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李自成可以击败大明军队,却打不过不足10万的满清军队?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zu-50-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道理,李自成的闯营/顺军在李意外身亡之前,尽管被满清的优势兵力屡次压倒,但还远谈不上落花流水。

以主力会战的表现而言。

山海关之战,清吴联军以二比一的兵力优势(约十一、二万对六万,如果考虑骑兵优势则更加悬殊),获得的战果是“马骡五千六百”--《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顺军主要将领无人阵亡或被俘。

潼关陕北之战,潼关方面,多铎兵力可能略少于李自成(个人估计六、七万对八、九万),主力交战阶段没有值得一提的战果,李自成主力撤走后守军投降,多铎的战果是屠杀马世耀部七千人后获得的“马千余匹”--《顺治实录》。陕北方面,阿济格兵力两倍于李过、高一功(八万对四万),“称骁果”的一只虎“数犯我师”后主动放弃延安、榆林,阿济格在此阶段完全没有拿出什么缴获战果,李过等部转移至湖广时兵力也与陕北作战时没有明显变化。

顺军连续放弃西安、襄阳后士气开始低显著落,阿济格在追击战中取得了战果是“马骡六千四百五十”--《顺治实录》,俘获刘宗敏、左光先、宋献策及自成两叔父,看来对顺军中营和眷属所在地老营造成了一定打击,但从阿济格战报东路顺军“流贼李自成。。。共计二十万”和佟养和一度招降的东路顺军部众二十一万多人看,兵力变化不大(两个数字中间都包含大量眷属等非战斗人员),即使考虑到李自成意外身亡后,顺军陷入混乱解体后新裹挟的湖广人,在追击战中损失的兵力也大体不会超过山海关之战的战场损失多少。

至于明军对皇太极的“打平手”嘛。

永定门之战,双方兵力几乎一比一(满桂等部的号称四万对皇太极的两翼兵数万),明军被击溃,主要将领全部战死或被俘,满清获得的战果是“阵获马六千”--《清太宗实录》。

松锦之战,决战阶段,双方兵力近乎一比一(明援军+守军约十万人,满清围城军+皇太极主力约近十万人),明军溃逃,当场被杀数万,满清战果是“马七千四百四十。。。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清太宗实录》,锦松杏塔守军和援军被围者共约三、四万人在长期的围困中也全部损失,马骡之类倒是没被缴获,因为吃掉了嘛。

真正被入关后的清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样子是这样——八大王被豪格突击,全军溃散,满清战果“马骡一万二千二百余匹”——《顺治实录》,按农民军马骡与总兵力一比三、四估计,西营很可能大部被歼灭了,孙可望他们的所谓“秦人万余”是西营的剩余旧兵(其实多数是南直、湖广、四川人)。

而明军在满清入关后的表现基本打都不用打,两年之内投降三十万以上有战斗力的野战军(边兵全部和内陆各镇兵),导致满清瞬间具备了对关内各势力的压倒性兵力优势。

回到正题,大顺政权在满清的交战中,两次战略会战都处于兵力劣势,不是顺军和不足十万的满清军(事实上满清入关前夕可用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作战,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集中兵力的顺军与不断得到前明野战军加强的兵力迅速翻番儿超过二十余万的清军作战。

具体可去看我之前的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wang-long-r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仅从军队战力来说的话,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作为甲申年北中国势力最大的两股新兴政权,顺朝和清朝从一片石开始到西安结束,双方这一阶段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就没有进行过一场正儿八经的大兵团主力决战,可以说是十分奇葩的。

因此,我们无法通过一场烈度高、规模大的会战来明确观察顺军的成色。

作为古战军事爱好者,我是很无奈的…


user avatar   lion-70-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死状是民事行为

生命权,健康权是宪法保障,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力。

宪法看到生死状,他就会一巴掌打在民法脸上,说你连你爹的话都不听啦???


民法通则就会哭着说,爹啊,你错怪我了,我




  

相关话题

  崇祯催促孙传庭出战的时候,满朝文武有人劝阻吗? 
  明朝白银短缺,就不能改换其他东西来充当法定货币么? 
  中国自古以来皆是从北往南统一,而朱元璋为什么从南往比打,也能统一? 
  努尔哈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决定入侵明朝的? 
  为什么说明亡始于万历? 
  明朝首辅真的只是宰相换了一个称呼么? 
  明朝灭亡的根源是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但为什么会把板子打在土地兼并上? 
  如果给大明第一忠良于谦选一首角色曲(歌)你会选哪首? 
  明朝灭亡的时候崇祯内帑还有很多银子这是事实吗? 
  如何看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前一个讨论
亚瑟王是凯尔特传说的英雄,作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的现代英国人特别是英格兰人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骑手谜云:法律如何打开外卖平台用工的「局」》这篇文章?它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思考?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