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已经出土类似单马镫的文物,比如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的骑俑,上马的那一边有一个很像马镫的东西,但是大小比后来的马镫小,东晋时期出现的是双马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单马镫出现的时间不会晚于三国晚期,因为一个东西肯定要发展几十年才能有新的科技点上的突破,尤其是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下。
另外根据记载,三国时期上马有个“跨蹑”的动作存在,是在人上马时用的动词,说明要跨越踩踏某一个东西上马。
《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奋威将军张承与岱书曰:“昔旦奭翼同,《二南》作歌,今则足下与陆子也。忠勤相先,劳谦相让,功以权成,化与道合,君子叹其德,小人悦其美。加以文书鞅掌,宾客终日,罢不舍事,劳不言倦。
又知上马辄自超乘,不由跨蹑,如此足下过廉颇也。何其事事决也。《周易》有之,礼言恭,德言盛,足下何有尽此美耶!”】
说明在没有双马镫的年代,或者说没有马镫这种专属物品的年代,都在想办法解决如何更便利的操作马匹。
那么西汉时期确实是不会有马镫的,那么公元前的骑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一共有两种。
在云南石寨山曾出土一个西汉王莽时期的贮贝器,其顶部有一个骑无鞍马者的鎏金塑像,其双脚拇指套在鞍前垂下的绳圈中,那么第一种方式就是用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的腿带,人骑上下马可以踩一下。
还有一种就是,招募善于骑马的少数民族人士来组成骑兵,比如霍去病部下就有很多匈奴人在里面。
再说数十万骑兵的问题,参与漠北之战的总人数为数十万,但并不全是骑兵,也不是全部用于作战。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
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为前将军,太仆为左将军,主爵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襄为後将军,皆属大将军。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
共计十万骑兵,且卫青所部的骑兵还不能保证质量,说明已经属于是倾国之力,即使是汉帝国,这样的消耗来一次就得伤筋动骨。
《史记-平淮书》:【其明年,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汉军马死者十馀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
ming-jian-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他们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仅相隔一条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