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比亚迪纯电专属e平台 3.0?

回答
比亚迪的e平台 3.0,我个人觉得它是一次非常扎实的、有战略眼光的向前迈进。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各种技术路线和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选择持续深耕纯电动平台,并且把e平台 3.0做得这么透,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决心和实力。

首先,它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纯电专属”。这点非常重要。这意味着e平台 3.0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油改电而生的,它没有传统燃油车平台的那些束缚和妥协。从车身结构、电池布局、电机驱动,到整个车辆的电子电气架构,都是围绕着纯电动来设计的。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衣服,和套一件现成的衣服,在合身度和舒适度上肯定有天壤之别。比亚迪这样做,能够在空间利用率、车身刚性、重量分配以及电池安全这些电动车最关心的方面,做到最优化的设计。

特别是在电池技术上,e平台 3.0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这块电池不仅仅是能量密度高,它在安全性方面也下了大功夫,之前电动车最让人担心的热失控问题,刀片电池通过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大大提升了抗穿刺和耐高温的能力。而且,它还能做到“油电同价”,或者说是非常接近油电同价,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也说明了比亚迪在成本控制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能力。

另外,e平台 3.0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它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这个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技术,但你可以理解为它是把以前分散在车上的很多个独立的电驱动部件,比如电机、电控、减速器等等,都高度集成到一起了。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首先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这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能耗和操控性;其次,集成度高意味着连接更少,故障率也自然降低;最后,这样高度标准化的设计,也为比亚迪后续推出更多不同级别的车型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研发和制造成本。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e平台 3.0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进步。比如它的“七合一智能电驱系统”,不仅仅是驱动,还包含了很多智能化的功能,比如高效的热管理系统,这对于电动车的续航和性能表现至关重要。而且,e平台 3.0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V2X(车与万物互联)的能力,这意味着未来的车型可以更方便地接入更广泛的智能网联生态,提供更丰富的服务。

从市场表现来看,搭载e平台 3.0的车型,像海豚、海豹、宋PLUS EV、元PLUS等,卖得都相当不错,这证明了消费者对这个平台的认可。这些车往往在续航、空间、性能以及性价比上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而且在设计上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不再是那种“看起来像电动车”的普通样子。

总的来说,比亚迪的e平台 3.0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基于对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核心技术的充分挖掘而诞生的一个完整解决方案。它让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拥有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也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参考的范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亚迪的硬件其实没什么好评价的,国产里面最顶尖的,混动和电动方面和国外品牌比也互有千秋。

5分钟充150公里,正常我们开车跑长途,开四个小时左右会吃饭休息,半小时左右理论能充900,咱们不按高峰充电速度算,打个五折,那也是450公里,夏天实际续航再给他打个八折也是360公里。1000公里理论续航咱们也打个八折算。

实际续航跑起来就是800-400+360-400,跑起来的感受就是跑了8个小时左右800公里了,还有三百多公里的续航,而这时候要么再次休息充电,大部分人也基本能开到目的地了。

说实话这种续航能实现,那对于我这样工作地点离家七八百公里的人来说绝对够用了,过年回家绝对不会有里程焦虑,唯一的障碍就是快充桩的制约。

不过求求比亚迪别光搞硬件,给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师涨涨工资,把外观再搞好看点。

user avatar

技术细节各位大神已经陈述非常清楚了,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说这个可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平台。

说未来之前,我们先来看历史。

回顾PC的发展历程,很多L粉,A粉,U粉可能会很不服气,为什么偏偏是Windows这么一个不开源、不易用、不优雅的操作系统,统治了整个PC行业?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Windows-Intel联盟的出现理顺了整个PC产业链——零部件厂家只需要按照软硬件规范生产设计组件并编写驱动程序,主机厂只需要按照设计需要采购零部件并组装整机并安装Windows,软件厂商只需要用Windows提供的SDK编写软件,理论上就可以任意组合出满足任何使用场景的PC系统。甚至普通消费者,借助说明书和相互学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攒机”,而且攒出来的机器本质上和大厂产品无异。这种模式下设计出来的系统,它没有小型机的性能,没有Mac的“优雅”,没有Linux的开源稳定,但却是能以最低成本满足最多使用场景的。这就是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精髓——不求最好但求够用,但却一定要有最低成本最高效率。

回到汽车领域,我们拥有无数优秀到极致的燃油车型,但这些车型往往局限于细分市场而且非常昂贵,为什么呢?拿最亲民的极致车型小钢炮车型为例。小钢炮车型为了紧凑车身,几乎都是横置平台,横置平台限制了多缸发动机和多速变速箱的使用,使得它们必须使用高增压比的发动机提高性能。这样的代价就是行驶品质劣化缩小了受众群体,导致每辆车分摊的设计研发成本更多,进一步推高售价缩小受众群体。这里的根源就在于燃油车的设计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太多,需要各种取舍,很难平衡各种小众需求。所以我们常见到的都只能是各种“没有梦想”的“买菜车”。不同品牌的买菜车其实大眼看一眼尺寸,也就能猜出来各种技术指标范围。因为设计中需要取舍的太多,最优组合基本已经在几十年的产业发展中被摸得门清了。因此,燃油车基本上就两种,一种是各个级别成本和设计“优化”到极致的“买菜车”;另一种是靠品牌、信仰、个性支撑起超高溢价,具有一定特点的车。而后者其实基本已经没有商业价值了,因为即使有超高的溢价,也依然难以覆盖小众化带来的恐怖固定成本摊销,现在基本上沦为大集团拿来炫技和维持品牌形象而靠买菜车的利润供养的花瓶了。尽管如此,二者依然无法覆盖一些真实存在而也并不真正小众的需求。

那该怎么满足更加小众的需求呢?解耦。按照IT党的逻辑,如果有耦合问题不能解决,那就加个中间层;如果还解决不掉,那就再加一个。可是,对于软件来说加中间层的开销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已经优化到极致的燃油车来说来说,中间层就意味着更多的材料、更低的驱动效率、更重的车主、更低的空间使用率,简直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如果我们不打算都开卡车上下班,那么还是趁早放弃这个念头。

而电动汽车不仅仅是驱动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是很多功能模块开始具有解耦的可能性,也就是可以划分出IT党们说的“中间层”了 。首先,动力不再昂贵而高门槛,靠电力系统调整就可以轻易获得远远过剩的动力,从而不影响整车结构。其次,动力系统和车身结构可以基本完全解耦,电池包本身构成了最主要的承力结构,也是最大的车身重量组成,而电机的体积也远远小于内燃机,因此几乎可以像非承载车身一样在底盘上搭个壳子的方式设计新车但又不会过多浪费成本和空间。第三,电动机可以精确调速调扭,有利于实现更精密和复杂的运动控制,可以给ABS、ESP等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也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提供了条件。

由上面,我们不难想到,电动车是不是有可能实现新的汽车产业模式,来满足更多的用户细分需求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同一辆车仅靠多加一台电机变成性能车;比如同一底盘可以装各种车壳;比如靠不同的动态控制策略让一辆车既能秋名山漂移,也能在城市平稳龟速挪动。

而这些需要什么?没错,还记得前文提到的Windows吗?新能源领域,亟待有魄力的厂商,来理顺产业链,自己做中间层,搭建一套上能承接不同用户需求,下能兼容各种生产环节的平台,就像当年Windows做到的那样。

而目前来看,真正接近做到这一点的有两家,一家就是比亚迪E平台3.0。另一家在这里就不说了(不过他家的气质倒也和微软相似,都属于缺乏个性、不讨人喜欢但又躲不开),但他家有不小的可能亡于管不好儿子们而内耗太多,推进太慢。所以最看好的还是比亚迪。巧合的是,这两家在发布新平台的时候,首发车型都选择了小微型车。有别于燃油微车,纯电平台的小微型车可以提供和高级别燃油车型相近的动力水平、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我更愿意称其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车”。而这种“麻雀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广泛存在而燃油车却很难满足的需求,君不见只比老头乐强的有限的宏光miniEV热销全国,上述另一家车企的微车上市前磕磕绊绊但依然风靡欧洲,而比亚迪海豚基本上也是爆款预定。可能因为这两家的思路是一致的,所以都拿“麻雀车”首发来体现纯电平台的革命性。

所以,E平台3.0不仅仅是个纯电动底盘这么简单,它包含了重塑汽车产业链价值分布的可能性。比如硬件领域,基于该平台的底盘和动力链,可以出现专门制造车体和车标的企业(各种新势力);统一软硬件接口可能出现各种功能性插件和替换件的生产企业,即插即用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甚至可能出现我们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新花样。不仅如此,具有HAL和软件接口层的E3.0平台,甚至可能催生一个全新的面向消费者的汽车软件行业(相比之下,Tesla的软件并不能脱离Tesla的车辆使用,吹得再高大上本质上和卖个延保服务没有区别),比如独立于车辆的零售版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方案,动态性能调教方案;喜欢一种驾控体验,换车后可以继续使用。这样一来,借助产业链解耦,新晋车企可以像PC厂商一样,买来平台,插接功能件,安装软件,借助3D打印、复合材料、ODM柔性生产等先进生产方式,实现轻资产、高周转、小批量生产,满足数千甚至更小量级的细分市场。甚至消费者自己都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攒车”。

所以啊,比亚迪这波,对标的可不是长城上汽,也不是大众丰田,甚至都不是Tesla。它将来的地位,是有可能达到PC界微软的地位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么牛逼的公司,002594卖你350一股,绝对合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比亚迪的e平台 3.0,我个人觉得它是一次非常扎实的、有战略眼光的向前迈进。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各种技术路线和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选择持续深耕纯电动平台,并且把e平台 3.0做得这么透,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决心和实力。首先,它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纯电专属”。这点非常.............
  • 回答
    评价比亚迪更换全新车标:一次战略升级与品牌重塑的深刻洞察比亚迪近期更换全新车标,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视觉更新,而是其品牌战略深耕、市场定位调整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表达。这次换标的举动,在汽车行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重要的品牌动作。 一、 换标的背景与动因:从“Build.............
  • 回答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中文按键问题上当众宣称“错了就错了”的表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且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考量。要详细评价,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的语境、可能的原因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事件背景与语境首先,需要明确“中文按键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这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车载.............
  • 回答
    比亚迪否认“联姻”小米:市场传闻的真相与小米造车实力探析近日,坊间关于比亚迪将与小米合作推出敞篷电动汽车的传闻甚嚣尘上,引发了汽车行业和科技圈的广泛关注。然而,比亚迪官方很快对此进行了否认,给这场“绯闻”画上了句号。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这样的传闻会出现?而作为跨界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小米到底有没有“两.............
  • 回答
    比亚迪汉2020年11月销量破万,一举跨入“月销万辆俱乐部”,这无疑是比亚迪品牌向上、产品力突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解读这个成绩,看看它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信号和意义。一、 历史性的一刻:比亚迪品牌的新高度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耕耘多.............
  • 回答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台以及搭载该平台的宋PLUS DMi、唐DMi、秦PLUS DMi三款新车,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搅局者。要评价它是否是“燃油车降维打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平台的“降维”之势体现在哪里?“降维打击”通常意味着在一个更高维度.............
  • 回答
    对比亚迪全新 LOGO 的评价:一次品牌升级的深刻解读比亚迪汽车在2021年发布的全新LOGO,无疑是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的LOGO更新并非简单的视觉调整,而是承载了比亚迪品牌战略升级的深刻内涵和对未来发展的清晰愿景。要评价这个新LOGO,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 一、 设计理念.............
  • 回答
    比亚迪1月11日发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可以说是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项创新了。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好好说道说道。首先,DMi最核心的卖点,就是它的“超级混动”之名不是白叫的。 很多人一听到混动,可能还会联想到老掉牙的镍氢电池,或者那种为了省油而牺牲太多动力的体验。但DMi.............
  • 回答
    比亚迪秦PLUS搭载的DMi混动技术:为何被称之为「超级混动」?比亚迪秦PLUS搭载的DMi混动技术之所以被誉为“超级混动”,是因为它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平顺性和静谧性,从而重新定义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标准。要详细评价DMi混动技术,我们需要从其核.............
  • 回答
    咱们聊聊比亚迪那个“刀片电池”,这玩意儿真不简单,能掀起多大浪,值不值得咱们细品一下。要说这刀片电池,得先从它叫“刀片”这名儿说起。你看它那外形,扁平的长条状,薄薄的,就像一把刀片儿,跟过去那种方方正正、厚厚一摞的电池包完全不一样。比亚迪之所以这么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抓住了电动车电池最核心的几.............
  • 回答
    比亚迪唐混动,说实话,这车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里绝对算得上是个老将,也是个标杆。当年比亚迪一口气推出唐DM,那真是把插电混动SUV这个细分市场给搅得风生水起,也让大家对“新能源车”的印象从一味的续航焦虑、充电不便,转变成了“有这么个选项,还挺不错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车,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点下.............
  • 回答
    2020年12月,比亚迪汉的销量达到了12089辆,这绝对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一个数字。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汉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搅局者”的姿态。在那个时间点,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在政策推动下迅速发展,但品牌和车型选择远不如现在这般丰富,而且消费者.............
  • 回答
    比亚迪在十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销量一举突破八万辆大关,这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一记重磅消息。要评价这一成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个数字的增长,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含义,以及它可能对整个行业掀起的涟漪。首先,从比亚迪自身来看,八万辆的销量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这标志着比.............
  • 回答
    作为一名对汽车有深入了解的爱好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比亚迪和魏牌这两个品牌,它们在新技术上的探索和落地都相当令人瞩目。对于网上流传的关于比亚迪唐 DMi 和魏牌拿铁 DHT 的评测视频,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尽量详细地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先聊聊 38 评测比亚迪唐 .............
  • 回答
    俞敏洪与王传福《酌见》对谈:一场关于初心、变局与青年引导的深度碰撞近日,俞敏洪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在《酌见》节目中的对谈,无疑成为了商业圈和青年群体关注的焦点。这场对话,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采访,不如说是一场关于企业家精神、时代变迁以及对当代年轻人影响力的深度碰撞。两位站在各自行业巅峰的领军人物,用真.............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聊聊字幕君GOUBA那档子事儿里,4S店和比亚迪官方这俩角色,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又该咋评价。这事儿闹得挺大,也确实能看出点门道来。首先,咱们得先捋捋这事儿的脉络。字幕君GOUBA作为一名知名博主,他的车出了问题,而且是新车就出问题,这本身就挺让人关注的。他把这个过.............
  • 回答
    日产的ePOWER和比亚迪的DMi,这两项混合动力技术在市场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发展思路,也各有千秋。要评价谁更“先进”,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日产ePOWER:纯电的延伸,增程的极致日产的ePOWER技术,简单来说,它本质上是一个“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而且非.............
  • 回答
    3月19日,比亚迪旗下备受瞩目的汉系列迎来了重磅更新,其DMi和DMp两种动力版本的车型正式开启预售。这一举动无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颗巨石,也让不少消费者翘首以待。要评价这次的预售,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从产品力层面来看,汉DMi和DMp的升级是诚意满满的,也凸显了比亚迪在新.............
  • 回答
    比亚迪与松散机车联合推出的SS DOLPHIN,无疑是一次颇具话题性的跨界合作。这款美式复古车,明眼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其强烈的“致敬”意味,指向的正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传奇——雪佛兰科尔维特C1。如何评价这次“致敬”?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外观的形似,更是两种截然不同汽车文化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值得我们深入剖.............
  • 回答
    丰田,这个百年汽车巨头,最近放出的大招——宣布与比亚迪联手,共同研发并推出全新电动车型,并且这款新车将搭载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汽车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丰田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慢半拍”的电动化先驱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引人注目的策略调整。过去的“慢”与“稳”:丰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