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过一次海关,两次地税,也是公考老油子了,但是最后还是进了企业。
因为家里几代都是吃公家粮的,所以我爸从很早的时候就念经似的催我入党,考公。
但是如果你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的话,就应该知道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去吃那碗公家饭。
这意味着你要么是很能来事儿(图将来仕途发展),要么是你家有关系(保证基本下限),要么你欲望不高或可以啃老(年轻的时候收入就不高也能忍受);要么你特别看重整个人生的生活质量(到了40以后就可以安心准备养老了)。
但如果这些并不是你看重的,那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份工作究竟是不是你能忍受的。
比方像我,我个性就是很不爱跟人交际,而且性子比较野,所以我一早就知道我绝对忍受不了公务员的工作环境。
这也是我选择搞技术,做工程师的原因,在工程师文化里面我就比较怡然自得。
家长当然只会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加上上一代人对于“个性”这种东西是极尽打击的,而且在他们的年纪,他们对“年轻时候的冒险”的评价就会很低。
例如在大学刚刚毕业去大城市打拼几年,在家长那一辈看来,他们的经验是大部分人都没能最终留在大城市——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从概率上来说,还是考公务员,吃上官家饭最实惠。
但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你不去拼一下,你不仅失去了人生的一些可能(虽然比较低),也浪费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少年心气。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年轻人就是很渴望安稳的人生,我甚至认识那种20出头就已经在养生的朋友,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究竟对自己的认知准不准。
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要的是什么,那其实听你家长的意见,总好过没头苍蝇——更何况以如今公考的概率,你考不考得上还两说呢。
自从我考上了三次都没去上以后,我爸妈偶尔还会唠叨公务员的事儿,但后来我去纹了个身,他们就再也没唠叨过了。
不要觉得就公务员轻松,进企业就一定会累,你看,我今天上午就一直都在摸鱼,还写了这么长一个回答,是吧。
很多人根本就不提考公到底有多难,好像编制是大白菜一样,只要想要手到擒来。
我们这里,别说公务员了,考事业编连续考了几年考不上的大有人在。
现在本科学历考公都不够看了,我参加河南某县的事业编考试,进面的人有一半都是研究生毕业。
与其考虑“该不该考公”,更应该考虑“有没有那个能力和条件考公”。
最近看到了小伙伴的私信和评论,我的回答被一位B站UP主在视频中“引用”了,我满怀着对自己的敬意观看了这条视频,视频中确实有一段文案与我的回答高度重合,UP主自作主张把“赛茅台”改成了“茅台”,失去了这个回答一半的神韵;同时UP也没有满足评论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将“又黄又暴力的某某公务员小故事”做适当的扩充与讲述,让这个回答另一半的神韵也丢了。一个没有神韵的回答,太枯燥了,太枯燥了!
对于这个答案能收获这么多的赞同与喜欢,甚至引来自媒体人的注意,我是很吃惊的,这个回答不是一个完整的文案,更多的是一种吐槽和抖机灵,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引战或者撕逼,本人不混圈,不是职业写手,不做自媒体,当然也不会引流打广告,在知乎我是一个偶尔冒泡的半透明,在线下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公务员,从事普通的工作,领着普通的薪水,有点宅,比较懒,爱长肉,间歇性抖机灵,持续性冒傻气,在知乎,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我的经历,看到我的思考,能让这微不足道的火花引发大家的共鸣,能让更多人在做出人生的关键选择时多一份借鉴与反思,我感到很开心,我过去二十多年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与数位正部级的大佬同台谈笑,觥筹交错,最失意的时候,保研失败,工作无着,沦为笑谈。不敢说自己见过多少人,看过多少事,但是几经浮沉,也算是给大家带来一面镜子,镜子里是我曾踩过的坑,流过的泪,镜子外,是每个人要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2020年的国考已经开始了,而我扎根基层数年,也在着手准备遴选,争取去到更高的平台。对于公考,不能称大神,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也欢迎小伙伴们私信,公考路上共同进步。
—————————————分————割————线————————————
如果你的父母,不仅告诉你要考公务员,还明确的告诉了你考哪个地方,什么级别,哪个系统的公务员,甚至还告诉你考进去争取进哪个科室,我觉得你应该尽全力去考,这是你父母几十年人生经验的血泪总结。
如果你的父母告诉你要考公务员,虽然他们对公务员不了解,但是拿出了平时不舍得喝的赛茅台,在当地有档次的酒店,请了几个在公务员系统浸淫多年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为你出谋划策,殷殷嘱托,我觉得你要认真考虑,这是他们对你的殷切期望。
如果你的父母,让你考公务员,理由就是“企业都是打工的不安稳”、“我们老板的儿子闺女也要考公务员”、“当公务员就能弄权弄钱,办事方便”,再加上几个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又黄又暴力的某某公务员小故事,我觉得你但凡考了个本科,大学期间读几本像样的书,就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好好做一下职业规划,衡量自己应不应该考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