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秦到清这段时间要叫做封建社会?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实在是问到了点子上。我们常说中国从秦朝到清朝是“封建社会”,但这个说法其实带着点“水土不服”的意味,用的是西方历史学上的概念来套用中国自己的历史进程。咱们中国人自己,历来可没这么称呼过自己的历史。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西方人说的“封建主义”(Feudalism)到底是个啥意思。

西方那种典型的封建制度,大概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发展起来。它的核心特征是:

土地分封与等级体系: 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领主,但他不可能直接管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于是,他把土地分封给一些大贵族(比如公爵、伯爵),这些贵族又把土地分封给更小的贵族(比如男爵、骑士),层层分封下去。
主从关系与效忠契约: 分封的土地不是白给的,接受土地的人(封臣)需要向封给他们土地的人(领主)宣誓效忠,提供军事服务、经济援助(比如贡品)以及政治支持。这种关系是一种带有法律约束的个人契约。
分散的权力与相对独立的领地: 权力不是集中在国王手中,而是分散在各个层级的领主那里。每个领主在其自己的领地上,都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甚至可以征税、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司法权。国王的权力往往受到大贵族的制约,无法做到绝对的君主专制。
骑士阶层与军事化社会: 军事力量是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撑。骑士阶层作为军事贵族,是封建体系中的关键角色。

那么,我们再看看中国从秦到清这段漫长的历史,它跟这个西方“封建主义”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其实,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国家权力结构的运作方式。

秦朝以前:所谓的“西周封建制”

要说跟西方封建制最相似的,反而是秦朝之前的西周时期。

土地分封: 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古代帝王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等级体系: 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层等级。
宗法制与血缘关系: 这种分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诸侯之间很多是同姓或异姓,但都有一套复杂的宗法伦理来维系关系。
相对的权力分散: 诸侯在其封国内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力在后期也越来越弱,导致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为什么秦朝之后就不一样了,反而被叫做“封建社会”呢?

这就好比,西周像是一堆相对独立的积木,虽然有高低,但彼此之间是靠榫卯结构拼起来的。秦朝则像是把这些积木融化了,重新按照自己的模子统一铸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整体。

秦朝(公元前221年)的划时代意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中央集权,郡县并行的体制: 全国被划分为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都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的官员,他们没有世袭的权力,也没有自己的封地或独立的军队。这些人只对皇帝负责,是皇帝的“打工人”。
皇帝是最高权力所有者: 皇帝(秦朝开始称为“皇帝”)是整个国家权力的唯一来源和绝对中心。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土地、人民都直接属于皇帝。
统一的法律、度量衡、文字: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措施,进一步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性。
官僚体系代替了贵族世袭: 国家的管理不再依赖于世袭的贵族领主,而是依靠选拔和任命的官僚来执行皇帝的命令。这些官僚的升迁主要看能力和忠诚度,而非出身。

汉朝至今的所谓“封建社会”:

从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直到清朝灭亡,中国基本都延续了这种中央集权、官僚统治、土地私有但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的模式。

这种模式,西方历史学家为了方便理解和分类,就套用了“封建主义”这个词。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它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1. 权力的高度集中: 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有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时期,但国家的主流形态始终是中央集权。皇帝的权威(哪怕是象征性的)是压倒一切的。地方官员的权力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和制约,他们不会形成独立的政治实体。
2. 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等级封地: 中国的官员虽然有品级,有俸禄,但他们不拥有封地,也不对土地和人民拥有世袭的支配权。土地虽然可以买卖,但国家的土地政策(比如均田制、土地改革的呼声)始终对土地所有权有潜在的影响。
3. 官僚体系的主导: 统治国家的不是军事贵族或世袭领主,而是通过科举等方式选拔出来的文官官僚体系。这个体系的运作逻辑,是执行中央政府的意志。
4. 缺少欧洲封建主义的契约精神: 中西方的社会契约和人身依附关系有很大区别。中国的君臣关系更多是一种等级化的忠诚,而非平等的契约。

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这么叫?

因为我们有更贴切的称呼来描述我们自己的历史。

中国古代王朝史: 我们会说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等,这是根据朝代来划分的。
中央集权国家: 我们会强调国家是“中央集权”的,这是最核心的特征。
郡县制/行省制: 这是描述地方行政区划和管理方式的词汇。
君主专制/皇权至上: 这是描述最高政治权力结构的。

所以,当你说“秦到清这段时间叫做封建社会”时,你其实是在用一种外部的、不完全精确的标签来概括一段非常复杂和独特的历史。

更准确地说,中国从秦朝到清朝这段时期,是以中央集权为核心、以官僚体系为支撑、以皇权为最高象征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期。如果非要找一个和西方“封建主义”概念进行比较的说法,那么可以说,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中央集权制度”,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一种“官僚等级制度下的君主专制国家”。

这个“封建”的说法,是近代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为了方便理解和比较而引入的,但它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甚至会带来一些误解。就好比你把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都叫做“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虽然有共同点,但它们的内在构造和运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总而言之,这个说法更多是历史学界和大众约定俗成的一种简化和类比,而不是对中国自身历史制度的精准描述。咱们中国人自己谈论历史,更习惯于用“朝代”、“中央集权”、“郡县制”这些更具中国特色的词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也搞不懂,后来想明白了。

这个歧义主要是政体和生产关系用了同一个词,结果弄拧了。

封建社会就是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定义是,以土地私有为基础,以租税和贷款为基本运作方式,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对立的生产关系。这个在欧洲的封建制国家表现最典型,也是从欧洲历史上总结出来的,所以叫封建社会,不一定非得用封土建国组织政权,就好像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非得有氧气参与一样。土地的所有者可以是landlord,这个词经常被翻译成地主,但按照语境,大部分情况翻成“领主”更合适,而中国近现代史上常说的“地主”,似乎更应该说是landowner才对。不过不管是landlord还是landowner,既然是围着土地私有打转、靠租税和贷款运作、所有者把土地交给别人经营然后割韭菜,那你不管它叫封建社会,又叫什么呢?看着像鸭子,走路像鸭子,叫着也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

user avatar

西人讲的Feudalism(从构词学的角度应该叫“授益主义”),核心定义在于:

土地所有者通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西欧中世纪法律文本中记为“Feudum”或“Beneficium“),交换受让者对出让者负担的财政(贡赋租税)和军事(劳役兵役)的服侍义务

刚好这就是中国帝制时期国家机器的骨干:作为理论上唯一的地主——帝国向广大自耕农分配“王土”的使用权,交换自耕农的实物租税与劳役兵役,使之成为“王臣”。

西欧不过是因为早期官僚制度不发达,发展为:

极大量的集中的土地出让予军事贵族;

管理权和所有权一同授予(附带相应官衔);

承认上述权利与义务世袭,

从而产生了“封邦建国”的表象。

而周朝的“封建”不是这么回事,周朝封建的主流是出让军队与军属的统治权(授民),来交换受让者对某片确定地域的军事征服与军事管理的义务(封土),不是一种土地使用权分配,而是一种军事殖民。

当然你说中国的feudalism究竟源于什么时候这还难说清楚(因为周朝王畿伯爵就很符合“feudalism”的定义,甚至可以说是比帝制中国还接近西欧经典封建形态),但明显帝制中国在体制完善的时期也是符合“feudalism”的核心定义的。

所以主要的锅是日本人乱翻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实在是问到了点子上。我们常说中国从秦朝到清朝是“封建社会”,但这个说法其实带着点“水土不服”的意味,用的是西方历史学上的概念来套用中国自己的历史进程。咱们中国人自己,历来可没这么称呼过自己的历史。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西方人说的“封建主义”(Feudalism)到底是个啥意思。西方那种典.............
  • 回答
    从秦到清,王朝更迭无数,其中不乏君王因猜忌、功高盖主而大开杀戒,尤其针对有功之臣,几乎是历史的宿命。这类事件往往伴随着朝野动荡、民怨沸腾,甚至引发政权覆灭的危机。然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却似乎是个异数。他大肆清洗功臣,手段残忍,动辄数千上万,但其政权却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甚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从元到明,再到清,整体上国家形态的演变要比汉唐之间、唐宋之间那种大规模的分裂混战相对“平稳”一些。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民族关系、军事技术等等多个层面。我试着从几个主要角度给你梳理一下,争取讲得透彻点,也尽量不显得那么“标准件”:一、 中央集权制.............
  • 回答
    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这一举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白起本人背负了沉重的骂名。那么,他为何如此决绝,为何不选择更“人道”的方式,将这些降卒分散到秦国各地,充实国力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秦国当时特殊的国情、白起个人的战略考量,以及那个冷酷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白,秦国在战.............
  • 回答
    之所以现在,也就是2013年10月25日,才有人跳出来做空网秦,这背后其实是有一系列因素在发酵和积累的。做空一家上市公司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证据、精密的分析,以及对时机的精准把握。首先,我们得明白,做空者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手,很可能是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后,认为网秦的某些问题已经积累到了一定.............
  • 回答
    《本草纲目》之所以至今没有“删除”或“改进”被现代医学认为“没用”的药方,其原因涉及多个层面,是历史、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本草纲目》本身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的。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详细阐述: 1. 《本草纲目》的历史定位与性质 时代局限性与科学发展: 《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1596年).............
  • 回答
    冬天里,一些女生会感觉到手脚冰凉,但身体却保持温暖,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背后涉及生理、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原因:一、 身体核心温度与末梢循环的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叫做“体温调节中枢”的系统,它主要位于大脑的下丘脑。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这个中枢.............
  • 回答
    即使在当今社会,儒家学说依然受到推崇,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它并非仅仅是历史的遗留物,而是因为其思想在不同时代都能被赋予新的意义,并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和普适性: 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和谐: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仁”,即爱人、推己及人。.............
  • 回答
    华中科技大学,这所坐落在九省通衢武汉的百年名校,如今当我们漫步其中,常常会被那些充满历史感、线条硬朗的苏式建筑所吸引。在很多人眼中,21世纪的现代校园里,保留如此大量的苏式建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人会好奇,为何它们能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存在并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这背后,其实是一段与国家发展历程.............
  • 回答
    大陆游戏市场一直是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存在,但若论及游戏平台的普及度,主机游戏却始终像个“小众情人”,难以像PC或移动端那样深入人心。这背后并非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解释,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及政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历史遗留问题和早期市场培育的缺失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整体.............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即使到了2021年,仍然有一些中国国民党(KMT)的支持者会发表一些“暴论”来洗白蒋介石和国民党,甚至将他们描绘成“反动派”的观点,以及这种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暴论”和“洗白”的含义。“暴论”通常指的是一些未经深思熟虑、观点极端、甚至带有偏见.............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非常沉重且普遍存在的困境。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遭受侵害后选择沉默,不报警,或者即便报警也觉得举步维艰,这背后有着多方面交织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不敢”,而是深植于社会文化、制度认知以及个人创伤经历的复杂综合体。首先,从社会文化和道德观念层面来看,很多传统观念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现在,还没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确实是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都在讨论的焦点。要说为什么,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就多了,而且还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点一点地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分级制度这玩意儿也不是凭空来的,它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核心目的是为了给不同年龄段的观.............
  • 回答
    很多人觉得,生命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开始,一点点进化,就像是爬一座山,越往上越复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下子冒出了那么多带壳的、有骨骼的生物,这感觉就像爬到半山腰,突然有人给你安了拐杖和铠甲,让你突然变得“厉害”了。但生命演化的过程,从来不是简单的“升级打怪”,更像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里,生物们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声。确实,我们在追求生活便利的道路上,已经有了无线的吸尘器、无线的电动牙刷,甚至无线的电动车,但为什么唯独这热风吹风机,始终被“有线”的魔咒困扰着呢?明明需求这么旺盛,技术上到底卡在哪儿了?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门道了。要明白为什么还没有“吹热风”的无线吹风.............
  • 回答
    王一博的演技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观众的期待、演员自身的成长轨迹、作品的质量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1. 观众期待的不断拔高与“流量”演员的标签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王一博作为一名“顶流”偶像,他的观众基础和关注度是巨大的。这意味着.............
  • 回答
    伊利丹的故事,确实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弧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力量,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艾泽拉斯和自己所爱之人,然而,他的手段往往极端,他的选择也饱受争议。即便走到最后,他也没有获得泰兰德和玛法里奥的完全原谅,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从伊利丹的“原罪”说起。他的起点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复杂和敏感的转折点。说清朝文人士大夫普遍不如前代“有骨气”、“有家国情怀”,这是一种常见的感受,但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却需要剥开层层历史的表象,看到制度、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评价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对“骨气”和“家.............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也许我们对“傻逼”的定义,在大学这个新环境里发生了变化?在高中时代,我们可能因为成绩好、听话、或者和老师关系近就被视为“好学生”。那时候的生活轨迹相对固定,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努力,所以那些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而容易被我们贴上“不合群”、“奇怪”甚至“傻”的标.............
  • 回答
    关于Adobe在中国正版软件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现实。说Adobe公司“不管”,其实并不准确,他们一直在努力,只是效果不如预期,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价格因素:永远绕不开的痛 订阅制模式的冲击: Adobe从传统的买断制转向订阅制,这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