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闻里的酥脆剂,可能是明矾,也可能是含铝泡打粉,都不是新东西,只写酥脆剂而不写清楚具体是什么成分,使这个新闻看起来更吓人更严重。
如果直接写「油条铝超标被抓」或者「违规使用明矾被抓」作为标题,是不是感觉流量至少得少一半?
油条是一种传统食品,长期以来,民间都使用「明矾」来和面做油条,这样炸出来的油条蓬松酥脆。
可是后来国际上的研究发现,铝是一种慢性的、蓄积性的神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损伤大脑和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提高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铝还会影响体内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造成缺钙缺铁,长期摄入可能引发骨质酥松。
于是,2014年,国家发布了「禁铝令」——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中对食品中铝含量作出规定:
允许油炸面制品(包括油条)中使用明矾,但在最终制成的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不应超过100毫克/千克。
其实,现在能在市面上买到的油条酥脆剂/膨松剂,很多都是不含铝配方
近年来因为铝超标被抓的油条卖家,有的是违规使用了传统的明矾作为添加剂,还有的是添加了其他含铝膨松剂比如说含铝泡打粉。不知道这次报道的是哪种情况。
明矾,成分是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在我们国家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在民间一直是油条伴侣,直到2014年禁铝令,大众才逐渐了解到它的危害,而由于宣传不够到位的原因,对它的了解还很不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它的危害,所以,禁铝令之后,各地的油条摊主,尤其是小地方的,还有很多在使用明矾作为添加剂。
从2014年至今,全国因为这个事情抓了很多很多油条老板,有很多还判了刑。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争议,因为禁铝令只规定了成品中铝含量不得超过100毫克每千克,但没有禁止使用明矾,也没有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
在实际使用中,只要你使用了明矾,就很难不超标,尤其是个体户,小商贩,没有相关知识和技术,基本上一用就超标,所以一抓一个准。含铝泡打粉就更难避免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用的泡打粉里有铝,多加一勺就超标了,很多人直到被抓的时候都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咋回事就被判刑了。
很多小商贩并不是故意的,第一国标里这么一个小条文他可能根本就不知情,很多人都不知道铝的危害,不知道明矾的危害。第二就算他知道不能用多了,他也控制不好量,没那个技术。
所以我认为,这个事情还得分是否主观恶意,很多人一看到标题就骂小贩黑心,也许人家只是不知情呢。我个人认为,这个事情应该由市监局提前告知风险,本来新增的食品餐饮都得去市监局备案办证,那我认为可以这样——
但凡有出售面点的,尤其是油条的,在人家申请办证的时候都单独出具一个类似【含铝添加剂风险告知书】的东西,科普一下铝添加剂的种类和风险,使用注意事项等。
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以后在抓到超标的时候,再依法判刑也不会引起争议了。
而对于消费者,我建议所有人自己留个心眼,对油条,尤其是小商贩卖的油条,还是少吃为妙,毕竟即便不含铝,油条也不是啥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