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科研工作者有没有义务保证参考文献本身的正确性?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篇文章往往引用几十篇文献,但是引用和引用之间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私下里,我会把引用分成核心引用和边际引用。

比如说在叙述自己研究意义的时候,往往会引用一个论文链,AA做了什么,BB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什么,然后CC和DD做的有冲突,接着EE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留了一个茬,嘿嘿,这个茬现在被我拔掉了!

这种论文引用是绝大多数的。每一篇引用都是前人的某个研究成果的边际增长,甚至于可能包括自己正在写的这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基于前面人的贡献,就算是在这个过程中,CC和DD做的是有问题的,往往也不影响自己的贡献,甚至于更好。或者说如果审稿人有质疑,就把审稿人的质疑加到introduction里面也没问题——正是因为有质疑,所有才有了后续。

这种引用基本上都是【边际引用】,很多时候中间会夹杂一些非顶刊的杂志。首先,因为非顶刊的杂志上的内容未必是错的,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加上一个很烂的执行;其次,非顶刊的杂志上往往经常有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和看法,可以作为自己做的研究很有争议,有研究必要的佐证。

这个时候科研工作者没什么义务保证参考文献是对的。就算是错的,对科研工作者目前做的工作也只有边际上的影响。事实上有一些著名的教授年轻的时候文章发到顶刊,里面也是有一些错误的,有些错误甚至于还会直接影响到结果。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关系到论文本身是否可信,那就是核心的引用。比如论文本身立足的理论基础,论文本身使用的方法是否可信等等。如果审稿人不挑刺便罢,如果挑了,这是一定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这种引用就属于【核心引用】,核心引用一定要经得起考验,如果用的正好是前沿的方法或者理论,那最好就是来自于顶刊的。

举一个之前指导学生写论文的例子吧:

学生投稿一个second-tier field journal,俗称B刊,编辑给了一个Revise and Resubmit。其中有一个数据结果是这样的:有三组数据,A,B和C,其中A是一个特殊的组,C是一个特殊的组。学生做了两个比较,A和B+C的比较,C和A+B的比较,结果都非常的好,控制了其他的变量之后,A组的结果明显高于B+C组,而C组明显低于A+B组。所以得出结论:人们更偏爱A,而讨厌C。

有一个审稿人对整体很满意,就提了一个意见,说这样对照组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人们更偏爱A这个结论,是把A当做实验组,B+C当做对照组比较了,那么可能A和B单独的比,数据就显示不出来偏爱了;而人们更讨厌C,也是C和A+B相比的,如果单独和B比,数据可能也不支持。

我就让学生去找他自己的文献根据,他的这种比较方法,是否能有文献支持?

结果找来找去,学生找出来一篇Applied Economics,方法是类似的。但是这是一个过于普通的学术杂志,于是我判断这个作为论据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这篇文章水平有限,不足以成为支撑论文修改的核心文献。

于是要按照审稿人的要求重新跑所有的结果。结果统一对照组之后,数据结果就不显著了…… 于是又反过头来研究分组的合理性。后来终于从数据来源的官方网站上又找到了另外一个更复杂分类标准,重新的编码了A, B和C三个组,用B作为共同的参照,这一次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就因为审稿人这一句话,整整折腾了一个月。因为核心文献还是要保证它更权威,更正确,更经得起考验。不然的话,一来容易被审稿人拒掉——将心比心,我是审稿人的时候,看到一个人用水平不高的文章来作为论据争论自己方法的「正确性」,那么几乎肯定会更加的严厉地连带着引用的这篇文章反驳回去;二来,就算侥幸的发表了,也很容易在日后成为笑柄。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知道如何才能保证参考文献本身的重要性??

尤其是我们这种实验学科,只能保证自己搞的正确(就这还不一定),保证别人的实验是正确的,这个不太可能吧。

审稿人也不能保证别人的实验一定是正确的,只能看有没有逻辑漏洞,有没有明显的造假,如果这两点都没有,审稿人难道把实验做一遍才给过??

引参考文献动辄几十,有时候甚至上百,可以预设好杂志上更可靠,或者某些组的文章更可靠(这也是不一定的,但是可以有偏好),也可以自己审视文章的结论,做出判断,但是除此之外保证别人文献一定正确,这基本不可能。


user avatar   han-yan-b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窃以为应当重新审视一下“科研工作的论文”这个东西,“论文”的本质其实应该是一篇不应依赖于其他任何“文献”,可独立成篇得出一个结论的功能性作品。即使没有文献,也应当逻辑清楚,没有无中生有,否则质疑是自然而然的。

无论现代学术界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态度如何,除去以说明文献趋势和分类等为主要功能的综述类文章,大部分论文的内容即使没有参考文献,也应足够说明问题,所引用的文献更多的应是在起“巧了,xx也在用xxx,有类似的xxx[N],xx的特征是……”,而非“因为xx在用xx[N],所以我们用了xx”的功能;后者应当通过作者足够的理论分析和全文的结论、检验得到证实。因此审稿人可以质疑参考文献,但也显然是作者缺少后者这样对于所用方法、评述的正确说明。

即使是直接摘录其他文献的结论,也不会有两篇文献研究各方面完全一样的体系,一样需要做出足够的说明:如有何共性,其研究特点如何决定研究方法;有何特性,但为何不至于影响研究方法等。

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如引用一些benchmark类文章来说明方法的可行性,不过即便如此,文章引用合适的结构也应当是“我所研究的体系有xxx的性质,benchmark的体系有xxx的性质,可以用xxx方法”,再加上“具有xxx性质的体系都可以通过xxx方法检验”的大前提来引用该文献。

当然,benchmark文献的正确性,作者也应当通过本文章去“测试一下”,这也是“科学引文网络”的重要作用。

除非是为了证伪其他文章的结论,个人认为以上所有的引用都不能成为在一篇独立论文中省略去对于使用方法合理性讨论的理由,因此如果审稿人质疑,很有可能使用方法的说理也的确是不完善的。

_(:з)∠)_所以难道是现在的论文都编译器(审稿人)优化了?一个[N]视为inline的说理?(逃


user avatar   viaxke-yan-jia-s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大学老师一定要搞科研吗? 
  如果方舟子来到知乎会发生什么? 
  如何看待“研究发现八成俄罗斯人有亲缘关系”?? 
  在中国大学教授的实际收入能有多少? 
  李银河本人获得过哪些成就和成绩,能和她的名气相匹配? 
  如何看待国产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发明人、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被曝涉嫌多篇学术论文造假? 
  科研到底比拼的是什么? 
  生物学界发现新物种有多大学术价值? 
  读博士之后不从事科研工作,那么读博的意义何在? 
  真正搞科研的人到底要失败多少次才能最终达到成功?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少年漫画在中后期明显出现了战斗力数值膨胀的问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观点认为第三人称游戏比第一人称更优秀?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