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je ne te hais point.
(你走吧,我一点都不恨你。)
这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几句表白之一,出自高乃依的戏剧le Cid第三章第四幕。
这句话是女主角施曼娜对男主角,她的未婚夫罗德里戈说的。
罗德里戈为自己的父亲复仇,刚刚在决斗中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本该对他由爱转恨,然而她却无法抑制内心不灭的爱情。
此时她已经不能对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说出“Je t'aime.”(我爱你)这句话,思前想后之下,只能用一句撕裂灵魂的“我并不恨你”,来表达自己对眼前这个男子的感情。
在她说出这句话之后,整部剧的节奏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这句表白:
罗德里戈:Tu le dois.(你该恨我的)
施曼娜:Je ne puis.(我做不到)
这是两人对于不幸的命运的悲叹,也是高乃依戏剧手法的点睛之笔。
这样满足题主高大上的需求了吗?
补充:
对法国古典文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开看一下我写的这个答案、纯干货,算是对17世纪法国戏剧比较完整的科普,五分钟你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XD
为什么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大多为戏剧? - 知乎用户的回答我国的外交是客观而务实的。
我国不干涉他国内政。
我国不输出价值观,不输出意识形态,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民族自决,只要不给我们捣乱,只要不危害我国安全,伤害我国利益,就都可以谈……
你不喜欢宗教保守势力,我也不喜欢宗教保守势力,但是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比塔利班还极端、还保守的宗教国家——沙特,他们跨国活剐了记者,石头砸死通奸者,但国际上屁都不放一个;他们还是全世界极端恐怖分子的背后大金主,各路恐怖组织都拿着他们的钱。
但人家是美国的忠实盟友,所以国际上没有人说沙特是“邪恶国家”、“恐怖主义”。
不说沙特,说“灯塔”美国,这是二战以来发动战争最多,杀人最多的国家,绑架、暗杀、轰炸、屠杀平民啥都干过,若说恐怖主义,美国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国家恐怖主义”……要反对恐怖主义,要先从源头反起,“魔心不死,魔王难除”。
至于阿富汗,当年苏联不喜欢阿富汗的政局,打了10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能给阿富汗带来人民民主,只带来了更极端的宗教武装和军阀混战……美国不喜欢阿富汗的塔利班,打了20年,烧了两万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害死了几十万人,没能给阿富汗带来民主自由,只带了更深的灾难……
苏修美帝都是行动派,且不管他们是不是“好意”,好歹都是行动派,但他们都没有办法解放阿富汗,改造阿富汗……这说明阿富汗人就是反感外来的“救世主”,就是反感帝国主义高高在上开着飞机坦克来“解放”,他管你输出什么普世价值,他只看到你杀他的同胞,烧他们的村子,割他们孩子的喉咙……他们眼里没有“解放者”,只有“侵略者”。
所以,你要不喜欢他们,你也可以学苏修美帝,去行动,你都不肯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你信仰的东西……你岂不是连落后、极端的塔利班都不如?
另外,你怎么想是你的事,不要绑架所有人,更不要对外交战略指手画脚。
我们不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别人,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