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米-叙利亚字母的衍生体系中,二合字母nk表示/ŋ/的正字法惯例最早可追溯至粟特文,且都直接或间接地源自于此。
在https://depts.washington.edu/silkroad/texts/sogdlet.html中提及的西晋末年粟特文信札(这篇信札@李奈 师曾做过中文介绍)的第二封中,邺(鄴)城在粟特文中写作'nkyp [nkyap=ŋyap],而“邺”字[1]的中古与上古拟音(按照白一平方案)正是ngjæp < *ŋ(r)[a]p。这篇文献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现nk表示ŋ的粟特文文献,但由于粟特语固有音系中并无/ŋ/,所以这样的写法一般只用来表示外来词,尤其是早期中古汉语的借词。
之前提到过,古突厥文和早期回鹘文记录的基本上是同一种语言,而古突厥/回鹘语中音位/ŋ/是经常出现在固有词当中的。回鹘文可以认为是借用粟特文的正字法拼写古突厥/回鹘语,因此二合字母nk继续继承来拼写音位/ŋ/,且出现频率相比在粟特文中高不少。例如,tängri“天,神,腾格里”就拼写为tnkry:
众所周知,回鹘式蒙文起源于回鹘人塔塔统阿(Tatatungγ‑a)用回鹘文正字法拼写中世蒙古语,所以nk表示/ŋ/的惯例也被胡都木蒙文和满文继承了下来。
在回鹘语故地,晚期回鹘文和早期察合台文(当然本质上书写的还是同一门语言)的并用一直持续到了帖木儿时期,同样的正字法习惯也被引入了察合台文,乃至波斯文中——尤其是在写汉语借词的时候,如“大明”d'y mynk = day mink。
直到乌兹别克语的基里尔与拉丁字母方案中,/ŋ/也仍分别被拼写为нг和ng,而不像其他突厥语的基里尔方案那样用单独的字母(如ң、ӈ) 。
现代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波斯-阿拉伯字母正字法中表示/ŋ/的、带三点的k(如下图),则来自于奥斯曼土耳其语的正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