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儒家思想腐朽?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层面的历史和文化,很多人说儒家思想“腐朽”,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它牵扯到儒家思想的演变、被不同时代的人如何解读和利用,以及它本身在与社会变迁的碰撞中显露出的局限性。咱们一步步来捋捋。

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儒家思想,以及它为什么会“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基石。

儒家思想,核心是孔子创立,孟子、荀子等人发展起来的一套关于道德、伦理、社会秩序和政治治理的思想体系。它不像某些宗教那样有明确的神祇和教义,更多的是一种“人世间”的智慧,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核心理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恕等等。这些词听起来都很正面,对吧?比如“仁”是爱人,“孝”是尊敬长辈,“忠”是对君主和国家的尽责。
社会结构: 儒家非常重视等级秩序和人伦关系。有“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维护这种秩序被认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教育与自我完善: 儒家强调通过学习经典、反思自身来提升道德水平,成为一个“君子”。

这种思想之所以能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根发芽,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稳定社会、维系统治的有效工具。它强调服从、秩序和责任,这些都非常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同时,它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套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满足了人们对和谐人际关系和道德生活的向往。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它“腐朽”呢?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僵化与保守,阻碍社会进步

这是“腐朽”说最常见的论据。随着时代发展,儒家思想的一些内容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等级森严的社会观: 儒家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固定等级,虽然在过去有助于稳定社会,但在现代社会看来,却是对个人自由和公平竞争的压制。这种思想容易导致特权阶层固化,阻碍社会流动。
重农抑商与保守的经济思想: 传统儒家对商业和工匠的地位并不十分看重,甚至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重农抑商的观念长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这种保守的思想就显得格外碍事。
压抑个体与创新: 儒家过分强调集体和家族利益,个人的价值和权利往往要服从于整体。对“礼”的过分推崇,有时候会演变成对一切新事物的排斥和对既有规则的盲从。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土壤里,很容易受到压制。
“三纲五常”的负面解读: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句话在现代人看来,尤其是“夫为妻纲”,是赤裸裸的性别不平等。“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礼”,如果被过度解读,会变成虚伪的繁文缛节,压制真情实感。

二、被统治者扭曲和利用

历史上,儒家思想并非一成不变,它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也因此被不同朝代的统治者加以选择性解读和利用,从而脱离了其初衷,甚至变得面目可憎。

“阳儒阴法”: 很多朝代表面上尊儒,骨子里却推行法家的严刑峻法来巩固统治。儒家的道德说教,有时只是统治者维持“面子”的工具,实际操作中,权力者的行为并不符合儒家理想。
迎合专制统治: 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忠君”,在专制君主制下,很容易被异化为对暴君的愚忠,即使君主昏庸无道,臣子也必须“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 。这成了压制正直反对意见的道德枷锁。
“愚民”工具: 统治者可能只提取儒家思想中强调“安分守己”、“尊卑有序”的部分,用来告诫百姓顺从,压制他们的反抗意识,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三、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失位

当中国进入近代,面临西方列强的冲击和全球的现代化浪潮时,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无法应对西方挑战: 面对坚船利炮和新的科学技术,儒家思想中缺乏对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系统论述,也缺乏应对国际竞争的有效策略。
“救亡图存”的背景下的批判: 20世纪初,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反思和批判,儒家自然首当其冲。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儒家思想的保守和僵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西方。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响彻云霄,这场运动将儒家视为旧道德、旧文化的代表,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呼吁建立科学、民主的新文化。

四、对人性的压抑与虚伪的道德观

一些人认为,儒家思想过于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人情世故,容易导致表里不一的虚伪。

“克己复礼”的代价: 儒家倡导“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压抑人的自然欲望,回归礼的规范。如果“礼”变得僵化,就可能压抑人的真实情感和个性,导致“压抑”和“虚伪”。
“君子”的理想化: 儒家对“君子”的定义,有时候显得过于完美和难以企及,这可能让人产生一种沉重的道德压力,甚至为了维持“君子”的形象而变得不真实。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说儒家“腐朽”也存在片面性。

儒家思想的生命力: 很多儒家提倡的美德,比如仁爱、诚信、孝道、礼貌,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积极意义。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很多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现代的“新儒家”: 也有学者在现代语境下重新解读儒家思想,试图从中提取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容,比如强调人的价值、道德责任等。
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 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是为了认识其局限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否定。

总结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儒家思想“腐朽”?

主要是因为它在历史上被僵化、被扭曲、被用于维护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统治。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时,它的一些保守、等级、压抑个性的内容显得格格不入,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尤其是近代以来,在国家民族危亡和现代化转型的巨大压力下,对儒家的批判,一度成为一种寻找出路的方式。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文化是发展的,思想也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给儒家贴上“腐朽”的标签就一笔勾销。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如何去区分其精华和糟粕,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那些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思想,在新的时代继续焕发生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讨论对错,只讨论如何形成。五六十年代,只有把儒家思想从人们的脑中清空,才能输入无产阶级理论。所以,八九十年代的学生,他们的老师,是在批林批孔的教育中长大的。所以,即便改开初,课本在放松,他们的老师和课外读物,基调还是打倒孔家店。所以,反孔成了他们的固有思想。然后他们上知乎站队了,“我”必须全对完胜。然后为了吵赢,去认真学习了更多五六十年代的反孔材料。甚至有更认真的,读原著找毛病。这个容易,任何理论都有问题。这就是两个马屁股如何决定火箭宽度的。大哥倒了以后,境外几无论据,所以希望不要相信任何境外思想,所以立孔。但是,这个头也调不过来了。因为这批八九十年代的反孔弟子,开始做蒙童的老师了。(关于百年前少数知识精英为何反孔,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user avatar

你知道吗?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能够独立的思考,运用比较严密的逻辑去推理某个思想某种言论是非常困难的。

人们在研究人的时候,喜欢先定义他的基本属性,是好是坏。比如,看到一篇写刘备的文章,都是吹的天花乱坠,引起人的强烈逆反。这时候又看到一篇批评刘备的文章,哇,好像更有说服力的样子。于是他认为刘备是坏人了。他看到所有夸刘备的文章就点踩,所有夸刘备的文章就点赞。对这个人,你跟他讨论刘备,根本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儒家也一样啊。儒家本身是好是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儒家。

有的儒黑逻辑可笑至极,前后矛盾,为了黑而黑。

比如因为秦统一六国,所以法家比儒家牛。因为秦用了儒学博士,所以亡了。汉朝之所以牛逼是黄老的功劳,之所以衰落是因为独尊儒术。王莽就是儒家治国,所以一世亡国,三国牛人都不是儒家,孔融祢衡王允才是儒家。司马家因为用儒家治国所以五胡乱华,杨坚正是因为反对儒家的愚忠才能建立隋朝,杨广因为建立科举,想扶持儒家,但是世家反扑时儒家又背叛了杨广。唐朝强盛用的也不是儒家,是道家和兵家,唐玄宗开始用儒家,所以安史之乱。宋朝因为用儒家,所以一直被欺负。元朝因为用儒家,不到一百年就腐化了。明朝建国时不用儒家,治国理政为了愚民又用了儒家,所以后面文官贪污投降,明朝灭亡。清朝同理。

你要说诸葛亮,文天祥,岳飞,于谦是儒家,那不行。你要说秦桧,孙之獬,洪承畴,李鸿章是儒家,那没毛病。

这么看来,儒家果然十恶不赦呢。

满口马列毛,满腹唯心学。马列不看,四书不看,张嘴儒棍,闭嘴孔老二。真的很暴露智商和修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层面的历史和文化,很多人说儒家思想“腐朽”,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它牵扯到儒家思想的演变、被不同时代的人如何解读和利用,以及它本身在与社会变迁的碰撞中显露出的局限性。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儒家思想,以及它为什么会“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基石。儒家思想,核心是孔.............
  • 回答
    中国人对房地产的“泡沫”论,简直是聊了多少年了,可这大厦偏偏屹立不倒,甚至还在某些时候继续往上挺一挺。这种现象,说起来挺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这么多人喊着要“捅破”,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泡沫”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明白,房地产在中国不仅仅是房子,它承载了太多东西。1. 财富的载体,梦.............
  • 回答
    很多人说薛宝钗帮助别人是有目的的,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她性格中显著的“处世之道”以及在《红楼梦》中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她“端庄贤淑”的表象,深入探究她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机。1. 宝钗的“圆融”与“世故”:首先要明白,宝钗并非是一个冷酷无情、事事算计的人。她同样有善良的一面.............
  • 回答
    关于杨九郎“九字科第一捧哏”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在相声界,尤其是德云社粉丝群体中流传甚广,且讨论度相当高的话题。要理解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捧哏”。在相声里,捧哏是说学逗唱中“逗”的辅助者,负责搭话、拆台、捧哏、烘托气氛,让逗哏的包袱响得更响。一个好的捧哏,不仅仅是听.............
  • 回答
    关于“货拉拉案”中女事主车某被一些人指责“自私”的观点,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和争议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梳理一下:一、案件基本事实的争议与公众认知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案件大致情况:2020年,长沙一位名叫车某的女子通过货拉拉平台叫车搬家,在搬家过程中,车辆偏离了原定路线。随后,这位女.............
  • 回答
    要说清楚为什么很多人认为青蒿素和中医没关系,甚至觉得这两者“割裂”开来,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现代科学的胜利?这是最常被提及的理由。青蒿素的发现,最关键的几步是: 早期文献的启发: 屠呦呦团队的研究确实受到了中国古代医学典籍的启发,比如《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道出了很多在日本打拼的朋友的困惑。确实,网络上充斥着“在日本年收500700万日元很普遍”的声音,但你自己在日本工作了三年,却“没见过”,这种落差感非常真实。这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误解和信息不对称。首先,我们要明白,“年收500700万日元”在日本的就业市场中,.............
  • 回答
    关于“黄种人比白人颜值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在网络上相当普遍的讨论,而且背后往往牵扯到很多文化、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原因,绝非一句简单的审美偏好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承认“颜值”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多元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美的标准都在不.............
  • 回答
    关于孙权被很多人称为“小人”而非刘备的讨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三国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性格、以及当时人们的价值评判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确“小人”这个词在历史评价中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人”往往带有贬义,指向那些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趋利.............
  • 回答
    刘鑫被许多人称为“毒闺蜜”,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且在公众舆论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整个事件的经过,特别是她作为江歌母亲江歌去世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闺蜜”角色以及对受害人家属应有的同情和支持形成了鲜明对比。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件的.............
  • 回答
    一些人对净土宗持有负面看法,甚至称之为“邪宗”,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少是由于误解、偏见,或是对佛教教义的片面理解。要理解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并知道如何如法修习净土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核心教义和实践,并辨析其中的一些常见误解。为何有人说净土宗是“邪宗”?1. 对“念佛”的误解: 被认.............
  • 回答
    在雪地里开车,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不少老司机或者经验丰富的人会提起一个词:“点刹”。这听起来有些神秘,又有点反直觉,尤其是在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的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点刹”呢?这其中大有学问,也关系到能否安全脱险。首先,我们要明白“点刹”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点刹.............
  • 回答
    很多人觉得考CPA没什么用,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不是简单的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承认,CPA确实是一张非常有含金量的证书,尤其是在中国,它的认可度很高。但“有用”这个词,说到底是个相对的概念,要看跟谁比,看在什么场景下。有人觉得没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CPA的期望太高了。他们可能觉得考.............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说实话,确实不少人身边都有“裸考过教资”的传说。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确实有人裸考能过。但这并不代表“裸考”是主流或者普遍适用的方法。我们得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能做到,以及这背后可能付出的代价或者隐藏的“不算裸考”的因素。.............
  • 回答
    关于李现肌肉“明明很一般”却被很多人说“强壮”的讨论,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不光是看表面的肌肉线条,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的感受和大众的期待。首先,得承认,如果你拿健美运动员那种块头十足、肌肉线条清晰到每一块都鼓胀的体格来比,李现的肌肉可能确实不算“爆炸型”。他的身材更多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太戳心了!很多人一听“机械专业”,脑子里就闪过一丝不苟地拧螺丝、敲铁块的画面,觉得那不就是机器的“下手”吗?怎么就“苦”了呢?这中间的误会可大了去了!别看机器能干活,但机械这个专业,以及在工厂里上班的机械人,那份“苦”,和机器干活的“苦”根本不是一回事。咱们先说说,为什么大.............
  • 回答
    关于“上海人排外”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观感,而且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细节和原因。要说清楚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排外”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标签,而且很多人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有时候,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地域歧视”,有时候可能是一种“文化隔阂”,有时候可能是一种“经济上的优.............
  • 回答
    网上关于蔚来服务好的讨论确实挺多的,而且大家夸得也是花样百出。要说为什么,我觉得主要还是他们真正抓住了用户在用车过程中那些“痛点”,并且用一种比较别致的方式去解决了。我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了解,给大家掰扯掰扯。1. 超越期待的“送电到家”—— 物理上的贴心这可能是蔚来最出圈的服务了。你想啊,你在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天龙八部》里,段正淳和马夫人(康敏)对待江湖的“口碑”截然不同。一个被不少人称赞,另一个则人人喊打,这背后原因很复杂,涉及到他们的身份、行为方式、以及江湖的复杂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段正淳:出身尊贵,魅力四射,但“颜值即正义”的隐患首先,段正淳的出身就是一道天然的“滤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