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第2页

                             10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两天饶毅的《知识分子》自爆了,发了好几篇文章,引述香港大学金东雁的采访,说中国要尽快放开边境管制,引进有效率高于90%的mrna疫苗之类,尽快学习美国的抗疫。并称卫生部的曾光也支持这个意见。 访谈|德尔塔突变株会改变 “清零” 防控策略吗?

当时读到这篇文章,吓了我一大跳,这种”策略“千万别被采纳,千万别。我还不想那么快就失去我的父母,爷爷奶奶。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也不想,不像日本人。

我真的没想到饶毅老师也会自爆,不过还好,卫生部迅速辟谣了。

学经济学的时候,讲印钱、铸币税的时候,政府最大化铸币税的模式之一就是一开始先装好人,一直货币紧缩以保值,在大家认为政府不会印钱时候,一把梭哈,悄悄印刷大量的钱,一口气用铸币税洗劫所有的社会财富。

《知识分子》的举动,又何尝不是如此?悄悄”潜伏“在大家身边,平时输出科普观点等,在关键时刻,用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信誉和影响力,一把梭哈,把这些全部变现,试图一下子对中国造成最大的打击,为美国取得最大的利益,让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陷入疫情的深渊,永生永世为美国当廉价劳动力。

打掉了一个回形针,千千万万的回形针站起来。《知识分子》比起回形针,之前积攒的可信度、影响力等可能大得多,而且针对学术界,精准得多。两面人真的是太可怕了。

这场战斗,会是很艰苦的。


另外,真的,到现在还在吹辉瑞的人绝对绝对是我见过的最不讲科学与事实的。”反智“可能是对他们的最好描述吧。

随便贴个冰岛数据,冰岛人口357000,255322人已完全接种疫苗,自己算呗。


PS死亡不是唯一的后果,肺部后遗症什么的不说了,

随手贴个英国研究

Just a moment...

结论:轻症感染智商-0.15标准差(大概是减2),需要入院则会减0.4个标准差,大概是智商-7。

或者说,如果你智力是所有人的平均值,那么你感染新冠之后,轻症则康复后智力会降到56%的位置;需要入院则康复后智力会降到70%的位置。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需要做传染病防治的国家层面决策,你是去找一个有43年党龄,30年国家部委工作经验,非典时期临危受命,最终力挽狂澜的卫生部长呢,还是去找干了二十年临床的传染病医生?什么是专业?什么是不专业?搞明白没有?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零感染不是免费的,

到时候还付得起钱,

就可以一直追求零感染。


如果到时候付不起钱了,

那么自然而然就共存了,

嘴硬没用……

没必要去强调什么……

反正我们都是赢就行了。


一种死亡率1%的疾病,谁会不害怕?

但很多时候,害怕不能解决问题。

全球除了中国都是培养皿,

这个时候还幻想着“只要我们坚持,将来就可以零成本零感染”的人,才是必败的……

害怕,你害怕就能把别的培养皿搞成闭关锁国吗?人家都当培养皿不在乎了……

这个病死亡率虽然吓人,但也只有1%,祈祷外国人跟黑死病一样死一半崩溃,也没戏……


最后,今年嘲笑德国洪水,嘲笑美国楼塌了,没啥,挺好笑的。

但是,我求求你们千万别再嘲笑英国弃疗,千万不要!


user avatar   bruno-figh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期看,共存是必然的,新冠病毒在中国、朝鲜以外的世界已经不可能控制得住了。除了病人外,还有大量病毒在动物之间传播,而且也有位数不少的病毒留存在冷链中。更有甚者,连南极和喜马拉雅山都出现了新冠患者。

但是,从短期看,新冠疫苗对疫情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控制效果,病毒的变异到底会不会造成免疫逃逸,会不会变异成一种毒性较弱接近流感的病毒,都是未知数,需要时间来证明,而中国以外的世界正在经历这个过程,而中国作为世界疫情流行中唯一的安全岛,大可不必着急放弃目前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而是可以对世界疫情流行情况谨慎观察,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做出决策。

此外,得益于控制住了疫情,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实际上是得到了加强的,也说明了控制疫情对中国是有利的。

现在南京机场这波疫情造成的封锁和隔离目前看还是可以控制在局部,应该花一段时间就能控制住。


user avatar   jesuistresb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官员、网络键政家和医生三者里,让我选一个,我斟酌一下,自然是相信医生了。


user avatar   Fang_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跨学科的综合问题。如果从纯粹学术的角度来看,要想正确评估这个问题的建议和未来走向,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 病毒的致死性与社会危害性
  • 病毒变异的危害性,以及在此情况下疫苗的有效性
  • 疫情防控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 国内公共财政和社会各界对防控措施的负担能力和优化空间
  • 疫情防控措施能减少的死亡人数和造成的影响
  • 疫情输入风险和各国防控态势

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字,而是一些难以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的动态变化的值。机会成本不是摆在账面上的,而是需要推理和假设的。因此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总体来看,在病毒继续变异、医疗资源需要继续扩充、疫苗对疾病传播的阻止能力无法达到期望的情况下,基于目前国内的防控经验和以往的路径依赖,在感染率很低的情况下,继续现有的高强度防控策略是安全可行的。疫苗和社会干预措施都非常必要。而且,在其他国家国际旅行尚存大量限制的情况下,国内没有必要率先冒险尝试简化隔离手续,毕竟覆水难收,静观其他国家的数据是更可行的做法。


但是,在若干发达国家无意长期采取高强度防控措施、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具备检疫、隔离条件,新冠病毒可能有中间宿主和动物感染未被识别的情况下,病毒短期内不可能从人类社会中绝迹。全球合作一定是有限度的。在中国仍需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和国际活动的情况下(比如需要参加国际体育比赛,还有物资进出),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远期策略的内容,及其决策依据,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信这个问题可能是未来几年里全球最复杂的卫生政治学、卫生经济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的综合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基于严谨的医学和社会科学的数据进行探讨,同时广泛参与国际层面的讨论。如果涉及全球性的防控策略,就必须游说其他国家的决策者,使其配合中国的防控措施。整个过程除了需要理论和数据,也需要政府机构积极行动,协调好全球的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全球合作。

疫情是全球流动的,只要有一个国家仍有病毒存在,疫情就有再次反扑的可能性。而这个国家很可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发展中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高强度的隔离检疫不代表不需要疫苗。免疫落差对全社会是个潜在的严重风险。疫苗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共识。


user avatar   mr-anderso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代表我的意见,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除非科技突破,否则这个病毒靠现在的非药物干预无法杀灭。现在证实部分哺乳动物可以携带。既然流感不能被消灭,为什么新冠可以被消灭?

大自然就是那么残酷,而且你没有办法。

一代儿童将戴着口罩长大。

想共存也得共存,不想也得想。

烟草一年搞死多少人?

酒精?

车祸?

我们是不是也共存着?

口罩带好,勤洗手,打疫苗,然后各按天命。

鼓吹高压防疫的0感染的,一边是基层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一边是南京老太棋牌室走起。一边是基层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打疫苗,一边是坚决不去打也不去开证明,甚至也没既往病史。

现在是严控护照发放,我想知道如果放开护照,老百姓会怎么用脚投票?看看美领馆面试人群,真的不敢想。

看看邻居:

马来西亚老百姓天天骂政府,要么学中国关死关到零,要么打足疫苗发足口罩开放各自按天命,开一天关一天又开又关,人民穷死了,门口挂白旗了,还是不能复工。

泰国不能关了,外汇告急,巴育呼吁为生存而战,然而今天又游行了,明天又是一波高峰。

老挝农业国都关在家里种菜没啥大事,饭有得吃先混着。

越南一眼望不到边的开发区等着开工,但是似乎已经防控不能,垂死等奇迹中。

菲律宾是无数岛屿,基本开始各按天命,因为实在没能力,饿死的人更多。

我们血条比邻居厚,不过不是无限厚。后面怎么走目前不知道。但是要说人比病毒能熬,我肯定不信。


user avatar   zhang-san-75-30-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不是今天放开管控,明天就好了经济腾飞,赶超美国了?

那是扯淡呢,你店里员工感染了,谁敢去你店里吃饭?得病不治好?不隔离你敢让他上班?不怕传染自己?

对你的员工来说,这不就等于失业?

对你来说,这不就等于关门?

更何况,那个时候国家肯定不给你报销医疗费了,那个时候医院肯定挤满了患者,你有这个心理准备么?

感染率低?未必传染给我?

这个时候,不讲一粒沙子一座山了的故事?

这个时候,再挑动一下体制内外的矛盾,啊哈哈,你看看,你没饭吃的时候那些官老爷一样有钱拿。。。

这个套路可比俄乌之战挑起来水平高。

我们来设想一下有没有防疫管控的差别:

场景一:某老人菜场菜贩,因为新冠疫情,市场封闭,老人新进货的蔬菜瓜果全部烂掉。老人痛哭流涕。

场景二:某老人菜场菜贩,没有疫情防控。他得病了,传染了一家人,得病得看啊,一家人全部去医院了。最少半个月,瓜果蔬菜照样烂掉。老人因为体质较弱,或者医疗系统被击穿没有及时救治,没能抢救回来。家里年轻人治愈,但是背负了老人治疗的十几万元费用,还有维持不下去的菜摊。

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场景一,你觉得老人已经凄惨无比。但是跟场景二对比呢?起码他保住了命,保住了家人,没有背一大堆债。。

有的人嘴里,自己没有挣到钱,全怪疫情防疫了。。。。好像没有疫情防控,自己早就成了千万富翁似的。

我家楼下大盘鸡店,疫情期间就因为不让堂食只能外卖赚翻了。员工全部请走,只留老板做饭老板娘出餐,直接住在店里。郑州七八月份,挣了以往半年的营业额。

卖火锅材料的连锁店锅圈食汇,本来就快要倒闭了,疫情一来,挣的盆满钵满不说,增开了十几个分店。

小区里无数用微信群卖菜的宝妈,小媳妇儿。挣的我都眼红,关键是人家没疫情了,照样很赚。

人咋就行,你咋就不行呢?

不能改变环境,不肯适应环境,只会骂街么?



有个评论有点意思,代表了很多朋友们的想法,单独列出来做个回答。


“只想说频繁封锁,给健康人全员核酸,消耗了大量医护资源,付出大量经济代价,同时给健康人带来很多混乱和不便,让其他病症的人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资源挤兑?这种挤兑和混乱造成的代价,就比防疫爱好者们幻想出来躺平后的代价小了?”


首先,躺平以后的代价,并不是幻想出来的。那年春节的武汉,后来的美国。美国裹尸袋成堆,印度火化浓烟遮天,这都是活生生摆在眼前,这也算是幻想么?好了伤疤忘了疼,就这么快?

其次,我很反感“防疫爱好者”这个称呼。高速路口一站站一夜,我很爱好么?隔离酒店一呆呆一个月,老婆孩子见不着,我很爱好么?往好听说,那叫责任使命。不好听点说,那叫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是个苦活儿难活儿,什么心态的才能把这个当成爱好?什么心态的人,才会觉得有人会因为爱好去防疫?

再次,关于防疫该怎么做?各路大神给出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要说,你们说的,大部分都是胡说!谁要听你们的,谁才是真的二缺。

防疫防控,这是个纯粹的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只有相关的专家才最有发言权。目前,我没有听见国内的哪个医学专家站出来说“大家躺平吧,这玩意就是个大号流感。”人家人均医学博士,你什么学历什么专业?你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开始胡喷,人家说话,是要赌上学术声誉的。

你说,我听你俩谁的?

最后,算经济帐的。

这个国家,人永远是最值钱的。当时武汉封城,多大的损失?国家负责所有治疗费用,多大的投入?全民免费疫苗,多大的支出?这都不是钱?

疫情控制住一点,就觉得投入大了,还是那句话,好了伤疤忘了疼,就那么快?

全民核酸的成本,先说人员成本,不论抽调的医护还是社区和机关抽调的干部志愿者,本来这就是本职工作,可能有部分人会有加班费之类的,剩下的,基本上人员支出寥寥无几。再说医疗支出,试剂,十人,二十人一组,用一瓶试剂,医院零售价70元。医务人员需要的防疫用品酒精隔离服手套啥的,省不了,但是大批量会便宜很多。这些支出很吓人,但是对一个城市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疫情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大规模出现感染,那就需要投入更多。定点隔离医院的大规模启用,隔离酒店大规模投入使用,隔离人员配餐转运,核酸(他们是单人单剂),治疗投入的大规模增加。

疫情的扩散,需要封控管控的小区增多,对群众的影响几何级数扩大。无法计算。

可以看出,疫情防控,越早越好,越早,投入越小。

这是个复杂的科学问题,只有专家,甚至是专家团队的综合意见,才最具备参考价值。这个条件,你没有我没有,国家才有。


关于对经济的影响,有几句话想说。


影响你的,是疫情,还是疫情防控措施?这两个,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为(不是人祸)。



如果是前者,那没什么好说的,全球同此凉热。除了受着,没有办法。

如果是后者,那么引申一下。是管控起来,在几波疫情到来的间隙,能保证正常的复产复工。还是干脆放开,大家就凭着疫苗带来的免疫力和幸运随便浪。

彻底放开,是不是真的就能对经济有很大起色?


举例来说,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应该是餐饮,娱乐,教培这三个,我想大家应该同意。


彻底放开,这三个行业死的更透。外面有疫情,一般人是不敢出去浪的。只是喝个小酒唱个歌,我至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评论区那些无所谓的猛士毕竟是少数,这是撑不起庞大的从业人员的,还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内卷和恶意竞争。大家都赚不到钱。

退一万步讲,病了不会死,但是会很麻烦,你是不是要看病?是不是要花钱?是不是要请假?这些都是损失。不管是对你还是对你所在的企业,是一样的。至于教培,那个时候,我肯定会让孩子上网课。网课教学质量肯定不如现场,而且网课消化不了那么多的从业人员,依旧有很多人会失业。


相反,管控严格,不让疫情来的那么凶猛。在每波疫情的夹缝中,还能求一个喘息之机。要知道,即便没有疫情,全球的经济也走下坡路。挣钱肯定是越来越难的。你是愿意,一年之中,有管控有放开,有个淡季旺季。还是愿意,整年都放开,但是整年都惨淡经营?



在很多人眼里,一粒病例,就封一个城。简单粗暴。其实不是这样。

先是确定本地清零,然后对外来人口监测,进市提供24小时核酸证明,然后健康监测,再定期核酸。

这样有病的基本筛出来八八九九,针对偶尔的漏网之鱼。后面的核酸也能筛出来。然后做这个人的流调,根据他在两次核酸(最近一次的阴性和阳性)之间的行动轨迹确定密接次密接,以及需要管控和封控的场所。只有两次核酸之间时间较长,而且这位病例行动轨迹较为复杂,密接中有感染。这个时候才会出现较多的中高风险区,封控区和管控区。也就是有些人嘴里的封城。


可以看出,越早下手,外来病例越早筛出来,后续的投入成几何级数减小。


对生活会造成很多不便,尤其对需要两地奔波的人群来说。(大货车司机之类,我在高速值班时司机师傅告诉我,他们天天都做核酸。)但是要说因为这个就吃不上饭了。。。这个就。。。



只有,初期控制的不好,大规模铺开,病例传密接,密接然后传次密接,病例越来越多,控制不住,那就只能封城,瘫痪全城交通,全部人口居家,全民核酸,直到把所有人口筛上几轮。病例进定点医院,密接次密接进隔离酒店。清零以后再来几遍全民,最少一个月停产停工,一片哀嚎。。。。这是真正的封城,也是大家最怕看到的情况。


这样情况其实不是很多,最初的武汉,可能后来的上海吉林。香港想要止住,也得开这么一下。年终郑州因为水灾,传染病医院暴雷了,最后也没走到这一步。


初期没刹住。后期就得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这跟传染性强不强我觉得关系不大,再强,这样折腾一下,也能全数摁死。最怕再变异一次,把隐匿性这个科技树点了,这次阴性,过一个月阳性,那麻烦就有点大。。。


user avatar   johnson-rock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县里的巫婆说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全县经济就崩溃了。”

西门豹愤怒的说:“这纯粹是封建迷信,必须要彻底清除!以后不许这么搞了!巫婆也要抓起来!”

周围几个老乡听了连说:”这可不行!这是独裁压迫!”

西门豹困惑的说:“你们在胡扯什么?每年都要死人,你们居然能受得了?哪天轮到你们自己家的女儿,你们就不怕吗?”

老百姓围上来说:“我们邺县是民主自由的邺县,现在我们选择与河伯共存,每年就死几个人嘛又不一定是我家,我们县得到的是民主自由和经济发展,几条人命算个甚?“


user avatar   song-da-shi-zhu-she-zheng-neng-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调查高强家族是否参与防疫产业链




                             10 

相关话题

  2021 年端午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 
  统计显示 2021 年中国男性人口近 60 年来首次减少,较上一年减少 46 万人,这反映了哪些趋势? 
  重庆一高校学生为防止外卖被偷,在校门口贴出「吴京警告」表情包,如何看待表情包的盛行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展? 
  数据显示「江苏近 7 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只生一孩」,这反映了哪些趋势? 
  2022年,目前哪些国家和地区依然在实行新冠(动态)清零政策? 
  媒体报道中国一留学生在美国「被注射毒品死亡」,其男友因涉嫌谋杀被捕,该事件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上海疫情结束后会造成什么后续影响? 
  3 月 23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 例、无症状感染者 979 例,目前情况如何? 
  有多少人认为有必要把21.5.22袁老离世日定为节约食物日? 
  香港医管局:按当下疫情发展速度,援港医护团队需要“以千人为单位”,目前疫情如何?? 

前一个讨论
张文宏「要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言论引争议,如何从科学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下一个讨论
中日黄海海战中,日舰五艘被重创却无一艘沉没,那么是否在某一交战时刻有很大机会击沉一艘日舰?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