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明朝的北方地区再次带来惨痛的物质损失和人口损失,并直接导致明朝放弃对塞外的经营。
明朝刚刚建国时,人口资源极为稀缺。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末农民起义,是从靠近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的黄泛区爆发的,黄淮是酝酿民变的策源地,向江淮、江南、江汉和华北平原迅速发展。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做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统计调查:南北十三省,共有1065.44万户、5987.33万口,其中河南仅有31.48万户、189.19万口,北平也只有33.85万户、189.34万口。中原大地和华北平原,本应是邨氓稠广、人烟阜盛的景象,十几年天灾人祸的摧残,却造成惨重的人口损失。
注意:这里的北平,不是仅指北京或燕都,而是设于洪武二年的北平布政使司,下辖北平、保定等八府,包括今河北省和河南省在黄河北岸的部分地区,永乐迁都北京,以北平布政使司为基础,再加上宣府和保安等处,改称北直隶。
为了修补战乱对北方地区造成的创伤,明朝采取的对策是组织官方强制移民,从人口资源相对丰富的山西和山东,向河南和北平补充人口。“洪洞县,大槐树”的移民传说,由此流传下来。
就在同一时段,明军北伐进展迅速,已经推进到辽东、山后、宣府和河套地区,和北元残敌在塞北激烈对抗,为了巩固和经营塞外地区,还要从晋、鲁两省征集兵员,组织以军户为主的移民。
同样在洪武十四年的这次人口统计中,山西有59.62万户、403.45万口;山东是75.24万户、519.67万口。
晋鲁两省并不是避祸的世外桃源,相比承平治世,人口规模也有明显下降,只不过在周边省份的映衬之下,显得相对充裕而已。
从山西组织的移民,在本省内是晋南晋中填晋北,迁到外省是填实河南、北平和塞外河套;从山东组织的移民,在本省内是胶东鲁中填鲁西,迁到外省是填实河南、北平和辽东。
上述人口统计数据,来自《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四年十一月,肯定遗漏一定隐瞒人口和流动人口,但这部分官府没有统计的人口,往往也难以控制和利用。
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
靖难之役始于建文元年七月,终于建文四年六月,前后历时三年,其中前两年半,战场集中在北平周边和大运河沿线。
燕军并不是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朱棣起兵造反,更被朝廷唾骂成“燕贼”,曾对沧州等地抵抗者有屠城的报复行为。
燕军和建文官军在华北平原反复拉锯,双方互有胜负,刚刚恢复生气的华北地区和塞外地区,再次遭受惨重的物质损失和人口损失。
靖难过后,明朝不仅丧失了向塞外输送物资和组织移民的实力,反过来,还亟需把洪武年间迁到塞外实边的人口再迁回来,以补充战争中的损失。
洪武年间,明朝在塞外地区设置了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山西行都司等机构。比如说山西行都司,管辖塞外河套地区,人口都是通过组织官方强制移民,从山西省内迁移来的。建文四年到永乐元年,山西行都司开始逐渐内撤,但是他的人口不是撤回山西,而是安置到北平周边(比如东胜左、右卫)
不止是山西行都司,包括被在建文元年,被朱棣诈取的大宁都司,以及北平都司在塞外的卫所,他们都是在建文年间到永乐初年逐步内撤,接受回迁人口的顺天府、永平府、遵化、卢龙、蓟州、涿州、雄州和保定等地,都分布在北平的周边。
如此安排,原因很简单:靖难之役,造成华北地区人口损失惨重,把这几个都司在塞外的军户人口迁回来,给华北地区补充人口。
另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宁都司的命运
“大宁”这个名字,源于元朝的大宁路。大宁都司东起辽西,包括今天河北省承德、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等地
明朝初年,是把燕山山脉的南北两侧,以前、后相称:山脉以南是华北平原,叫山前;山脉以北是蒙古高原边缘山地地带,叫山后。
徐达和北元对峙,为了防止资敌,把山后本来就不多的人口强迁到北平,山后和辽河平原一样,也成了无人区(明朝武将里有一批“山后人”,指明初招抚的蒙古族达官)。
洪武二十年,明朝在山后地区设立大宁都司,恰逢纳哈出投降,一部分胡乣降军被安置在此地。
洪武二十五、二十六年,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就藩,为此又调来大批军队和罪犯,向山后和辽西走廊填实人口。
建文元年,朱棣诈取大宁。
成国公朱能本是燕王朱棣的一员武将,靖难时参与很多关键战斗,表现突出,颇受朱棣器重。永乐四年,朱能死在征讨安南的军中,由“三杨”里的杨士奇给他写墓志,陈述生平功绩,
墓志文里,就有“从定大宁,戮其拒命,抚辑其众而还”等文字。由此可知,刚刚恢复生气的大宁,在靖难之变中再次遭到一场抵抗者被杀,投降者被掳的浩劫。朱棣放一把火将大宁城烧了,又在永乐元年,将大宁都司内迁到保定,所属各处卫所军户人口都被强迁到山前,安置在北平的周边。
迁出、迁入、再迁出,山后地区经历了五次三番的折腾,最后重返鸡犬不闻的无人区。
《Mermaid》
《Winter Alice》
《カクザトウ》
《Reminis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