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G’说的不是剩余价值产生的途径,而说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剩余价值可以以别的形式被剥削。
你直接放高利贷给别人,或者把一件商品原模原样的倒卖给别人,是不是剥削了别人的剩余价值?当然是,但是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有无数种,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制的就是G-W-G’这种。
只有当全社会的生产都主要是按照这种G-W-G‘的模式进行的时候,我们才说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商人也有放高利贷的,但是他们的生产不是以资本主义式的生产为主。显而易见,封建社会是社会农民生产出粮食,然后自己吃完了有余粮把余量粮拿去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吃,有剩的才卖钱,而商人一般不直接从事生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一开始就是为了卖钱而生产粮食,如果卖粮食赚不了钱,资本家就不会再生产粮食了。
剩余价值为何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答:上述流通,是流通行为、交换易手的意思,不是流通领域、运输过程的意思。
交换易手,就是纯流通、纯对换,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为,也就是换名易主。
那么,易手易主的本身,我的银行卡给你,你的汽车给他之类,不创造任何财富。
价值,马克思说的价值,是生产供给的劳动,用行业劳动核算,而不用个别劳动。
那么,剩余价值的意思,是生产供给的劳动之一部分,数量上对应对等资本利润。
所以,剩余价值为何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商品的生产供给为什么不在流通中产生?
这个,也就一目了然了。这其实是说,商品的生产供给劳动,是在易手易主之前。
当然,价值即生产供给商品的劳动发生在流通之前,而价值的实现是在流通当中。
价值是劳动,是生产供给产品的劳动,发生在工场的场合。价值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
交换是双方物品的易手、易主、易名,发生在市场的场合,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等。
交换是货物货币的对流,不增加货物货币,不创造产品,不创造财富,仅是互换而已。
交换中,既有的价值得以实现,得以变现。因为,价值量=产品量=产值量=预期收入。
商品,就是产品,仍旧是产品,是为了交换用于交换的产品。商品的有关劳动是价值。
为了交换,用于交换,这不等于已经交换,交换成功,这包含未能交换,交换不出去。
交换的关系中,产品又叫商品,其劳动又叫价值。仅仅在此意义上,价值离不开交换。
但是市场场合的产品仍旧是产品,产品及其劳动仍旧是在工场场合中出现的、发生的。
以上所说,都有默认的隐含的前提:像面包的价值不产生于交换,交换不增减其价值。
如果你仅仅针对工农业产品等等来说,则它们的情况如上。
另外来说,单独来看交换本身自身,则交换本身是劳动吗,有用有必要吗,另有价值?
如果你另外针对售货员的劳动、广告公司的劳动等等,单独来看他们的情况,则另说。
总之,各人有各人的劳动,有各自的劳动,分别来看就可以了,各账各算,就事论事。
其实我从小到大见到的残障人士并不是很多,小时候以为是残疾人数量很少,长大了才知道是因为我们给与他们的支持可能还太少,不足以让他们可以自在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所以看到这个康复师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他自信、耐心、温和,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如果我是一个听障患者,我一定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有他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才能鼓起勇气走上大街,过正常的生活。
小时候接触到的残疾人士,大多不是这样。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哑巴爷爷,他应该是从小听不见,所以也不会说话,日常就是默默地坐在老城小巷的一个角落,勤勤恳恳地给顾客修鞋。我上下学常常会经过他,但是没什么交集。
后来有一次,我妈让我把家里的鞋拿去给他修,修完以后要给钱的时候,他居然摆手不要。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妈解释了我才知道,原来是爷爷看我年纪太小,不收钱。说实话,我日常经历的更多的是看我年纪小,多收钱的(比如买菜),第一次被“免单”,对象还是个赚钱不易的聋哑老爷爷。
结果回家我和爸妈说没给钱,我爸妈还开玩笑说以后都让我去,给我整生气了,后面家里有鞋要修的时候,我都让我爸妈自己去。
现在基本上也没人修鞋了,不知道老爷爷还在不在世,愿善良的人永远被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