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 月 16 日湖北所有社区实行 24 小时最严格封闭式管理,将给疫情防控带来哪些转机? 第1页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严格管理要构建在解决后顾之忧的基础上。

而以下现实情况却让我很担忧:

不安排配送生活物资,大家就不得不每隔几天出去采购一次,漏洞。

不配送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乙肝抗病毒药,艾滋病抗病毒药,结核病药),大家就得自己折腾,或辗转求医,或多方求药,致使医疗,物流体系越发混乱,又是漏洞。

不打通特殊人群(如孕产妇,透析患者)的就医绿色通道,大家就各显神通甚至狗急跳墙,还是漏洞。

好大夫可以线上开处方,但没有药。

京东,天猫有药,但要么不能开处方,要么物流不通畅(有的是不敢做这边的生意,有的是被交通管制措施阻碍)。

有医院还开门,但公共交通停运,又不让走私家车,总不能指望病人瞬移过去吧?

有的医院干脆停诊,求医无门。

有医院开通网络问诊,但只针对曾就诊过的复诊患者,不接待初诊患者。

有地方还卖菜,但交通不便(前面说了,交通管制)。

有地方不卖菜了。

……

处处都有需求,但处处又都有卡点,堵点,衔接不畅。

局势依然不太乐观。

不解决后顾之忧,前线就不稳固。

表面上,封闭了一个又一个14天。但实际上,隐藏着极大的“次生伤害”风险!

我在武汉,只说武汉的情况。

武汉全城要吃饭的,起码几百万上千万。

新冠肺炎之外,其他要吃药就医的,估计也有几十万(谁家还没个把病人呢?比新冠肺炎本身还多),同样是有恶化风险会死人的。

我在不止一篇答案里反复呼吁过解决上述实际的,迫切的,民生需求问题。

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建议:

抓关键!

首先区分两类问题:第一,必须出门才能解决的(比如生孩子,透析,动手术,新冠肺炎本身)。对这类问题,打通绿色通道,不能交通管制一刀切。第二,不必出门,但必须有物资保障才能解决的(比如吃药,吃饭)。对这类问题,要提供物资(药品)发放保障,不能封闭一刀切,保障到位,自然不需要出门添乱。

保障!保障!保障!重要的事说三遍!

最要紧的是“医”,这是老百姓自己在家不能解决的(你不能指望他们在家产检分娩,透析,拿菜刀动手术),要打通绿色通道。

其次是“药”,很多类型的病患,定期定量吃药就没事(如乙肝,艾滋,肺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抑郁症等),但一旦断药就容易恶化出大事,到头来还是压垮医疗体系。与其坐等恶化,不如未雨绸缪。一次性发放一段时间(如一到三个月)的药品,相安无事,发一次,管一阵,不会占用太多医疗和物流资源。

最后才是“食”。特殊时期,降低生活品质,先保证吃饱,有得吃,不奢求吃好吃出花样,必要时,为节约资源,可以采取比配送更严厉的配给制,给啥吃啥。

把上述实际需求解决了,剩下来极少数事儿逼(比如串门打麻将的),也就好对付了。

――――2月20日更新――――

挺住!我刚通过药店拿到了一个月的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成都80余名韩国人抵达放行,航空公司回应仅测体温? 
  12 月 14 日至 15 日 8 时陕西新增 2 例本土确诊病例 ,均在长安大学,目前情况如何? 
  有哪些孕期和产后的问题,长辈的观念和现在医疗科学方法有巨大差异? 
  如何看待张煜医生再发声「有医生为农村患者设计昂贵但效果最差的方案」?还有哪些医疗乱象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吴尊友解读「奥密克戎导致死亡人数超过德尔塔」,称「我国新冠病死率低是因为采取多项措施」? 
  英国的「群体免疫」政策是否会使中国、意大利「严防严控」的努力功亏一篑? 
  美国用70万面小白旗纪念因新冠去世的人们,美媒说超7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是美国悲剧,对此你怎么看? 
  新冠出现三年了, 为什么福州这样的大型城市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疫情? 
  武汉有哪些保存良好的民国时期建筑? 
  重症监护室(ICU)平均8000元一天的收费是否合理,它一般包括哪些费用在内?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疫情期间那些过度恐慌的人?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新闻还一直在强调奥米克戎病毒的严重危害?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