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法国巴黎一老师被恐怖分子斩首? 第2页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马克龙还算有种,没有把这事当做『刑事案罪』,也没有简单说这是一起『悲剧』,而是直接说这事『伊斯兰恐怖袭击』,希望他有始有终,能够真正硬下去。

全世界宗教的底子都不干净,但是大部分宗教能够与时俱进洗白自己进入文明世界,希望伊斯兰教也机灵点做出改变,如果不主动改变,最后也会被人改变。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上周关于梁老道的文章说过。

宗教要么出世,卖卖香火,保保平安,做做法事。要么入世,和朝廷衙门抢生意。

当今西欧算是给自由主义腌入味了,衙门既然不限制宗教,那宗教自然来代替你衙门行道。

别和我说法律,大家安法律办事的前提是朝廷说了算。可是你既然不限制宗教,那基层的实务中就是按教法办理。

侮辱穆圣,按照教法,理应处死,天经地义。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你选择拥抱自由,自然要接受自由带来的一切。

也不要指望会有天生出世的宗教。天生出世的宗教是没法流传到今天的,今天出世的宗教,都是被朝廷杀怕了的。这不是沙漠一神教的原罪,这是欧洲朝廷的懒政。


user avatar   sun-yi-shan-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老师可以讽刺穆罕默德,这表现了法国社会的言论自由。

法国穆斯林依照惯例,将侮辱穆圣者斩首,这体现了法国社会的宗教信仰自由。

法国警察依法将行凶者击毙,这体现了法国完善的法治。

可见法国是个自由、法治的国家。


user avatar   jie-yu-na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过的无以言表,恶之花绽放的土地,愿真相早日到来,告慰无辜的亡灵...


user avatar   enzoj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教育系统的世俗化是做得非常彻底的,所以这是极端宗教势力在挑战世俗社会。

比较让人吃惊的是这个事情发生在Yvesline的Conflans-Sainte-Honorine,因为Yvesline是整个大巴黎地区最保守的省,而Conflans-Sainte-Honorine,印象中算是移民并不多的城市。

另外今天刚开始宵禁和禁止聚集,然后明天就破例批准游行。。。


事发的初中是Yvelines最靠北的初中,北面就是移民大省95省



看了下事情的缘由好像是这个老师在十月初的初四政治课上展示了查理周刊的先知漫画,按照教纲向学生展示言论自由,并且组织学生展开辩论,然后被学生家长投诉到一个巴黎的极端伊玛目那边,然后带着那个伊玛目去了学校要求学校开除老师,之后那位家长在脸书上公开了被害者的姓名和学校的地址,并且带着那名学生在警察局投诉这个老师在课堂上展示色情图片。之后警察局传唤这位老师,老师给警察展示了那两幅漫画,并且表示没有在展示之前要求部分学生离开教室,而是在展示之前表示接下来的事情可能会伤害一些学生并且建议他们不要看。之后这位老师向警察投诉这位家长在脸书上公开私人信息。在离开警察之后,那位家长在油管上发布了视频声称先知在公立学校被羞辱,声称这位老师是流氓带坏孩子,之后学校收到威胁电话,然后没过几天就发生了斩首事件。

那位学生家长的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妹妹(姐姐)曾经参加过伊斯兰国,并且至今被警方通缉。

恐怖袭击者是车臣人,18岁,12年前以难民身份来到法国,并且没有再回去。


user avatar   lbq-201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少回答真就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毫不了解吗?

李建秋把马克龙的举措看作是“三自”就很奇怪,这难道不是把共和国对天主教做过的事情拿来对伊斯兰教做一遍吗?一共在革命时期用国家暴力处决和驱逐拒绝效忠的教士,三共则把反教权作为共和国的立身之本,通过了1905年的分离法,还将六千名以上的教士驱逐出境。

当然,具体到这种措施本身及其效果在当下如何看待,那又是另一个值得讨论和观察的话题了,如同 @militant 所言,这是包括法国在内的全球资本主义秩序(当然我猜不同人会出于不同原因给这个范围加以不同的界定,但是在我这里,这种全球秩序是共同生成的。这也是我对于这个问题下某些反“穆黑”的回答的看法,你们在谴责过去的帝国主义行径的同时,有在反思你们群体参与过的帝国主义吗?至于抓着《查理周刊》输出,以及把节奏往“乳华”上带,是这个问题里的重点吗?网友们不能容忍的是《查理周刊》这份极其恶俗的杂志吗(我得说我也很反感这份杂志)?何况你们往这个方向带节奏,真的对知乎网友有用吗?你当然可以站在一个更超然的位置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你站到了吗?)的某种必然结果。这已经不再是第三共和国的那个年代了,价值冲突不再是一个能够仅仅局限于法国本土的问题,而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在当时的秩序和当下的秩序中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

如果真的对法兰西共和国的历史有足够了解的话,那就不应该对目前法国各界的举措和反应感到惊讶。某种程度上,马克龙和他的政府大约也挺三共意味的。

教师就是共和国的教士,这就是这次案件不会被视为“一般刑事案件”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共和主义者眼中绝不可容忍的行为。

另一个角度,袭击对方宗教的教士本身就是足以成为一场宗教战争导火索的事件了。


user avatar   Flammae19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2013年赴法国留学,今年夏天硕士刚刚毕业,即将回国发展。在法国居住过6个城市/市镇,去过法国各村/镇/市数百处。

此次的袭击者不是西北非三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的穆斯林,而是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穆斯林移民。法国当初在俄罗斯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时吸纳了数千计的车臣难民来到法国。这些难民多为"伊斯兰极端主义背景",以"政治避难"名义逃往法国,至今,法国的车臣人社区有接近3万人,多在巴黎/斯特拉斯堡/南锡/梅斯/里尔部分街区聚居。

车臣人极度暴力,今年夏天阿拉伯人和车臣人黑帮在法国勃艮第首府Dijon第戎市火并,双方手枪/AK47和飞车不断,以至于惊动了内政部。这次不过是另一例车臣人暴力的体现。

我的看法如下:

1.法国的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自相矛盾,自由和平等只能适度折中平衡,难以鱼和熊掌兼得。此外,法国最重要的Laïcité(世俗化、政教分离)确定了法国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世俗化社会氛围。法国虽然传统文化深受天主教影响,实际上进入本世纪后无神论者成为社会主流。法国今后应当将Laïcité具体化、严格化,以维护数百年来的积累。

2.法国的平等做得并不好,大量来自西北非三国、土耳其、伊朗、俄罗斯南部车臣/达吉斯坦、科索沃地区的穆斯林在二战后大量移民法国,参与法国战后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因此,法国各地形成了郊区大片的廉租房(HLM)聚居区。这些穷人聚居的郊区并不能提供市中心或者富人村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移民第一代为了生存还能勉强忍受各种歧视和经济压迫,第二代、第三代接受了法国"自由平等"等理念后,面对自身的窘境,很难继续隐忍不发。所以自萨科齐任内,法国多地一直有穆斯林移民后代造成的"郊区青年犯罪问题"。长期来看,穆斯林移民极其后裔的犯罪、恐怖袭击等社会问题只会更严重。因为法国其他族群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深,日渐剑拔弩张。

3.我个人并不喜欢查理周刊的碎嘴,但是历史老师仅仅因为展示这幅漫画就被斩首,这实在是最野蛮的行径!无论如何,没有洗地的余地。日常大家辱法乐呵乐呵也就罢了,这件事情上我们最好不要吃人血馒头。

4.法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和萨科齐/奥朗德/马克隆政府经常拿中国新疆少数民族作话题挑动中法对立不同,法国不少极左Jean-Luc Melenchon支持者、法共PCF和极右翼Rassemblent National支持者反而觉得在打击极端伊斯兰教问题上,法国与中国有高度的共同利益。

即将告别法国,七年的留学生涯让这里俨然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法国能守住世俗化这一底线,世俗化、宽松的社会和宗教氛围是维护法国两百多年工业化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石!

末尾抖个机灵,当法兰西的政教分离制度大厦将倾时,我们留学法国的中国人会来拯救法兰西的!法国未来靠外国人,Ouuurrrraaaa!


案情细节 mp.weixin.qq.com/s/qeVM


user avatar   zhu-yi-xiao-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的领导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这篇报道就是讲马克龙搞法国特色的“三自教会”,打击“一小撮”,打击“伊斯兰分裂主义”,阻止“以宗教理由让孩子不上国家学校上教法学校”的行为。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尽管法国的伊斯兰人口已经是西欧最多的,但现在开始认真反思,还未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件事,是法国和欧洲重新审视自己犯下错误的一个小浪花,是让他们重新意识到“历史还没有结束”“西方主义并没有胜利”的一个小注解。

以当今世界角度去回顾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我个人觉得,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政治主义,殖民主义和“反殖主义”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大迁移,直接导致了地球人种的重新分布,这比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影响都要深远。毕竟思想的载体是人,很多思想它本身就是和这一种人绑定在一起的,这一种人如果不存在了,这种思想本身也会走向消亡,这种人本身的增长,也会引起思想的兴盛。法国和欧洲未来一二十年内会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今天马克龙主导的“有法国特色的三自教会”运动能否顺利进行,关乎深远。

给大家补充一个小知识,海地是整个美洲唯一一个纯黑人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而且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当初欧洲殖民者殖民海地时,因为殖民者的残暴,岛上的印第安人很快绝种,而白人老爷不可能自己亲手摘棉花,所以引进了数量远远多于白人的黑奴。黑奴们发动起义后,字面意义上消灭了岛上的白人。所以这个岛除了有少量人有白人血统以外,不存在白人。不过现在这个国家发展如何大家随便搜一搜都能知道是什么样,大家心中自有公论。

至于媒体,新闻自由就是让新闻媒体可以胡说八道而永远不负责任的一种特权,并不是一种自由,自由是群己权界。而是在西方历史上植根深远的城市自由、贵族自由、教会自由、行会特权这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理解不了,也无需理解。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师是无辜的,法国是活该的。

法国维护世俗立国原则当然是正当的。宗教极端分子当然是渣子。但是啊,我要问——这么多年以来,促使伊斯兰世界逆向淘汰的压力是哪里来的?

北非、西亚哪几位在搅屎啊?他们改革失败、近代民族主义政权被不断颠覆,搞现代化的人被侮辱被刺杀,可不是就剩下这些屑了么?

这次的事情也很典型,车臣人啊。

意识形态战争、种族灭绝本身就是西方发起的。受害的总是双方的普通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现在他们调教出了伊斯兰极端主义这个怪物。还连累到了我们。但愿他们能赢吧,先得搞死丧尸,再清算保护伞。


user avatar   ya-ma-wu-luo-ti-de-gong-chai-luo-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受害人在“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受到了如此遭遇,他无疑是无辜蒙难而应享有一份哀荣;但是这份哀荣既不应该被和这件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法国当局表达,也不应当作为一种歉意被所谓“袭击者”的来处而言明,因为这已经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冲突”所能定义,直白而言,这是一场流散(diaspora)的战争,而在流散之前,早已有所端倪。

当我们谈及宗教战争、社会战争,我们又是如何认识这场所谓冲突的呢?当共和主义精神作为现代性的载体,文明的铁蹄踏过殖民地时,教师就作为共和主义的教士在殖民地出现了。我们是否要将殖民地对待原住民和本土对待流散者(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谈及的包括但不限于穆斯林的宗教少数群体)的态度进行一种区分?

可能会出乎意料的是,我并不会在这里谈及某种态度是缓和的而某种态度是贪暴的,相反,我却要强调殖民地和本土都在推行着如此的德政:将现代教育以法国的形式推向愚昧无知的属民,教授他们现代科学与共和精神,用理性的崇拜冲散宗教的阴霾。前述并非讽刺,我所言及全为事实,这种事实成功的为殖民地带来了一代代技术人才(在西非殖民地,法国的教育以造就能够帮助法国医生工作非洲医学人才而闻名),也为共和主义在殖民地打下了自己的基础。独立的殖民地最终仍然是在法国的引领之下欣欣向荣,多么坚固啊,没有比这更坚固的了...

然而,在感慨其坚固之时,我们为何又看到了今日的危机?当这种德政走向了21世纪,脱胎于殖民秩序又服务于殖民秩序的新共和帝国业已形成,巴黎-外省-海外秩序井然,在这种秩序之下,法国本土并非作为“优越的一环”,而是同样受到节制的一环。曾经远在天涯海角的黎凡特人和柏柏尔人已经近在咫尺,依附理论所强调的地理意义、国家意义上的依附关系正在模糊,相反,法国本土的外省的依附关系却正在显著化。德政仍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说它在21世纪没有什么进步,在殖民地教授的共和主义精神也正在推陈出新,少数族裔群体不再是那样的受到歧视,一切正在变好吗?

显然没有,在殖民地发生过的事件已经被遗忘,以至于我们会忘记那里发生过什么,那里发生的可怖之事完全不限于此。那么在法国的本土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那便是流散(diaspora)......第一世界的游荡者们是焦虑的,现代性既给出了他们以出路,又为此断绝了退路。相当一部分的底层移民是如何被纳入法国本土的社会生产体系的?答案是可以称之为辛劳与困苦的劳务移居,这种劳务工作既是一种束缚,同时也是一种认同,最终导致了新共和帝国下的外省一环最终出现了在家的异乡人,流散的少数族裔。

流散的焦虑,劳作的困苦,作为”德政“的教育对于这些人而言又有何意味?这意味着自身的些微认同,自身承继父祖的怀念与归思正在面临着挑战。作为流散群体的少数族裔已然不同于故乡的旧识,作为回答流散的文化形式便最终产生,某项文化要求人们将其视为一种伊斯兰式、阿拉伯式的文化传统,这恰恰导致它们会与真正的传统大相径庭......但是当这项文化被挑战,回答也将是复杂的。不同于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口号,作为教义的共和主义谈不上有何人情可言,甚至一定意义上,博爱正是一种父权制的话语,包含着一种以父兄之爱来完成宰治的希望。这种共和主义教育又有什么可能与流散的文化不发生冲突呢?

而发生在巴黎与肇始于言论自由的宣讲,这些前提恰恰对前述进行了一种补充,地理与政治意义上的中心与温和的理性宣讲也无法带来安全。畏惧和忧虑已经成为了敌意与恐怖的来源,法国当局真正没有这种心理吗?恰恰是因为它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而有着妥协与让步的余地,但是流散的群体又能如何回应?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回答依然接近完全无可预期......因此才有这种恐怖作为回答,极端的伊玛目正在用恐怖和杀害掀起一种宗教战争,发起战争的一方却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然而,法国当局的优势和余裕仍然能够维持吗?共和主义能够在殖民地无往不利的时代,法国的资本主义有着坚强和狂热的信心来完成自己战胜蒙昧的使命,然而由当局主导的惨剧仍然时有发生。而在21世纪的今天,法国疫情仍然严峻,经济不容乐观,“现代社会”同样发布了对于蒙昧宣战的布告,他们仍然是否能够继续维持这种父兄的矜持,似乎要打上问号.....




              

相关话题

  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有多大可能能赢得2022年的法国大选? 
  请问法国女性从中世纪到21世纪的地位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恐怖分子如果在欧洲引爆核武器,白左会作何反应? 
  如何理清意大利北部地区与法国地区从中世纪末期到近现代(意大利王国统一)的历史关系? 
  从古到今,法国人怎么看待贞德? 
  如何评价罗贝尔·德·孟德斯鸠? 
  如果工业革命发生在法国,法国会或者能像秦统一六国一样统一欧洲吗? 
  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法国十九世纪的高利贷资本主义,低生育率和缓慢的工业革命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法王在最初领地只有全国1/15的情况下是怎么逐步统一全国的?路易十四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4 岁女童被邻居砍成重伤,法院不支持医疗赔偿,称「社会捐赠已弥补」,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俄罗斯已给予斯诺登永久居留权?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