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因为主流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在看古籍的。
改用拉丁字母其实很容易,我们现在的输入法都是基于拉丁转写的基础之上的——问题是改用字母之后意义何在呢?从业人员还是一样要学满文十二字头,难道你要把古籍全都拉丁化吗?这么大的工作(转写之后还要校对呢),需要好长时间不说,谁出钱?有这钱还不如直接学了十二字头自己看呢……
拉丁满文的书籍因此意义不大。当然这样的现代书目是有的,一般来讲,新出版的很多书可能会直接采用转写——比如说以前台北故宫出过两本老档配着汉语翻译,直接就用的是转写。排版方便嘛。但是从业人员还是希望看到原档扫描,一方面是担心转写可能出现错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古籍这种东西,经过转写之后可能会丧失很多信息(比如早期文字有其他拼写、朱批奏折可能出现笔误、不同时代字体特征不一样可以通过字体断代等)。所以后来台北方面又扫了十大本满文原档出来(谁能买到麻烦告诉我一下购买途径)。
现代书籍使用转写的其实很多,比如说当年我学语法时用的现代书目,多数都是直接用转写了,排版方便。各国教学时用的语法书,方便起见一般都是用转写的。
但是业内主流用十二字头这是一定的。并且,其实熟悉了满文字母和单词之后,直接看满文会比看转写省时省力啦。
更何况,如果真要拉丁化了,如
@王奕桦所说,谁有权力推进文字改革?输入法拼写方案是一回事,真要通用拉丁化的拼写方案可是另一回事了。就满语圈这么小、这么几个人,还有c-q派的划分呢——真要拉丁化,绝对要先掐一轮再说。更别说穆林德夫转写方案不区分小舌kgh和非小舌kgh、不区分属格i和人称代词i等缺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