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是风味配对(Flavor Pairing)? 第1页

  

user avatar   BethnalGre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条Pairing Flavours And The Temporal Order of Tasting论文的笔记


什么是风味配对?

(虽然论文里没有对风味配对这个词做完整的定义,但我决定还是先从整体上描述一下这个概念,当然这只是基于这篇论文的描述,很可能不完整,欢迎探讨)

风味配对,Flavor Pairing,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餐酒搭配,也可以拓展到其他各种食品和各种其它饮品的搭配。但它不仅仅限于食品和饮品(这种需要分别食用)的搭配,同时也在单个菜肴设计、工业食品设计中用到,选用或者两种或多种不同食材组合,整合为一个产品,进而追求比分别吃两种食材更丰富的风味体验,包括但不限于味觉、嗅觉、触觉等主要风味感觉。这种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更新的风味体验,它可能会影响消费者选择偏好,甚至能够促进消费。

接下来是这篇论文中对我个人学习比较有价值的三条笔记,我进行了提纯和转述,仅供参考。


关于味觉改变

作者提到几个味觉改变的案例,他们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

第一个是刷完牙之后喝橙汁,我们会感到橙汁相当苦,这是因为牙膏里面的Sodium lauryl Sulfate (查了一下,这个东西的译名有“十二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或“椰油醇硫酸钠”等,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刷牙时制造泡泡,对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但是对牙齿无害)。这种物质,阻断了嘴里的甜味味觉受器工作;同时它会破坏phospholipids(译成“磷脂质”,是一类可以生成双层膜的脂肪),这种物质本身可以抑制苦味感受,被破坏后,苦味会更明显。所以,这是个“感受不到甜+苦味被放大”的过程。

第二个则是吃完洋蓟(图1)后喝水,会觉得水很甜。这是一种叫做cynarin的物质(译成洋蓟素、洋蓟酸,是一种可以消除不健康胆固醇的天然物质)会抑制住甜味感受器。在喝水的时候,这种物质被水冲走,因此甜味感受器突然恢复工作,就会觉得水变甜了(有些人试过拿它来配对葡萄酒,据说也可以增强人对葡萄酒的甜味感受)。

第三个是奇迹果(图2),也叫神秘果。这个应该很多人都听过。这种长在西非植物(synsepalum dulcificum)的土生浆果,吃完之后一个小时左右,嘴里感受不到酸味,再怕酸的人也可以空口吃柠檬。它的作用机理是其中的miraculin(神秘素,神秘果素,是一种碱性糖蛋白),它会附着在口腔中的甜味感受器上,改变人对酸味物质感受(抑制酸味)。如果高级餐厅要用神秘果玩这种味觉“trick”,一般也是放在一餐的末尾,不然会影响整个一餐的风味体验。

第四个是匙羹藤(图3,Gymnema sylvestre )的叶子,这种叶子中的gymnemic acid(译作匙羹藤酸),可以抑制人对甜味的感知。嚼完这个叶子再吃一个橙子,感觉就像在吃柠檬。



关于口感的动态对比:

意识到一个问题,食物触觉中“口感”这个方向,还应该继续往前延伸。

我们一般聊风味中的“口感”的时候,常常聊的是第一次接触时的感觉,比如凉的热的、浓稠稀薄的、粉的粒的,韧的脆的,软的弹的等等。

实际上,聊口感还应该聊一个东西叫做“动态对比(dynamic contrast)”。这个词指的是随着咀嚼过程食物的质感产生的动态变化,比如冰淇淋,会因为冷热的变化,从固体变为液体,这种动态的对比。跳跳糖也是,糖衣溶化之后,里面包裹着的二氧化碳释放,产生出噼里啪啦的泡泡感。

这种变化确实会影响到人对食物的感知,但我想了想,实际上感受未见得都是积极的。比如之前聊过的羊肉串(羊肉饺子),羊油的熔点在42度,随着咀嚼的进行,羊油凝固,反而会原来越不好吃。所以,这种动态设计还是要围绕食物特质来进行安排。

这篇论文中就认为,这种“动态对比”有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心理效应,叫做“享乐升级(hedonic escalation)”。简单的说,“享乐升级”就是越吃越想吃,第一意识应该是和糖、盐、脂这个“邪恶三位一体”有关,以前在推荐《糖、盐、脂》的时候也聊过,但实际上由触觉产生的享乐,和这种对身体需求的定向刺激还有一点区别。

另外看了Cammy Crolic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的摘要),他们关于享乐升级的研究集中在这两个方向:一是人们在吃有复杂风味组合的食物时;二是在每咬一口就会获得新的风味感知时(对于后者,他们还通过6-7个不同的试验案例细分了不同获得过程)。那么,在食物设计中使用“动态对比”技巧,应该是有可能通过“享乐升级”效应,来影响人们的饮食决策,进而促进消费。

当然,其实不用考虑的那么工业化,设计菜品的时候也可以用到。


关于风味配对的三条基本原则

风味配对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之前把风味配对(Flavor Pairing)这件事理解片面了,之前看过相关的几本书,把重点都放在了相似性配对上。

相似性配对(Similarity)的工作原理是:表达A、B两种不同物质之间共享的常见的风味化合物(或者相似风味特征),一口下去会给人一种“既有A 又有B”的感受。

但实际上,还有若干种配对原则。

其次是对比配对(Contrast),故意选择A、B反差较大的组合,来表达一种对比(上一条笔记中描述的,从“动态对比”到“享乐升级”大概率就归属于这条配对原则里面)。

还有一种配对原则,叫做协同增效(或突现),(Synergy,or Emergence),指的是A、B合并之后,产生新的风味,或者解锁原有但被遮蔽住的风味(之前提到的牙膏与橙子,洋蓟让水变甜,神秘果把酸改甜这类手法,就应该归属于这种配对原则,但实际上应该不限于此)。

以上提到的三种,是最常见的风味配对原则。

在这篇论文中,提到了一些近年来更加流行的配对方法。比如,有基于传统或地区风土特征来进行不同食材间的搭配;还有基于个人偏好、饮食经验和饮食历史文化来进行的配对。通过心理上的认同或者反差营造配对乐趣。(我手头第一个能想起来的例子,是雏Chu的那个巧克力与皮蛋的搭配)。不过作者认为,心理作用或者文化作用,在“风味有效协同工作”这个核心点上仍旧不是决定性因素。

作者同时也认为,按上面提到的这些原则去尝试各种A、B组合,仍旧存在局限性。这些配对原则的主要功能还是在“培养厨房中的创造力”,而不是“去预测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但又不同寻常的风味组合”。


关于食物风味的内容,还有一张图,来自于Nature:

Flavor Network

看不清楚的朋友,可以试试原图链接:yongyeol.com/imgs/flavo

不同圆圈颜色,代表食材分类(包括水果,奶制品,香料、酒精饮料、坚果等十四个大类)。

圆圈的大小,代表这个食材在烹饪中的使用频率(这是作者从三个食谱网站中抓出来的数据)。

然后再根据Fenaroli’s handbook of flavor ingredients中对各种食物风味物质的整理,作者对不同食材进行连线,表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风味物质。而线的粗细,则表示了共享风味物质的数量多寡。

增补这一条Flavor network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od pairing里的图,是因为我刚想起来,在去年6月我还写过一篇笔记,就是这篇2011年的论文,也是讲风味配对的。其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北美地区菜系烹饪倾向于安排有风味物质共享的食材在一起,支持所谓的食物搭配理论。而东亚菜系恰好相反,更倾向于避免共享风味物质的同时出现。这和两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扩展阅读:吃饱了·北美人民爱搭配,东亚人民表反对



最后推荐一本书

又推荐这本一直在书架上,但我平常很少提起的一本书,叫做Mouthfeel: How Texture Makes Taste,台版叫《口感科学》,你,值得拥有。

以及对巧克力与皮蛋的搭配感兴趣的话,可以拓展阅读这条:【如何评价皮蛋这种食物?



Ref:

  • Charles Spence, Pairing flavours and the temporal order of tasting
  • Cammy Crolic, Hedonic Escalation: When Food Just Tastes Better and Better
  • Yong-Yeol Ahn, Flavor network and the principles of food pairing

我的其它和饮食相关的内容:答案索引——【饮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读。




  

相关话题

  你有没有因为一道菜爱上一座城市的经历? 
  去东京,有哪些不能错过的美食? 
  你的家乡有什么还没有出名但其实很令当地人喜爱的东西? 
  你喝过的最好喝的花茶是什么? 
  为什么跟着 @下厨房 上面的菜谱学着做出来的菜大部分都不好吃? 
  吃海鲜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黑幕? 
  如果你能拥有任何与食物相关的超级力量,你想拥有什么? 
  如何把一个馒头卖到 10000 元?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烤箱零基础者,在买了一个 30L 烤箱后,应该买哪些辅助用品(模具、作料等)? 
  你有多爱新疆? 

前一个讨论
美国有哪些不好的制度和风气?
下一个讨论
管理者常犯哪些错误?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