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在何时结束?如何解决因疫情导致的系列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存派就不要拿大西王吓唬人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清零派也是人类,也有手,也能在秩序崩溃的情况下杀人呢?

共存派天天讲自己怨气很大,要报复社会,搞人身威胁,有没有一种可能,等放开之后,疫情大爆炸,死亡几百万人的时候,清零派会趁机会发动中立势力发动对共存派武装清洗呢?

共存派天天喊天生万物以养人,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清零派觉得共存派无一善以报天,最后把共存派全都图图了呢?


所以共存派的蠢货就不要吓唬人了。

大陆的清零派至少还有2张底牌可以转移经济危机:

1,清洗台独分子

2,清洗共存派


user avatar   CommanderYCJiangS1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没有人想过,共存派自己才是问题的制造者?本次全国疫情的根源不就是共存派内鬼在大量投毒么?

2020-2021年已经证明,就算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也不需要全面对外开放。北京直接一刀切,现在就算接了冬奥也一样屁事没有;深圳面临香港直接压力,严格封了两周,把内鬼杀干净之后现在也恢复开放+社会面清零了。

所以极端一点的话,把共存派全都图图了,就算不能让疫情直接消失,也足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而实际操作上,虽然没法直接图图,但是显然也不需要真的做到这种程度…


user avatar   shengjingjian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决问题和制造问题的是一伙人,有什么好解决的?

无非是

1.自我和解

2.用谎言掩盖问题

3.发现制造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的有利可图,而成本不需自己承担,那就继续玩

4.解决提出质疑的人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本来就没有常态,只有不断被塑造的新平衡……

这问题下面绝大多数声音连我都能看出来纯属扯淡,上层转向与结构/模式的不断塑造和重塑才是中国的“常态”。防疫只是碰巧直接关联了生活,所以看起来更加特殊,真论实际的影响,很多看起来不直接关联生活的改变影响要大多了。

共存也好,不共存也好,共和国还会存续下去,只是多出一堆食利者和一堆代价。留到几十年后去感叹一些和“要是我78年的时候参加高考就好了”差不多的,没啥营养的东西。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如果你是老板……

啊不,如果你是女的,你会怎么办?

==================

说一点花边吧,说复杂的反正那帮人也看不懂。

现在基金公司已经没概念吹了,所有的预期都被砸的粉碎……

他们现在每周就在卷直播,搞网红卖基了……


user avatar   pen-pen-zui-jian-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什么问题?哪里有问题?

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上海有很多问题并且上海人在网上声音比较大而已。

北京甚至搞了个冬奥,吃了一大波世界各地的病毒,到现在还好的很,甚至懒得屯菜…


user avatar   luxe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下防疫之下的副作用,和今后怎么办。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像生命一样复杂,其自然运行突然被中断,再怎么大规模的动员都不可能完全弥补其中的细节。严格封控是必然会出现个体的损害的。虽然比起开放来说,动态清零依然是显著优势的方针。然而经过两年多的抗疫,里面还是有很多明显的经验教训,亟待立即解决。

经过统计,虽然中国的超额死亡率是全球最低之一(包括了新冠和疫情期间非新冠的额外死亡),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非新冠的超额死亡占的比例有点过高,深究的话可能会发现一些防控中负面问题尤其需要专门改进。


以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我认为除了吃饭问题外,实施严格防疫措施的中高峰地区最突出的缺陷就是医疗的通畅性,或者说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的问题。

一方面,封控之后造成的出行困难,可能导致确有必要的就医需求严重被耽搁。不光是封控的小区,一些稍微远一点的人在疫情复燃期间去城市、省会就医是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的,这个懂得才懂。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为了避免发生大规模的院内感染,需要对进入医院区域的人进行严格的筛查,这点本来无可厚非,至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但具体执行上,到底是7天内的核酸,还是48小时的核酸保险,怎么才科学,这个就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我甚至遇到过一个情况,昨天还是要求48小时,结果因为疫情复燃,第二天xx批示要求24小时核酸,一大早就造成了混乱,最后又改回来。然后理论上应该实施的绿色通道,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出现应该走绿色通道而未能实行的例子。我这样说吧,作为第一线工作人员及其直接领导,要做出走绿色通道的决定是需要勇气和担当的,这不是每个人都有,而一旦环节中有一个人只认那些虚头巴脑的临时规定而不顾及现实的紧迫性,绿色通道就走不通。

总之,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防控要抓,而防控期间如何保障非新冠的医疗的畅通性,应该被作为头等大事之一。

否则会出现比新冠多得多的超额死亡,最后仍然是难以服众的。

具体的话,我缺乏这方面的智慧,但我想象中,在对地方的要求上,能否把医疗通畅性与疫情数据一样,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即出现就医受阻导致的不良事件,就要被调查,出现责任环节,要进行追责。


另一个问题突出问题是疫苗的覆盖面,老年人覆盖不足,高龄老人覆盖尤其低,香港从本轮疫情爆发至今,到现在每天都还要死一百多人,就有很大程度的这方面问题。

由于不管何种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都相当有限,有效果的是预防重症和死亡,所以最开始我们想想的那种,接种率达到80%,然后多数人有抗体就保护了少数高危人群这种疫苗群体免疫的策略是不太可行的,即便疫苗接种率高,感染率依然非常可观,高危人群还是会接触到。


我不知道这两篇文章所述的接种率是否真实,如果是的话就太低了。


我认为接下来依然应该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但是在过程中必须细化措施,尤其是要强力保障医疗通畅性。

另外,就是疫苗接种,以香港的数据来看,三针灭活疫苗对于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在高龄人群不比mRNA疫苗差。

所以接下来应该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推动全民接种三针疫苗上,对于行动不便者、老年人应该实施上门接种,把中高风险地区封控的动员力都拿出来,上门接种不是办不到的,前提是要把现有的疫情压制下来。


番外:

我用数据说说为什么要坚持科学防控前提下的动态清零,而不可以实施开放。

过去两年中,中国大陆除湖北省的所有地方,新冠死亡311人,死亡率小于0.01/10万;超额死亡7330人(1630-14100),超额死亡率0.3/10万。

如果我们把所有非新冠的超额死亡都赖在“过度防疫”头上(实际上超额死亡还有很多是疫情时代本身的社会、经济因素),那么两年多死的是7330-311 = 7019人,我们就算每年4000例好了。

那些认为防疫造成的副作用已经大过了开放之后的新冠疫情的人,其主张应该是,开放以后新冠造成的死亡小于4000例。这可能吗?

在2020-2021年实施清零政策的新西兰,今年实施了开放,3月初第一个高峰,就达到了单日24000例的新增感染。按照中国的人口比例,不考虑检测能力,第一波单日新增660万例。奥密克戎在香港目前的流行,感染者死亡率IFR 0.6%,那第一波高峰的单日新增死亡为3.96万人。

如果你认为香港死亡率太高,我们拿跟中国接种相同疫苗、完成接种率80%以上的阿根廷来计算,今年这波奥密克戎的IFR为0.24%,那么中国第一波高峰单日新增死亡为1.58万人。

无论你怎么算,开放之后的第一波高峰的单日死亡就可以远远远远超过过去两年以最坏恶意推算的“过度防疫”死亡的人数。


总结:

  1. 依然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不可以实施开放防疫。
  2. 清零政策下需要解决最突出的医疗便利性问题,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3. 目前第三针加强针接种不足,老年人接种严重不足,包括上海这样的城市都是。应该立即再次开展大规模接种工作。

user avatar   lance-36-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局面是一个死局。

“开放共存”,病例铺天盖地,日增100w以上,大量死亡接踵而至,别管现在什么情况,到时候一定是全天下沸反盈天,经济瞬间崩盘,明末故事不可不察。

“坚决清零”封城管控,运输阻断,经济破产,其他疾病患者得不到医治,失业人口剧烈上升,各地防疫政策日益极端化,魔怔化。老百姓民怨悄然累积,继续下去十年浩劫故事恐再次上演。而如果现在的中国失去10年,此消彼长,恐怕过去累积数十年的国运都要付诸东流,一夜回到解放前,东北大下岗,上海纺织工大下岗这些血琳琳的故事就在眼前。

现在两派几乎势同水火,牛李党争,东林党等历史书上的画面呼之欲出。

这次疫情反弹,中央统一思想压制了共存派,但显然民间共存思想无法完全压住,反而愈演愈烈。而事实上就连官方现在也没有了极端清零派,都在喊“动态清零”,而这仅仅是第三波疫情,我相信可以“清零”“封城管控”绝对可以压制住第三波,但现在几乎没有人相信不会爆发第四波。第四波如果发生,两派斗争会到何种程度让人也脊背发凉。

“特效药”开发渺无音信。“疫苗”名存实亡。

还有部分人想的是寄希望于事缓则圆,希望新冠自我演化,毒力及传播性进一步下降。出现新的更温和的毒株,但新冠听不懂人话,也不按剧本走,只是自由自在的演化,而且需要时间,而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现在是4月份,未来一年全球粮荒近在眼前,全国保春耕,复耕显然是第一大任务。但是新冠如果影响了春耕,保春耕还是保新冠?几个产粮大省如果陷入疫情或者无法结束疫情怎么办?得病的人无法春耕这一事实会不会让政策反复横越跳,导致二者都保不住?春耕保不住那是何等恐怖?


user avatar   mcbi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性免疫#

不要抱有侥幸,敏感而高效动员的传染病防治机制不但可能、而且应该常态化和永久化

我再三说过这话——问题不仅仅是新冠,而是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病毒接触概率上升和现代社会的人口高度聚集、人员极速流动三个要素所形成的的完美风暴。

新冠只是第一枪,下一个传染病不一定就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可能已经在路上了。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如何挺过新冠”的问题,而是“现代社会如何适应一切可能的传染病”的问题。

人类数万年前就学会了在远离水源和居住地的山岗上埋葬死者,学不会的都停在进化树上了。

数千年前学会了“守灵居丧”和“洁食”的礼仪,学不会的停在上古时代了。

数百年前学会了建设下水道和抽水马桶、加氯自来水,学不会的都在深山老林与世无争了。

一百多年前学会了疫苗、抗生素、高温消毒、食品检疫检验、保险套和一次性用品。

人类每次提高聚居度时都因为巨大的疫情而发生了某种永久性的适应

人类本来就应该在重大的、尤其是全球性的疫情之后发生某种永久性的变化、实现对同级别问题的持久抗性,这是历史规律

这个变化,本来在上非典、禽流感暴发时就提上日程,但是人类社会一直在纠结它的成本而自欺欺人。

这次的新冠疫情已经是非常响亮的警钟了,但很多人却还想把它当绝响,想着这次挺过去就好了,甚至“这次就咬牙共存”就好了。

现在人类的大部分都在“假装没事了”——谁都没有真的建立起什么永久的文化改变。

仔细检索一下,这次新冠之后世界各国为防范下一次新冠到底做了些什么变化?那些共存国家民众的生活在新冠之后多了什么不同?

是永久性的改变了握手礼仪?还是永久性的学会了回家脱外套?还是家里常备储备粮?

政府职能有没有永久性改变?

防疫体系有无永久性改变?

各级政府有无增设防疫专们办公室?

有无面向防疫快速反应的人力和财政制度建设?

有无更改城市规划原则,按照人口分布强制规划防疫用地?

建筑设计有无防疫标准的强制要求?

有无国家战略储备关于防疫专项的设置?

医院建设有无传染病房比例的强制要求?

国民健康教育有无新增内容?

民风民俗有无永久移易?

我们有没有设立纪念日等节日保证警钟长鸣?


他们似乎觉得这只是偶然的倒霉,“以后不会了”。甚至,他们在有意无意的避免谈论这件事在短期内发生第二次的可能性——因为这太不招人喜欢。


历史上发生这种剧情,一般接下去的情节都是“更狠的一棒如期而至”。


中国没有躲过第一棒(至少没有完全躲过),但绝不能再躲不过第二棒。


所以“共存论”绝不可取。


我们只能向前学会“如何在保持有效扑灭一切致命疫情的前提下,做到成本最低,冲击最小”,而绝不能浪费这次大疫情给予我们的重大警示机会。

坚持清零,常态警惕,在这个基线上重构我们的产业结构甚至社会组织、运行机制,使得我们这个国家对一切的同等级传染病获得长期的、社会性的免疫力,是我们作为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聚集程度最高的国家进入更高效经济形态必过的一关。

否则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得过delta,躲不过Omicron。

躲得过新冠,躲不过“新流感”,“新霍乱”。

我们要建真空管道超高速铁路,要造三千架C919,我们要搞东亚一体化,要搞非洲经济整合,我们要经略南太平洋和拉丁美洲。

这是我们的“大航海时代”,我们必定要面对当年欧洲在1500家前后因为大航海和全球开发面对的同样问题——国人在人迹罕至的异国他乡接触前所未有的新病原。

则是登上全球王座的历史代价。


别的所有国家都可以弃考、躺平——因为它们没有一带一路


说实在的,让中国达成对传染病威胁的全民觉醒的是一个传播性虽强但尚不算致命的病种,实属一种不幸之中的大幸。

将来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庆幸有它所催生和锻造的防疫机制——它将帮我们更有效的抵抗不知哪个施工队从非洲丛林深处带回来的“潜伏期长达21天的高传染性病毒”。

不能真正的考过这一级传染病考试,中国将没有资格统领第三世界去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第三世界疫病横行——这甚至正是第三世界为何“恰巧”都在赤道附近的本因。

而不拥抱第三世界,中国将无力抗衡美欧的敌视和围堵。

这事就是这么直白。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号流感”的问题,而是“不为王、便为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问题。


不容弃考,

不容失败,

停止抱怨。


user avatar   lxy-18-52-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从lwl医生去世的那个晚上,中国疫情已经走上zz化的道路了,这个zz化的推手不单单是zf,还有缓则以及热心群众们,他们朝上面丢了一个砝码,之后整个世界的精彩表演又加了无数砝码。群众心理上对于武汉假日刻骨铭心的记忆与政府的担忧共同导致了今天这个尴尬的地步

在和朋友讨论现在的防疫现状时,他说了一个自己的观点(此人心理上支持共存,但认为共存必须要付出惨烈的代价,不要抱有幻想)。有人说为什么西方死了这么多人还不崩溃,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问责与反思主要针对医疗系统,但中国总是将矛头直指zf,社会运行的基础不一样,这也导致了现在政策的保守。

最后这几天看了这么多争吵,我觉得: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生命真的只是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工具或底线。




        

相关话题

  上海浦东新区封控期间所有人足不出户,不得擅自出门取外卖快递,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是否应该来个全国哀悼? 
  怎么看待张伯礼院士对“废医验药”的看法? 
  3 月 16 日全国新增新冠肺炎 21 例,湖北仅新增 1 例,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石家庄超 2 万村民大转移进行异地隔离,什么情况下要采取「集体搬迁」这一隔离方式?中途会有感染风险吗? 
  如何看待货车司机被困高速靠 5 元馒头撑 4 天?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求助? 
  广州此轮疫情早茶传播链有何特点?该如何加强防范? 
  如何看待基辛格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 
  如何看待网传上海六院急诊部医务人员肢体冲突,院方称「确有其事,正调查」?疫情期间如何避免发生类似冲突? 
  京东裁员最高部门 50%,在房地产,餐饮旅游,互联网各行裁员的大环境下,被裁员工该何去何从? 

前一个讨论
Fortran数值计算真的比C快吗,经测试是一样快的,是不是很多人都在以讹传讹?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股灾发生时,国家队越护盘后续跌的越惨?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