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说,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三层的深度。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大多菜鸟设计师的通病,但是绝大多数商业化游戏策划(不论什么公司)都不会去研究它,一来这个对于逐利无帮助,二来游戏策划水平的确有限。
这层深度不必过多的解释,只要玩网游的都能体会得到——某个最新推出的副本,毕业装的强度一定是最高的,最高的强度下,推任何副本(含最新出的)都是效率最高的。以至于当人们追求最高效率的时候,最强装备就成了很重要的条件,而最强装备正是最新副本才出,所以有了“卡拉赞开组,来卡拉赞毕业的”现象。
这层设计的时候,策划面临的核心设计问题是:如果最新的副本产出的不如原来的,那玩家为什么要去打最新的副本?看似解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切体验问题,所以最新副本出最强装备,必然是所有相关设计问题的最优解。
但是,这层深度只是问题的表象,我们需要往更深的一层去看问题,才能找到根本的原因。
这是“内容丰富”的国产游戏的通病,这种“内容丰富”的做法,早在10多年前开始做端游的时代就存在了。当时游戏策划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游戏提供的内容不够多,玩家很快就玩完了,就没有内容可以玩了。(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困扰着很多游戏设计水平偏低的团队)从那时候开始,在这一层深度的人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是:不断追加游戏的系统,让游戏玩法丰富起来。
其实这个解决方案讲道理问题不大,但大多时候一个游戏的变味就来自于,追加系统和核心玩法的比例失调。如果要做个类比:核心玩法就像是一道菜,你可以理解为火锅什么的,而周边玩法则是火锅酱料之类的调味品,你去吃火锅,吃的应该是什么?所以正常人吃火锅,都是酱料偏少的,往往一小碟酱料,给捞起来的牛肉、羊肉、丸子追加一点味道。只有少数像我这样的变态,才会把吃酱料当做主要的,一顿火锅至少5大腕各种味道的酱料,因为我是吃酱料为主的,火锅里涮的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吃就行了,菜叶子也好,牛肉也好,吃到我嘴里只有沙茶酱、XO酱等等的味道,食材的口感、味道,这些的我统统不在乎——很多比例失调的游戏就是这样的感觉,你玩起来已经不是在玩核心内容了,而是在玩周边内容,这更像是我在“吃火锅”的感觉,这时候主食和调料错位的现象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举个游戏的例子说明,假如我现在做一个马里奥,你就想像马里奥奥德赛或者其中任意一作,我现在把一些功能,比如能够变什么,变得效果,甚至马里奥的跳跃高度,跑步速度上限,都拿出来作为养成部分,你要打通一次关卡,才能抽卡片,有几率抽到一些效果,还能通过升级来。这时候马里奥就已经变味了——他从一个用操作挑战关卡的游戏,变成了一个收集要素去克服关卡的游戏,这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游戏的体验。
所以,当我们发现,类似WoW这种游戏里,你打副本的能力中,90%的因素来自于你对角色的养成(包括点天赋、配装备等等),所以养成你的角色,成为了这个游戏的主旋律,如何克服副本的挑战变成了次要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游戏的体验就变化了——副本变成了一个“拖延时间”的存在,拖延了你享受游戏的核心乐趣“养成”,所以任何玩家都想更快速地渡过这个“拖延时间”的阶段,而恰好“角色强度高”成为了“快速度过这个无聊的拖延时间阶段”的最佳方式。这时候,“卡拉赞没毕业刷什么卡拉赞”的矛盾就产生了,追加一个单人卡拉赞,无非是让一个玩家在能力不足的时候避免被鄙视的境况,但事实上对于这个玩家本身,也会有这样的需求“自己装备当然是越厉害越好”,所以即使单开一个单人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解答“怎样配比各个玩法之间的比例”这个问题,才是真实的“解决卡拉赞来卡兰赞毕业的”核心。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核心玩法,什么又是周边的调料。
一句废话概括就是“游戏玩什么”,把这句话扩展开来就是——玩家通过训练、培养哪方面的技术(如马里奥的跳跃节奏掌握、吃鸡里面瞄准对手的效率、判断是敌是友的反应速度),结合哪些玩家自身的天赋(如手眼协调的反应力、本身的记忆力),在什么样的节奏下,去克服什么样的挑战,从而获得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都是核心玩法,即一个游戏,应该花海量力气去做的设计(如关卡设计),应当是这些,我们作为设计师,要想的是在这些环节上,创造什么样的挑战,让玩家在达到什么样的技巧的前提下,可以完成挑战,从而获得什么程度的快感。比如:
玩家在玩核心玩法的时候,通过合适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方式获得合适的结果,由此获得快乐。假如玩家在一个核心玩法中,已经很难找到快乐了,那么这个核心玩法的设计就是失败的(失败原因很多),比如WOW里装等低的玩家打高层大秘境,原本应该是充满挑战的,结果被4个“大佬”带着,自己毫无作用,其实是没有什么快感的(快感变成了玩周边系统——获得装备抽奖机会了),因此这个核心玩法是错误的。而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我们仅仅可以留出接口给周边玩法,但却不能依赖周边玩法。这是很多菜鸟策划容易搞混的概念——他们错误的把周边玩法的内容,当做了核心玩法“技巧部分”的内容,以至于最后设计本末倒置。
所谓的周边玩法,归纳的来说就是田尻智提出的“收集、养成、交互、探索”这4大元素,从手法出发,在“游戏化”里,又有BPL(BadgePointLeaderboard)这样的细节做法。这个是很多策划混淆的典型概念——比如认为养成就是核心玩法。虽说养成本身是可以做出策略性的,比如天赋之类的,但是是否应该做策略性?养成的种类和深度分别有多少?这些才是怎么去做周边的设计思路。其核心在于一个比重问题。
做一个游戏的周边玩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个玩法的复杂度、心智负担、效果占比。这三个因素的调配和最终周边系统的占比,都取决于游戏本身(游戏核心玩法,以及提出的相应接口)。
以上三点周边系统配比的要素,决定了一个游戏整体的体验感觉,比如我要给FC的《坦克大战》做一个周边系统要怎么做?很简单,我们有一个坦克组装系统,这是一个养成系统,你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坦克车身,决定了吃几枪死、移动速度和可以装载的炮弹;然后你在可以装载的炮弹中选择一个。即有2项选择,而可选范围是通过等级解锁的,等级是经验积累获得的,过关时获得149+关卡号点经验。到此即止,这是坦克大战这个游戏的极限了,在往上去周边系统就太重了,虽然即使没有这个周边系统游戏也好玩(这时候做减法的机会就来了,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一个好的游戏策划对于这些内容的配比是有灵性的(一种感觉);水平一般的策划会循规蹈矩去算比例(这样的做法当然是好的);但绝大多数差劲的策划,既没有灵性,也不会去做配比,每当做到一个系统的时候,这个系统都会被他看做游戏的核心玩法(这样的主策,相信各位接触的也不少吧)。
在我们设计一个游戏的玩法配比的时候,通常会被约束在一个思想牢笼里——即我玩一个核心玩法必须要有奖励,奖励是快感、是刺激玩家玩下去的动力——这个说法本身没错,问题在于“奖励”是如何定义的,Reward(奖励)不仅仅要有外在动力,如装备、金币等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有内在动力,才能驱使人继续愉快的玩下去,内在动力最直接的就是“装逼”(非贬义)。想一想,玩一盘吃鸡,玩一盘农药,有什么奖励?
所以,要解决这种“卡拉赞来卡拉赞毕业”的情况,要做的就是:
当“我”玩这个游戏再一次感觉到这是在玩这个游戏本身,而不是这个游戏成了我玩养成的障碍的时候,这种“卡拉赞来卡拉赞毕业的”困境就可以彻底消灭了。在这三点上,MH系列做的一直是教科书级的,复杂度、心智负担、作用占比都恰到好处(MHW除外),以至于周边系统和核心玩法的比例也是非常舒服的,不会让人有“你就是因为装备好所以才牛逼”的不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