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齐桓公不能一统天下?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长不看版:

齐桓公的首霸并非实力上的体现。

所谓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实际是齐国在一种特殊外交环境下的表象,这并不意味着齐国的实力有多强,背后的“霸权”只是在武力手段对付鲁国失败以后转向的外交策略。

正因为如此,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史》中认真梳理完齐桓公缔造霸权的过程以后,将其霸业准确地概括为“空把戏”。

注意,这不代表齐国就没有实力,这里说的是当时齐国的实力与列国尚不存在十分悬殊的差距。

现在回看问题本身:

为什么齐桓公不能一统天下?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齐桓公本来就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甚至不具备之后晋、楚实质性霸权的势力。

那么,齐桓公自然不能一统天下。

这里发一篇之前的旧文,包括有齐桓公对鲁国事务处理的过程及称霸标志性实现召陵之盟的始末。

相信题主在梳理一遍以后应该能明确当时齐国的具体实力,那么也就知道为什么齐桓公不能一统天下了。

警告:

以下内容史料部分主要出自《左传》、《齐世家》、《楚世家》,不涉及古典小说《东周列国志》及《小学生成语故事》的内容,笔者对后两者内容不作讨论。

下文为齐桓公称霸及伐楚的详细版。

·

一、霸主的新衣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继齐侯位,是为齐桓公。

同年,鲁国以支持公子纠为由攻齐,被齐军于乾时击败,鲁侯本人狼狈脱逃。迫于战败的压力,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并交出了管仲。

其后,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在境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的国力逐渐与列国拉开了差距。

但在此时,齐国距离霸主之位还相距甚远。

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史·齐鲁宋的争衡》中提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齐桓公称霸以前,还有齐、鲁、宋三国争衡的一段历史,这为自来研究春秋史的人们所不大注意的。

实际上,在齐桓公继位初期乃至称霸以后,鲁、宋两国都是颇具实力的诸侯国,两者在国力上虽逊于齐国,但差距并不悬殊。

在澄清这一点之后,我们再来回看一下齐桓公的霸业:

图为布哈林制作的齐国霸业时期的形势图。需要说明,春秋时期尚无领土概念,图中所示更多是为了直观地反应列国城邑的大致范围。

如图所示:

黄圈所示为鲁国的大致范围,与齐国虽有泰山的天然屏障,但依旧是齐国的心腹之患——可以说,齐、鲁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节的;

白圈及白箭头所示为齐、宋两国的天然联盟——由于鲁国在当时较为强大,齐、宋两国自然会产生出联合夹击鲁国的意向。

公元前681年,齐国召集宋、陈、蔡、邾、遂于北杏会盟,意欲平定宋国的内乱。

图为北杏之盟的大致形式。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陈、蔡、宋、邾至北杏会盟的大致路线;

白箭头为齐国至北杏会盟的大致情况;

其中,白圈为遂国,因不与盟被齐国灭掉。

从当时的会盟地点及对遂国的态度来看,当时齐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利用宋国内乱建立一个亲齐的宋国政府,以此压制强大的鲁国。

面对齐国的外交攻势,鲁国选择了妥协,至柯与齐国结盟。

图为北杏之盟后的局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齐、鲁两国会盟的情况;

白圈为柯之盟以后以齐国为主导的齐鲁联盟——显然,宋国作为鲁国的死敌在这里吃了暗亏,于是背叛了齐国;

黄箭头为次年齐、曹、周、陈对宋国叛盟的征伐情况——注意,鲁国并未参与这次伐宋,一方面可能是齐国不愿意过分刺激宋国,另一方面可能是鲁国本身也不希望宋国被打得彻底倒向齐国。

公元前680年,宋国方面受到了诸侯与周王室的多方压力,被迫向齐国屈服。至此,以齐国为主导的齐、鲁、宋联盟趋于稳定,霸主的态势由此形成。

有关齐国称霸的经过,童书业先生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综看齐桓公创霸的经过,他的政策是先想征服鲁国,不成,便联结宋国;用了两个大国的声望,团结陈、蔡、邾诸小国成一个集团,又灭了遂国做榜样,硬把鲁国逼服。鲁国归服之后,宋国背叛齐国,桓公又邀合诸小国,假借了王命,把宋国打服。

可以看到,齐桓公所谓的“霸”其实是对鲁国诉诸武力未果以后的备用计划,他的真实诉求说到底就是为了收拾鲁国及总会牵扯到的宋国,但“只要征服了鲁和宋,霸业的基础便建筑完成了”。

齐桓公的霸业虽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名,但实质上与之后晋、楚的实质性霸权有相当的差距。童先生在总结齐桓公的霸业时这样说到:

他(齐桓公)的实力实在还很单薄,只靠了诸侯的团结,才勉强做出一点场面来......对于攘外,却多半只是做出一些空把戏。

对此,我们要认识到——齐桓公统治下的齐国实际上还没有维持实质性霸权的实力。

那么,齐国又该如何把这一“空把戏”维持下去呢?

·

二、尊王攘夷

在齐、鲁、宋联盟形成之后,齐国方面把触手伸向了西方的郑国及西北方向的卫、邢、南燕等国。

图为齐桓公称霸以后的征伐形势。

如图所示:

黄圈及黄箭头为郑国的大致范围及与齐、鲁、宋联盟之间的羁绊——在齐、鲁、宋联盟构建之后,郑国当局倒向了东方的霸主以压制国内的反对派,其后虽有反复,但整体上趋于事齐;

红圈及红箭头为齐国对卫、邢、南燕地区蛮夷的征讨,并以此扶持了当地的亲齐政府。

在这一阶段,鲁国、宋国的侧翼均倒向齐国,此时以齐国为主导的齐、鲁、宋联盟已基本屈与稳定。

不过,此时齐国的霸权偏偏出现了一个缺口,即陈、蔡地区。

图为齐桓公尊王攘夷时期的大致形势。

如图所示:

黄圈为齐国霸权收服的大致范围;

红圈为陈、蔡地区;

黄箭头所示,陈、蔡等国对齐国的态度对压制宋国颇为重要。

正在此时,楚成王的崛起打乱了齐国的外交部署。

图为楚成王对北中国的征伐形势。

如图所示:

黄圈为齐国霸权的利益范围,大抵以齐、鲁、宋为主体,以卫、郑、陈、蔡包围鲁、宋;

红箭头为楚国的北进之势,楚国在收复江、黄、蔡之后,向郑国发起进攻。

此时,楚国已经触碰了齐国的红线。

·

三,齐楚对抗

公元前666年,楚国攻郑,齐国方面则汇合鲁、宋筹备救郑,不过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公元前662-前660年,齐国解决了南燕、邢、卫三国的夷患,稳定住了西北方向的局势,此时干涉楚国攻郑的条件已经成熟。

公元前658年,齐国争取到了江国和黄国,伐楚的突破口终于出现。

是年,齐国借蔡姬一事对蔡国宣战。

图为齐国伐蔡的情况。

如图所示:

黄圈所示为齐、鲁、宋、江、夏联盟的大致范围;

黄箭头所示为联军对蔡国的征伐情况,蔡国业已势孤;

红箭头为楚国伐郑的大致情况——这可能是楚军没有第一时间救蔡及讨伐江、黄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657年正月,齐桓公与管仲亲率诸侯的大军进入蔡国,击溃了蔡国的军队。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齐国征蔡的大致路线;

黄圈为这场战争中配合齐军的诸侯国,其中,上方卫、鲁、曹、宋、郑、许六国有直接出兵,下方江、夏的军队未参与联军,但对楚军的支援有一定阻拦作用。

在击败了蔡国之后,联军宣布要进一步伐楚——可以说,此时楚国几乎是在对抗整个北中国。

对于大敌来犯,楚国方面立即与齐国进行沟通。

在这一阶段,《左传》、《楚世家》称至齐军谈判的是某个不知名的使者,《齐世家》称是楚成王本人。从具体内容来看,应当是使者携带着楚王的书信前来谈判。

注意,此时的楚使并非屈完,《东周列国志》中将其误作屈完。

在接洽之后,楚使表示: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在这段话中,第一人称自称为“寡人”,可见为楚王在书信中所述,并非楚使的言语。

楚王在信中以“风马牛不相及”做比喻,表示出楚国与齐国并无利益冲突——这当然与事实相违背。

至于楚王的实际意思,大致是承认了齐国在蔡、江、黄这一地区的既成事实,但不太允许齐国触及楚国在郑国方面的利益。

图为楚王“风马牛不相及”背后涉及的势力划分方案。

如图所示:

黄圈所示,楚国将蔡、黄、江地区的利益出让给齐国——由于此处与楚国有大别山之隔,楚国出让这一地区并未吃大亏;

白圈所示,楚国要保证自身在郑国方面的利益——在控制郑国以后,楚国就有了进入中原的通道。

站在齐国的角度,楚成王的提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接受。

对此,管仲先表示: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在这句话中,有两点重要信息:

其一,齐国征伐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是合理的,因为这是西周王朝授予齐侯的权力——想一下,这句他在影射什么;

其二,齐国在胶东半岛的疆域固然广阔,但全部都是西周王朝允许的控制范围——想一下,这句他又在映射什么?

在这里我们补充一句:

公元前672年,楚成王在继位以后恢复了对周室的朝贡。周室遂赐给楚国腊肉,并表示“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表面上看,周室是在训诫楚国,但实际是委婉地承认了楚国吞并汉阳诸姬的认可,还划出了楚国在南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此之后,“於是楚地千里”。

尽管周室给楚国的回报颇封,但楚国并没有遵从周室划分的范围,而是在不久后就悍然攻郑——此举其实是楚成王一朝的最大罪行。

在上述内容中,管仲明确了一个重要信息,齐国一直在周室划出的势力范围内扩张,对北中国诸侯的征伐也有周室的授权,讽刺楚国既超出了周室规定的范围,又非法讨伐其他诸侯。

当然,管仲并没有在这一话题上继续。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诸侯其实在周夷王时期就开始相互征伐了,控诉这件罪行着实显得自己脑子不大正常。

所以,管仲在尊王方面大做文章,他以齐桓公的口吻说: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之所以在这一点上找茬,在于齐国虽然不太便于控诉楚国的扩张及霸权行为,但可以转向贬低楚国的尊王行为,称其并未履行重要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楚国如果还想继续享受尊王红利,那就只能认罪。由此一来,齐国在势头上也就占据了上风。

其后,又以齐桓公的口吻提出了另一个控诉: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相比于前一条的找茬,这一条则是鲜明的挑衅。齐桓公此时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楚王3个世纪以前的祖宗,而且还是弑天子的终极大罪。站在楚国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楚王本人也不清楚300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很难做出有效的辩解;另一方面楚王无论如何也是要维护一下祖宗,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这一控诉。

正因为如此,楚使立即给予了回应: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注意,上文中出现有“寡君”,可见为楚使的表态。

至于楚使为什么作如此表态,原因也非常简单。一方面,包茅并非昂贵之物,此前楚国恢复朝周时未曾进贡或许单纯是疏漏,也或许是楚国因长期未朝周导致楚国当局已遗忘了具体的所贡方物,以后补上即可;另一方面,昭王之死一事楚国除了回绝以外本就没有任何其他操作的余地。

整体上看,楚使在此时的表态确是强硬的态度,接应了齐国的军事挑衅。

于是,战端就此拉开。

齐军在蔡国正对了一段时间后,于夏季开始向郑国的方向前进。于此同时,楚将屈完也在集结军队准备回击。

也许,有些朋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说管仲的控诉是一种军事挑衅,目的就是要逼迫楚国与之决战,那齐国在这其中又有什么诉求呢?最终,这场仗为什么又不了了之了呢?

有关这一问题,我们先要补充一个时间上的细节:

是年1月,联军就开始对蔡国展开了进攻,可是到了夏季联军才转攻到了陉一带,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联军在击败蔡国后并没有急于攻楚,而是在蔡国滞留了数月之久。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联军在蔡国长时间滞留呢?

其一,当时联军在蔡国的战争或许并不算特别顺利——当然,这种可能性并不太高;

其二,齐国和楚国方面的谈判并不只有一轮,楚使多次在蔡国和郢都之间往返,由此花费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存在的;

其三,齐国及诸侯的军队在击败蔡军后需要进行整顿,比如收拾蔡国的相关事务,再比如将一部分人员遣回国进行春耕,又比如等待本国一些人员物资方面的补充。

总之,在这一阶段,齐、楚两国都没有急于寻求决战。

齐军方面的原因很简单,就在于齐国本身的实力并没有多强,且联军的成分也比较复杂,此时深入楚境自然有巨大的军事风险,因此需要等待更理想的战机。

楚军方面的原因更简单,之前楚国连年攻打郑国,上一年年底还一度把郑国打得想要投降,想来消耗很比较大的,此时它必须要想方设法争取一些休整的时间。

总之,双方可能磨磨唧唧地谈了几个月以后谈判破裂,也可能谈判破裂后各自沉默了一段时间。直到夏季,联军终于开拔,向北挺进到了陉。

图为联军是年夏季伐楚的大致形势。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联军的进行情况,重点大抵为陉山的位置——特别说明一点,此处的“陉”具体位置本身有一定争议;

红圈为召陵的大致位置,童书业《春秋史》中认为陉或许在这一带地区;

黄圈为齐国的主要与国,基本上包括了当时北中国所有有影响力的诸侯国——燕、秦、晋与这场战争并无关联。

从联军的行军路线来看,齐军当时并没有侵入楚地的意思,它的作战计划就是要保护郑国,军事目标则是侵入郑国境内的楚军。

至于齐国方面为什么作这一选择,大抵原因有二:

一是齐国的目的在于救援郑国而非摧毁楚国,实际上,齐国方面大概率并不希望楚国遭到太严重的损失,否则郑国可能因为失去南方的强敌而重新在中原坐大;

二是齐国只有吸引楚军前来决战的诉求,但并无真与楚军一决雌雄的诉求,它只要迫使楚国调动郑国境内的军队即可达到救郑的效果。

接下来,联军大概率利用陉山的山势修筑工事,而楚军则调整在郑国的部署转头与之对峙。

事已至此,齐国的战略目标也就达到了,而楚国攻郑计划的失败也成了既成事实。

在这种局面下,双方再度展开谈判。

于是,齐军主动退到了召陵,要求楚将屈完来到联军的营寨进行议和。

图为召陵之盟的大致形势。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联军的后撤情况,联军先是退到了召陵,在此与楚国会盟,其后向陈国展开了攻势;

黄圈为当时齐国收服的范围,北方有卫、鲁等国,西方有重新收复的郑国,南方有收复的陈、蔡;

白箭头为齐国势力对宋国的包夹,由此进一步巩固了齐、鲁、宋联盟,还完全打通了和周室的联系。

有关齐桓公伐楚一事,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到:

虽然齐国拉拢了几乎北中国所有有势力的诸侯国,但周室并未太掺和进去。

至于周室没太掺和的原因,想来也不难猜:

齐国只是名义上的“尊王”,而楚国则是实打实的朝周,周室着实没有必要站在一个尊王者的阵营打击另一个尊王者。

另补充一点:

楚成王在继位以后恢复了对周室的朝觐,文献上虽未写明是只是朝觐了一次还是每年都去在朝觐,但考虑到楚国一直在攻击郑国,而周国又紧邻郑国,按常理来说楚国只会持续朝周以牵制郑国。

事已至此,齐国的所有政治诉求均已达到,自然不会对楚国再提出什么条件。

于是,楚国承诺在朝周的贡物清单上加入包茅一项——这着实是不疼不痒——双方就此握手言和。

·

四、尾声

很多历史学家称,齐桓公伐楚有效遏制了楚国北上的势头。这一点确实是没有错的。

图为召陵之盟以后楚军的攻势。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召陵之盟的2年以后楚军攻许的大致情况,一度逼得许君肉坦谢罪才罢休;

黄箭头为召陵之盟的6年以后楚军攻黄的大致情况,黄国最终被灭掉;后面的黄箭头为再4年以后楚军灭英的大致方向(位于今英山县一带,笔者才图中标的比较草率)。

从召陵之盟以后楚军的攻略形势来看,楚国方面确未在触及齐国碰触齐国的势力,整体有所收敛。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楚军攻许、伐黄、灭英都有敲打郑、蔡、陈的意思,实际齐国也并没有完全遏制住楚国的北进。

就管仲为什么在之前没有控诉楚国僭越称王一事,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借鲍叔牙之口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再借管仲之口做解释,称是想让楚国去王号的难度比较高,这样做只会造成战事的扩大。上述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绝非核心原因,冯梦龙将其纳为主因或许与弄乱了这场战争的始末有关。在认真捋一遍这场战争的始末我们就会发现,当时齐国对楚国事务的干涉既无能力,也无必要,且有蛮夷背景的楚国本身就能称王,管仲确无必要在这件事上做什么文章。

最后,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

既然齐国在战争中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大的军事实力,楚国为什么还在之后有所收敛呢?仅仅是怯懦吗?

细心的朋友或许已经发现,在齐桓公继位以后,齐国方面的外交策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战国中期纵横活动的雏形,也就是在近交远攻和远交近攻之间不断切换,由此形成超越自身军事实力的外交权势。

图中可以看到:

加入楚国重新对郑、陈等国展开军事行动,一旦短时间内未能得手,就会遭到以齐、鲁、宋联盟的介入。假若楚国想要反击,却根本没有手段能威胁到盟主齐国。

对比来看:

宋襄公的称霸虽也有齐、鲁、宋联盟做后盾,但他就郑国事务与楚国产生冲突的时候,一旦出现失利就会遭到楚国对宋国本土的直接攻击——在这种局面下,宋襄公只能表现得比齐桓公更“仁义”,但即使如此依旧不被其他诸侯看好。

再之后,晋国突然在黄河以北坐大,晋、楚两国围绕郑国展开争霸,齐国则偏距东南一隅左右逢源,齐桓公时期的策略不再有施展的环境。之后列国的外交方针逐渐转向了远交近攻,到春秋末期开始变异,最终至战国中期转变为了最标准的外交模式。

至战国末期,秦国在范雎执政的10年内曾出现过一阵子“远交近攻”,其后依旧转向了纵横活动,最终在助赵攻燕、助魏攻楚的战略下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全文完)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齐国的霸权体现在外交上,真的要是发动灭国战,齐国还差了很多意思。

齐桓公、管仲时代,齐、楚有过交锋,事实证明齐国并没有打败楚国的把握和实力。

春秋初年,楚国发展起来,向中原挺进,它先后灭掉了在今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国,并伐黄服蔡,多次向郑国进攻。郑国支持不住,已准备背齐向楚。 此时竖起“尊王攘夷”大旗的齐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决定发兵救郑,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军队进攻楚的盟国蔡国。不过这一波冲突的原因,还得从一个女人说起。请看一段《春秋左传》原文: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这段文字记录了齐桓公跟自己的爱姬在私家园林里泛舟于爱河之上,正当双方你侬我侬时,肤白、貌美、胸大但无脑的蔡姬却想玩点情趣,她就把船摇来晃去。但是齐桓公是个水性不太好的人,他很害怕,于是就立即制止蔡姬的“情趣”行为。没想到蔡姬却越玩越起劲,把船摇晃得更厉害了。齐桓公被吓得发怒了,于是等船靠岸以后立即把蔡姬给赶回娘家去了,但是并没有办理离婚手续。没想到,蔡国的国君也是个二愣子,觉得蔡国受到了齐国的羞辱,直接把蔡姬嫁给别人了。

齐桓公听到自己的女人被嫁给别人了,勃然大怒。于是以盟主的身份立即召开北方联盟大会,集合鲁、宋、陈、卫、郑、许、曹这七国一起组成了一只讨蔡的多国部队。蔡国的军队确实是一群菜逼,战争还没开始,蔡国军队就已经自行瓦解崩溃了。蔡国君主一看大事不妙,连夜南逃楚国避难去了(蔡国是楚国的保护国)。

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蔡国可以说是国破家亡,蔡国的百姓也是死走逃亡伤。按理说“蔡女”事件,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以齐国为首的联军,南下真正目的并不是教训蔡国,而是要抑制南方的那个庞然大物——楚国。

请看一段《春秋左传》: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上面两段文字完整地记录了楚成王与齐桓公的交锋过程。楚成王先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是牛马发情狂奔彼此也不会相关。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齐国大臣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齐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辅助王室。’赐给我们的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周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有回去,我为此而来责问。”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送来,这确是我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周昭王没有回去,君王还是问水边上的人吧!”齐桓公不听,仍然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楚国北塞,今河南漯河东)。

楚成王十六年(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带兵到八国联军的驻地。八国联军撤退,驻扎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齐桓公把所率领的军队列成战阵,和屈完坐一辆战车检阅队伍。齐桓公说:“我们出兵,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为的是继续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我们两国共同友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君王惠临敝国求福,承蒙君王安抚我君,这正是我君的愿望!”齐桓公说:“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用这样的军队来攻城,哪个城不被攻破?”屈完回答说:“君王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君王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山作为城墙,汉水作为护城河,君王的军队即使很多,也没有什么用处。”齐桓公听到这样有底气的话之后,觉得劳师远征进行一场大战的胜算也不大。于是就与屈完连同七国诸侯一起订立了盟约。

齐国责问楚国用的是两个不痛不痒的事情:其一,N多年前的周昭王南征未归;其二,楚国没有进贡包茅给周天子。反而对楚国僭越称王、征伐兼并姬姓诸侯国,搞大南方共荣圈这样的原则性问题只字不提。这并不是齐国不想过问,而是在摸清对手实力之后所做出的外交妥协。楚人听到这样的问责后,立即心领神会。立刻表示关于周昭王的事情,他们不负有任何责任,请国际联军自己去水边问问。关于包茅的事情,楚国确实有错在先,并且保证今后周天子的贡品绝对不会中断供应。于是南北双方在这友好而祥和的气氛中,就区域安全问以及大周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取得建设性成果——昭陵会盟。

总的来看,两国军队从春天相持到夏天,都不敢轻易进攻对方。这一局齐桓公以微弱优势略压楚成王一头,毕竟楚国被迫承认了齐国的老大地位,楚国的北上势头也稍被抑制。但是楚国也没有实质性的损失,王号继续使用,楚国的扩张方向由北转东,其实力在江淮地区不断坐大。齐桓公也看到楚国强大,无隙可乘,齐桓公见不能用强力屈楚,想要灭楚进而一统天下更是无稽之谈。




  

相关话题

  晋国有可能不分裂吗? 
  为什么苏秦和秦惠文王谈崩了? 
  为什么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就无缘霸业了,齐国比晋楚两国到底差在哪? 
  如何体验在赵国当嫡长子/太子? 
  晋国为什么这么强? 
  战国时期的第八强国是哪一个? 
  公孙氏起于何时?为什么春秋战国出了公孙起、公孙鞅、公孙衍这么多牛人? 
  孔子终其一生,也不及管仲、张仪成功,为什么后世不学管仲和张仪,而要去学孔子? 
  如何了解楚国尤其是早期的领土扩张史? 
  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公,而吴国爵位为子? 

前一个讨论
隋大兴城也是像唐长安城那样分两个县管辖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沙特记者卡舒吉事件?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