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智能汽车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汽车有啥智能的。能自动驾驶吗???
别逗了。你信不信碰瓷的大爷能讹死你。。
不管多么智能的自动驾驶,都无法战胜碰瓷的大爷。
作为机器,你敢动人类一根毫毛。我就让电视台喷死你。。
腾讯刚刚开始做微信的同时,华为和运营商也在合作做类似微信的移动通讯产品。以当时华为和运营商的实力,腾讯也不敢说绝对能赢。
腾讯的人就去跟华为吐苦水,说这玩意投入大啊,不挣钱啊,你们干这个何必呢,犯不上犯不上。
最终华为放弃掉这个移动通讯产品路线,倒不是因为腾讯的说辞,而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产品跟运营商的利益严重冲突,干掉了运营商的主营业务之一,而运营商正是华为最大的客户。
我们后来都知道,微信是万亿估值的产品,华为不会完全没感觉,但说砍就砍掉了。
这就是一个to B公司的生存基因——绝不和客户争利益,天大的利益也不行。在华为这样的公司,B端客户利益是压倒一切的,是公司生命所系。
华为现在不做整车,和当年华为不做微信是同样的原因。如果华为梦想成为汽车的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那就注定只能别人造车、华为做智能部分。一旦华为有一点点风吹草动要做整车,所有大车厂都绝对不会再看一眼华为的智能方案,5G梦想当场就要破灭。
任正非画下红线符合华为的定位。想做整车的人当然很有梦想,但这个梦想现在在华为不合适。
再过几年当你发现智能汽车其实都是华为芯的时候,你也会觉得任总现在的决策是对的。
我认为“造车”是一个特指名词,可能在华为的观点里,蔚来这样的企业都不算造车,毕竟早期都是代工,如果华为三年不像特斯拉一样开整车厂,我觉得这是句政治正确的实话一样,就好像是我说“我活着的时候就没有死”一样。
但如果说三年内华为不进入汽车领域……嗯……就现在的媒体报道来看可能不太现实。
华为不进入整车制造业,至少在任老意识清醒时;
国内乘用车市场,缺少中高端的【车电子器件及其集成能力】,而不缺少【车辆主机】,可以参考Tesla对于Bosch和曾经Mobieye的依赖;那么,华为志在成为国产Bosch就不失为更准确的路线。那么,我国开启这个巨大的“汽车工业国产替代”的TAM,迫切需要“替代进口”的是先进零部件/电子器件?还是整车主机?就一目了然。
当下,华为不仅提供自动驾驶方案、智能座舱的集成方案等,以及连【线控转向、线控刹车、传感器及其基材、电池、通讯、总线系统、ESP等】都在做,及其Partner网络也是围绕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再者还有大量5G资产所需的车路场景协同效应;那么纵观这个产品体系的组成和变现途径,这是在革Bosch的命,而非革车厂的命。
我国汽车工业的制约问题就是头重脚轻,美日德法几个汽车强国都有自己本国的先进零部件产业,所以这正是我国迫切需要国产替代的方向,而能够覆盖多类先进零部件、电子器件和基础科学研发的企业,华为再合适不过。
而倘若华为进入乘用车制造业,那么所有上述产业链的搭建和研发,将仅能服务于它自己的车辆产线,就如同倘若Bosch造车,那么ABB+Tesla等等一众汽车品牌将割断所有与其强依赖的合作关系。或是反之讲,作为一家头部ICT公司,倘若同时维护着繁重的车辆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且产品下线至FCF回流周期动辄几年,那么,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就会体现出造车版块和ICT业务版块的严重失衡,公司的资产治理也会充满风险。
如下,听听上汽董事长陈虹是怎么说的,他比各位都更担心华为造车,他担心的是:华为一方面通过自动驾驶系统和器件来控制主机厂上游,一方面自己获取了主机厂每一辆车的workload,进而作为以后自研车辆主机的实测数据基础;他恐惧的是华为变成Tesla,而不是单纯Bosch。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华为更加不会成为一个独立主机厂。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023004289077248【这段视频来自7月1日,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道: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对此,上汽董事长陈虹的直接回复。】
P.S:各位可以关注A股小康股份601127,市值看1500;小康就是给华为做乘用车整车联创的公司,后面华为基本把工业设计+研发全部包了,小康的发展是指数级的。华为提供的智能交互和电机三电管理技术是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小康原本经营惨淡,Y20亏损17亿,倘若没华为,它应该会垮)
是调离岗位,不是开除职务,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你以为华为不想造车?
华为不仅想,而且如果想顶住美国的压力继续提高公司份额,造车反而还是个不错的主意。
问题就在于,没人有这个魄力。
谁有魄力,谁就提,提了就调离工作岗位,去华为造车厂任总裁,业务就交给你了。
看得就是长远规划。
说实话,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的摊子(几乎涵盖智能驾驶领域所有)已经足够大了,主推一体化,完整的汽车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打包出售。现阶段实在没必要花费大精力去造车(参考多家新造车势力的造车周期),也不是华为的优势所在,把整体的解决方案做好,溢价空间同样不菲。
"甲方爸爸已经放话了:除非你们比华为做的好,否则同等条件下,我们会选择华为。"
不要看现在新能源股票飞起,泡沫不可知。
未来几年自动驾驶领域,竞争加速,
华为入局,所到之处,必然会挤压现有供应商(见下表)的利益。
在每个领域与众多这些厂商竞争,而这些厂商能占据一席之地,说明自身已具备该领域的硬实力,所以华为不见得好打细分领域,优势反倒是提供打包的整体方案。好处是甲方省心,成本也相对会更低,但前提是华为能够排进每个领域的top 3。就目前的量产而言,智能座舱和L2级的辅助驾驶、自动(主)泊车这些应用端都是可以做的。至于AI芯片层面、控制器层面、云平台层面,持观望态度。
榜单排名仅供参考,不代表个人意见。
再来补充,华为提的汽车数字化解决方案:
华为想打造整个面向汽车的生态系统,目前来看在智能网联的软硬件占据优势(5G通信、V2X是华为的优势);云服务投入足够多的服务器和软件开发人员也不算难,主要是能推生态,大家都愿意用并且好用;最关键的自动驾驶硬件平台,要满足硬件需车规级要求以及提供足够的计算力,Nvidia、地平线几家在竞争;在智能互联领域,阿里YunOS、百度Carlife以及腾讯MyCar均有与整车企业合作的落地产品。
总之,汽车行业是下一个大变革行业,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背景下的竞争残酷不已,局虽大,不好走。
我是 @诸葛有鱼 ,从AI角度思考汽车。
这个文件 的语气 看起来就是对外宣传用的。
一般来说,公司文件不会出现这种语言。这种语言是领导在会议上说的,即使记录下来,秘书也不会这么直来直去的记录的。秘书会记:“公司不涉足整车制造领域。”
至于后面的谁再说就调离谁,不可能记录上去的。
数学老师上课提问:“小明,老师问你4+1等于多少呀?”
小明:“等于6-1”
老师一脸懵逼,并问“你为什么这样回答呀?”
小明:“因为年轻人不讲5的(武德)”
老师:“你给我出去!!”
小明起身,并大声说“很快啊!我嗖的一下站起来了,我一个左蹬腿,一个右迈步,出去就出去!”
老师:“你什么意思?”
小明:“传统的数学讲究点到为止,加减乘除,灵活贯通,这是规矩”
老师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你到底想说啥!”
小明:“4+1等于多少,我说等于6-1,这有错吗?这没错!老师,你在课堂上教死劲,不好用!”
老师眼白已经呼之欲出了!
小明:“老师,100以内的加减法,二百多斤的数学专家都比不过我随口一答,其实4+1还等于7-2的!”
老师放下了课本也放下了粉笔,站直了身体
小明:“你说让我出去,你可不是乱说的,直截了当,嗓门那么大,啊,看来是,有bear来!……”
老师打断了小明:“立马!麻溜!给我出去!”
小明停下了出门的脚步:“老师,你这样来!惩罚!来批评!我一个10岁的小同志,这样好吗?这样不好!”
老师嗓子眼突然冒烟了:“出去!!!!!”
小明关上了教室的门,又扭过来小脑袋“老师,我劝!劝你以后不要搞这种小脾气,啊,小威风!课堂上要以和为贵,咱们不要搞窝里斗!”
按常理人类这一刹那应该呼吸5次了,很显然老师只呼吸了4次,怒了:“你回家给我请家长去!!!”
小明关上了教室门,在楼道里叹气:
“老师你不是年轻人吗?你不讲武德,好自为之!”
老师咬牙一跺脚冲出了教室……
嘻嘻哈哈,教室里传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上海人口2428万,台湾人口2360万。
2019年,上海gdp是3.82万亿,台湾是4.21万亿rmb。
再过几年上海gdp超过台湾,就算迈上一个台阶了。
等上海gdp是台湾两倍,那时候台湾估计就已经回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