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代几乎一直维持着完整领土的法国人口为什么比割了东部的德国还要少? 第1页

  

user avatar   wei-long-wei-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近几十年来,工人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人工节制生育:或者完全不生孩子,或者不多于两个。工人们极端贫困。以致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养活大的家庭。结果,法国的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法国资产阶级感到兵员不足了。它大声疾呼:“民族要灭亡了!德国人口增长比我们快!他们的士兵要比我们多!”顺便说说,即使参军的那些士兵,也是一年比一年糟糕:身材矮小,肺部虚弱,气力单薄。于是资产阶级“顿时慷慨起来”:亲自起来坚决主张为工人阶级进行某些改善,使之恢复一下元气,多生一些孩子。要知道,如果把母鸡杀了,那它就再也不会生蛋了。

——布哈林、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共产主义AB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译,东方出版社,1988。


user avatar   ku-er-wo-ta-se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典 已经叙述了德国的总和生育率长期高于法国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我就来说一下这背后的原因:新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人们往常生下6~8个婴儿但只有2个左右能存活,但是新技术能让5~7个婴儿活下来。但是,人民不可能立刻适应新技术,并与趋势完全一致地改变自己的生育数量。整个社会需要一段时间(以年计数)去适应,并慢慢缩减生育数量。在这个“适应期”内,人口会出现激增。法国的“适应期”特别短,德国(和英国)的适应期相对较长。

France’s birth rates started to steadily decreas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exactly during the century when Europe’s population exploded until the early 1900’s. That’s when the situation for France in comparison to Germany or the UK changed. The UK was traditionally much less populous and populated than most parts of France. In the rest of Europe, birth rates only decreased in significant ways several decades after the death rates began declining rapidly.

另外法国的统一并没有在人口上为其造成持久的优势,原因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生产力的影响,法国国内能够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纵使法国提前增长到了人口的上限,并且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人口优势,但是其最终也被其他地区慢慢的追赶上来了,尤其是其他西北欧地区。

日耳曼地区数次沦为战场,但是法国也历经了数次革命和宗教战争。到1750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启新一轮人口暴增的前夕。法兰西与德意志的人口是相等的,都在2,600万左右。此时法兰西与德意志的领土面积也是相似的,都在50~55万上下波动。

随后发生的情况就是如开头所述的,所谓适应期的问题。这造成了两国人口的差距,法国的出生率在一战之前就已经趋向崩溃,但德国的生育率直到间战期间才开始让希特勒焦头烂额。

在战后,德国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到了比之法国更低的水平,法国的人口也开始了对德国的收敛,这个收敛的过程,直到今天还远没有结束。从二战刚结束时的3000多万比6000多万追赶到了现在的6000多万比8000多万。

最后补充一点,一战和二战后的德国割让领土并没有对其人口造成太大的损失,其原因是这些领土上的德国人都被赶回了小德意志,其人口密度大大提升,但是绝对数量并没有出现雪崩式的下降。

这两个回答中我分别详述了法国和德国的人口历程,题主可以参考:


3.继承法:法国革命时代,宣称长子继承法是落后的王朝时代的法律,谴责这项法律“吞噬了年幼的孩子”,要求农民将土地财产均分给他们的子女们。德国南部受到该法律的影响,但没有严格的执行,有很多办法将农场地产或是商业公司继续保持在一起。在德国北部和不列颠,没有法律规定要将财产均分继承给孩子们。许多法国农民希望保持其农场的完整性,因而只能生一个孩子。

4、德国的工业化,老生常谈,不多提。

5、食品的稳定供应,前期普鲁士一直是粮食出口国,历任政府革新了其农业生产体系,采取了包括排干沼泽地、引入良种等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的农业也不断精细化。随后德国人口在工业化和充分的食品供应的刺激下快速增长,国内的农业不足以满足需求,但是美国内战之后通过了《宅地法》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粮食出口,俄罗斯帝国的农业现代化也稳步推进,粮食价格骤降,国内的容克虽然受到打击,但是食品供应却十分充足,避免了任何饥荒和战乱。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育率下滑的原因,全世界都一样

房价太高+工作时间太长。


user avatar   xia-feng-29-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锅。其实德国刚统一时,人口其实跟法国差不多,都是4000万左右。等到一战前,德国已经是6700万了,法国还是4000万级别。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内卷,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对工人压榨得太狠了,压根就没钱也没有时间去养太多的孩子。如果法国资产阶级压榨没那么恨的话,以法国的条件到今天人口过亿也不稀奇。


user avatar   vyozm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提,内卷对人口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法国到一战前夕差德国那么多兵源人口,看看德法发展模式吧

法国中央集权完成的较早,当达让特莱和杜摩兰争辩冲突法到底人法重要还是物法重要开始,法国国王就逐步收紧了权利,巴黎成为了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几百年来,尤其是伴随工场工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往巴黎聚集,但是巴黎城市扩张速度和合理容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加,就导致为争夺同等的生活资源,在巴黎的人需要比土伦比马赛多努力数倍,被无情榨干的工薪阶层迫于生活成本生育意愿严重下滑,法国19世纪的人口颓势就在于巴黎及少数城市的一家独大加剧内卷。

反观德国,德国1871年才同意,近代化工业化是在各邦自主主导下形成的,普鲁士、符腾堡、萨克森、巴伐利亚四大王国各自都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有配套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充斥在旧同人罗马境内的的大量活跃自由市也是经济的一极,德国没有在社会经济上做集中,而更像是在摊大饼。

这两种情况在现在的国内可以类比广东江苏,前为法国模式,后为德国模式,我们凭当下的感官即可感觉到广东这种法国经济模式对普通人有多卷,当然广东不同与法国,至少这还有中央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全国劳动力的持续输入,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内卷造成的人口颓势

但内卷对国防力量的削弱不容小视,法国卷了几个世纪,成功地被摊大饼的德国给反超了。现在的法国依旧是大都市经济模式,德国仍旧保持着小镇经济模式,经济活力也好社会基建保障也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以至法国不得不一边强撑着面子一边只好把自己绑上德国的经济战车

anyway,内卷非常值得警惕,韭菜不是割得越极尽越好,那样韭菜会死的,不会有意愿去养育下一代韭菜,有也回不到开枝散叶的年代了。资本啊,请理性,不要吃人吃的那么露骨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dingxk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尼采如何看待马克思? 
  该如何评价嘉庆皇帝? 
  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过的最无聊? 
  弩骑兵作为一个兵种是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1882年德国要求奥匈和意大利重开结盟谈判并结成三国同盟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之前法俄之间发生了什么? 
  外国也有地域歧视吗? 
  查士丁尼是否正确? 
  同为二战轴心国,为什么德国大城市大多都被猛烈轰炸甚至被夷为平地,而意大利大城市则几乎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同为发达国家为什么法国没有类似日本的低欲望和低生育率呢? 
  如果要在古代举办一次游泳比赛,哪位历史人物能拿冠军? 

前一个讨论
卫健委专家曾光称「西安疫情是武汉后最严重的一回」,西安疫情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总结哪些新防疫经验?
下一个讨论
立陶宛总统表示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为名开设代表处是错误决定,这意味着什么?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