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脑的「计算速度」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快。
比如我之前的一些回答也提到过:
首先,我们的大脑的确在无时不刻地加工各类信息和感觉输入,而且它有着极为优越的能耗比(相比我们现在的计算机而言可以说是完胜)。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大脑计算速度非常快。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 我们的认知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信息有限。从视觉举例的话,初级视觉皮层没准一秒需要接收越1,000,000 bit的信息,而到下颞叶皮层可能只有100 bit。
- 我们的工作记忆也有着容量限制,无论是Weiji Ma的 resource-rational模型,还是Zhang & Luck 的 discrete fix-resolution模型,都认为认知资源极为有限,工作记忆也有限制。既然工作记忆有限,我们能处理和操作的表征其实也极为有限。
- 从Efficient Coding的角度也是如此,我们的认知系统处处限制,因此需要把增益调控到最大概率出现的信息上去。
其次,犹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外显现象」,而是可能来自于多重因素。
- 一些犹豫的体验,来自于冲突事件以及认知,因此无法做出决策。比如,你无法决定是吃面还是吃饭,在点外卖时候显得很「犹豫」。许多研究都表明,当认知系统遇到冲突(比如旧知识和新的现象)时候,会激活前扣带回皮层(ACC,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当矛盾程度越大,ACC的激活也会很明显,也说明了认知决策的困难。有时候,我们的大脑甚至需要压抑ACC的活跃以便做出更快地判断。所以,其实无论我们的大脑感知觉有多快速,还是需要高级的认知系统做出决策。在高级功能区域产生矛盾的时候,就有了犹豫的体验。
- 一些犹豫的外在表现,来自于认知系统的「卡顿」,以至于难以做出准确的感知觉。比如,你看不清楚对面走来的人是不是你的朋友,因此「犹豫」不知道要不要打招呼。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感知觉的速度造成。事实上,我们的认知系统在加工感知觉信号的时候,由于工作记忆和加工信道的限制,速度很有限。所以说这一层的话,还真的是大脑速度不够快,会让人「犹豫」。
所以啊,我们的大脑也没那么快,但是犹豫也不全是来自于加工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