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湖南 24 岁小伙大热天打球当场猝死,目击者称他下场后喝了冰水,猝死是否与喝冰水有关? 第1页

        

user avatar   thinkra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者还是秃样,听见冰水就着急发稿抢热度。也不问问那冰水是不是饮料,平时有没有玩电脑游戏,听的是不是些什么糜烂的流行音乐,更不深究一下为何要沉迷篮球这种西洋运动而不是太极拳广场舞强身健体。白白浪费了那许多教育意义。


user avatar   tang-xu-7-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干力气活的人,给他们买冰水喝都是不喝的。

有时候会选择喝可乐也不愿意喝冰水,

后来我就有了疑问,也勉强了解到了一些原因,我不知道解释合不合理,说出来给大家批判,

运动后肌体会有些不一样,就像是机器过热,

突然性的喝冰水相当于突然冷却,热胀冷缩容易导致机器里的器官出问题。


我小时候贼喜欢喝冰水,我现在都喝热水,我的身体比小时候更好么?

我小时候消化总是容易出问题。

我现在主要是久坐容易引发潜在问题,喝热水多走动几步,缓解压力,等水变凉的过程也可以发散一些注意力,放松一下。

这也算是我的摸鱼大法了。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补充下:

我在回答里说得很清楚吧?别喝太急。

补充下,高温下补液要注意补充电解质,不能极速、大量直接喝普通矿泉水。

我全文也在说,别喝太急。



不要事事都怪冰水,这里面更大的杀手被你们无视了。

看了一圈回答,各种野生科学家都在答案里出现了,还有说什么喝冰水给心脏造成低温刺激。

要是这个冰的温度都传到心脏去了,首先给你嘴冻烂,然后食管冻穿。你哪是喝冰水,是在喝硫酸吧。

具体死因,现在肯定不清楚,我这里就分析一下题目提到的条件。

大热天打球猝死几率暴增

高温天死亡风险本身就是极大的,他还在高强度运动,与其说避免冰水,不如说:

要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下。

高温下猝死的新闻数不胜数,举个国外的例子:

因为高温可以直接逼停心脏。

当气温超过34℃,疾病发生和死亡率的曲线就会直线上升。

当然预防得从更低温度就开始了,因为对人体的影响更早:

  • 当气温超过33℃时,会出现心率加快、排汗增加的表现,也就要求心脏做更多工作
  • 同时为了散热,浅表血管扩张,回到心脏的血液更少,心肌供血不足;
  • 高温天气,湿度增加,空气含氧量也会下降,心脏供氧不足;
  • 后两者又需要心脏进一步供血(也就是心率加快)。

这就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饱」。心脏很大概率会直接罢工。

所以纠结于是否喝冰水,不如告诉更多人高温天不要打球,不要暴晒,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好

剧烈运动后冰饮可能会不舒服

喝冰水之后,会诱发胃肠道的收缩反应,如果与核心温度差距过大,喝得又比较急的话,就会出现如高票答案 @喵大人 描述的症状:

面色发白、胃里有绞痛、想吐还吐不出来。

他的表现还有个原因就是喝了汽水,本身胃就不舒服,CO2释放之后会加重症状。

另外冰水有可能通过刺激外周的迷走神经降低人的心率,但不可能逼停,通常人体都是无感知的:

但在高温本身就导致心脏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这是否会形成最后一根稻草,我这不好去说「能」或者「不能」。

不过核心,仍然是「高温下打篮球」,而不是「喝冰水」

对于日常想喝冰水,或者去外面逛了一圈的人想喝点冰凉的,只要自身能耐受,别喝得太急,并不影响什么。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些天欧洲杯的时候丹麦运动员埃里克森踢着踢着突然就断线了,心脏骤停,请问他倒地之前喝什么了?

今年4月29日,广西一大学生球场晕倒,救治四天后离世,请问他晕倒前喝什么了?

去年7月22日,浙江一27岁小伙打篮球,比赛开始没多久就猝死了,请问他倒地之前喝什么了?

好容易来了个猝死前喝了口冰水的,这帮人可算找着论据了——「我说什么来着?喝冰水有害吧?」就有点那种好几十岁了生个病都会有人怪你年轻时月子没做好的那种感觉……


要我说吧, 与其揪着死者出事前喝了口冰水这事做文章,不如科普下大热天的别过分剧烈运动比较合适……

还有,有可能的话尽量学一学CPR和AED使用方法,关键时刻搞不好能救人一命。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段时间刚好跟 @阿源老师 在群里讨论过冰水的问题。

这个男子猝死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冰水肯定不是主要因素。

目前猜测,这个病例的死因可能和高温和高强度运动有关。这些都会极大的增加身体,尤其是心脏负担。

初次之外还要考虑病例本身的因素,猝死的可能性很多,比如冠心病、遗传性心律失常、脑出血、肺栓塞甚至支气管哮喘都会导致猝死。这其中,心源性猝死的比例最大,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在心源性猝死中,大约有5-25%的心源性猝死是由遗传性心律失常所致。

而青少年(3-25岁)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发生的几率很低,中国目前还没有有效的临床数据统计。

但是与老年人发生SCD的常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不同,青少年发生SCD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排前三的原因是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异常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1]

而这些很多都与基因遗传相关。

比如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在青少年群体和运动员中是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其他还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等

除了这个以外,遗传性原发心律失常也是造成青少年SCD的原因之一。这种疾病一般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进而发生心脏电活动异常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其中比较常见的像是长QT间期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等。

以上可能都是大家平时不太关注的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尤其是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猝死的风险依然是存在的,同时,这些是可以遗传的,尤其像是遗传性原发心律失常这类常见于家族性遗传和聚集性发作等等。

遗传性心律失常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中有一个为患者,则子女的患病概率为50%。

所以,正经的,如果大家如果家族里有过相关病史,尤其是多人病史的,或者说有明确的遗传型的心律失常这种问题,非常建议去做一些基因方面的检查,尤其是那些喜欢跑马拉松的,爱熬夜的,喜欢喝大酒的。很多心律失常是没办法在医院做心电图发现的,因为不发作就是没有任何症状,发作可能人就没了。

参考

  1. ^ http://jsp.365heart.com/detail/article/31523E42-88DD-4EE9-BE98-E5F3FA519105

user avatar   xi-gua-chi-bu-gou-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猝死是没结论

因为尸检的很少,尸检可以看出来一些问题的

就我经历过的猝死案例,有连续上网几天不下楼的,熬夜熬久了,室友打120,半路人就不行了,到了医院回天乏力。

还有经历轻微体育活动,直接倒地的,抢救几小时离世的

还有工作期间,倒地不起的,不是高强度体力工作

还有我姑父,刷牙直接倒地,一句话没说,我妹那时候才几岁大,唉,公务员,还是技术骨干。

还有我们教学医院的医生,值完夜班就没起来的,老师和同学发现他的时候,人都凉了,唉

对题主说到的这个案例,严格来说,高强度运动,高温,大量出汗,都是诱因,至于喝冰水,有答主找到了家属的b站评论,我倒觉得如果直接喝冰水带冰碴的那种,多少还是会对身体有刺激,如果只是从冷柜里拿出来,应该对身体影响没那么大。就我个人经验,就算喝冰的,喝慢点比较好。

再说说抢救,急救对施救者的技能要求很高,即便对临床医生而言,能够把急救整个流程完成下来,都很不容易。

最理想的医疗救助是,倒地后,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人,进行评估后施加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几分钟内能用上AED,如果没有的话,几分钟内送到医院也行,否则心脏停跳时间一长,肯定回天乏术,我曾经抢救的一个学生,我大概几分钟就赶到现场,给了很规范的心肺复苏,胸腔吹气能明显看到鼓起来,心脏按压的频率和深度也没问题,最后还是没有醒来,搞得我那段时间好崩溃。

反正两句话总结

1.最短时间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还有AED。5分钟内。

2.最短时间送进抢救室。如果现场复苏成功,晚点送医院没事,如果现场没反应,那就不要浪费一分钟时间。

以上两句话,真的是需要最理想的情况,大部分现场都做不到。

现场急救,在纯靠人力的情况下,能救回来的,一般都不是很严重的病例了,心脏停跳,没有主动呼吸,能救回来的是少数。

我倒现在就抢救回来一个术后麻醉低血压,心率下降的,其他生命体征波动大的患者,都没有救回来。唉,能救回来真的很难。

再说舆论环境,能挺身而出的不多了,这中间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又有几个。


user avatar   shoudoumaoda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些回答的言论以后,实在是有点忍不了了。

你要是说高温天气下长时间运动有危险,那么还是挺有道理;

你要是说本身有隐匿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剧烈运动后猝死,也有可能;

把死因归咎于喝得那几口冰水算是什么鬼。

这黑锅冰水背得也太冤了。

高赞回答里居然还有人把自己运动后喝冰水的胃肠不适感当作冰水“很危险”的证据……

问题是很多人即使不运动、即使在凉爽舒适的空调房里,咚咚咚灌几口冰水也会有胃肠不适啊,难道就能说“冰水是危险的致死物”?

这就是典型的错误归因了。

很多人觉得剧烈运动喝冰水后危险,大概是认为“剧烈运动后人体处于应激或者高体温的状态,饮用冰水后的骤然冷却会给人体带来强烈的刺激,可能会诱发危险。”

这个思路乍一看很有道理,但这是显然不知道人体的内环境调节能力有多么强大。

之前看过一个研究,体温36.5摄氏度左右的你,即使咚咚咚喝下数升的0摄氏度冰水,核心体温下降也不会超过0.1摄氏度(E R Nadel, and S M Horvath. Peripheral involvement in thermoregulatory response to an imposed heat debt in ma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hology,1969.)

就凭这一点把人刺激死了,显然是低估了数百万年进化给人体带来的适应能力了。

可能还是人忍不住会想杠——你说的那都是正常人喝冰水的情况,这件事里猝死的小伙是剧烈运动后的,与静息状态的情况不一样。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另外两个极端点状态下冰水对人体“危害”的例子:

如果互联网有记忆的话,可能有人会记得几天前有这么一个新闻:

前面这起事件发生在几天前,简单点说就是一位男性患者在深圳的高温天下连续外出工作数小时后不幸去世,去世前体温一度高达42摄氏度,属于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

与现在这起事件对比一下,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一个是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导致热射病(重度中暑)后不幸死亡……

一个是大热天剧烈运动后不幸猝死……

在后面这起事件里,很多人把小伙猝死的原因归咎于大热天剧烈运动后喝下去的那几口冰水;

但要知道,在前面那起热射病致死事件中,冰水恰恰是最有效的抢救手段之一:

热射病的预后很差,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但与年龄,基础疾病,最高体温相关,最重要是与高热持续时间及降温迅速有关。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达到80%。无论是否干预,大约20%的存活者遗留脑损伤。一些患者遗留肾功能不全。体温不稳定可持续数周。所以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怀疑他人或自身发生疑似热射病的情况,救治的核心原则只有一个——降温。

立即开始快速积极降温是挽救生命的最有效办法,对于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冷水或冰水浸泡是首选方法。对于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可冷水浸湿皮肤并扇风降温,并考虑使用湿冰袋或化学冷敷袋作为辅助降温手段。一般口温或肛温降低到39摄氏度以下的时候方可停止降温

(来源:《默沙东医学诊疗手册》,热射病章节)

对于严重的热射病患者——也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失灵,人体严重过热的情况下——别说喝冰水里,有时候是要往人体表直接大量喷洒冰水、甚至把人直接浸泡到冰水里来快速降低过热的体温的。

可能还有人会忍不住想杠——说这里面是把人直接浸泡到冰水里,也没让人喝冰水啊

问题是,人都重度中暑甚至热射病了,还喝得下去东西吗?

如果能喝得下去,当然是要直接喝了,这是救命的啊。

如果有些人说的剧烈运动后喝冰水很危险能成立,那么同样的冰水,同样的高温天气剧烈运动/长时间工作后饮用,为啥有时候能害死人,有时候又能救人?

既能救人又能杀人,还不涉及剂量差异,难道是冰水这玩意具有“佛魔二相性”?

顺便说一个有趣的事情,重度中暑热射病一般是交给重症医学科也就是ICU来救治的。以前在ICU轮转期间,有位老大夫吐槽——在北医操场看到打球中暑的小伙,让人家买点冰水来饮用和浇洒降温,被一堆老头老太太阻止,理由就是人家小伙中暑了,喝冰水太刺激,得喝热水。

老大夫心想……我一辈子救过的中暑病人比你们听说过的中暑两个字还多……这还是医科大学的操场,老头老太太们不是医生家属就是医科大学教职工的家属……

另一个应激状态下的冰水用途是急性的消化道大出血:

一些消化道溃疡或者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大量饮用冰盐水来辅助止血的。

当然了,现在因为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办法已经用的少了,但不代表不能用。

说完了冰水,再说说这起事件里的小伙子为啥会不幸猝死。

其实对于青年人猝死的,除非是特别特别极端的过劳或者大负荷运动,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有隐匿的基础性疾病……心源性的、神经源性,偶尔也有代谢性的原因(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

这里面的小伙子,大概率还是因为有隐匿性的疾病,运动相关的猝死心源性疾病的可能性大一些,前段时间欧洲杯上倒下的埃里克森就是案例。

至于冰水,我想说,电脑都不怕水冷,进化了数百万年的人类怕几口冰水,实在是不太可能的。

冰水能不能喝,其实恪守两个原则就行:

  1. 不干净的冰水不要喝;
  2. 自己胃肠道受不了的不要喝。

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有些人像我一样,一年四季咚咚咚喝冰水,有人可能两口冰水都会胃肠道不适,后面的情况,还是别喝冰水了。

但妖魔化冰水,也确实没必要……


user avatar   ji-zao-de-huang-yi-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贴一段热射病(重症中暑)的治疗原则,你们觉得医院给热射病人灌冰水是救人还是害人?你们觉得大热天喝冰水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在现场可供选择的降温方法包括(但不限于):①蒸发降温。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可以实现有效降温……②冷水浸泡。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EHS患者。利用传导降温的原理,用大型容器(如浴桶、油布、水池)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2~20℃)中,这可能是现场最高效的降温方式,降温速率在0.13~0.19℃/min,不同温度的冷水降温效果无显著差异……③冰敷降温。利用传导降温的原理,使患者头戴冰帽或头枕冰枕;或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注意保护阴囊)、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应注意每次放置不多于30min。冰敷时需注意观察局部皮肤色泽变化,以免冻伤。由于这些方法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建议冰敷的同时对皮肤进行有力的按摩。实际上冰敷降温的效果并不理想,降温速率在0.034℃/min左右。④体内降温。用4~10℃ 生理盐水胃管灌洗(1min内经胃管快速注入,总量10ml/kg,放置1min后吸出,可反复多次);或直肠灌洗 (深度不小于6cm,以15~20ml/min的速度注入总量200~500ml,放置1~2min后放出,可反复多次),灌肠时注意灌入速度不宜过快。快速静脉输注4℃的冷盐水也可实现有效降温,尤其适用于存在脱水的EHS患者,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参考相关文献,本共识建议60min内输注25ml/kg或总量1000~1500ml的4℃生理盐水。该方法的关键是保持较快的输注速度,否则达不到降温效果。同时应注意监测核心温度,使其不低于38.5℃。若现场无冷盐水可供,可使用室温生理盐水亦有助于降温。⑤药物降温……

参考文献:

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宋青等.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44(3):181-196.


user avatar   zhui-feng-yue-yi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运动后喝冰水会不会导致胃肠道相关反应」,比如呕吐,胃痛,腹泻,腹胀等等让人痛不欲生的症状,那我告诉你,大概率是有关系,尤其是对胃肠道比较敏感的人群,要避免寒冷刺激,这倒没什么错。

是以,我反对运动后无脑灌冰水这种行为,尽量用常温的水,小口的饮用,减少胃肠道的刺激。至于平时能不能喝冰水,因人而异,有人喝了没事,就无所谓,保守一点就少喝,有人喝了难受,就别喝,就这么简单。

问题是,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个呀。

我们讨论的是「喝冰水会不会导致猝死」。

一堆人在这举例,你们喝冰水之后怎么不舒服的症状,有意义吗?跟猝死有关系吗?基本没什么直接关系。

猝死,首先考虑的是心源性问题,大部分猝死都是心源性的,同时据报道,这个人本身就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病,那么大热天剧烈运动后出现猝死,简直太正常了。。。

我甚至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有心脏相关基础病的人还要在极端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

我不确定冰水是不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但我确定,在极端天气下剧烈运动这件事,一定比喝冰水这件事对心脏的影响要大的多。

事实上,不管是不是存在基础病,在极端天气下剧烈运动,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所以,这件事警示我们的,是不要在极端天气下剧烈运动,这基本上是确定的。

至于运动后能不能喝冰水,它对消化道功能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对于猝死,它可能在这其中成为某些情况的诱发因素,重要性肯定是大不过和剧烈运动本身的。

解决问题要抓当前主要矛盾,不要对细枝末节揪着不放,这在我上学时是高中政治课高二哲学部分的必学内容,但就现在观察,很多人学的都不合格。


user avatar   aspergill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喝不喝冰水,是不是诱因,不得而知。

让冰水背锅也许是个好办法。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运动性猝死。

转发一篇我师弟写的科普

运动性猝死:一个悄无声息的死神

2021年6月14日,哥本哈根公园球场,当丹麦球员埃里克森无对抗下踉跄倒地的时候,他的大脑一片空白。队友发现他呼吸窘迫并逐渐失去意识。随后队长开始急救、队医冲入场内…大约10分钟后,这位从阿贾克斯走出的丹麦天才恢复了意识并在全场球迷的掌声和祈祷声中被紧急送往医院。[1]


被意外中止的比赛重新开始后,丹麦人没能防住芬兰队的左路传中,遗憾地输掉了比赛。然而自队长凯尔飞奔向命悬一线的埃里克森之时起,丹麦队的医疗团队和全体球员早已在全世界观众的注目之下完成世上最美的防守:他们在人墙内通过及时专业的心肺复苏成功抵挡了死神悄无声息的突袭。


毫无疑问,今晚的埃里克森是幸运的,他的经历在足球世界并非个案。遗憾的是,有些球员猝然倒下后便再也未能醒来。

§ 2003年,法国联合会杯半决赛中,喀麦隆中场维维安·福在无对抗情况下猝然倒地,送院不治,年仅28岁。

§ 2014年,被视为“希望之星”的王仁龙在训练中猝然倒下,后经抢救无效。这位大连超越的球员在离世时未满18岁。

§ 2015年,青岛海牛队塞尔维亚外援戈基奇训练后突发休克,经抢救无效后离世,年仅29岁。

§ 2017,北京北控的科特迪瓦外援蒂奥特在训练中猝然倒地,送院后宣告不治,年仅30岁。

更多悲剧不再列述,但索命死神真实存在。运动医学领域,我们将这个带走运动员的恶魔称为“运动性猝死”[2]

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我们不妨了解死神的真实面目。

问题1: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回答1:特指运动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并短时间内死亡。特点是突然发生、进展迅速。

问题2:运动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2:大样本研究显示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心源性猝死、脑部创伤和热休克。[3]其中因心源性猝死导致死亡的病例占比可达90%。[4]换言之,每十名不幸者中有九人心脏出了问题。

问题3:作为最主要致死原因,什么是 心源性猝死

回答3:由任何心脏病因导致的猝死。有时死者心脏结构正常,但病史提示死亡与心脏问题有关,且同时没有其他死亡原因。

问题4: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有多少?

回答4:因运动人群不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的范围从“每年百万分之一”到 “每年五千分之一”不等。[5, 6]

问题5:哪些人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回答5:目前认为以下人群存在高风险

§ 男性运动员的发生风险是女性运动员的3至9倍[5]

§ 黑人运动员的发生风险约为白人运动员的3倍[5]

§ 遗传性和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者的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增加[7]

§ 大于35岁的运动员中,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者的风险显著增加[8]

§ 没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最大[8]

§ 不经常运动的人突然从事剧烈运动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急剧增加[5]

§ 已出现心脏相关症状,未经系统诊治即重返运动显著增加猝死风险

问题6:心源性猝死何时发生?

回答6:80%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比赛中,但训练中的意外同样不容忽视。[5]

问题7:目前有办法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么?

回答7:筛查心脏疾患并积极干预是降低运动人群心源性猝死风险的可靠手段。[9]了解个人病史、完善体格检查、进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评估是目前常用的方法。[10, 11]

问题8:出现哪些情况提示运动者应该积极开展预防?

回答8:一般运动者应根据自己的家族史和个人史作出判断[12]

家族史:

1. 近亲在小于50岁时出现心梗或心源性猝死者

2. 近亲存在心肌病、马凡综合征、长QT间期、严重心律失常者

个人历史

1. 曾晕厥或休克

2. 心悸或心律不齐

3. 与体力消耗程度不成比例的劳累性胸痛或气短疲劳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全世界运动医疗专家均对心源性猝死高度警惕,但实际中的预防工作仍然充满挑战。

问题9:当一名球员在球场上猝然倒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回答9:回到本文开篇,当埃里克森倒下后,丹麦人的工作近乎完美。这包括: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准确评估病情、有效的心肺复苏(及时的除颤复律)、快速转运医院。

祝福埃里克森,希望他早日康复,健康并快乐!

参考文献:

1 SPORTS Y. Denmark's Christian Eriksen collapses during Euro 2020 match, is stable after receiving CPR on field. 2021,

2 Marijon E, Tafflet M, Celermajer DS, et al. Sports-related sudden deat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irculation. 2011, 124(6): 672-81.

3 Endres BD, Kerr ZY, Stearns RL, et 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Death in Organized Youth S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2015. J Athl Train. 2019, 54(4): 349-55.

4 SPORTS WEA. How to Prevent Sudden Death in Sport [M]. 2020.

5 Harmon KG, Asif IM, Maleszewski JJ, et al. Incidence, Cause, and Comparative Frequenc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Athletes: A Decade in Review. Circulation. 2015, 132(1): 10-9.

6 Roberts WO, Stovitz SD.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Minnesota high school athletes 1993-2012 screened with a standardized pre-participation evalu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3, 62(14): 1298-301.

7 Corrado D, Basso C, Rizzoli G, et al. Does sports activity enhance the risk of sudden death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3, 42(11): 1959-63.

8 Pelliccia A, Sharma S, Gati S, et al. 2020 ESC Guidelines on sports cardiology and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Eur Heart J. 2021, 42(1): 17-96.

9 Drezner JA, O'Connor FG, Harmon KG, et al. Infographic: AMSSM position statement on cardiovascular preparticipation screening in athletes: Current evidence, knowledge gaps,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Br J Sports Med. 2017, 51(3): 168.

10 Pelliccia A, Fagard R, Bjørnstad HH,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competitive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athlete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onsensus document from the Study Group of Sports Cardiology of the Working Group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Physiology and the Working Group of Myocardial and Pericardial Diseas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Heart J. 2005, 26(14): 1422-45.

11 Lynge TH, Jeppesen AG, Winkel BG, et al. Nationwide Study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eople With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Aged 0 to 35 Years.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8, 11(6): e005757.

12 Corrado D, Basso C, Pavei A, et al. Trends in sudden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preparticipation screening program. Jama. 2006, 296(13): 1593-601.




        

相关话题

  年轻人如何在「拼搏」与「健康」中找到平衡? 
  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各国不禁止销售香烟? 
  给父母买过什么东西让你觉得对父母特别有用? 
  蹲久了站起来头晕眼黑 ,是病还是正常现象? 
  患有房颤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美媒称「中国可能成为第一个控制住德尔塔疫情的国家」,说明了什么?各国该如何应对德尔塔毒株? 
  重症监护室(ICU)平均8000元一天的收费是否合理,它一般包括哪些费用在内? 
  屁股一个大一个小去医院挂什么科? 
  6月14日北京全市和新发地相关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7 万多人,其中 59 份阳性,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干燥综合症有哪些表现?致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科技部等部门称「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人才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女性优先 」?具体该如何落实?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语 句中 会出现动词ます形?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