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跑步运动中「配速」这个指标的意义是? 第1页

  

user avatar   asicsya-se-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配速」作为一个速度单位,最经常出现在长跑里。通常以「分秒/公里」显示(在英制单位国家也会显示为分秒/英里)。

口头上长跑爱好者在训练中也会常常报出“600”“445”“530”“500”……之类的数字。比如600即6分/公里,指的就是用6分钟整跑完1公里距离。折算下来10km/h时速,以这个速度跑完十公里,则正好是一小时整。

——PS:上述数字如出现在马拉松赛场的兔子(领跑员/PACER)身上,则表示完赛时间,而非跑步配速。

当下马拉松世界纪录的平均配速为253,即以每公里用时2分53秒的速度奔跑整整42.2公里,相当的惊人


为什么配速这个单位会成为最常用的速度指标?主要原因还是它在计量方面的便利性上。

都是万米长跑,为什么此「10000米」非彼「十公里」? 中我们曾科普过,田径比赛的长跑,尤其是路跑项目,动辄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配速就成了能便捷计算、且快速比较出前后身体状态变化的数据。



配速也是衡量跑步能力的重要依据——

如果你以有氧心率进行慢跑,维持住某个心率(上下浮动不超过5)放松的奔跑,每公里的配速起伏不超过5%,即可视为具备了一定的有氧基础;

如果AB两位跑者以同样的训练强度、用相同的时间完成同样距离,每公里配速更稳定的跑者,显然具备更强的跑步能力,或者说他的跑步经济性更高一些。


长距离比赛中,通常会有先快后慢、全程匀速、先慢后快三种——


先快后慢最为常见。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体能会明显消耗,而无论是心肺能力还是跑动的经济性都会下降。换言之,想维持住此前的配速,你会不得不以更大的「能耗」进行跑步,这样极容易跑崩。所以前半程更快、后半程配速稳定的下降,是绝大多数跑者的情况;


全程匀速自然是最为理想的,当你能维持住配速前行,无论成绩或者自信心都会得到一个保障。当然这个匀速并不要求绝对,以马拉松为例,完赛成绩4小时开外的选手,如最快与最慢配速差小于30秒,即可认为是实现了匀速的目标;


先慢后快又被 称为「负配速」,这通常是顶级职业选手才能实现的(也可能说明你前半程保留了较多实力)。这一类选手几乎全程能保持以自己最经济的肌肉纤维发力,并同时维持身体乳酸的堆积速率,让他们一直到终点都是慢慢堆积、且没有达到阈值。



对大多数长跑爱好者而言,我们当然更建议尽量以匀速去完成跑步,这样身体糖原稳定消耗,乳酸积累和排出都趋于平衡。

——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十公里之类的长距离跑步又被称为「配速的艺术」。


跑步训练相关:




  

相关话题

  那些跑步好多年的人老了以后身体状况如何了? 
  长辈要花三千元多买台跑步机放在家里,值吗? 
  瘦人喜欢跑步,怎么跑更健康? 
  2017 年在跑步圈有哪些值得回顾的赛事和事件? 
  刚开始跑步是按心率跑还是配速跑? 
  请问跑到什么样的配速可以穿亚瑟士竞速度系列? 
  人到40,跑步需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我会感觉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好像很一般,不比普通人强多少,大家认为呢? 
  为什么中国办得出北京奥运会水准的奥运会,却办不出东京马拉松水准的马拉松? 
  如何看待甘肃白银越野赛致 21 死事故调查报告发布,事发经过时间线披露了哪些信息?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熊猫有的更像熊,有的更像猫?
下一个讨论
筋膜枪值得买吗?





© 2025-07-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7-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