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电机,电池都差求不多,就是换壳,拉配置,控成本!原来以为自动驾驶还有点科技含量,现在看也就那么回事!
小米: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不用领克品牌,用个新品牌,可以区分开领克品牌的低价产品。把极氪的入门价格竖起来。
加速续航,目前在电动车产业链支持下都不是问题。类似于手机的高通处理器,三星闪存。
除了比亚迪自己做三电核心以外,自己搞一套之外。
其他各家都差不多。要续航还是要成本的问题。
极氪的竞争力,在于吉利的浩瀚平台。这个东西研发了很多年,大家对它的成熟程度有一定信心。
营销上,极氪学蔚来的思路,算是模仿。
用类似于旅行车的猎装车布局很有意思。
做SUV,风阻大,影响续航和电耗
做轿车,空间小,通过性弱。
现在这个造型后排头部空间有保障,后备箱有保障,风阻和续航影响不大,还是很实用的。
电动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年比亚迪E6,0-100加速14秒,刹车45米,续航300公里,也卖36万。
极氪现在的配置价格看上去很不错,但是很快就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
值得高兴的是
现在,中国消费者,基本已经认可了中国品牌的电动车能值30万甚至40万、50万。
以前,中国品牌的燃油车价格过了10万,销售量就很难上去。
一直到H6为代表的SUV才突破10万没销量的怪圈
后来是20万天花板,售价过了20万的国产车不好卖。
但是,电动车的天花板高很多,汉过了20万,月销量轻松过万。30万、40万的也有几千辆。
这对国产品牌是好事。
一开始我想,比亚迪汉和小鹏p7完了。后来一想,没那么简单。
比亚迪目前还有安全卖点,而且本身品牌劝退下销量稳定且不算太多,应该影响有限。而且成本控制上我还是相信比亚迪。最主要的是,别看比亚迪现在股票高,比亚迪长期以来都是传统车形象,市盈率很低的时候,依然是盈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股价带来的融资优势情况下,比亚迪是足以保持利润的正常运行的。
吉利的成本控制不会好于比亚迪。那么比亚迪永远可以贴着吉利的利润率来打。除非吉利计划长时间亏本。但吉利的股价市盈率是传统车厂水平,它玩不起长时间亏本的。所以我看好比亚迪在新能源上的盈利。而且说不定吉利还会采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呢。
实际上现在那款28万的车单电机,从续航来说还有它的内饰来说,其实就对比的是比亚迪汉的低配,现在实际可以22万。等于4万多换悬挂。并没有优势。不是说不好,只是说比亚迪显然不怕这个竞争。
真正受到巨大冲击的应该是特斯拉。modelS的车型卖的比model3还便宜。希望国产车直接狙击特斯拉的销量,让特斯拉完成不了对赌协议。赔钱给上海国资委。
小鹏是对标特斯拉的。小鹏要自救必须随着产能扩张尽快降低成本,拉开和特斯拉的价差。否则太难了。
还有蔚来,他的豪华轿车ET7定价怎么办?就算换电服务价值五万,也不能顶配超过40了。蔚來的销量能保持,但利润率空间影响太大了。新势力的股票市盈率是高度虚高的,必须不断创造利润想象空间。ET7本来给股市的想象空间是50万级别,一下子变成40万级别的。这个影响巨大。如果没有高市盈率,蔚來的资金链问题可不小。别看现在是盈利的,但换电这类子系统是亏本的。之所以能维持,和能低息贷款有关。而贷款和股价也是有关的。
当然,可能最惨的是25-50万的豪华轿车。50万以下的BBA根本上不了面子,相反你来个超越特斯拉的电动车,别人会觉得你真有钱。当然,这不是吉利一辆车能做到的。而是吉利这个车带动的小鹏、蔚來、多种车一起发力。你看比亚迪千年劝退品牌,也能通过一款汉做到5个月销量高企。吉利再来参与,相信2021年国产品牌形象会大翻身。那时候,BBA,大众丰田的标签价还能剩下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硬拼技术,那BBA其实不值得十几万的差价的。比如Q2L和大众途岳,去掉标后,价差不应该超1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