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课本中的李鸿章怎么不堪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历史课本并没有避讳。所谓课本上李鸿章的“不堪”,你去翻一翻史书,里面有没有臆造和虚构的成分?那些事是不是李鸿章干出来的?

当然,有些过分的评论,比如说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那句话,你去历史课本看一看,那一页有给李鸿章下过“卖国贼”的评语?你自己看了盗版的课本,可不要怪教育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件事是一些洗李的杜撰的,你真以为日本为了李鸿章那一枪减了一亿赔款,主要是李鸿章的通讯密码被破解了,本来清朝底线是一亿,结果日本知道了,谈判桌上提到三亿,然后谈到两亿,还有些傻子要感谢李合肥。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为什么李鸿章背锅,那李鸿章不背锅谁背锅呐?晚清末世,从内陆强国变成人人可欺的弱国,都是官商联合体造成的,都是内外勾结的官商买办造成的。李鸿章官最大,能力最强,最是维护官商利益,这个锅他必须背,他自己也知道。


所谓立场大于天,分析问题的前提是立场。站在官商立场看,李鸿章少年科第,青年戎马,壮年封爵,晚年洋务。真是奇才呀!那真是无人能比。

站在阿Q的立场,辛辛苦苦日夜劳作,房无一间、地无一陇。打工赚了一条破裤子,就因为说了心声,要和吴妈困觉,就被赵秀才棒打,把他衣服裤子夺了去做了赔款,吴妈得了破裤子,认认真真地做了鞋底子,穿着这个鞋,去看阿Q的刑场。阿Q找谁说理去?祥林嫂找谁说理去?小d和王胡找谁说理去?那闰土找谁说理去?他本来是一个勇敢强壮的少年,人到中年就被压迫的畏畏缩缩,他明明可以当个英雄的。他家里有六亩地,日夜操劳也养不起孩子上学。遇到旱灾就卖了土地还债,变成了赤贫,后背长了一个痈,治不起,五十多岁就病死。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李鸿章的确办教育,教育只给有钱人办。他派遣的留学生无一不是地主官商子弟。他咋不派闰土去呢?他咋不派阿Q去呢?阿Q不聪明吗?阿Q没有勇气吗?我不这么看。


李鸿章办洋务,培养的都是假洋鬼子,最是吓人。穷凶极恶,为虎作伥,那有一个好人,一个也没有。


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满清末世GDP世界第一,陆军军备世界第三。这有什么用?为什么是裱糊匠?这些全部是面子工程,至于里子,那兵99%都是文盲,初中也就刚毕业吧。那兵99%都没有房地。兵也不傻,让我们没有房地、娶不起老婆的文盲当炮灰?凭什么?一辈子没有享受过就要炮灰了?一把匣枪还八十两银子的,咋就给我三两银子就样我当炮灰呀?说到匣枪是我最喜欢的枪,真文明。

看看这盒子带包浆,多好。看看这纹路木质比海南黄花梨强十倍,

这枪,射程八百米,全自动,二十发子弹,快慢机。这铁也好,冬暖夏凉,发出幽幽蓝光,好东西!

组合起来是这样,步枪、冲锋枪、狙击枪都可以。放起来就是一个匣子,真好。没事盘一盘,不比盘那破木头珠子强太多。


北洋的管带也深知此事,李鸿章有的是钱,就是不给炮灰买房子,更不给炮灰娶老婆。那谁去当炮灰?就为了摸一把匣子就要死啊?李鸿章说了,虽然不能给你们买房子,但是呢,这匣枪给你,八十两对不对?那也不值一条命呀?那再给你三两银子,咋样?啊!就三两啊!不不不,宝宝不去。那这样,这一把匣子二十发子弹,你只要放三枪,就完成任务。你带着匣枪和十七发子弹,还有三两银子的路费,就可以逃跑、投敌 咋样?有了这个匣子,你要啥没有啊!会不会抢?好不好吓唬?会不会放一枪?房子地都得抢,对不对,有了匣子你还没有那些?你这个笨蛋啊!

战争一打,两军对垒,放了三枪,立马就跑。带着匣子,带着那个子弹,还有三两银子。去当土匪、投军阀、投洋人,反正值了!而李鸿章那些兵面对手无寸铁的民众那是百战百胜。面对日本人的狼狗刺刀那是百战百败,绝无一胜。包括后来的蒋介石也是一样,一直被日本人赶到了大西南重庆躲起来。


什么是裱糊匠?什么是纸老虎?毛时代啥也没有,小米加步枪,就因为给每一个士兵分了房地,阿Q、王胡、小d有了盼头。他们带着匣枪,他们血战到底。他们敢面对一切侵略。他们打日本,打美国,打苏联,尽管他们用不起名贵的匣枪。然而,看看冰冻的照片:

他们战无不胜,他们死后封神,他们庇佑子孙万代。在他们眼里,李鸿章就是卖国贼,就是本质上坏透了的大奸臣,就是穷凶极恶的坏蛋。


而今,那小鲜右一样是房无一间、地无一陇。他们娶不起老婆,买不起房子,他们拿了六个存折交了首付,美滋滋地蹲在鸽子笼里。他们不知道闰土有六个孩子,他们不想当闰土,他们就是不要孩子。他们终究不知道匣子的好处,于是他们攒了几年的薪水买了一串破木头,穿在手上盘啊盘,美滋滋地认为这就是东方劳力士。他们忘记了匣子才有盘的价值,他们不知道破木头只能滋生细菌。他们喝了三块钱的假啤酒,就完完全全忘记了自己是谁,又开始哭哭啼啼地同情起中堂大人了。


user avatar   chi-fei-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走向共和给了李鸿章伟光正的形象,并不认同。

太平天国里,苏州守将献城投降,李鸿章杀降。很不地道。

大清国就他淮军最厉害,属于他的私军,除了他谁调得动?但花谁的钱呢?不是他的反正。

淮军在太平天国时打辅助,而后三十年间,腐败到不堪用。

北洋海军由李鸿章控制,都是淮军的人。甲午战败倒是指责清廷不给银子了。公私真分明呢!留下了四千万两家产。

官督商办,呵呵,他督他办。大发横财。可谓公忠体国。

炮弹只有试炮的三发能炸,作为上级一点没数?军纪败坏,腐败严重,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腐败的官带腐败的兵。甲午战争一败涂地。

边防还是塞防?他主张弃新疆,搞塞防的没钱,借钱也把新疆弄回来了。搞海防的把仗打得一败涂地。

一个权倾天下的人物,说自己只是个裱糊匠。以为中日战争中国会败?早干什么去了?最起码他的私军,装备最好,也没练成精兵。不是没给时间对吧?这完全是在甩锅。

揽功委过。要改革没魄力,搞钱倒是有一套。安富尊荣。

他就是个贪欲旺盛,稍有点见识的商业官僚。之所以没魄力,还是感到自己功成名就了,钱多了,害怕风险了。这种上层官僚,根本上是害怕改革,只求稳定的。既得利益,所以保守得很。混得个稳定最好,也不妨碍自己捞钱。搞改革把自己的本钱赔进去。

只不过历史没饶过他。德不配位,没魄力也没留下好名声。

当代马克思:eziv587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要是认为历史课本把李鸿章写的很不堪,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她当年根本就没有好好学习。

因为教科书上压根就没有李鸿章的历史评价,这根本就不是考点。

不能批判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吧?


user avatar   xue-gu-wei-d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们的历史课本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写的。而李鸿章的“爱国”,是站在清廷的立场上爱的。对于清廷来说,李鸿章是个能臣干吏。但是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李鸿章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个“内外敌人”中的一员。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振衰起敝,衰落与凋敝还必须有个人格化过程,后世才有可能切肤彻心地振兴。

总说外人坏,总说领导弱,还不够,得要有个执行层面的顶缸人,把锅甩到他头上,把不相干的灵魂洗得特别无辜以后,才能聚精会神做救星。

李鸿章很清楚自己的历史价值,他把自己称为裱糊匠,估计得到自己后来被掘墓毁尸的下场。


user avatar   bei-feng-20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用教科书图片较多,流量慎点)我看这个话题下面绝大多数人都答非所问,很多人谈的都是“李鸿章是不是不堪或者干脆认为“提出问题者没看过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中的李鸿章并没有不堪”其实后者显然没有看过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才会说出这么有趣的话。

一、历史教科书中的李鸿章到底有没有不堪?

旧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至少从2000年沿用到2008年。如果提问者是使用这一版本教材的“80后”、“90后”,在阅读旧人教版教科书的同时又看了《走向共和》(2003年播出)那么,提出“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这个疑问是很正常的。在这一版历史教科书中主要在三个方面提到了李鸿章,分别是:

1、镇压太平天国/清朝政局变动——汉族军阀的崛起(见注释1)

在这部分中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汉族官僚逐渐掌握了武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人相继崛起,汉族督抚数量逐渐增加、满族督抚数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属于比较中性的描述。

2、洋务运动——汉族大臣纷纷建造新式工厂(见注释2)

在这部分中提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大臣群起建设工厂。

其中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接替不懂洋务的满族大臣崇厚建设天津机器制造局,建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内容。这部分本来属于“褒义”内容,但由于课本论述总的基调是“洋务运动”破产了(见注释3),加之特意强调了“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方无息贷款,收入归入李鸿章私囊”、“李鸿章死后遗留4000万两白银遗产”、“宰相合肥天下瘦”的内容,所以这一部分对李鸿章的“褒奖”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3、近代战争部分——李鸿章各种避战主和(见注释4)

这部分谈李鸿章的内容就很多了,如果读完这部分内容还认为“历史教科书上没怎么写李鸿章”“历史教科书中的李鸿章并没有不堪”那就很奇怪了。

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中法”、“甲午”战争两节,李鸿章表现的就是完全不敢打、不愿打,而且和前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众人一同崛起、一起搞洋务的群像不同,在这两章节中,其他大臣的意见都消失了。仿佛李鸿章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为所欲为的第一大臣。连个叫得出名字、敢反对李鸿章的人都没有(按教科书原文叫“把持清政府实权的李鸿章”)。

尤其在中法战争中,黑旗军大胜、马尾海军爱国官兵英勇还击、宝山炮兵重伤法军舰队司令(致死)、冯子材大胜、刘铭传扼守台湾,清军、黑旗军在越南的临洮又大胜、法国内阁(因战争失利)倒台。各种形势大好,而李鸿章从头到尾一直莫名其妙的泼冷水,不让清军出击。

到战争末期干脆脑子坏掉一样,在貌似局势全面占优的时候上赶着去和法国人签卖国条约?

甚至甲午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朝鲜、北洋清军受李鸿章个人约束不敢主动去打日本人,“错失战机”所以才各种失败……

总之按照旧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写法中法、甲午两场战争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李鸿章消极避战???

坏人只剩下李鸿章和面目模糊的清政府。而上下文都是各种英勇的爱国官兵和各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甚至大胜。这么单独拎出来李鸿章“示众”不算“不堪”,那怎么描写能算“不堪”?

……

至此我们可以进入正题,研究一下“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了。

这个问题并不是假问题,而是2000-2008版人教教科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二、“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简单来说,在“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涉及到近代战争的段落依然延续了之前的“革命/宣传”式描述方式,塑造出一个因为不敢打、不抵抗的“李鸿章/清政府”形象,从而与后面的抗战相呼应,给学生灌输一个比较简单直白的逻辑,即应当“主动出击、坚持到底、拒绝妥协求和”而“妥协求和”的执行者必将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遭到人民的唾弃,对外主张妥协求和、频频签约的李鸿章自然是最好的“奸臣”设定。

这种描述才符合千余年来中国忠奸分野型历史描述的“主旋律”。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是作为塑造共和国公民“三观”的重要工具存在的,而不是剖析历史复杂性,还原历史场景的工具。这是早年间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特色和本质特征。

“1840-1920年的近代史”在旧人教版教科书进行编纂的90年代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内容,存在一个所谓“官方口径”“主流叙事”,如“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爱国官兵”、“卖国投降派”等等,违反这个主流叙事,提出更贴近史实的观点的话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但这就造成历史教科书的相关描述出了问题,意识形态先行,在“史实”上出了偏差,甚至谈不到“唯物”了……

再加上当时在史学研究上投入很有限,相关研究者可能连清朝官员自己编的“玄幻奏折”都看不全,那里还谈得上博采百家,去芜存菁呢。

可以说截止到90年代,全中国史学机构在近代史描述方面依然延续了之前“政治正确”的论证方式,背离这种描述的人都属于离经叛道,胆大妄为之徒。对这一点写茅海建老师感受最深,在他写出《天朝的崩溃》后,同事故意给他下套,要把他这本书整成“政治问题”搞大批判,这个史学环境让现在的人很难想象。

而2000年发行的旧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自然延续了90年代的主流史学观点,自觉不自觉的歪曲了一些史料。出现了“临洮大捷”、“重伤法军海军司令”“法国内阁因镇南关战败而下台”等内容。由这些虚幻的胜利(或可能的胜利)出发,将李鸿章塑造成了妥协投降的总代表,甚至连满清皇族都借李鸿章和“清政府”的遮掩隐身幕后了。呵呵……

其实如果对近代史感兴趣的话,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995年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打了头炮,历史研究的禁区被打开一道缝。1998年黄振南的《中法战争诸役考》出版算是拱出了一株绿芽。而进入21世纪后,近代史学界才逐渐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大量新鲜的中外档案材料被挖掘出来,汇总出版。近代史研究由此日益丰富、细致,打破了很多原来根深蒂固的错觉。对于我个人来说21世纪之前的绝大多数的国内史学研究类书籍没什么可看的,2000年之后出版的研究类书籍可以挑着看,2010年后出版的研究类书籍则只要是知名出版社的,大多不错,读完之后往往能获得很大启发。

资料的话我个人推荐看中华书局《中法战争》系列史料、《圆明园丛书》。研究类书籍的话我推荐茅海建、黄振南及两人弟子所写的论文和书籍如茅海建研究生吉辰所写的《昂贵的和平——中日马关议和研究》很多人口口声声赞李鸿章或者骂李鸿章,但一看就连签署《马关条约》前前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脑胡乱联想、脑补然后写议论文抒情文骗赞,这不是开玩笑嘛。陈益萍《甲午后的李鸿章》,王育亮的《中法宣光之役述论》,彭程《中法马江之战新探》等论文也很不错。

正是由于史学研究的相关变化逐渐传导到教科书编写组,新的历史教科书中“革命/宣传”式的描述方式减少了不少,很多争议性、段子性的史料也不再被选入。这才有了“历史教科书中的李鸿章并没有不堪”这种现状。

而在十几年前,并非如此啊……

当然淡化“革命/宣传”叙事到底好不好,也是见仁见智,这背后也有另一种国家意志,是好是坏不是我能做评判的。


另外在这里我并没有讲“李鸿章到底是不是不堪”,这个话题很宏大,很容易撕*。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姑且以我在沃金文下的回复总结一下吧:

如果读读晚清的奏折、谕旨,就会发现李鸿章绝对是极少数既认识到“洋人”威力,又有手腕有能力的清国大臣。而大多数清国王爷、重臣直到庚子国变都依然不知己,更不知彼,不了解世界大势,还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
李鸿章的问题在于只看到洋人先进、强大、难以战胜的一面(其他很多大臣连这都看不到),但在革新方面建树太少,还处于修建一些新式学堂,机器局,雇佣洋人教习,购买洋枪洋炮的水平。真正像明治维新一样进行大规模军事、社会、政治改革,消除王族(大名)、八旗(武士)特权,废除旧法启用新法,建立议会,这种事他是想也不敢想的,宁可推着清廷(幕府)这辆负担沉重的破车继续往前走。当然慈禧也绝不会允许李鸿章触动自己种族(基本盘)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把他的聪明才智更多的用于自保和攫取个人权势、金钱上,可以说是个很可惜的人物。从曾国藩到李鸿章,再到袁世凯,清国臣子还是有进步的,只是这种进步太慢、太少,同期的日本早已脱胎换骨,磨牙吮血,来不及了。

最后我希望知乎er在写抒情文、议论文之前塌下心来认真读一读晚清史,不要百度三分钟脑补一小时。而应该一封一封去读清末的奏折和谕旨,通过这些基础史料读出各色人等的态度与行为。如果嫌读基础史料太慢,就读一读前沿研究者的相关论述,至少读上十几本,把李鸿章放在清朝的环境中,19世纪全球的视野中,然后再好好判断一下李鸿章到底是“堪”还是“不堪”。“堪”在何处,“不堪”又在何处。

其实如果你真能搞明白李鸿章的种种“离奇”行为,你就能搞清楚半个晚清史了。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要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中国第一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现令五十岁以上之人,三四品以上之官,无一可以望李之肩背者,则吾所能断言也。
彼李鸿章固非能造时势者也,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鸿章不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不生于今日而生于数十年以前,先彼而生并彼而生者,曾无一能造时势之英雄以导之翼之,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梁启超


到天津,见机厂、轮船、船坞、铁路、火车、铁桥、电线、炮台等。他如唐山之煤矿、漠河之金矿,无一不规模弘远,至精至当。此在他人,能举其一功即不细,合肥兼综其长,夫亦人杰,惜晚节不终,弥增悼叹。——谭嗣同




注释1:


注释2:

注释3


注释4



user avatar   chi-ge-xiao-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有句话说,总是攻讦教科书的人,往往并没有读过教科书。

我们先来看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八年级谈到李鸿章的地方就是甲午战争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里谈到李鸿章是以“较为开明的官员代表”出现的?这很不堪吗?

补充内容叙述了李鸿章建立江南制造局,活脱脱一个个民族实业家,课本里可没讲述李鸿章贪污江南制造局利润的事。


之后就是避战保船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了,这件事虽然卖国,但却是历史事实,课本的描述,也完全只是客观叙述,一笔带过,并没有什么不堪的描述,而且很明显的是,教科书认为签订条约的主要责任在清政府。初中历史涉及到李鸿章的部分也就此结束了。到了高中部分,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对李鸿章的描述大同小异,而辛丑条约签订的主体已经完全写成了清政府,根本没有出现李鸿章,所以何来不堪之说?


翻遍教科书,你可以很明白看到,所谓“教科书不堪的描述李鸿章”是自己竖靶子自己打,根本不存在。教科书所阐述的,仅仅是那个时间段,发生过的客观事实。

所以你疑惑了,为什么我明明记得我上历史课的时候很痛恨李鸿章呢?

因为那时候你还没有看什么“甩锅”什么中堂之类的洗地文,屁股还没有决定脑子,你的不好印象,只是在没有任何干预条件下对教科书记载事实的纯天然判断而已。如果你认真的了解了李鸿章在左宗棠西征,中俄密约,贪污受贿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你会感慨,还是第一感觉靠谱。


user avatar   zaifengzhonglingl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

我对李鸿章的评价特别低,

即使是他最为人称道的办洋务能力

我对李鸿章评价都特别低

记住下面的话:

李鸿章贵为中枢重臣,依然是地方大员的心态,从未在国家整体上考虑过洋务规划。

李鸿章主导洋务时期的中国是后发工业国中唯一一个拥有巨大钢铁市场【每年进口钢铁近两百万两白银】、却未能发展钢铁工业的国家

作为中枢重臣,李鸿章本人试图1870年通过盛宣怀主导煤铁工业失败后、一改此前对钢铁工业的热衷,对诸多地方要员申请钢铁工业,持否定态度

作为地方要员,李鸿章前后主政直隶二十多年,也就是河北,是当时唯一一个有人力、财力、市场、交通、技术等条件发展煤铁复合体的省份,但是他什么也没干!

中国最早的钢铁加工产业是福建船政局的车间,大家都嘲笑福州船政局连钢板都得进口,是得进口,因为国产确实没钢,船政局得自己搞个车间来玩钢铁加工【收购的土铁大多是铁片,根本没法直接用】,左宗棠、沈葆桢他们都快被逼疯了。

为了能够有钢铁,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不惜到台湾岛去开基隆煤矿【当时台湾还是属于福建省】,但他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铁矿产地;

中国最早的钢铁厂是汉阳铁厂【其实不是最早的,但前面几家跟汉冶萍的影响力没法比】,

为了能够有煤矿,湖广【湖南、湖北】总督张之洞等人找遍了长江沿岸,最终选择了新发现的江西省的萍乡煤矿;

相比之下,李鸿章呢?

中国所有洋务大员主政的省份里,只有山西、直隶同时盛产煤、铁,但是山西运输条件太差了,没有水运网络;

李鸿章一开始让盛宣怀主持的“开采湖北煤铁总局”,但是根本没有坚持下去,因为找到了大冶铁矿,但是没找到煤矿,还缺了大概三十万两银子【人家张之洞怎么搞起来的?】;

开平矿务局最开始是想办煤铁复合体,但是钱不够,就先办煤矿,等煤矿赚钱之后,下面希望扩张成煤铁复合体,李鸿章拒绝了!

张之洞想建在直隶,但是斗不过李鸿章,不得已才建到汉冶萍的布局……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主要也不是什么官场内斗,就是李鸿章贪财或者说大家鼓吹的只有李鸿章洋务企业才能盈利!!!

清朝的进口钢铁便宜,国产根本没法竞争,但是煤矿有利可图。所以李鸿章在开煤矿上非常坚决,开平煤矿李鸿章自己掏了私人腰包1万多两认购开平的股份,并且从直隶协饷里面抽调了十几万两借给开平起家。

如果把开平扩张成煤铁复合体,开平的盈利和分红要大幅下降,像中国的汉冶萍、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期都是要亏十来年的……

嗯,“先煤后铁”、“市场不够成熟”,说得好啊!!!

所以,本该是煤铁复合体的开平矿务局,在大家眼里就是开平煤矿……

----------------------------------------------------------------------------------------

补充:

要说李鸿章的罪责,当真是百死难赎,对日俄历来妥协退让、挟洋自重。

不过,他当真对中国最大的伤害,其实反倒是他无意间造成的:

李鸿章幕僚主持的中国铁路公司与张之洞争夺的芦汉、粤铁路失败后,为阻其筑路,彰显北洋系的重要性,借东北三省将军以及言官之口,于朝中鼓吹“东顾之忧”,进而以“保关东祖地于不失”为由,请修关内外铁路,虽说这满清入关两百多年,对他们来说,这关外却依还是他们的根本,自然于朝中应着如云,虽说翁常熟等人心知李鸿章的“阴谋”,亦也只能表示赞同,毕竟所谓的“祖宗基业”、“旗人根本”摆在那。只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边朝廷刚一同意解“芦汉铁路款筑关内外铁路”,那边俄国人的反应却完全超出了那些大员们的预料。

素有“雄才大略”之称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自然不会坐视清政府将铁路延伸至东北边境。所以其发布了“从速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敕令,不再是远东局部铁路。而是从圣彼得堡延伸至海参崴的铁路!

如果没有这条铁路,哪怕这个计划往后推迟十来年:

日本享受不到日俄战争红利,沙俄在远东势力弱小,英国根本不会扶持日本对抗沙俄。

日本得不到英国划分给他的势力范围,日本原始积累会慢很多,中国会快很多——当年,很多中国出口都是要日本转手、拿保护费的

中华民国或者就是东北军不用同时应付日俄两个巨头,无论是实力还是意志力【日本没打赢日俄战争前,中国人对日本还是很不服的】都足以把日本挡在外面。

嗯,抗日战争多半就木有了……

张学良要拿中东路啥的【那样就是所谓远东局部铁路了】,苏联根本赶不过来……

后来的苏联家事太多,三十年代前都忙不到这头……

俄罗斯整个远东+西伯利亚都保不住,再不济,贵族们搞个地方割据还是没问题的……

保守估计,中国的外蒙古、外东北不会丢……

放个卫星的话,没准俄罗斯整个远东和西伯利亚……

历史,就是这么偶然……

-------------------------------------------------------------------------


真实的李鸿章,比你想的更不堪。

任何事,一旦扯到李鸿章,就是笔糊涂账。

中饱私囊啥的,不说了;

贪权打压啥的,不提了;

自保避战啥的,不提了;

就谈中日之间的奇葩吧:

1、奇葩的报纸登闻——沈葆桢和左宗棠的私交极好,主持福建船务多年,督办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政敌。

1874年3月23日,日军在琅乔强行登陆,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英勇反击。

 1874年3月29日,清廷发出密旨:“日本使臣上年在京换约时并未议及派员前赴台湾生番地方之事,今忽兴兵到闽,声称借地操兵,心怀叵测……生番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日本窥伺!该处情形如何?必须详细查看,妥筹布置,以期有备无患……着派沈葆桢带领轮船兵弁,以巡阅为名,前往台湾生番一带察看,不动声色,相机筹办。应如何调拨兵弁之处?着会商文煜、李鹤年及提督罗大春等酌量调拨……并着李鸿章、李宗羲随时咨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办。”

这份密谕显然属于国家军事机密。但5月12日香港《华字日报》即将全文刊载。此后,“林华书院新报、上海汇报,一系五月二十三日刊发,一系五月二十八日刊发”。而且还刊发了沈葆桢4月19日的奏折。


注意这里面的关系:

《华字日报》——香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两广

林华书院、上海汇报——上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两江

李宗羲二月初刚刚当上两江总督,而且是李鸿章保荐的……

先后顺序能搞得那么干净……

2、奇葩的马关条约——伍廷芳是李鸿章的幕僚。

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据日本外交档案显示,在同日本外交人员接触时,伍廷芳多次称自己是日本人的朋友,因此他非常珍视这份友谊。既然是朋友在与日人交谈中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多次泄露了许多至关重要的清廷内部政要秘闻。其次数之繁多,内容之重要,其数量之多,简直让日本的外交官都感到惊讶不已。

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的内容十分苛刻。故从朝廷大僚,到民间有识之士无不为之切齿痛恨。一千多名会试举子公车上书,吁请废约再战,奋发图强。然而,直接参与《马关条约》签署的清廷代表伍廷芳等人的感情却完全与众不同,他们觉得谈判来之不易,理应履行条约所规定的条款。甚至认为主战派的废约企图,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对于侵略者日本,他们非但没有憎恨与嫌弃,反而通过谈判增加了好感,企图依赖日本之势力,与光绪皇帝为首的清政府讨价还价。

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打得烂,很奇怪吗?

这种情况下,马关条约苛刻到全世界吃惊的程度,很奇怪吗?

-------------------------------------------------------------------------------------------


李鸿章说穿了,就是将个人名声、私人利益至于国家之上,坑队友、坑中央、坑国民没话说的小人。

贪污算个屁事,跟他做的其他事相比,他不要说四千万银元,就是捞四亿银元,都比不上他其他事的危害。

继续补:

貌似有人不理解李鸿章干的破事恶心到什么地步。

李鸿章获得重用之后,总共有三场对外大战: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

1、中法战争

随着越南局势恶化,主战派左宗棠希望效仿新疆旧事,让胡雪岩筹措军费,积极准备对法作战。

这个时候,主和派李鸿章则担心军费落入东南,对北洋系不利,干掉了胡雪岩。

1882年开始,因为生丝大战,胡雪岩现银紧张

李鸿章认为“倒左先倒胡”,通过盛宣怀【两年前,用盛宣怀搅和了胡雪岩涉足电报的企图,让盛宣怀开办电报总局,因而可以轻松知道胡雪岩的动向】让汇丰银行催款、让各地的协饷押后个把月等手法,逼着胡雪岩在1883年夏天低价套现,直接让胡雪岩亏掉了上千万两白银……

然后让相熟的豪绅大商到胡雪岩的商号去挤兑,并四处散布胡雪岩商号要破产的谣言,鼓动民间挤兑胡雪岩。

1883年8月,法国攻陷越南首都

1883年12月,胡雪岩的商号被查封、中法之间正式开打……

好吧,战争刚开始,福建系的后勤总管没了……

然后,最他妈奇特的事情发生了,

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又称《李福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就是清朝将对越南全面放手,而且军队撤回,让法国全盘接手越南的北方各地,然而迫于朝内压力,当时李鸿章并没有将细则上报朝廷,而且李鸿章本人也不接受这一条件。

1884年6月23日,法军挺近到谅山附近的北黎地区“接防”,要求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中国驻军没有接到撤军命令,要求法军稍事等待,法军恃强前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阵地。

他喵的,清朝军队在以为已经和谈的情况下,被一顿暴揍……

马尾海战之前,清朝调南、北洋赴福建驰援,结果控制这两支舰队曾国荃、李鸿章都没干——当时曾国荃7月底负责对法谈判。

何、张等人希望可以先发致人,嗯,中枢不允许……

8月份福建水师挂了之后,11月1日朝廷要他们去援助台湾,两军在上海磨蹭到12月份……

嗯,朝鲜局势不稳,12月4日朝鲜局势不稳,朝廷把北洋调去朝鲜,12月7日朝鲜发动政变,12月10日朝鲜政变被袁世凯镇压,就这三天政变的笑话,然后北洋就不回来了……

磨蹭到第二年2月份,北洋还是没来,就让南洋孤军南下,嗯,被法国人直接灭了——就这表现,甲午战争中南洋不肯北上,简直是理所当然,北洋平时坑钱就算了,打仗还他妈坑命……

左宗棠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一点也不冤枉。

2、中日战争

各种糟心的事儿,我都不想提

3、八国联军

李鸿章带头、由盛宣怀出面串联东南互保,嗯,好吧。

朝廷向十一国宣战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嗯,你们去打直隶、山东,我们不参战……

同时暗地里商量,如果北京不保,让李鸿章出任总统……

我都无语了,现在的教材都还要一笔带过、然后赞美这破事儿的历史进步意义: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不受八国联军侵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按这逻辑,近代史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保护了其他地方不受外来侵扰、促成了革命势力发展,要不要多签一点?

你说给李鸿章已经粉饰到了什么地步?

没错,就算粉饰上天,你还会觉得,李鸿章历史上作为很不堪。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不堪……

洋人都赞美李鸿章是“东方的俾斯麦”?

如果日本侵华的高层是李鸿章这种货色,我绝对赞美他们是“日本的姜子牙”!


--------------------------------------------------------------------------------

补充:

李鸿章是疆臣还是中枢重臣?

李鸿章长期的官职是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是地方,疆臣之首

但是直隶总督的兼职就有意思了。

1、兵部尚书、督察员右都御史,这俩都是中央

2、北洋大臣隶属总理衙门,属于中央,

而北洋大臣的后期权力之大远在一般军机大臣之上

为什么这么说?

总理衙门是奕訢以军机大臣兼领总理大臣,所以和洋务相关的诸多中枢决策权就划给了总理衙门,而北洋大臣、南洋大臣某种程度上算是总理衙门的平行机构而非下属。

最初北洋大臣只负责直隶、山东、奉天【当时还不算省】的通商、洋务。虽然负责的范围慢慢扩大,从三口变成了北洋,虽然也有一定的中枢决策权,但相比于南洋大臣而言,其实只是占了个位置便宜。

随着奕訢失势,总理衙门的许多权力慢慢被剥夺【最终只剩下外交,以至于后来改成了外交部】,和洋务相关的诸多决策权就被划给了北洋大臣,这导致北洋大臣的权力迅速扩大,除对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务、训练北洋海陆军,招商、电报、煤矿、铁路、统辖海关关税等事务都归北洋大臣……

这时候的办洋务,就不只是南洋大臣那样的督办洋务了,还要承担着洋务的中枢决策……这也是为什么李鸿章80年代开始对待洋务越发保守的原因之一吧,在地方上只管大干快上没问题,朝廷总得算算总账,只不过李鸿章算总账似乎算过了头……

这就奇葩了,这不是李鸿章要不要进军机处,而是军机大臣兼领总理大臣在总理衙门的权力被下放到了北洋大臣这里,比如仅海关关税一项就到占中央财政收入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把他视为疆臣,势力范围可以一直延伸到长江流域,水师占全国海军一半以上,陆军占大致四分之一……

举个简单的例子,湖广总督张之洞和直隶总督李鸿章关系再拧巴、和慈禧关系再好,开矿都不能直接给慈禧递折子,而是得让北洋大臣李鸿章先审批。

这李鸿章要只是个疆臣,那这疆臣是要上天了?

-----------------------------------------------------------------------

洋务的中枢决策不在军机处,而在总理衙门,乃至于后来落到北洋大臣李鸿章手里。

在我们今天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你回到洋务运动本身,你会发现这很正常:

1、这是个小事。

2、这是个坏事。

为什么是小事呢?

我们今天一提到洋务运动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实这是错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差不多得到1895年。

这个时候甲午战争都打完了,洋务运动宣告都破产啦……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本西辅”、“中本西末”,就是说办洋务这事儿,还是个小事,它的中枢决策权并不重要。

当然啦,中枢大臣们也不懂什么洋务,就不瞎指挥了……

为什么是坏事呢?

总理衙门开张的时候,咸丰皇帝还在。

中英战争之后,几乎所有和洋人打交道签章程的官员最后都被革职。很多官员甚至是被翻道光皇帝时期的旧账,罪名八竿子打不着,只不过因为他们在道光时期签订的章程咸丰不喜欢,先帝的章程又不能明目张胆翻旧账,咸丰就故意整治这些大臣。

简单点说,跟洋人打交道啥的,甭管有理没理,都没有好下场。

何况这还是洋人催着办的玩意儿——洋人希望和中央而不是地方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军机处根本不想趟这浑水,这时奕訢上了《统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要办总理衙门,从最开始就是总揽外交以及与各国相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咸丰和肃顺甚至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担心这个部门权力过大,想限制在通商和外交两个领域,在奕訢的坚持下才作罢。

这就是为什么军机处是朝廷中枢机构,但是洋务相关的中枢决策权,一开始就在总理衙门手里的原因。其实这不是总理衙门一开始只负责外交,而是总理衙门负责的第一件洋务就是外交……

后来奕訢倒了之后,总理衙门不断被削,但是军机处还是不想趟这趟浑水——奕訢虽然一直在被削权,但没人动他的洋务,最后倒台是洋务没办好、对外交涉不利,中法战争结果不让人满意。

好吧,奕訢领导下都在同治中兴了,换而言之,是朝内公认的能臣,都架不住洋鬼子的外部冲击。洋人这种外部不可抗力,军机大臣着实不想扛,就把皮球踢到了北洋大臣李鸿章那儿……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总理衙门的外交重心和洋务的中枢决策权逐渐落到李鸿章手里的原因。

--------------------------------------------------------------------------------------------

补充:

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我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地贬低前人的努力。

比如评论区有朋友提到“马拉火车”——很多人用这个来嘲笑中国古人的愚昧。

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恰恰是自己很愚昧的:

世界上是先有铁路,还是先有火车?

是不是每个搞火车发明的人都是有钱人,在十九世纪初没事先圈块地、再花100+两银子/吨买钢铁、然后找个铁匠铺按50+公斤/米的标准打造成钢轨,再铺个几百上千米的铁路?

没有火车的时候,铁路上跑的都是什么?

哎,很不幸,且不论各国考古发现的各种木质轨道,仅铁轨而言,十八世纪的欧洲随着钢铁工业进步,为了把矿产运出山,就开始铺设铁路。

这些轨道上跑的车,除了“贻笑大方”的马拉火车,还有更“可笑”的人拉火车……

事实上,唐胥铁路设计之初,就是参考了基隆煤矿的骡马铁轨,马拉火车,一点也不可笑。

因为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马拉火车里程差不多也得有4000多公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国,在1879年批准的不到10公里的铁路,使用马拉火车,有什么可笑的。

人云亦云,才是贻笑大方。

请记住我说的话:

永远不要贬低古人

哪怕是看似黑暗不见天日的晚清时代

他们会结合自己的情境,做出了适合他们当时的选择

尽管有些选择未必正确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有问题




        

相关话题

  美国建国至今以来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博物馆的文物是如何在文革或破四旧中留到现在的? 
  怎么评价慕容垂这个人? 
  历史上有没有傀儡国或扶植上台的政权逆袭成功的事迹? 
  为什么李成梁一个人镇守辽东几十年都不换人,但李成梁之后,主管辽东的将领总是换来换去? 
  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有过传染病吗? 
  西方古典文明的终结到底是西罗马的灭亡还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 
  汪伪政府是如何在家属都在日本的情况下教育民众爱国的? 
  古代战争中发生溃败的士兵都逃到哪里去了?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不信和批判中医的人这么多?
下一个讨论
做B站up主赚钱吗?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