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同为大国的清王朝?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清虽弱,却能比较有效的统治,讹大清的效费比直接统治要高。而印度没有能有效统治的政权,大英只能自己上。。。。

如果七年战争胜利者是波旁的话,依法国人对大清的了解和不喜欢算效费比的德行,兴许就真改朝换代了。。。


user avatar   jiang-xiao-w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大家支持。我的见识还很浅薄,真是献丑了。


灭亡莫卧尔统一印度简直是大英帝国殖民史上最大失误好不好?

灭亡莫卧尔之前英国就可以在印度全境驻兵贸易开采矿藏役使民伕。不用承担统治者的义务(建设并维护印度的交通设施,压制印度百姓),而享受统治者的全部权益。这时候印度的上层阶级是英国人的同盟军,英国人支持印度上层阶级的统治,而上层阶级负责从底层刮油水给英国人上供。

灭亡莫卧尔之后,英国就被迫在全印度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机构,一方面要镇压被夺走权力的上层阶级反抗,另一方面还要亲自去刮油水。一个失误就是印度大起义,要花无数的银卢比去打仗。最后算一下总帐,收入减去开支,不比之前赚的多,还把印度上层阶级推到英国的对立面去,留下无尽后患。

等到了大清朝,英国人就聪明多了。灭亡大清这种事多傻呀,好好揍几顿,让大清知道谁才是老大,谁该给谁上供不就行了。英国人把持大清海关,一年给大清朝几千万两银子税收。英国自己得到的只会比几千万多的多。

英国人在印度花了上百年无数真金白银才打下了整个印度。而英国人通过两场鸦片战争,一场八国联军就让大清跪下甘愿献上一切财富。这ROI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所以当年灭掉莫卧尔是大英殖民帝国不成熟的表现,后期对待清朝又拉又打的手腕则体现出一个成熟的殖民帝国高超的统治手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朝最危险的时候大概是白莲教起义到洋务运动之前这一段,这时候清朝统治的特点是:多年的积蓄因为白莲教起义挥霍一空,火炮落后英国200年以上(如果沈阳故宫方面认为红衣大炮即伊丽莎白时代舰炮的说法确实的话,如此鸦片战争就很有意思了,拿战英国炮打文艺复兴英国炮。。。),绿营也非常腐败,同时乾隆前期较好的经济局面也随着内卷化不复存在,流民与饥荒不断催生农民起义。

洋务运动之后的清军虽然依然经常被吊起来打,但好歹没有鸦片战争时用野战炮轰几下就溃散的情况了(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炮轰溃散,并非肉搏:为什么中国有关鸦片战争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从未强调过清军白刃战打不过洋人,是怕丢人吗?),因此西方国家的军事成本也提高了(参照物如中法战争,法军在火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不断采用刺刀冲锋来取胜)。

之前的清朝反倒处于自身财政状况较好的一段,国库存银一度达7000万两,而马戛尔尼使团刚好是在白莲教爆发之前。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国人不是笨蛋,马戛尔尼的书里对清朝也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通篇贬,也有夸的篇幅(英国使者马嘎尔尼眼中看到的是「康乾盛世」吗?),而结果论而言是英国之后40年并未发动对中国大规模入侵。马戛尔尼曾当过马德拉斯总督,这样的人怎可能是军事外行,我看使团相当程度上也有刺探清朝情报的目的。要知道当时的东印度公司连打迈索尔都很困难(下面会说),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动武之事自然慎之又慎。

白莲教爆发之后,英国又因为一系列因素出兵能力受到限制。白莲教起义3年前,法国革命战争爆发。起义当年,拿破仑横扫意大利。英国被迫将大部分陆海军用于对法国作战。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立刻在印度增派兵力,对马拉塔联盟发动总攻(1817-1818年),但同期对旁遮普(1810-1820年)的进攻却被锡克人击败,东印度公司随后又进攻缅甸(1824-1926年)。本土则在休养恢复拿战损失的同时,干涉葡萄牙(1828-1834年)和西班牙卡洛斯内战(1833-1840年),在非洲入侵阿散蒂王国(1823-1831年)未能得手。在鸦片战争的同时,东印度公司还派兵出征阿富汗,结果遭到惨败。在欧洲,英国则联合奥斯曼对付埃及帕夏穆罕默德-阿里。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继续增兵对付盘踞旁遮普地带的锡克王国,经过两次锡克战争后终于将其吞并(1845-1849年),自此英国基本控制了整个印度,第二次英缅战争(1852-1853年)也以胜利告终,占领了下缅甸。但此时欧洲又爆发了血腥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刚一打败沙俄,英法联军的兵锋就重新指向大清。


总得来说,不应低估那个时候的英国人扩张野心,如果他们认为扩张有利可图,那就一定会打。我很多年以前第一次通过EU3和wiki完整了解到英国的对外战争列表的时候也吓了一跳,那真是一大长串的密集,18世纪以来几乎就没有几年没在打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在这个大清最易受到外敌大规模入侵的时代,运气不错,因为东印度公司仍然忙着统一印度或进攻东南亚国家,相继与迈索尔、马拉塔、锡克、阿富汗、缅甸等国交战,兵力不足,要想进攻中国必须得到议会批准从本土派兵。而欧洲也总是陷入战火之中,使得英国本土有空闲派出远征军的时间依然不多。

同时,印度在莫卧儿崩溃之后的乱局虽然表面上有利于英国入侵,但各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也给英军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比如迈索尔王国的提普苏丹,在法国荷兰支持下多次大败英印军,英国历经4次战争,直到1799年方才将其打垮,马戛尔尼也直接指挥了其中的第二次战争。马拉塔对英国的战绩没有迈索尔好,但英国人也称不上轻松,一共耗费三次战争才吞并,其中第一次战争未能取胜。第二次战争(1803-1805年)英军的策略是:威尔斯利(威灵顿)进军德干高原拖住马拉塔主力,莱克将军等人打印度斯坦,结果德里顺利拿下,但威灵顿却因为战略失误被马拉塔军咬住了,马拉塔骑兵多,要跑跑不掉,所以被迫决战。结果威灵顿超额完成了任务,毁灭了马拉塔大军,但也打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险一战,多次面临全军崩溃的危机。要知道英国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威灵顿这样的名将,要是挂在殖民战争中可就亏大了,这事在英国人内部大抵不可能没有议论过。有些人说《帝国全面战争》的马拉塔做得太强,我不这么认为,要知道历史上直到游戏时间结束(1800年),东印度公司才刚刚打下迈索尔,马拉塔仍然是个大国,英国势力只是在印度站住了脚,遏制了马拉塔坐大而已。

所以这些印度土邦顽强抵抗的作用一是拖住和分散了东印度公司殖民军的兵力,使其难以下定决心去打一个大国,其次则是让殖民者见识到了打下一个个分裂地区的模式可能并不是最有利的,至少在一个偌大的印度还需要消化的前提下,英国很难再抽出兵力对中国地方省份实施占领。


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因为自身的僵化和停滞浪费了20年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除了巴夏礼使团事件多少被人抓了小辫子之外,其余时候基本上还是被动应战对方有计划的入侵。比较幸运的是英法军此次战争的模式依然不是打下一个省作为殖民地,而是直扑北京,战后,英国因为达到了扩大通商口岸和控制清朝海关的目的,更认为直接推翻清政府未必对自己最有利,于是在中国的扩张野心有所消退。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是纯属本人瞎想的看法。

国情决定命运论。

莫卧尔帝国是一个分封制国家,各地方行政体独立性很强,中央相对比较弱,中央没能力强力压制和控制地方,各地的领主都是有权有势的土皇帝。还有莫卧尔帝国控制范围有限,没有全面控制整个南亚 ,还有一大片地区压根不听莫卧尔皇帝的法令。很多地方领主和印度在野的利益集团反而及其恨莫卧尔皇帝。

所以,英国控制莫卧尔中央政府和皇帝是没办法控制整个印度的,施行半殖民间接治理根本行不通。还不如把他搞死,直接跟地方领主们协商或者镇压来的划算。莫卧尔国相当于一个不愿降的势力较大的土邦而已,不搞死可能会增加殖民统治成本。

大清国(最起码国家核心区)是超级合格的古式中央集权的政权,清廷虽然衰落 已经力不从心。但是清廷还可以牢牢的控制地方,国家核心区域皇帝的法令还是十分有效的。控制了清廷就是控制了整个中国,用不着考虑地方势力。

还有,一旦推翻了清廷的统治,就会引发各地自立为王和军阀割据,英国需要一一的妥协安抚或者镇压,这样成本直线上升。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廷还是拥有较强的势力。如果非要搞死清廷,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直接统治,不仅引起百姓的抵抗,也会引起清廷以及跟清廷利益一致的阶级拼死抵抗,英国损失一点都不会小。

所以,控制清廷和皇帝,实行外部影响干预式“半殖民地统治”,比直接殖民统治来的更划算一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在印度经营的比较早,对南亚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在南亚逐渐拥有了足够的基础,和培养了大量协助势力。英国来中国比印度晚,中国距离更远,而且还有其他殖民者竞争,还没培养完自己的在华基础。

所以,保留清廷、控制清廷更符合英国利益。


user avatar   xc51-dong-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稍微介绍一下英国对中国政策的转变的原因及效果。

希望对各位能够有所帮助,同时希望各位能指出其中的错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三十年,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逐渐进入全盛的时代。

这个时间的英国外交大概由巴麦尊操作。

在这个期间(指巴麦尊做外交大臣开始)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内的大大小小数十次战争。

巴麦尊这些狂热的暴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迎合英国工商业集团扩展鸦片贸易和商品市场的欲望。

正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英军头目璞鼎查这么宣称

兰开夏的全部纺织厂的产品也不足其一省日常购备的布料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不客气地扇了他们一巴掌。

我们从中国输入的丝茶却是大量的增加的。但是这种丝茶增加的结果,完全是靠鸦片和香料,而不是大量的制造品的贸易换来,但商约要为我们增加的,应当是制造品的贸易。
作为主顾来说,他们(指中国)对我们的重要性,抵不上西印度殖民地,意大利诸岛,或欧洲一个较大的国家。
最后,形成了亏本生意
中国市场不能消纳这些货品

那么摆在英国政府及工商业集团面前的问题就是

如何让中国人消费我们的产品?

那么我们就得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英国货卖不出去?

在印度与中国,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是由小农业和家内工业形成的。
由农业和制造业直接结合引起的巨大经济和时间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生产物,提出了极顽强的反抗。—《资本论》第一卷 P412—413

香港副总督米琪在中国实地考察十年后,于1852年写成《中国手工业的特点及其对外国商品侵入的抵抗》文中提到

全部劳动自然地结成一体,以排斥外国人及其新奇货品。

正是中国坚固的自然经济抵抗了商品的入侵。

于是英国认为有必要修改《南京条约》

在更大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从此以后,我们的商人取得沿大江河航行,在大的经济中心开行设业,并自由出入所有港口。—1857年6月9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

但是这个时间显然无论英法,大部分中央的人都没意识到“为什么货卖不出去”的核心原因。仍然停留在“开口岸”“卖鸦片”的想法上。

直到1858年,额尔金把米琪1852年致文翰的报告(后文提到)连同自己的信函递给了英国外交部。

英国部分当权人物同意米琪“中国市场局限性”的看法。

更进一步强迫中国让出更多的特权,会造成商人所要求的中国的真正开放,因而也就可能导致中国国内的混乱。而紧接着中国国内混乱的后果,必然是国内政权的崩溃和不可避免的某种形式的英国统治。但是,如果英国在华利益注定是短暂而有限的,又有什么理由使英国为保护这些利而承担起扩大了的义务的费用和责任呢?—《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 P38

所以他们认为应该

零碎地在华逐渐扩展经济机会,有限的进展和调和的政策是势所必然。一《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P36

而另一面,工商业集团(迫切地想要扩大市场赚钱)认为应该

把满清变成印度

所以反对上面那几位

放弃了一个本可廉价取得的帝国一《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P3

这是一场长久而又激烈的讨论,答主水平有限,无法对这个讨论做出太多描述。

所以在这里只能提供在华人士的见解。

他们在与中国人打过交道后从对华贸易的总趋势、列强争夺中国的形势、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情绪而认为应该采取“缓进政策”

额尔金在1858年就认为

作为全国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外籍税务司管理下的海关,可以成为改造清政府及其他部门的模式。—《李泰国与中英关系》P106—107

各国使节则达成了共识

以安全,经济利益与地位作为标榜,把中国改造为一个现代世界占有适当地位的国家—《李泰国与中英关系》P106

额尔金的弟弟卜鲁斯认为

要在中英之间建立一种足以维护与扩展英国在华利益的关系,就需要把中国作为一个能够独立负责的国家看待
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以行动加强这个衰弱的政府。—《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P23

英国政府在同治中兴及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对中国采用较为平和的手段,与之前的抓住各种借口入侵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义和团事件以外…在甲午战争打碎了同治中兴的美梦后,许多列强驻华外交官都发生了调动,就像雪饵在《国运1909》中说的那样:从原本“积极融合”的平和的外交官变成了“只会拿着直尺在地图指手画脚”的人。

这很瓜分狂潮)


他们指责阿礼国实际代表了中国的利益




看到这里,请不要以为英国等列强真的是过来建设中国的。

只是在侵略者所允许、所给予的范围内学习资本主义的某些东西,只是尽着为侵略者开辟道路的任务而已。—《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P213

范文澜先生也说过

这种“现代化”,只是在帝国主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现代化”,以达到半殖民化的目的。—《中国近代史》(忘记哪页了)

在面对中国人民抵抗时,偏向中国人,造成表面上帮助中国的假象。

背后帝国主义在华的大本营——总税务司却在这几十年中将“帮办关税”从仅限于江海光推广到了全国各个海关,其后染指常税(关税针对洋人,常税是针对华人的)厘金等等经济项目,干预中国外交等等“使清政府现代化”的措施,可一个没有少干。



反对 @贾志丙

将这个问题归结于“因为印度的激烈反抗给英国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扶持清政府”

这种简单地把两个看起来相似实际基本没有联系的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玩弄类比法,是忽视历史的实质(布哈林语)。

清政府和英国等列强在此期间的关系不应该被理解为“狗与主人”而应该理解为“合作”

列强利用清政府扩大自己的在华利益,而清政府则利用列强们巩固统治,同时吸收新的思想进行儒教中国的现代化尝试。



被人提醒,那我只能强行扯一波了……

如何使中国购买英国商品,这是英国目的的核心。

但因为中国完善的自然经济,英国货物卖不出去。就得想办法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单靠开辟通商口岸太慢,就有了缓进派与急进派。

急进派要求按照印度的模式把中国直接打成殖民地;缓进派认为可以加强清政府,依靠使清政府进行资本主义改革,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这两种模式中,前一种模式被认为是“只看到眼前利益”(苪玛丽语),并且确实如此。消灭清政府必然招致清政府全力反抗,到时候就不是一鸦二鸦那些一触即溃的军队,而是清政府的所有精锐部队,社会精英们组织的低军事化但是成本低数量大并可兼顾生产的团练武装。英国将会遭遇和太平天国一样的困境。(指被农村包围城市…详情可以看《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

而且由英国消灭清政府后组成的殖民政权依靠强制手段进行殖民化也必然激起广大中国人民的斗争。他们的斗争会比清政府及社会精英的斗争强烈得多。成本太大,且极其不稳定,国际局势也不允许英国这么做。

所以对于英国而言,利用总税务司对中国的关税进行干涉,染指外交(中法战争的大部分外交都是经手总税务司的,不仅如此之前的中葡里斯本条约也是。)比打垮清政府及压制愤怒的中国人民要简单实惠的多。


user avatar   yuan-mou-ren-91-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问反了 ,正是因为英国的入侵才能保证清朝能撑到19世纪。

在英国入侵之前数十年,清朝已经因为此起彼伏的汉人起义搞的财政濒临崩溃,但正因为和西方国家在茶叶,丝绸和瓷器上的贸易逆差让清朝的财政有盘活了过来。

之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也只是为了扭转之前的贸易逆差而发动的,本质并不在灭国。但正是此战让英国发现这么个大帝国所展现的战斗力甚至不如非洲的土著。

面对当时那个腐朽羸弱的中国,英国未尝不想再造一个东支那公司,但此时已经不是英国一家独大可以独吞印度的时代了,西方列强都想来分满清一块肉,反而保证满清的存在。

再之后列强瓜分中国利益的时代,满清所表现的要多少我给多少的合作态度让列强欣喜的发现满清这个土著政权为他们篡取利益的效率比他们自己统治中国这么个烂摊子的效率更高,此时列强反而站出来维持满清的统治。而由于列强的存在,满清正好转移了国内矛盾,本来应该爆发的林登万变成了义和团。

可以说要是没有慈禧怒宣全世界这骚操作,列强没准能帮满清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列强也尽力了,就辛亥革命刚发动时那局势,满清那群只会玩鸟的王公大臣但凡有一个有一点决断能力的,革命军分分钟被剿灭。

万幸,天佑中华,鞑清自己跳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不是算人口买卖,你报警看警察抓捕抓不就知道了么?




  

相关话题

  为什么清朝皇帝给汉人抬旗会给汉姓后面加一个「佳」字? 
  为什么我国最后四个封建朝代里面,宋明的面积远不如元清? 
  如果非要从蒙古与满清之间选一个作为最后一个王朝,你会选择哪个? 
  从维护稳定团结角度考虑,明史案是否罪有应得? 
  穿越明末,如何救国,才能超脱别人写过无数次的套路? 
  雍正王朝里为何上书房大臣面见皇上时自称会不同? 
  为什么嘉庆给和珅定罪,以往说法株连九族,和珅的家人确一直好好的待在恭王府,直到今天?和珅是什么本事? 
  奥斯曼帝国和清王朝之间,是否存在藩属关系? 
  如何评价「圣女贞德」让娜·达尔克? 
  甲午战争,如果清朝不肯投降,会打出个什么结果?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果粉这一群体?
下一个讨论
是否真的存在普世(适)价值?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