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被誉为明君典范的汉文帝为什么会独宠佞臣邓通?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书上不光记载了汉文帝独宠邓通的事情,而且试图解释原因。[1]

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後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後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後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於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原因说得很牵强。

而且史书上说“邓通无伎能”,又说“邓氏钱布天下”,这里边的原因又推说是“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怪力乱神,语焉不详,反而令人生疑。

特别是司马迁有隐藏政敌事迹倒打一耙的劣迹,所以这个事情还真的值得深刻研究一下。

这个劣迹有点太狠了。司马迁记载晁错时,说他“以其辩得幸太子”、“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你看,“以其辩得幸太子”,说明他是个歪门邪道被宠幸的人。“书数十上,孝文不听”,似乎他出的主意都很臭、汉文帝根本就不用。然后“然奇其材”。这样记载来看似乎是个奸佞。请问什么叫“以其辩得幸太子”?他说的有道理,还是没道理?你不说。还有,既然书数十上而孝文不听、为什么孝文帝又提拔他?逻辑上都不通。按照这个记载,唯一的解释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脑子都有病,莫名其妙就看上晁错了。那么晁错在“太子家号曰‘智囊’”又是怎么来的呢?最狠的是,《汉书》引用了晁错言兵事、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的奏疏,并且明确记载,汉文帝的态度分别是“文帝嘉之”、“上从其言”。后来晁错上书三十余篇,《汉书》记载是:“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司马迁“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班固“文帝嘉之”、“上从其言”、“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对比过于鲜明。

这记载就相当于“爸爸给而提的建议全都没听”和“爸爸给儿子提了几十条建议,儿子很高兴,很多都办了,不过没有全都办”。前者就是父子关系势同水火,后者显然是父子和睦。

司马迁硬生生把君臣相得写成了君臣相疑。

这还不算完。《汉书》引用的晁错奏疏里有一句话:

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汉文帝回复说:

“皇帝问太子家令:上书言兵体三章,闻之。书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今则不然。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这句“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在历史记载中,最早见于《史记》的《淮阴侯列传》。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也是广武君李左车较早。但是历史上较早的记载一共只有两个。一个是晁错,一个是李左车。晁错的版本出自于《汉书》,源头是奏疏,属于国家档案。李左车的版本出自于《史记》,源头是密谋,属于道听途说。说起来,有可能是李左车和晁错都读了相同的文献。但是仔细对照,更像是司马迁学习了晁错的奏疏,然后删掉了原著,自己发挥去了。因为李左车这个密谋,按理说司马迁不应该知道。

本来这样怀疑司马迁是有些牵强的。但是近四十几年来,文史界大面积造假我党历史,手法和司马迁一模一样,所以我觉得,司马迁移花接木的可能性反而特别大。

所以我在读这个《佞幸列传》的时候,看到司马迁非要把邓通铸钱的事情说得云山雾罩的,反而觉得铸钱这个事情,才是邓通的主要历史功绩。

司马迁说邓通没有特长,只有谨慎一个本事(他在这里还不忘加上句恶评,说邓通谨慎是为了“媚上”,以此来诱导读者)。并且随后加入了一段相士说邓通会饿死的故事。然后将汉文帝命令邓通铸钱解读为跟算命的作对。但是这个有关邓通谨慎的记载,却恰恰解释了铸钱的原因:

正是由于邓通谨慎,所以汉文帝才信任邓通,命令他为国家铸钱。

不是吗?

掌握铸钱这样重大权力的人,不谨慎行吗?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特别是,汉文帝是千古传诵的明君,那么他做事应该是在政治上进行通盘考虑的。司马迁说汉文帝仅仅是为了和相士争闲气才做出了这样重大的举措,汉文帝是争闲气的人吗?

汉文帝是争闲气的人,才会因为这样一句话来处理铸钱这么重大的事情。

汉文帝是争闲气的人吗?显然,汉文帝不是。汉文帝因为匈奴入侵残害人民,曾经大怒要出兵亲征。但是经过考虑认为时机不当,最终还是放弃了。汉文帝曾经在出行时被人惊驾,据说还受了伤,气得要杀了罪犯,但是因为依法只能打一顿,最后还是打一顿算了。你说他争闲气?

铸钱这么大的事,汉文帝闹着玩的就办了,这种故事就好像“皇帝种地一定用的金锄头”,俗不可耐。

显然,司马迁的记载不实。

司马迁还酸溜溜地说了一句“其富如此”。这话我在某些“海军”的言论里不少看到。这个记载的心态,可谓是“羡慕嫉妒恨”。

司马迁肯定是站在了豪强地主一方的,是豪右代言人。

至于所谓算命的说邓通会饿死,这个事倒也有可能是真的。为什么呢?我倾向于理解为,邓通为汉文帝主管金融,引起了金融界的痛恨,所以诅咒他早死。然后作为代言人,司马迁将这个诅咒进行了合理化,移植到了汉文帝命令邓通铸钱之前。

只有这个解释。

邓通被称为佞臣,但是他有什么罪行呢?

没有。

他就是掌管了铸钱的权力,并且办得很好。

这算什么罪行呢?

怎么?在君主制王朝,货币铸造权不应该由皇帝掌握吗?皇帝不应该派人管理吗?汉文帝不该管,汉文帝派去的人不该管,管了就是佞臣,那谁该管呢?

你说,谁该管呢?

司马迁吗?

整个记载中,我们只能看到司马迁对邓通进行了大面积的人身攻击。

很多人解读历史,只不过是将历史翻译一遍。这个工作确实很重要。但是,按照国学的分类来说,这只是“小学”的工作(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距离“经学”还远得很。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不了“为什么”的问题。倘若这个问题是“历史上是怎么记载汉文帝独宠邓通”的,翻译一遍倒也可以。

我觉得,司马迁是个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人。所以他说的好话还是可以用的。比如说他那句话就很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虽然这话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冻毙于风雪”一样,说得好听,办的都是叛国的事。前阵子有个女人,唤作宋庚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公然散布南京大屠杀为假的谣言,被解聘。随后一群汉奸卖国贼——从法律上来说这样说是没问题的——立即以“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冻毙于风雪”的理由给她安排了新的工作。很多人说,举报汉奸的人是黄文炳,该杀。有的朋友觉得,《水浒传》里的黄文炳确实该杀。我劝这些朋友就不要掺和了。你们不懂,这些人说黄文炳该杀的意思是说:即便是国家公务人员,也不应该举报叛国行为。这和你们理解的告密不是一回事。而且,倘若有人吃着梁山的饭,给蔡京通风报讯,这事被武松知道了,告知了宋江,宋江派李逵杀了这厮全家,你说武松是不是告密呢?这些人干的事情,其实是这个类型的。你看到的他们说得好像是好话,但是干的事儿,真的是吃里爬外的坏事。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是司马迁这类人的典型做法。

看《史记》的时候,你会觉得《史记》在汉朝以前的部分和汉朝以后的部分,完全是两个人写的。大概汉朝这一部分,触及到了司马迁的屁股问题。

当然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理解,也只是一家之言。很多人喜欢和我争,随你吧。你说得都对。

参考

  1. ^ 史记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集解】:徐广曰:“遇,一作‘偶’。”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索隐】:暴伉。伉音苦浪反。言暴猛伉直。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正义】:籍,闳,皆名也。孺,幼小也。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索隐】:按:关训通也。谓公卿因之而通其词说。刘氏云“有所言说,皆关由之”。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璘,贝带,【集解】:汉书音义曰:“鵕璘,鸟名。以毛羽饰冠,以贝饰带。”【索隐】:鵕璘,应劭云:“鸟名,毛可以饰冠。”许慎云:“鸟也。”淮南子云:“赵武灵王服贝带夋璘。”汉官仪云:“秦破赵,以其冠赐侍中。”三仓云:“鵕璘,神鸟也,飞光映天者也。”傅脂粉,【索隐】:上音付。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正义】:惠帝陵邑。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索隐】:案:汉书作“赵谈”,此云“同”者,避太史公父名也。北宫伯子。【正义】:颜云“姓北宫,名伯子”也。按:伯子,名。北宫之宦者也。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邓通,蜀郡南安人也,【集解】:徐广曰:“後属犍为。”以濯船【索隐】:濯音棹,迟教反。为黄头郎。【集解】:徐广曰:“著黄帽也。”骃案:汉书音义曰“善濯船池中也。一说能持擢行船也。土,水之母,故施黄旄於船头,因以名其郎曰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後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索隐】:音笃。裻者,衫襦之横腰者。带後穿。觉【索隐】:觉音教。而之渐台,【正义】:括地志云:“渐台在长安故城中。关中记云未央宫西有苍池,池中有渐台,王莽死於此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後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索隐】:汉书云:“上曰‘邓犹登也’,悦之。”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於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正义】:言赐通巨万以至於十也。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正义】:括地志云:“雅州荣经县北三里有铜山,即邓通得赐铜山铸钱者。”案:荣经即严道。得自铸钱,“邓氏钱”【正义】:钱谱云:“文字称两,同汉四铢文。”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索隐】:唶,仕格反。吮,仕兗反。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集解】:韦昭曰:“景帝姊也。”【索隐】:案:即馆陶公主也。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索隐】:吏辄没入。谓长公主别有物赐通,吏辄没入以充赃也。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索隐】:谓公主令人假与衣食。竟不得名一钱,【索隐】:按:始天下名“邓氏钱”,今皆没入,卒竟无一钱之名也。寄死人家。

user avatar   zhi-yu-ke-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


user avatar   lv-shu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韩信就是这么拼命替刘家打江山,为什么还是逃不过被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真的是汉武帝继位第一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吗?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承认刘备的蜀汉的正统地位?不将其视为汉朝的延续? 
  多尔衮拜孔子,康麻子拜明孝陵,如此阴险娴熟且精准的舆论战是出自谁人之手? 
  张良在汉初功臣侯第中的地位为什么偏低? 
  为什么匡扶汉室会比反清复明听起来更激动人心? 
  历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是谁? 
  罗马的铁产量真的是汉朝的十几倍么? 
  汉武帝应不应该诛杀降将李陵全家? 
  西汉考古分期依据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2月6日朱易冬奥团体女子花滑47.03分,排名第十垫底的表现?
下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赵今麦说的,女生永远站在女生一边,女孩子永远要帮助女孩子?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