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话:为了逆子,搭进了长子。
感慨良多。
病毒不可能突然出现,它早已经在吉林大范围传播。
大家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新增多少,是检测出来了多少,而不是病毒在一天内传播了多少。
根据国内过去的防控经验,某阶段疫情控制下来后的总病例,大约是激增首日病例的10~20倍。
例如之前的河南,便符合这样的规律:
而且激增之后,一般都会进行严控,病毒传播系数R会大大降低,社会上现存的病例绝大多数都是之前感染未筛查出,且后续再零星感染的病例。
吉林激增首日1414例,那么最终的阶段累计病例会在1.5~3万人之间。那么,吉林现存的携带者可能已经达到数千甚至上万。
这么多病例,是武汉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了。
那么病毒最可能是什么时候传入吉林的?
奥密克戎的R0,根据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果。
奥密克戎的传染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人类已知所有病毒传染能力的上限了:
如果我们稍微保守一点,取个10的中位数。
那么,容易得到,这一波疫情,新冠已经在吉林传播了大约3~4代。
这次的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的变体BA.2,它擅长把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合胞体,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平均代间距仅仅只有3天。
那么我们很容易推知,吉林这一波疫情,最开始被漏检,进入社会自由传播的病例,应该是在2月底、3月初。
从吉林的病例走势来看,如果3月出现第一个病例就开始严控,很有可能不会爆发了。
但这种事情,没有后悔药能吃。
从曲线来看7号就已经控制不住了,后来因为瞒报,新增病例的曲线反而有所降低。
而应该不存在瞒报的上海,疫情曲线不是一个暴涨过程,而是一个曲线上涨,然后最终完全控制的过程:
但从上海,我们也能看出,BA.2出现的时间,也恰好在2、3月交接的位置。
为什么吉林出现100多例就要建方舱医院,因为通过溯源和现有数据,就已经推测出了病毒入境的大致时间,以及现存可能有的感染总人数。预估上万了,自然需要方舱医院来应对了。
当然,全国范围内,依旧还有更早出现BA.2的地方,那就是和香港只有一“江”之隔深圳。
2月中旬的新闻显示:深圳2月15日以来,36病例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
而香港本轮疫情大暴发,正是从1月BA.2出现开始的。
后来通过溯源发现,深圳疫情,的确是与香港跨境货车有关。
“凛冬之下”,深圳其实也不太好受:
从曲线可以明显看出,BA.2进入深圳之后,到了3月,疫情都已经明显控制,但12日的突然新增60例,就显得很异常了。
深圳本来有能力控制住BA.2,但却突然新增,原因不言而喻。
早在2月中旬,深圳就说要帮助香港抗疫。
中国一直对海外输入病例都控制得很好,然而,香港出现了BA.2,仅仅两个月后,国内就开始大范围传播BA.2。
是的,因为后疫情时代,地方有所懈怠,官员害怕担责进行瞒报,但最根本的都是因为BA.2的源头是一个撕开的口子。
只要这个口子不解决,你让再多的地方官下台,疫情同样会会继续散点式的爆发。
按照国内的防疫成熟的防疫手段,吉林这波疫情大约在20天内也就能解决。
但我们也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经济牺牲。
如果香港疫情不解决,国内这样的散点式爆发,依旧还继续。因为香港这个样子,大陆(深圳)必须给香港输血,而输血的过程中,病毒必然会传播到大陆来。
即便这样,香港也不封城。
的确,在防疫面前,我们的制度相比起香港优越性太大了。
但香港一直这样拖累,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
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吧。
covid已经两年多了,各种数据、证据、经验都已经很多了,事实就摆在那里,按照科学规律和逻辑分析之后,很容易得出应该怎么办的方法。但是这场疫情已经深深卷入了各种人为因素,所以扭曲变样到今天这个地步。
疫苗到底有没有用?有用。各种疫苗有没有效用上的差别?当然有。这么简单的两个问题,有那么多数据和严谨的论文分析来支持,很多人依然视而不见。
再看几个数据,中国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中国从2020年4月以后,累计几万确诊,其中死亡人数只有2人,重症人数也是个位数。全国因为covid死亡的人还没有西安一个城市因为封城造成的其他病人延误治疗而死亡的人多。
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突破疫苗防护的能力也强,但重症率低、死亡率低。对于接种了疫苗的人来说,即使突破感染,很大一部分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绝大多数都可以自愈。这已经和病毒初期的情况完全不同,也非常符合病毒这一古老“生命”的进化规律。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事实,很容易得出结论。大规模严防死守、动辄封城停摆、付出高昂代价的严格清零,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不可能实现——除非完全闭关锁国,关闭一切对外的人和物的交流。否则一定会有漏网之鱼,因为这个世界上绝没有完美无缺的系统。最新的研究发现连候鸟都带毒,难道你能做个大锅盖把整个国家盖起来吗?与自然规律做对抗,最后都是碰一头包、一地鸡毛、灰头土脸的下场,历史上的范例比比皆是。
与时俱进是当年的一句口号,这几年不提了。万事万物都要与时俱进,没有死守一种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就可以对付一切的道理。病毒在进化、在变异,某种意义上也就在嘲笑某些反对进化和变革的愚蠢人类。
想起前几个月只几个病例就可以闹的沸反盈天,现在全国几千病例,也没见天塌了下来。现在这么多病例里面,重症人数仍是个位数,而且这几个重症的人都有基础病。所以现在这个病毒其本身一点都不可怕,反而是被某些人的一些胡乱作为将各种危害放大了几百倍。甚至说句话也会被莫名其妙地扣上各种帽子,问候家里老人,还要被强加上各种海外“经费”。Covid病毒如果有意识和情感,一定会笑掉大牙。
一个地球上产生的病毒,结构现在都清清楚楚,但现在好像可以无视科学规律而存在于所有环境,可以无宿主在物体(如快递)上漂洋过海一两周都不死,然后还能感染人类,还可以损害从大脑到JJ的各种人类器官,还会带来各种未知的可怕后遗症……最后据说还是人造的。
我觉得这次covid最致命的威力其实是其精准地利用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某些愚蠢,最后对相当一部分人类的大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可真是个厉害的病毒 。
这明显是吉林以前瞒报的数量一下子放出来了...
如果只是像其他城市那样的疫情,何至于撸了一个市长。
吉林市领导刚换,那总得把之前库存先清光先,又不是上来背锅的。
疫情严重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这其中最关键的点在于:新冠在不断变异中传染性变得越来越强了,而人对长期高强度防疫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群众的依从性也会下降,这导致清零变得越来越困难,代价越来越大。
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与时俱进是理性的基本素质。我当然不是鼓吹马上躺平,我在以前评价高福时就说过,国情不同,在当时的中国不具备学美利坚佛系防疫的条件。但是,虽然早期清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国外新冠疫情无法控制的背景下,清零策略的性价比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降低,除非赌新冠自动消失,否则这种下降曲线是不可逆的。
你不可能指望人类是机器人,是人就一定会犯错,制订策略必须考虑到人的不可控是无法避免的,本轮疫情的爆发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那么,性价比下降到什么程度要考虑改变策略,在转变中要怎么克服困难,解决各种难题,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防洪的常识是,在你已经尽了全力,却还是看到大堤越来越脆弱,洪水依然毫无消退迹象,就要事先筹备plan b,而不是装作不知道管涌到处喷,只顾高喊人在大堤在,拖一天算一天,等到实在顶不住决口了才临时抱佛脚。
这一波,尽力还是可以撑得过的,但新冠的进攻不会停止,而我们每一波都在不断透支,还能坚持多久?半年?一年?两年?
这问题很现实,也很残酷,困难不会因为你不想面对就不存在,仅此而已。
刚刚接到医生的微信,因为医院要防控疫情,不允许六人间了,病人要分散,所以我妈妈不能如期化疗了,时间待定。我又问能不能不住院在门诊打,医院回复规定化疗不能在门诊打。
忽然就想起了武汉疫情时,那些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去世的老人。
我不再是淡定骑墙派了,不期望政府在清零和减少影响之间寻找平衡了。我只想问问医院,把六人间改成三人间到底能降低多大风险?为什么只有一个两小时的吊瓶就不能在门诊打?病人延误治疗的责任谁来承担?可是我不敢,我怕更住不上院。
因为新冠去世的人和因为新冠防控而间接去世的人究竟谁多谁少也未可知。只可惜因新冠去世的是非常容易获取的数字,而那些受间接影响去世的人却无法统计。
毕竟刀子落到身上才会感觉到痛。
全面放开,谁去死?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医疗怎么配置。现在是Omicron大流行,难道就不会出现新变种了?放开容易,再收起来就难了。
现在经济增长是5-6%,放开了,经济能多增长多少呢。
2021年社零44万亿,2018年38万亿,2019年41万亿,2020年39万亿;恢复了。放开了能多增长多少呢。
同样对于受到封控措施影响的,他们为全国整体经济的运行做出了奉献,国家要拉一把。地方政府普遍穷光蛋了,中央财政还是有发债余地的,特别债,专门用于支持封控地区财政,企业经营,个人生活。比如,个体户的租金补贴,企业的0利息贷款(特别债作为担保,贴息,银行可放心贷),个人短期生活补贴等等。
最后继续呼吁,对于入境回来人员解除隔离后,继续跟踪一段时间核酸检测!比如福建龙岩的一例,2月5日台湾入境厦门,2月26日解除隔离(21天,够久的了),3月2日因为发热不适去核酸阳性,立马处理就搞定了。假如这个人不负责的不去核酸,继续玩,那后果是什么?已经是非常多次这样的情况了,不可能再加长隔离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检测,专门的核酸检测(算高风险)。比如解除隔离后隔1天 3天 5天测一下。这样还可以缩短隔离时间,比如14天+7天的政策。
增加建设一批临时的隔离宾馆(疫情结束后也可以作为单身公寓出租),扩大进出境人数,降低国际机票价格。这样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国际压力。
忻州病例2月20日到太原六十六中,活动时间只有10分钟
18:00左右到太原市六十六中(尖草坪区迎新街东二条),18:10左右离开。
核实流调后,所有学生进行了核酸检测,23日发现有学生阳性,学校内所有师生在2月24日集中隔离,最后的结果是5名学生感染
疫情传入汤阴育才学校的时间大概是1月2日(高三年级1月2日开学,其他年级1月4日开学,1月7日~8日早晨,学生放学返家),学生集中隔离的时间为1月8日,学校内师生感染至少281个(米黄色框内),走读学生还造成了校外的社区传播。
可点击 2022年1月安阳疫情看大图
绘图工具链接:ProcessOn
可见,疫情在学校内的传播速度基本是时间的指数函数,晚集中隔离一天,感染人数都可能翻倍。
感染者和密接没有及时隔离,传染源留在校内,疫情传播链没有切断。
在3月4日的全民核酸中,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已有疑似患者被救护车拉走。随着病例确诊,学校从3月5日开始封楼,3月6日晚学工处通过校内网发出紧急通知,称“因学校有一名同学在核酸检测中初筛呈阳性,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九站校区各公寓实行封闭管理。”但实际上,到这时已经有4个学生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了。
封楼不但没有阻止交叉感染,反而因公寓条件和种种措施带来了更大的聚集,公寓楼一共五层,但只有二楼和四楼有饮水机,人员一集中,热水供应不上,开始几天,打水的队伍每天都排得很长。除此以外,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洗漱和上厕所都需要到每层楼的公共卫生区。
受访者小涵住在九号公寓的四楼,这里在已经有了确诊者后的几天里,密接者和次密接依然混住在一起,没有任何隔离措施。一场聚集性疫情已在校园里迅速蔓延开来。
此后,3月10日,学校进行了大规模人员转移,校园疫情也随之趋于控制,但整个吉林市的疫情防控还在持续。3月12日0时至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12例,其中吉林市571例;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44例,其中吉林市697例。
全校学生集中转运完毕在3月11日。[1]
BA.2的传播性强于BA.1,也强于Delta。
目前南非的研究认为BA.2和BA.1重症率差不多。而BA.1 的重症率比原始毒株高。
2022年1月12日,NICD和斯坦伦博斯大学联合搞的某预印本[2]:
重症/死亡风险只比Delta低25%,内生毒力比直接祖先B.1.1高一倍多。
(1)学校做好应急预案,校内准备好临时隔离点,如果有人员报告阳性应立即转移。
(2)个人也要做好准备
一是自己或者家人没打加强针的去打,二是吃喝药品消毒器具要备足,三是宠物老人小孩要保护好,四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恐慌。
我给各位嘀咕嘀咕——如果各位“为了共和国利益而开放”的“进步人士”同意出钱,咱们就开放
——————————————
对于一个人而言,感染奥密克戎,我们假设休息两周,吃点药,喝点热水,大不了吊盐水,花一些钱,好了。
这是对于个体:你有两周没劳动。
——————————————
但对于国家呢?
每年各国GDP变化不大,我们假设GDP的量是一定的,突然爆发的疾病,让很多人无缘无故花费了额外一笔物资用于治疗疾病,导致的就是资源配送不均衡,其他各行各业的资源投入减少,长期导致的,就是全民买单,因为生活质量下降了。
注意,我没跟你扯什么人命,毕竟在知乎,人命真的就是一个数字,死百万都不眨眼睛的;但我想问你的就是,很多人是活的劳动力,他们有两周没有参与劳动还额外消耗了一笔物资,这笔账怎么算?
而且这群该死的“贱民”还没死,这怎么说?
美国那边CPI已经达到7.9%了,该不会有人以为和疫情没关系吧?
本来该用于提炼汽油的石油,被拿走去制造烯烃,做防疫物资了,怎么没人算这笔账?
本来该用于制造农药化肥的化学原料被拿走做消毒剂了,怎么没人算这笔账?
本来该用于投资教育的钱全部用于冲医保了,怎么没人提这个事情?
国债哪来的?财政赤字哪来的?
凭什么你们这群感染疾病的要买那么多药品,从而让药物涨价,从而让商家买了更多化学原料去生产药品,从而导致我们其他行业采购化学原料的成本上升?凭什么?
————————————————
说真的,很多人都和我提“政治正确”
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态清零,我们绝大多数工业区还能正常开工,还能继续生产,人民生活有保障,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物资匮乏。
扯个屁的政治正确,鼓吹开放的压根是极度自私自利的极右,只想着自己的能对外交流赚钱,不考虑整体代价。
啊对对对,谈生命就是“政治正确”,“社会主义优越性”
那我们不谈生命,我全程都在和你谈钱,如果你能交更多的钱,我们就开放:你交吗?你能承担损失吗?你有那么多钱吗?
美国佬因为新冠,两年整体量化损失为:90000亿~140000亿美元,
马斯克身价为2000亿美元,即使以最少的90000亿来算,也需要45个马斯克才能偿还损失。
你有钱吗?
————————————————
很多人以为,社会主义是珍爱生命的。
这不把最大优势拱手相让了?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基于整体思考全局,让整体获得最大收益;资本主义恰恰是个体获得最大收益。
而且我们是加工型国家,我们进口出口又没因为疫情断了,工厂又没有因为疫情又停止生产了。
总有些极端自私的人,把全中华儿女的钱包拿出来作为抵押,赚自己那点蝇头小利。
————————————————————
最后,补充一个现实:
二战战场上,最残酷的地雷恰恰是没把人杀死的。
如果士兵踩上地雷死了,在指挥表上也就是数字减一罢了;
但如果是被炸伤了,残废了,那就太糟了——你需要消耗医护人员去救助,需要派士兵把他从战场上拖下来——仅仅是因为“人道主义”——指挥表上的数字,可能变成了减三。
我重复,我不反对人道主义,我的意思是,从一开始,我们就不要陷入这种人道主义烦恼中。
我们不要去做那种“保大人还是保小孩儿”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拒绝。我们从源头上解决这种烦恼。
我们不需要为了经济而被迫放弃抗疫。因为我们的抗疫恰恰是最省钱的。我们的经济是实业兴国,实体经济,只要工厂不停工,物流行业不停工,社会就没问题,GDP也不会有事。
谁也不希望一年辛苦挖出来、买来的资源,去生产了口罩等医疗物资吧?提炼汽油不好吗?生产游戏机不好吗?生产汽车,生产笔记本电脑,都比口罩要有用的多吧?
我希望各位明白一个道理
小生产者视角和全局视角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到的是钱,全局看到的是资源。资源是有限的,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投资于医疗,就势必会导致其他行业投入资源减少。
疫情,从来都是全民买单的,不需要民众捐款,你要买吃的吧?你要买日用商品吧?你要买房子吧?政府通过印钱来为防疫买单,然后多余的印的钱流动到市场上——这就形成了通货膨胀。
谁都不希望手中吃的炸鸡柳涨价吧?谁都不希望碗里面的红烧肉涨价吧?
好了我的耐心也经不住小将们反复折磨,谁再上来非说我是台湾省的我直接删评拉黑。有话好好说,上来就发台胞证的你是没交过医保吗?
——————
张文宏也发文了,有点敏感度的应该都明白,他是上面派来放口风的。说的也很清楚:
所以,与其说希望开放的人是境外势力,不如早点把疫苗打了吧…
———————
原回答:
这个问题下面回答挺逗的。
支持清零的人,估计是体制内,可以远程上班,不上班,父母退休金稳定,陡然封城对他们生活没有影响的。
不支持清零的,估计是开饭馆的,需要人见人,办旅游,影视开发,搞物流,送外卖之类的,一封锁就揭不开锅。
推上的境外势力其实非常支持国内清零,管这个叫闭关锁国一百年,最好入境隔离一年,全民不许出省,封到全国只出口口罩跟测试盒实现外贸胜利。尤其喜欢宣扬防疫过程中的悲剧,比如孕妇,狗,急诊等。
但很多人却把第二类人称为境外势力…
其实就是两个选择,要么一部分年轻人穷死,要么一部分老人病死。于是大家开始互扣帽子,变成了防疫爱好者跟境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