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模拟联合国“去联合国化”? 第1页

  

user avatar   tut_mo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挺有意义的问题,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在我看来,题主的问题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1、为何近来针对联合国系统机构的模拟越来越少了;

2、如何看待非联合国系统但依然基于国际事务的模拟;

3、如何看待非联合国系统且不基于国际事务的模拟(包括国内事务模拟、比较“天马行空”的其余模拟等)。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来分别谈谈。


1、为何近来针对联合国系统机构的模拟越来越少了

这应当就是最本真的“去联合国化”,因为表面上叫模联,实际上连“联”都不“模”了,怎么不是“去联合国化”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当年会出现模联。

模联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基本认定是基于对国际事务的研习与模拟,也就是说想看看外交官们是怎么讨论问题的。因此,模联一开始必然是粗糙的低仿真的。因为真正的外交官不可能局限于一时一地,可能还存在长期的谈判或其余层面的利益置换。但模联强调在限定会期与主题下的讨论,从仿真角度而言是有些不及的。

因此,这催生出一系列希望模联的环境更“真实”的努力,其中包括还原外交场景或境况。虽然这不完全是联动的功劳,但联动的确为之做出了极大贡献。当人们已经发现并习惯了原来可以有更高仿真度的模拟时,自然也不再满足于死板的所谓“常委”了。

但这并不是说基于联合国系统机构的模拟就一定要通过联动,或者一定就要做得很大才行,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模拟的。譬如,我曾设计过两个会议。一个是秘书长召集高级别小组,针对“自动进击程序”讨论(就是能不能允许编程软件杀人,这是一个热点话题)。另一个是国际法院将针对泰国与柬埔寨争端的“柏威夏寺”问题裁决,教科文组织的执行理事会可能就此发出“法庭之友”意见,因此需要泰柬双方的代表团参与会议。这两个会议在现实中都没有,但你不能说不可能存在,也不能说脱离了联合国系统。这两个会议里不需要有联动都可以实现,本质上是因为不怎么触及其余利益交换,在现有会场的仿真上即可解决问题。然而这样的设计,是在我参与模联好几年之后才做得出来的,要求一个只是参与了两三年的人就能做出类似设计不太现实(不是不可能,而是我们不能这样要求别人)。何况这里也有些贪了议题之便,找到一个合适的议题和载体并不太容易。

因此,如今基于联合国系统机构的模拟并不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如果是校内会或以培训新人为主的会,我依然坚持按比较死板且传统的会议培训。能在这样的议事环境下出彩,才能应付更好的。不是说不开“常委”就不能出人才,而是我认为那样才是更规范的培训路径,我们不能用偶尔的一两个特例来说不这样培训也能出人才云云。另一方面,若是一个好的设计(无论是否有联动),有基于联合国系统设计是很正常的事,这样也能更真实。譬如,联动系统下的仿真安理会,当然比使用“罗规”的安理会更贴近真实,也更有趣。

所以,在一个不是以新人为主的大会上,纯粹的“常委”变少了甚至没有了是很正常的。这是模联发展的趋势,如果真的要纠结于是否有“模拟”联合国,那大可按我说的办法来设计更有趣也更贴合实际情况的联合国系统机构模拟。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的“去联合国化”并算不上什么数典忘祖的事。


2、如何看待非联合国系统但依然基于国际事务的模拟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重申一下我对模联活动的一个认知。即我们过来(尤其是高中生)并不是真的做什么国际问题研究,而是有一个拟真环境让参与者去体验与试错。模联的教育意义,应当体现在其提供的独特的拟真环境中,这样参与者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因此,我提出过无论是什么设计,都要关怀参会人员体验这一点。而参会人员的体验,本质上是通过这个情况实现的。

【根据所处环境 - 结合所拥资源 - 做出合理决定】

参会人员最关注的是第三点,因为前两点尤其是第一点他能影响的不大,整个结构对于他而言是一个金字塔形。那对于会议设计者而言,就是倒金字塔。我们对参会人员在会中做出什么决定的干预应当是最少的(不是不干预,保持会议稳定运作是学术团队的重要任务),而对前两点着力甚多。因此有的会议,本身在设计上就有问题,想着通过大量的现场干预去做好它,这是不对的。

了解了这一点后,再看这种“非联合国系统”的模拟,我认为没什么问题。我们这里不讨论到底是内阁对抗,还是代表团峰会,还是什么别的。笼统来讲,只要这个设计本身是符合我提出的原则,而且对于参与者而言不会无所适从,那就可以了。我引以为豪的“五十四只手”本身也不是对联合国的模拟,只是其讨论的问题关切联合国与国际社会重大利益而已。有的比较原教旨的人可能认为这样就不是模联了,那我觉得也没必要,过分纠结于是否属于联合国系统机构是没意思的。


3、如何看待非联合国系统且不基于国际事务的模拟(包括国内事务模拟、比较“天马行空”的其余模拟等)

总体原则跟我上述的挂钩,即是否提供了一个合适的会议环境给参与者。如果不是,尤其是让参与者无所适从(存在设计上的逻辑问题,或者从实操角度而言远超了参与者的预期水平),那就不是一个好设计。至于是否严肃,是否有碍观瞻,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我个人观点是觉得一个大会有些这样的会无所谓,但不要都是就行了。

但在这里,我们又可以分出两点来谈谈。

其一是关于国内事务模拟,其讨论的话题、讨论形式,甚至讨论各方的地位等跟国际社会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在国际社会中,基本上虽然国有强弱大小,但表面上大家的动议、投票等权利是差不多的。但在国内事务时不一样,你很难想象一个领导(部门)跟下面的人(部门)一样坐在位置上举牌动议。因此,枉顾国内事务的特殊性,照搬模联设计的一套,有的时候就会贻笑大方。这里不仅仅是国内事务的模拟,有些对于古代的模拟也一样,你不能要求两个国家的君主坐在台下给你提动议,这个太不合适了。

其二是关于那些比较“天马行空”的设计,我本人并不反对,我认为你的会议环境没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世界观”设定没问题),那就可以了。所以你说开什么“魔法部XX分布”,讨论什么“家养小精灵的权益保护”之类。虽然我觉得也挺可乐的,但本身哈利波特的世界观设定没什么问题,本质上跟你开三体没区别。但反过来,开历史会议没问题,有的人喜欢开未来会议(且不基于科幻背景),这就有问题了。譬如某地曾开过“未来安理会”,说20XX年,意大利变成了常任理事国之类。作为设定我当然可以接受,但问题是你得把中间的过程编出来,意大利是怎么从现在这个状况就“入常”了呢。我作为里面的代表,我必须得知道这些历程,因为它构成了我今天开会要思考的“环境”。然而我们发现,去详尽地写出这么一个背景是不太可能的,这也是我不赞成“基于现实背景的未来会议”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是否基于联合国系统机构、是否基于国际事务模拟,并不是我们探讨的要点。从我的理论出发,我认为是否能给参与者“环境”,能让他们有可能做出“合理决定”,才是会议设计应关注的部分。


综合而言,模联的“去联合国化”并不能完全说就是不好的。事实上,“去联合国化”(姑且理解为比较少出现基于联合国系统机构的模拟)和当前许多乱想不能挂钩。一些人没做好会议设计是其本身水平问题,跟他做的是不是联合国机构没关系。你给一个机构给他,除非是特别死板不会出错的那种“常委”,否则说不定他也会弄得乱七八糟。因此,我非常理解当前大家对乱想的不满,我也不希望看到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但这跟是否“去联合国化”关系不大,希望强调对联合国的坚持而改善风气的话,作为个人倾向与喜好无可厚非,但希望它有那样的功用就有些缘木求鱼了。

工作空档写的,可能有些啰嗦。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或私信,我有时间都会一一回复的。




  

相关话题

  模联圈有没有那种“虽然立场、利益不同,但却惺惺相惜,表面撕逼,实在相互敬重”的情分? 
  如何评价在dalao言语里的四五年前的模联时代? 
  如何评价中国模联正在没落的现象? 
  参加模拟联合国,想了解代表团秘书长一职的作用? 
  在引导、引诱甚至逼迫代表阅读背景文件/会议要求方面,你都做过哪些努力,收效如何? 
  如何评价romun安理会埃塞俄比亚代表? 
  模联联动体系需要怎样的基础? 
  能否对模联中主席的表现进行KPI考核? 
  如何评价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中文会场「1944德意志立宪会议」? 
  如果你是1787美国制宪会议上的一位代表,你会希望制定一个怎样的宪法? 

前一个讨论
学术方面该如何评价哈耶克?
下一个讨论
台湾地区以及日本、东亚诸国是怎么看国产航母下水的呢?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