新的草本香气,但不要太多,不然会有苦味。
小茴香: 带来独特的“卤味”香气,但量也要控制,否则会太冲。
花椒: 提香,但不是麻辣,是那种微妙的香,稍微带点麻更添层次。
进阶提香:
丁香: 香气浓郁,一定要少放,一两粒就够,否则会盖过其他味道。
草果: 带有辛辣和特殊的陈皮香,能增加卤水的厚重感。
白芷: 带有微甜和药香,能让卤水更醇厚。
陈皮: 增加柑橘的清香和回甘,还能解腻。
干辣椒(可选): 如果喜欢微辣,可以放一两个,主要起提香作用。
干货类(可选,看个人喜好):
香菇: 增加菌菇的鲜味和香气。
枸杞: 提鲜,也能增加一点点自然的甜味。
调味料:
老抽: 上色,提供酱香。
生抽(或海鲜酱油): 提鲜,增加咸味和鲜味。
冰糖(或白糖): 提鲜、上色、中和咸味,让味道更圆润。
盐: 基础调味。

2. 处理食材:
肉类: 骨头和肉类一定要冷水下锅,加入几片姜、少许料酒,焯水去除血沫和腥味。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香料: 除了干辣椒、花椒等可以稍微用温水冲洗一下,其他的香料可以不用洗,直接入卤水。香料包是个好选择,方便捞取。

3. “下锅”过程:
在一个够大的锅里(最好是不锈钢锅或砂锅),放入处理好的肉类和骨头。
加入足量的水,水量要没过所有食材。
加入所有香料(装在香料包里更好),放入姜片、葱段(打成结)。
倒入老抽、生抽、冰糖和适量的盐。

4. “熬煮”技巧:
大火烧开: 刚开始用大火将卤水烧开,让各种味道快速释放。
转小火慢炖: 烧开后,转到最小火,盖上锅盖(留一点缝隙,防止溢锅),慢炖至少12小时。这个过程是为了让肉类酥烂,骨头里的味道充分释放到卤水中。
撇去浮沫: 炖煮过程中,会有一些细小的浮沫,要及时撇去,保持卤水的清澈。

5. “静置”与“过滤”:
关火后,让卤水在锅里自然冷却,让香料的味道进一步浸润。
卤水完全冷却后,用细密的筛网将香料、碎骨等杂质全部过滤掉,只留下清澈的卤水。这个步骤很重要,能避免卤水浑浊,也方便后续的储存和加热。

第二步:日常“养卤”——让老卤越养越有生命力

熬好第一锅卤水只是开始,真正的“养卤”功夫在日常。

1. “喂养”——定期添补:
不让卤水“断炊”: 每次使用卤水后,卤水中的鲜味和香味都会有所损耗。要定期(比如每隔几天或每周)用少量肉骨、香料等进行“喂养”。
“喂养”的原则: 添补的食材不宜过多,以补充鲜味为主,比如少量新鲜的鸡腿、鸭腿、猪肉等,和基础的香料(八角、桂皮、香叶等)一起放入,小火慢炖半小时到一小时。
“提鲜”小秘诀: 可以在“喂养”时加入一点干贝、虾米,或者几片鸡胸肉,能让卤水的鲜味更上一层楼。

2. “加热”——适时翻新:
卤煮后的处理: 卤煮完食物后,卤水会带有食物的味道,这正是“养卤”的精髓。
撇油: 卤水表面会有一层浮油,虽然有香味,但过多会影响卤水的清澈度。每次使用后,可以在卤水冷却后撇去大部分浮油,保留少量的油分,这样卤水就不会太寡淡。
加热次数: 卤水可以反复加热使用,但不是无限的。如果发现卤水味道变淡、变腥、或者出现浑浊,说明需要“翻新”了。
“翻新”: 如果卤水味道还可以,只是稍微淡了,可以在下次“喂养”时多加一些肉类和香料,延长炖煮时间。如果味道实在不行,或者有异味,就只能忍痛割爱,重新开始熬制。

3. “储存”——保证新鲜:
冷却储存: 每次使用后,一定要将卤水彻底冷却后才能放入冰箱。
容器选择: 最好用玻璃或陶瓷的密封容器储存。
分装: 如果一次用不完,可以分成小份储存,方便每次取用。
冰箱冷藏: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冰箱冷藏35天。
长期保存: 如果想长期保存,可以将卤水煮沸后,冷却分装,然后冷冻。解冻后需要再次煮沸。

4. “过滤”——保持纯净:
定期过滤: 每次使用前,尤其是要卤制对食材品相要求比较高的食物(如鸡爪、豆制品)时,最好将卤水再次过滤一遍。
目的: 过滤掉细小的碎渣、香料末等,避免影响卤制品的卖相和口感。

5. “观察”——学会辨别:
看: 好的老卤应该是清澈透亮的,即使有些许浑浊,也不是那种“浑浑噩噩”的感觉。
闻: 应该有浓郁而复杂的香气,是各种香料和肉香的融合,没有异味、酸味、霉味。
尝: 味道醇厚,鲜甜适中,咸味刚好,回味悠长。

老卤“禁忌”——避开这些坑

频繁加入新香料: 刚熬好的卤水,香料的味道是比较集中的。如果频繁加入新的香料,很容易打破原有的风味平衡,导致味道杂乱。
一次性加入大量香料: 宁少勿多,尤其是丁香、草果等味道浓郁的香料。
用太多调味料: 好的老卤,味道主要来源于食材本身和基础香料,过多的调味料反而会掩盖这些。
卤水变质后继续使用: 一旦发现卤水有酸味、异味,或者颜色不对,就不要再犹豫了,宁可重新开始。
将卤水直接晾在外面: 细菌很容易滋生,导致卤水变质。

“养卤”的心得体会:

耐心是关键: 熬一锅好卤,养一个好老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需要时间去观察、去调整、去感受。
用心是灵魂: 每次处理卤水,都是一次与味道的对话。你越是细心,卤水就会越“懂”你。
记录与调整: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记录下每次使用的香料种类和用量,以及卤出的味道。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微调,比如觉得某个香料味道不够,下次就稍微加一点;觉得某个香料太冲,下次就减量。
分享与传承: 一锅好的老卤,可以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这份味道的传承,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记住,每一锅老卤都有它自己的“脾气”和“故事”。你付出的心血,都会体现在那一口温润醇厚的味道里。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熬的不仅仅是一锅卤水,更是一份生活的情调和家常的温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非家庭主妇来讲,我这样的手艺足够养好自己的胃了,反正又不用开店啦。自己平时爱吃一些卤味,特别是鸡爪和鸡翅,于是发挥了自我创造精神,决心自己卤一锅慢慢吃。

上图吧,请勿舔屏

第一次尝试卤菜时并没有用卤料包,味道是自己调的,味道也是棒棒的,加了蛮多辣椒和糖,鸡爪吃到嘴巴里甜辣的香味。小火慢慢煮了一个多小时,煮的蛮烂的,就是那种鸡爪进到嘴巴,出来连骨头都没了的程度。简直感人~

自己配调料的方法是:八角 香叶 桂皮 干辣椒 生抽 老抽 料酒和冰糖~

第一次做卤菜的失败之处在于糖放多了,略甜。而且忘记把卤水保留下来。

总感觉自己兑的调料味道不够香,于是在马云爸爸家淘了卤料包,发货地当然选择四川or重庆,毕竟那里的味道感觉更正点。

收到货隔着快递箱都能闻到卤料的香味儿,于是回家迫不及待的开卤啦~


现在几乎每周都会卤一次,十几个鸡爪+十几个鸡翅+土豆藕片豆皮等素菜,能吃好几天,下边附上我的菜谱,毕竟也是受到不少小伙伴的称赞呢。


1.鸡爪鸡翅等荤菜洗干净,剪指甲。素菜洗净切片,藕和土豆泡水过淀粉

2.清水加姜 料酒 花椒,煮开后加荤菜烫3分钟,捞起荤菜,锅里水倒掉,然后冷水反复把荤菜冲洗干净。

3.锅洗干净,清水,冷水加生抽老抽各2-3勺,不要料酒。加卤料包,干辣椒,八角,桂皮,香叶,2-3颗冰糖,盐(部分调料没有可不加)

4.煮开后放最不容易熟的,小火慢煮一个小时左右,煮的过程中不断尝味道,不合适加盐,所以一开始盐不要加太多。

5.荤菜卤的差不多时,放藕片土豆豆皮等素菜,煮5-10分钟。

6.味道和熟度满意后关火,可以先弄点吃着,剩下的放锅里泡1-2小时入味。

7.入味后起锅,把卤料包和汤里的干料滤掉。剩下的卤汁乘碗里做老卤水,下次卤菜的时候可以用。


喜欢的话请不吝啬点赞,之后卤菜会多拍照放上来啦,嘻嘻~

看完请别BB很简单啦,不然你行你上啊~

至于如何熬一锅老卤,呵呵,多卤几次自然就是好吃的老卤水咯。

有人问老卤水存放问题,目前放了一个月没问题,如果坏掉了再重新制作就好啦~

如果你也喜欢美食,想要成为厨神,欢迎加微信:qiongyao56,拉你进群,可以认识更多热爱美食的吃货小伙伴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