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资本家更愿意讨好女性?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社会原本就赋予了男性和女性以不同的角色。这话看起来是废话,但事实上早在1900年魏宁格已经认为男性和女性都是被塑造的产物。是“性格”的人格化而不是一种生理上的性别。

魏宁格其实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就可以达到“庸俗马克思主义”的境界。那就是各个时代里的男性和女性其实都是社会赋予每个个体的不同角色。跟他们的被塑造性相比生理上的差异反而可以忽略不计。

几千年来的父权社会塑造了男性也塑造了女性。社会把男性塑造成“具备主体性”的“选择者”,把女性塑造成“没有主体性”的“被选择者”。看看今天有多少满嘴“平等”的小宝贝张嘴就是“性资源”,看看有多少在“抗争”的斗士,张嘴就是“生育优势”你就能明白社会、传统、观念,对一个人的塑造能力有多强、有多么潜移默化。

男人自以为是选择者、自以为是猎艳者、自以为是性、婚姻、家庭这一系列行为里的消费者。而女性则被灌输、被塑造成自以为是被选择者、被消费者、甚至是商品。本雅明就说“女性工作者兼具商品和销售者的双重角色”。

之所以社会要给男性和女性灌输这种针锋相对的角色和自我意识,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自动化大生产以前,它还没有形成一个让女性利益最大化的机制。

对社会来说早就形成了一套让男性利益最大化的方法。男性可以狩猎、可以充当劳动力、可以当炮灰。而在女性干什么用方面却没有什么成熟的解决方案。

你看瓦罗的《论农业》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一个罗马奴隶主对什么样的人适合当牧人、什么人适合当监工,如何对男人物尽其用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在这本书里留给女性的篇幅却不多,无非是什么职业应该配什么样的老婆。

社会没有对女性利益最大化的办法,就干脆把她们变成商品。这就是女性被视为资源、奖赏的原因。不同时代的区别无非是瓦罗的时代你的牛放的好老爷就赏你一个女奴隶做老婆。现代则是你为社会写代码赚了钱,就可以从越南进口一个媳妇!然后你骄傲的对子孙后代说“我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我自己努力!”

在奴隶制下奴隶发奋图强、老爷管吃管住管分老婆。现代工业社会你发奋图强买房买车买老婆。如果你运气好成了网络新贵还可以学最近爆出丑闻的那几个人,占据更多的商品、更多的资源。不信你看看某某某祸害的那些姑娘还有某某某追求的那些姑娘。你以每秒24帧的速度看那些妹子的脸,就明白为什么她们是社会留给每一个赢家的商品了!

因为网红脸是最能说明社会对女性的规训的。女性的身高可以靠把腿打断再接上的办法拉长。骨头可以削掉,眼睛可以切大,该垫的垫、该削的削。一切都围着消费潮流走。

一个人连自己长什么样都跟着时尚杂志和电视剧的引导走,那就更不用说穿什么、吃什么了。女性这种被压制、被规训的地位,和她们被社会灌输的“失去自我”的状态让他们的商业价值天然的比那些被社会灌输成“有自我”、“龙傲天”的男性强。

这个道理连路易-拿破仑都懂。当他发现法国手工业者和农民支持自己,产业工人恨自己的时候,当他要发展高端手工业的时候,他把女装作为自己的突破口,让皇后和皇帝的情人来当时装模特。

为什么?因为商品最能明白商品的好。为了保持体型受的苦,比为了买衣服挨的饿痛苦多了。

那时代的进步体现在哪呢?就体现在拿破仑三世的目标人群是上层女性。因为在十九世纪只有这些人还有少数被选中的中产阶级女性才有消费能力。

而二十一世纪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兴起,同工同酬的发展,时尚产业的规模化和价格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女性都具备了消费能力。

被塑造为商品的女性却有了对现代商业的商品的独立消费能力。这是第一个奇迹。同时社会在让她们具备消费能力的同时却让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保持着商品的自我意识。这是第二个奇迹。

于是两个奇迹结合在一起就是二十一世纪经济的爆发性增长。十九世纪创造的财富比既往的二十个世界还要多,二十一世纪创造的财富比十九世纪还要多,别看二十一世纪才走了五分之一。

因为社会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它不但规训一切、管束一切,还给社会里50%的人找到了盈利模式!在消费这一点上男性被灌输的东西成了他们的劣势。社会给男性灌输了虚假的自我,让他们呢自以为具备选择的能力,自以为可以在医美机构的abcd套餐里选择。这就让他们变得很不适应现代商业。

那怎么办呢?好在还有社会还没有消除掉女性身上商品、资源、奖章的一面。只要女性拿出全部力量追逐时尚,再让男性负责为这些社会的好女儿兜底。通过把它们卖给她们,再把她们卖给他们整个社会的把戏就可以运转自如。至于个把居然抗拒这个伟大游戏的人?别怕社会还塑造了一大批学院派的知识分子,他们负责为社会消灭所有思想上的不和谐音。如果知识分子不管用还有警察、精神病院!如果这些都不管用,社会还可以装看不见。例外是规律的必要补充嘛!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错了,资本讨好的不是女性,而是“社交需求高”的人。

我举个例子。

一个成功的男企业家想买块手表。

他在飞机杂志上看到一款“伯克大约翰”牌的手表广告。
他下飞机,又在市中心CBD看到马云代言的巨幅广告牌,说是“成功人士之选”。
他回公司看新闻联播,首富王建林接受CCTV采访时就戴着同款表。

虽然他对“伯克大约翰”牌子的表一无所知,但下次路过“伯克大约翰”专卖店的时候,大概率会买一只。

一个在读博士,每天在实验室996的宅男也要买表。
会买什么表呢?
大概率是“防水,带心率监控和睡眠监控”的那种一千多的智能表。
“伯克大约翰”做再多广告都没用:
“别说没用的,华为的表能刷开我家小区门禁,你家的不行”。

这两个人的区别在于:
你需不需要靠消费来在圈子里定义你自己。
资本从不讨好你,资本只是规训你。

一个成功人士就应该买“伯克大约翰”手表。
一个时尚人士就该买当季新潮驴包。
一个有钱人就该买宝马奥迪。
一个潮男就该买Air Jordan和椰子鞋。

这些规则,是你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学习得到的吗?
还只是资本通过无处不在的文化宣传和广告投放潜移默化植入你脑子里的?

买什么,你就是什么。

需要靠消费来在在这个社会上寻求身份认证的人,永远是资本的羊羔。


user avatar   he-he-jiong-b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讨好男性费脑子,营销写文案得烧掉几个脑子还不一定有人愿意花钱。

你看看麦老师 @麦文学 的知乎就懂了

更何况男人优越感的来源比较奇特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讨好女性,它只是讨好喜欢花费而不愿攒钱的。

我媳妇的奶奶,勤俭节约一辈子,连洗衣机和暖炉都不愿买,你要是求她消费什么奶茶什么轻奢她第一时间跟你急!


user avatar   ta-yi-bu-shi-wo-de-tai-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讨好女性的同时,照样也可以去收割男性。

众所周知女性分为三种:靠自己、靠男人、靠爹妈

众所周知男性消费大多驱动力是性,少数为了其他爱好。

向女性推销——女性靠自己——资本家赚女性钱

向女性推销——女性问男人要钱——资本家赚男人钱

向女性推销——女性问爹妈要钱——爹妈钱来自于爹——资本家赚男人钱

一举三得

男人买跑车、手表本质上是为了——装逼(真正爱好是极少数),装逼是为了——虚荣、吸引异性。

所以男人自身的大多数消费,也是间接性为了取悦或者吸引女性。

还有一些消费,例如房子、美食、电影、运动。属于大众消费,不需要区分男性和女性。

雪茄、天文、钓鱼、越野这类属于小众消费,不用大肆宣传。

综上所述,讨好女性性价比比两次都讨好更大。


user avatar   du-ruo-1-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本之所以去讨好女性,是因为:男性有它反zb的一面。

资本患有“厌男症”。

资本的意志,就是增殖。增殖是通过“更”多的占有原属于他人的财产,来实现的。

资本不仅厌男,它也厌君主,厌教会,厌村社共同体。

从资本在人间的代言人之一——昂撒人在不列颠的历史实践就可以佐证。

在前资本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占有性质多元的财产,财产本身就是进行人类个体再生产以及人类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道具。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土地,土地用来耕种,耕种的收获用来维持人口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土地的所有权又将再生产出来的人类个体,安置在已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里。

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占有不同性质的土地,同时肩负不同的社会职能和社会义务。

教会的土地,村社共同体的土地,国王的土地。

在一个社会体中,总是有一些社会公共职能,需要被履行,以此来维系现行秩序,抵御不可抗的风险,或者是重大社会危机,概括起来,就是赈灾和养活军队。

而履行公共职能,是需要成本的。不同社会主体,它所占有的土地,就是用来覆盖这个成本的。(当然,并不是全都拿来覆盖行政成本。)

资本,它唯一的兴趣就是资本的增殖,它对于社会公共职能,是没有一丁点兴趣的。

理论上,一个履行了社会公共职能的社会体,它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得到了保证,就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了,资本作为社会的组织形式,才能持存。

但是,资本是个非常扁平化的观念,它的时间观念根本没有任何纵深性,就是一个平面。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通过一个参数,折现为当前的资本价值——也就是不管是什么,是人也好,物也好,水空气一切一切;也不是你是过去,或者是未来;所有的切,都要折现为当前的某个数值,记住,是当前的某个数值。

打个比方,新能源车是未来方向,好,我直接按照未来30年50年的终极行业格局,来给宁德时代或者比亚迪进行估值,就现在,就要一个数,而且一般是整数。

扯远了,回到资本的时空观上来,它根本不在意是否有明天,或者今天的所作所为会否杀死明天的自己——这根本上就超出了资本的视野,是资本无法思考的维度。

因此,最纯粹的资本,就应该是漠视一切社会公共职能,从而将一起为履行社会公共职能的财产,即刻在当下拍卖和变现。

昂撒人在不列颠就是这么干的,他们把教会的土地,君主的土地,村社的土地,全都瓜分掉。如果土地的原主反对,那么就杀掉国王,宣布自己是不再和教会有关系的清教徒。任何阻挠这种变现的,都是资本意识邢台下的恶魔。

忘了一句:道德感,很多时候就会表现为责任感,责任感,会使得人类社会当中的很多事情,无法成为自由流动和自由定价的,所以,资本也天然反道德。

一个题外话,谁最有条件去实现这种纯粹资本化的社会方案呢?

是岛国。岛国因其封闭性,可以将社会公共职能压缩到最低程度。因为岛国的地理特性,使它免于和其他社会体进行密切不可分的高频度战争。英美加澳新,都是岛国,岛子大小不同。

从公共职能的履行,再回到两性关系。

两性关系的最内核,是繁殖。繁殖是人类的族群义务。而男性,作为两性关系中的犬力所有者,财产所有者,是繁殖行为的主导者。也是心理上的受益者——男性总在追求“有后代”,男性将后代也视为自己的财产——一种继续进行人口再生产的工具。

而男性为了履行繁殖这个族群义务,他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积累,来覆盖养育后代的成本。你得攒钱,为孩子攒钱,盖房子,受教育,医疗,等等。

可以这么说,任何有责任感的主体,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只要他去承担起某种职责,他就必须去进行一种“储蓄”。

男性个体会攒钱,就像国家会储粮。

这就是男性反资本的一面,

可以说,任何社会主体,只要它有责任意识,只要它为了这个责任意识,去进行储蓄,也就是当下不消费,那它就站到资本的对立面上去了。

那资本就是想方设法的搞它。

说的更麦克斯一些,那就是资本社会,它总是生产过剩,它总是需求不足。在需求不足 的社会里,倘若某些个体,又出于他们自己的一些责任感,而延迟进行消费,也就是储蓄,那不就是使本就不太富裕的消费能力,更加雪上加霜了吗。

所以,资本为了将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从而在交易中实现自己的利润,它就必须想法设法发地扩大消费需求。

那么,任何延迟消费,就是资本要“攻坚”的对象。

女性,就是资本摧毁男性的储蓄堡垒,将男性的储蓄,在当下即可变现的马前卒。

女性是资本的马前卒。

女性在旧式两性关系中的地位,是服从于男性的,是男性的生育工具,是生育风险的承担者。女性在旧式两性关系中,是委屈的。

而当旧式两性关系解体——这个解体也是由社会的资本化导致的——女性的委屈报复性反弹,女性要求男性为“女性承担生育风险”这件事进行物质补偿。

这个补偿就是择偶自由。择偶自由,就是价高者得。

但是,资本不是仅仅要一切社会要素去自由流动和自由定价——这是资本得意识邢台话语。

先让一切社会要素自由流动起来,自由定价起来,然后资本再去控制“流动”和“定价“,从而使得”流动“和”定价“都不再自由,从而资本才能去收获超额利益。

女性甘愿被物化,她们只要还对“女性单方面承担了生育风险”这件事进行了认同,她们就会自然而然得去对男性索取风险补偿——那这种诉求,就立刻会在资本化的语境下,成为女性物化的逻辑起点。

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女性的定价,就会越来越畸形。

这种畸形,这种对女性定价的畸形,这种对女性生育补偿的畸形定价,是资本用来攻破男性的储蓄堡垒,所使用的攻城锤,这个攻城锤的操作员,就是女性。

资本=蒙古军队,女性=刘整,男性=襄阳城。

这个畸形的定价,会一直被推高,推高,女性会不断提高择偶标准中的金钱数目,一个普通却自信的女性,普遍会要求男性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这不奇怪。

这个游戏的最后,就是男性的储蓄壁垒,被完全摧毁,像无数被蒙古军摧毁的城池一样。最终,男性放弃了自己的生育义务,它从心理上不再愿意成家,它失去了对于生育后代的心理责任感,它放弃了族群义务,它成为了一个单纯的消耗品。

就是花光,然后死去。

当男性在女性和资本的同谋下,被逼迫到沦落到这个心理境地上时,它基本上就放弃了自己的男性身份认同了。

这时候这个所谓的男性个体,它和那些女性,唯一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女性圣旨器可供出卖。

资本,去时间化。

个体,去性化。

繁殖的族群义务终于没人承担了,就像教会的土地被贵族夺走后,教会福利院也就开不下去了。

越是资本化的社会,生育率越低。这不是一个物质问题,这是一个结构问题。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种种行为就一句话:

以女屌丝为工具,榨干男屌丝的最后一滴血。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女性即能促进消费,

又能促进(恋爱或已婚男性)生产。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为什么资本家更愿意讨好女性?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一幅图就能说清楚。

2. 为什么消费能力的排名是女人>孩子>狗>男人呢,不是说男人赚钱能力更强吗?

第二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传统的两性和婚姻文化依然主导着社会。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照顾家庭的观点深入人心。乃至于婚前也是男人花钱远远超过女人,甚至由于女性在这个阶段的性别红利,只要她稍微不要脸一点,就可以找几个备胎舔狗白吃白喝白玩。

3. 情况会一直这样吗?

万幸的是,不会。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陈旧的两性和婚姻文化,也在冲击下迅速过时。

我们要感谢女拳,在她们不断挥拳的过程中,女性自己有没有觉醒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首先打醒了男性。城市女性率先表达出来了对传统两性婚姻文化的不满,并且做出了行动——不得不承认,女性的解放先于男性——而他们的行动第一个就刺激身边的男性。男人们突然发现,时代变了,旧的文化所构建的潜规则已经失效,旧的道德和舆论也都沦为了笑谈。

虽然女性觉醒早于男性,但回过头来说,男性觉醒的深度超过女性。女性的解放,是一种比较反动和自私的不彻底解放,表现在:没有对旧的文化传统背后的封建思想深入批判,反而又掺杂了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物化女性和消费主义的毒药。具体表现在:要权利不要义务,要自由不要责任。打破了旧的的束缚,但是贪心于旧传统提供的的物质供养。嘴上说着反对物化女性,其实是自己主动物化自己并卖个高价——区别仅仅在于,以前卖高价的钱给了女方父母,现在卖高价的钱给了女性自己。

男性被女拳打醒之后,觉醒的深度远远超过女性,基本是把矛盾指向了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这两个大本营。打碎旧的封建思想,这个比较容易,毕竟大家已经步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只要思想转个弯就行。而要打倒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就有很多人会不理解甚至反对了。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掌握消费力,资本就愿意讨好谁。

首先我们要承认,女性消费能力的统计数字里,很大部分其实是女性作为家庭的采购主力,为整个家庭购买的,并不完全取决于男女消费习惯的差异。这部分虽然也会收到所谓“讨好”的影响,但主要属于常规类型的基础消费,利润空间尤其是增量,很难吸引资本。因此下面仅讨论资本最爱的增量消费部分。

大概定义一下“增量消费品”。大致就是满足了人日常衣食住行需求后,各种为了达到舒适、享受、娱乐、精神满足等高级需求,而愿意进行新增、溢价、替代消费的工业品。他们具有高毛利、种类丰富、高增长空间、可复制(或认为制造伪稀缺)的特点,因此是资本盈利的首选。

下面区别来了。男性在数千至数万元这个比较典型的增量消费品区间的,最常见的消费品类是手机、电脑、HiFi、摩托车、自行车,也就是男生圈子里所谓“吸毒都强过玩XX”的那些。它们都是典型的大工业品,往往需要上万名工程师,数十万产业工人、数十亿元投资的基础设施组成的产业链,持续生产并消费数以千万计。

而同样范围内,女性最常选择的往往是化妆品、护肤品、鞋包、衣帽等。它们更接近手工业品,大概需要几头牛几头羊,十几名设计师,几百名工人,几千名柜姐,生产并消费几千上万件。但又不是真正的手工业品,因为手工业品最重要的人工的价值,被资本以品牌和人为制造稀缺的方式替代了。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消费模式更有利于资本?




        

相关话题

  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资本家? 
  为什么资本家更愿意讨好女性? 
  「骂马云的人有本事不用支付宝」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2020年兴起了反对以马云为代表的资本家的思潮? 
  如果人工智能和机械化普及了,人类工人被取代,平民失去工作,没有收入,不能消费,资本家该怎么进行剥削? 
  世界上的资本家都是没有祖国的吗? 
  企业家们为什么要不停地挣钱? 
  “过度”夸大善良是资本主义的阴谋吗? 
  资本家既然都996了,为什么不把事做绝,直接997? 
  如何不被资本家割韭菜?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感觉现在很多人都在加班,到底都在加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最高法明确经营场所滥用人脸识别属于侵权,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