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淘汰,是历史的自然进程,就算你通过编纂方言词典、举办各种方言活动等个人的奋斗,强行为其续命,也续不了多久。
语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的决定的。上古诸侯林立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相对闭塞。相对独立的经济,导致了即便同在山东的齐鲁两国,也各有各的方言。齐国产绢,鲁国产缟,二者基本都是家庭手工生产。那么从事绢的生产和销售的人,只需要使用齐话;从事缟的生产和销售的人,只需要使用鲁话。只有在齐鲁两地相互倒卖的行商,才有必要同时通晓两种语言。
然而到了近现代,怎么样了呢?你开了一家纺织厂,需要从天津购买设备,从北京获得进出口许可,在上海联系经销商,从湖南、甘肃、江西、河北等省广招工人。这种情形下,你使用山东话显然是不足够的,现实迫使你必须使用一种在京津沪湘甘赣冀都能交流的语言,否则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幅下降。不仅是你,与你打交道的经销商、供应商、政府官员、工人都必须使用这种语言。
所以,对应经济全国化,普通话必然会大行其道;对应经济全球化,英语必然作为一种世界普通话大行其道。语言并不是因为受保护而存在的,而是因为被使用的迫切需要而得到生命的。
我爷爷是在改革开放时南下深圳的一枚会计师,之后全家一起定居广东,算起来我应该是广东人。粤语算是中国方言里最有活力的了,但据我观察,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政府、学校、各类事务所以及图书馆等公共性较强的场所,保守估计普通话已经达到了90%以上的使用率。同时,粤语已经被普通话“侵蚀”得体无完肤,很多人在说的已经是一种由粤语拼音和普通话词汇构成的语言。比如不再说“影印”,而说“复印”;不再说“银纸”,而说“现金”或者“钱”;不再说“一个字”而说“五分钟”。这种进程,固然导致一些文化湮没在历史长河里,教人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却也是文明进步、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看看答案里某些说方言的人满口的优越感,就知道推广普通话多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