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交养老保险? 第5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信用低下,任何长期投资金融产品的本质都是信用,养老保险也不例外。

下岗、延迟退休等等,一次次的强制性违约,消耗了自己的信用。

使得人们对养老保险的违约风险的评估都是较高的,所以不愿意交。


user avatar   sun-sheng-yu-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思考了很久,我感觉社会就没有公平可言,只能相对的公正,一味的公平就是不公平,学习、工作一直都是为了筛选,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我发现我也只能提问题,我啥也做不了。

现在起码比以前好多了,现在大部分职业可以自由选择,只要你够优秀(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还是可以过得相对不错的。

现实就是这样,还挺残酷的,爹妈说的好好学习,其实真的是为我们好。

我只能真心地劝还在上学的孩子好好学习,还在工作的兄弟姐妹们多多赚钱,这年头没啥别没钱,要想让爹妈老有所依,想让自己老了别过那么悲惨的“养老生活”,就努力赚钱吧。

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过得还都挺好。


有编制的老人领着高额的养老金,上着老年大学,结伴参加老年合唱团展现风采,时不时几个老姐妹还能到处旅游在广阔的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冬天了可以去三亚等地灵活养老享受时光,丧偶或离异的“高知”老人哪怕七老八十也还不晚,夕阳红正等着他们,同龄的“老姑娘们”也仍然为他们争风吃醋,有病有灾也不怕起码一般都能看起,儿女也都有钱。

他/她们的儿女更不用说了,要么也有编制,要么早早送到国外了,要么就自己做点卖卖赚钱,就算不出彩也没事,老爹老妈有房也有钱,说帮你一把就能帮你一把。

没编制的普通工人家庭的老人,拿着一个月两三千的退休金,每天还在为自己的孩子的生活而迷茫,有的趁自己还能动出去打点零工,有的为孩子的工作操碎了心,有的还在为自己孩子的婚姻大事而发愁,他/她们做不到体制内老人那么洒脱,因为他/她们一辈子都在“挣扎”,丧偶或离异的老人有的也想重组婚姻,但是他们怕儿女不认可而止步不前,有的干脆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没这个想法,有病有灾就完了,儿女还得上班没时间照顾也没什么钱请人,老人积蓄基本也都被掏空了,一般生病就难上加难了。

他/她们的儿女的生活按部就班,爹妈对他们的期盼就是好好学习找个稳定工作,最好可以进体制有编制旱涝保收,有本事有头脑又或是勤劳肯干抓住机遇的老人也早早为孩子想好了出路,一般家庭能做到最大的努力也就是掏空钱包为你置办房产走进婚姻,只能说能帮多少帮你多少,哪怕是打断骨头抽干骨髓。

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农村老人,拿着一两百块的养老补贴,时不时还得下地干活,干不动了就拿点自己家种的小菜去摆摊,以期赚点生活费。身体还算硬朗头脑还聪慧的会去城里讨生活,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成为收发室的老大爷,工地上了年级的小工,街上的拾荒者,小区或者物业的老保安,环卫的临时工,但是这俩活可不好抢,在城市老人这里也算是抢手的活计,这些老人哪怕七老八十也不算老,除非动不了不能干活都得继续“发光发热”,丧偶或离异的老人更加期望重组家庭,或者说“搭伙过日子”,很多大龄妇女更热衷于到城市给更高龄条件好的老人做“保姆”和“护工”,但是目的往往不够单纯,最后总想发展成“老伴”,说起来也很可悲,她们也只想找个依靠,但是有些也是奔着钱和房。生病更是不敢有的想法,要是病了要是儿女孝顺还好,不然一般也都是自己硬扛。

他/她们的儿女的生活两极分化,爹妈对他们的期盼大多也是好好学习找个稳定工作,最好可以进体制有编制旱涝保收,但是也更加现实,如果学习不好会早早的进入社会成为各级基础工种为社会添砖加瓦,学习好的会尽努力去供养读书,孩子们也都期盼着可以逃离原生家庭,他们对孩子的支持是有限的,毕竟他们拥有的也不多,只能说能帮多少帮你多少,最后的养老问题也只能看孩子们孝不孝顺了。

以上说的都是大部分有同类特征的老人们大部分的生活现状,并不是我个人凭空想象。

各阶层出色老人属于是幸存者偏差了,暂不赘述。

我属于第二种城市普通下岗工人家庭,我工资也一般交的养老保险也不多,父母也能拿到两三千块钱,我个人的态度是交不交都行,我交了我的养老保险,我爹妈也领到了他们的养老金,说起来还是赚的起码比我交的多。

但是农村老人呢?

他们的儿女一样要交养老保险,虽然这钱是给他们以后用的,但是看着城市老人和体制老人们的养老金与老年生活,他们意能平吗?

我在想一个问题,大家都习惯了把我们或者他们分为三六九等,我们自己都知道高学历的高工资是常态,体制内和某些行业很稳定福利好,一些职业是用健康换钱但是利润可观,很多基础生活工种是没办法(1指没掌握高新技术,2指没有高学历)之下的选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同时农业却最被我们忽视,农民也是。

那养老金的分配这样看来也说得通了,高学历的老了也有能力可能被返聘,体制内的年龄到了福利跟得上,工人或其他行业是因为交了养老保险有钱可领,基础工种和农民老了怎么办呢?

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大家有到底有什么区别?

建筑工人就不算是为人民服务了吗?种地就不算是为人民服务了吗?

又或者教育与科技相关是头部是未来所以更加重要?GWY们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的“人民服务”?

可是不都是拿钱工作吗?苦工不累?临时环卫不累?外包的消防员不累?

大家都在谋生的前提下做着自己的贡献啊。

说好的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呢?

谁能帮我解答一下?

我好迷茫。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直接把这笔钱打给父母不就得了?

父母退休后才拿几年的退休金?

算五十岁退休,

正常来说也只能拿20-30年的样子,

还不一定拿得到,拿的对,

那我为何不能自己在这20-30年之内完完整整的把钱打给父母呢?

就像等以后孩子一样也会打给我一样,

自己养自己,

我不信所谓的gczy真的能做到公平,

这个gj的毛病还有很多,

至少我现在看不到什么苗头,


这几年的金钱概念已经变成

偷税纳税,

每日208w工资,

早餐600多块钱,

通天纹每月到手8千......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我们没看到的,


我一个穷逼凭什么给当代其他老人交这个钱?

就凭你们一句以后你也会有?


那不好意思,我不信,

不是不信你给不给,

而是按照目前这个生育率,

以后能拿多少还真不好说,


所以我不愿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企工作不稳定,经常失业,生活费都是问题,拿什么交?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轻的时候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租房买房娶妻生子教育等等,这时候你来要钱;我老了,这杂七杂八的生活渐渐不需要我来操心了,除了吃饭、小病偶尔买个药、大病等死,你觉得我还会眼巴巴地盼着你这时候挤牙膏似的来还我钱?亲生儿子都不一定靠谱,还指望zf。钱永远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靠谱,钱只有花在现在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我相信一切源于美好的愿景,但我不相信zf能把这事做好。如果福利还需要强制,就说明福利本身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说什么不愿交的都是年轻不懂事没远见之类话的人只有两种人,一是上了年纪眼看福利就在眼前的,这类人年轻时基本上屁都没交,这时掐指一算补交一点觉得捡了大便宜;其次就是体制内的人。


user avatar   zhi-shu-da-li-29-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聪明知道的太多了,这个养老保险富人不会去交的,这点钱别人看不上,这是专门给体制内的人设计的福利,只不过是打着给穷人养老的幌子,让穷人出钱给体制内的人养老,你没见过体制内的人没买保险的吧,人家什么险都有,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公平的机构上,不如靠自己来的更理智些,现在钱贬值的太快,有买基金养老的,有屯黄金养老的,甚至还有监狱养老的,说实话现在很多老人还不如监狱养老,这不是贬义而是事实,你能想象一个月七八十生活吗?这或许还没有你家电费高,有人的拿七八十养老,有的人拿七吧八千养老,但是他们都有光明的明天,有人会说交的多拿的多,养老保险本来就是给那些贫困的人老后的生活保障,现在呢?保险还没低保高,但低保不是贫困户能拿的,中国是关系社会,而且低保也就那几个名额解决不了问题,我都替国家想好了,以后的老人就灵活养老,年轻的时候灵活就业,灵活结婚,灵活生孩子,老了就灵活养老,以后到了阎王殿去投胎阎王问你什么要求,就说没有别的要求关键是要灵活,至死方休有始有终。


user avatar   Yefe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也不是不想交吧,只是对养老问题充满焦虑:

  1. 现行的养老制度是年轻人交金老年人领取福利,并不是自己养自己的老,现在领钱的老人,很多之前也没交过钱(双轨制嘛)。也就是说80、90后是交金养50、60后的老。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危机到来时谁养80、90后的老呢?2018年时,一个青壮年养活0.3个老人,而到2055年,一个青壮要养活1.3个老人。可以想象的是届时即使能领取养老金也不够足额开销,大家都对养老保险保不了险也养不了老的情况忧心忡忡。
  2. 现代人信息发达,好些单位退休的拿的钱比干活的多得多。关键是他们的退休金还是干活的80、90后交的,这种情形见多了,小年轻们能平衡才怪。

看看隔壁的日本,他们老龄化走在中国前面,“团块世代”和“80、90后”有一比,可以说日本老年人的现在,就是中国青年的未来。

再看看他们这代老年人过得怎样,就知道我们交的养老保险有没有意义。

日本把二战后1947-1951年出生的婴儿潮(约1000w人),称为“团块世代”。

之所以称“团块”,是因为“他们为了改善生活而默默地辛勤劳动,紧密地聚在一起,支撑著战后日本的社会和经济”。


他们中的80%是工薪阶层,从全国各地涌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付出与亲人长期远离的代价,忍受着无休无止的血汗劳动……他们是60-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的脊梁。

2010年左右,他们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无法享受其年轻时创造的经济硕果。

因为他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日本社会,老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很多都已进入超长待机模式。

即使团块老人们已经70岁了,但他们90多岁的父母依然眷恋着这个世界,照顾父母的担子就压在了同样是老人的团块世代肩上。

但由于经济发展停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副作用(天量负债)在老龄化+少子化的加持下愈演愈烈,日本社会非正式雇工扩大,“团块二代”们的收入极不稳定,不得不寻求其父母辈(团块世代)的资助。

所以步入老年的团块世代,不得不继续打工,以获得更多的生活物资。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到8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到来,滋生了严重的金融泡沫。

经历了泡沫时代的团块世代,被消费主义严重腐蚀,所以他们存不住钱。

但后来情况变化了,金融泡沫在90年代破裂,当时的团块世代刚好40-50岁,经济不景气加上他们已年老体衰,收入理所当然地下降了。


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的深化发展,日本团块老人的养老金根本不足生活开销。

在资本泡沫时代,工薪阶层创造的社会财富的蛋糕,大头被资产阶级分走了。

但在经济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却是城市中产,因为接楼市泡沫最后一棒的通常是工薪阶层。

团块老人现在已经够悲剧了,但真正的地域模式要在15年后才会到来——当他们80岁了需要后代来照顾时,年届中年但依然收入不稳定的团块二代们,能否像父辈们一样把为国家与家庭付出一生的团块老人们照顾好?

为了不拖累后代,一部分团块老人恐怕只能选择自杀,他们孤独地死去,直到几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中国的80后是团块世代的另一个版本,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生育高峰。

不同于父辈,他们是:

  • 享受大学扩招红利的第一代;
  • 承接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代,与团块世代一样,他们从全国各地涌入大城市参与现代化建设;
  • 亲历信息产业革命的一代,通过互联网见识了整个世界的变迁,如今他们又是实现国家产业升级的中流砥柱;

但同时:

  • 他们是国家强力执行计划生育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又正经历着开放二胎政策却养不起二胎的尴尬现状;
  • 他们在成长阶段备受家庭关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又必须扛起抚养4个老人的沉重压力;
  • 他们穷着长大,经历严酷的高考竞争,读完大学后迎头遇上了低工资却却高物价的消费时代
  • 他们努力工作,却被房子消耗了青春——70后的房子是福利,80后的房子是收割机;
  • 他们被成功学洗遍全身,在奔四的道路上,身体机能日益下降,老板们仍在要求996;
  • 他们赶上了投机经济集中爆发的时期,见识了太多一夜暴富的神话,却又被“阶级固化”所诅咒,开启了阶级突破最后的炼狱模式——鸡娃教育;
  • 他们秃了胖了,就被说油腻;他们倦了消极了,就被说“混日子”……

如今,最年轻的80后都已过了而立之年,这个年纪,谈爱情已老,谈命运太早;和后来者谈经历太做作,和前辈们聊故事又太稚弱;宅在家无聊,出去疯怕吵;夜店蹦迪太老,广场跳舞还早……

步入中年的80后们:

房子催,孩子催,老人催,

头发愈少,肥肉成堆。

应酬场上,尴尬互吹。

佛串折扇保温杯。

中国的80后群体总数已经超过2亿。未来,奋斗了一生的他们,年老后不是面临养老金不足,而是根本领不出养老金。

2019年4月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预测,到2035年我国的养老金结余将全部耗尽。

如果趋势不变化,中国的80后,只会比与日本团块世代的晚景更加凄凉

团块世代由于收入减少+养老金不足+补贴父母与后代造成入不敷出的破产局面。而中国的80后与之相比,则是有负债无存款,且相当一部分是房产泡沫的收割对象。

未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收入下降,失业风险大增,那些曾经让别人飞黄腾达的杠杆会变成让80后难以动弹的枷锁。

80后与90后不同,很多90后在房子与孩子中,只能二选一,所以压力要小一些。

95后更彻底,索性两样都不考虑了……佛系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总之,80后尴尬的现状与凄凉的晚景,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要怎么做才能让奋斗过的和正在奋斗的80后们能有个愉快又轻松的晚年呢?

个人选择上:

(1)尽量选择那些随着经验累积可持续产生效益的职业。

说人话就是,到老了还能赚到钱而不至于去跟年轻人拼体力的职业。比如科学家、艺术家、培训师等。

与之想对的,就是那些通常被认为吃“青春饭”的职业则会面临较大的晚年风险,如:程序员、空乘、运动员、车间工人、纯体力劳动者……

这些工种不仅会面临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机器的挑战,同样也面临年老体衰的挑战。一旦无法996,资本家们就会彻底翻脸——以前喊你兄弟,这时候会把你说成混日子的人。

(2)存钱

一方面为应付未来一定会出现的养老金短缺。同时,跨越阶级需要投资。而投资又来自于储蓄,储蓄来自于节约。

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很多人被什么“这么好的化妆品,现在不用,难道等你人老珠黄的时候再用吗”给迷惑,他们认为工资会像过去一样继续涨,通货膨胀也会继续,钱不花出去就会贬值,他们陷在思维定式里,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日本团块世代们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对泡沫时代的怀念,那时候钱很好赚,人们挥舞着钞票打车,吃金箔乌冬,花200w日元去买个高尔夫会员……

那时的他们根本不会想象到了晚年竟是另一番光景——连吃饭都要精打细算。

(3)掌握一些简单的医学护理技能

即使是在日本那样的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非常健全,但家庭支出的大头仍是医疗服务。所以如果掌握一些简单的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症,而不至于动不动跑医院的话,会减少开销,且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4)参与制度建设

为什么会发生养老金短缺?为什么人们年轻时缴纳的养老金,年老了领不出来?

他们怪老龄化与少子化?因为以前是5个青壮养1个老人,2050年就是1个青壮对应1个老人了,领养老金的人多了,交养老金的人少了,所以养老金短缺。

但我未来领到的养老金难道不是我现在存进去的钱吗?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养老吗?

可事实就是,养老金会短缺直至枯竭。为什么?

问题出在分配制度上,一个是货币贬值;另一个是转移支付。

这事不能讲太多,大家要保持清醒地思考,同时积极参与公共建设,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举措。80后的你要是不喊出自己的声音,就总有坏蛋在“延迟退休”与“丁克税”上打你的主意。

参考文献:

NHK纪录片《团块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产》。

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user avatar   tu-jia-lia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公职人员的退休养老金是民众的三倍

2、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担忧

3、口号上:国家包养老→国家帮养老→养老可以靠商业险→养老靠自己

4、养老金本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分的钱全靠后代交进来,后代又吃后代。

5、新生儿人口逐年下降,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2020年为1200万,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这还是建立在三胎开放的基础上)

6、中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国家延迟了退休年龄

曾经有个很好的问题,有人提问相关部门,说:“计划生育这么久了,为什么要放开二胎三胎政策?”回答说,“你们不要错误理解计划生育,计划是可以调整的,调整后还是叫计划生育”

在公司,在大一点的厂里上班,公司会帮忙承担一部分养老金,然后你自己再出一点。这种情况下闭着眼睛交养老金就好了,我们这边小厂里工资稍微给的高一点,但是很自由,由你自己选择交不交养老金,反正小厂是不会帮你交。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别交了,反正要交20年30年这样的,不如好好打拼一下,等40岁再交也来得及。

我学历不高,不敢要赞,来知乎查东西,顺便回复一下


user avatar   rr-aa-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养老保险太贵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个人8%,单位20%,如果能不交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能够全部作为工资加到自己身上。就相当于加薪30%。你说爽吗?爽爆了!

2,养老保险几乎没有回本的希望。养老保险属于“年轻人交,老年人花”的姿态,得益于现在人口红利,许多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每天生活过的非常滋润。

然而未来呢?目前中国人口出生数据注定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果你去日本旅游,一定会看到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机场帮你搬箱子开出租车等。老龄化社会,交养老金的年轻人少了,花养老金的老人多了。老人注定难以取出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金,甚至于说延迟退休都很正常。


现在年轻时用工资的30%,存到一个以后基本没多少概率取出来的保险,谁都不愿意。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养老保险是活得越长越划算,活的越短月吃亏的保险。(相比之下商业寿险是活得越短月划算,活得越长越吃亏)


不愿意买保险,一般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没有信心能活到足够长,也没有信心等自己足够老的时候养老金领取年限会涨到多高。

但是一般中老年人都很愿意买养老保险,因为他们已经活了大半辈子,年轻工作猝死的可能性没有了,同时他们离领养老金时间相对更短,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说养老金缴纳是一个庞氏骗局? 
  保险和钱哪个更重要? 
  为何农村空巢老人晚景悲凉? 
  没有继承财产的女儿就可以不赡养老人了吗? 
  中国的保险有不骗人的吗?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北上广深社保可以带回家?此建议如果落实有何影响? 
  如何看待知名网络爱国人士花千芳曝光其母亲农村养老保险证被收缴? 
  社保是不是只用缴满 15 年就可以不用交了? 
  50 多位老人众筹买房,抱团养老 15 年却「曲终人散」,原因是什么?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可以强行送老人去养老院吗? 

前一个讨论
大家那么反对飞卢文 可是为什么飞卢风小说成绩却那么好?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饶毅发的新文章《以德报怨:方舟子应避免堕入助长歪曲毒瘤,回点子助其孩子升学》?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