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弓箭发射后会弯曲前进?

回答
弓箭射出后会弯曲前进,这个现象其实挺有趣的,不是什么神秘魔法,而是物理学在作怪。要想明白这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1. 弓箭本身的设计是个“弹性储存器”

首先,想想咱们用的弓。它不是一根死木头,也不是一条硬金属杆。弓身之所以能被拉开,是因为它具有弹性。当弓弦被拉满时,弓身的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等)被压缩、弯曲,将你输入的能量储存起来。这个形变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弓臂的末端比弓身中间弯曲得更厉害。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用力把一个有弹性的尺子往两边掰,两头弯曲得最厉害,对不对?弓也是一个道理。

2. 箭矢的连接:一个“推拉杠杆”

再看看箭矢。它被卡在弓弦上,当弓弦释放时,弓弦会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弹回”。这个过程,就像你甩鞭子一样,弓弦突然松开,然后它会沿着一个弧线前进。

而箭矢,就被这个弓弦往前“推”了。但关键在于,箭矢并不是直接被弓弦“焊死”在弓弦上的。它有一个叫做“箭尾”(nock)的小槽,用来卡住弓弦。这个小槽虽然紧,但不是完全固定的。

3. 弓弦的“一次反弹”

当弓弦被释放的一瞬间,它储存的能量也随之释放。弓弦不是像一条直线那样瞬间消失,它有一个收拢回来的过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张被拉紧的橡皮筋突然松手,它会抖动一下,然后回到原状。弓弦也是如此,它会先往前冲,然后迅速地收回,回到接近弓身的位置。

但就在弓弦收回的这个短暂过程中,箭矢已经被弓弦“推”出去了。然而,由于箭矢卡在箭尾,它和弓弦的连接点并不是在箭矢的重心(center of mass)。这个偏离了重心的推力,就产生了一个力矩。

4. 力矩的魔法:让箭矢“扭腰”

这个力矩会做什么呢?它会驱动箭矢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绕着自己的重心旋转。这就好像你推一个陀螺,不是直接把它往上推,而是从侧面给它一个推力,它就会开始旋转。

所以,在箭矢离开弓弦的瞬间,它就已经开始了一个“侧身翻滚”的动作。这个翻滚不是朝着直线方向的,而是有一个非常快的旋转速度。

5. 旋转速度下的“弓身反作用”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弓。弓在释放弓弦的同时,本身也在“回弹”。也就是说,本来被拉弯的弓臂,现在要迅速地回到原来的直线状态。

但是,箭矢在它离开弓弦的瞬间,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旋转速度。这个旋转速度,就产生了一个叫做“惯性力”的效应。

想象一下,你把一个快速旋转的轮子从一个不平的表面上推过。轮子会更容易保持旋转,并且会试图抵消任何试图改变它旋转方向的力量。

箭矢也一样。当弓身开始回弹,试图把箭矢沿着直线“推”出去时,箭矢的高速旋转,会让它的运动轨迹发生一点“小小的变化”。

更直观地说,你可以把弓想象成一个会“抖动”的平台。当平台抖动时,你扔出去一个在快速旋转的物体。这个旋转的物体,因为惯性,会试图保持它原来的旋转状态,所以它不会完全跟着平台的直线运动。

6. “箭杆摆动”的奥秘

箭矢在刚离开弓弦时,它的重心并没有和弓弦的推力方向完全对齐。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个力矩产生的旋转,箭矢的杆身就会开始轻微地弯曲和摆动。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骑自行车快速前进时,如果你用力往一侧压车把,车身会稍微倾斜。箭矢也是类似的,它在旋转的同时,还会有一个轻微的“摇摆”或者说是“摆动”。

这个摆动并不是均匀的。箭矢的尾部,因为它更轻,摆动的幅度会比头部更大。这就导致了箭矢的轨迹看起来是弯曲的。

7. 最关键的点:箭矢不是完美的直线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手中的箭矢本身,也不是一根完美的、绝对笔直的杆子。即使是最精密的箭矢,在显微镜下也可能存在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不平整。

当箭矢高速旋转并通过空气时,这些微小的凹凸不平,会被空气流“抓住”。就像你用手在水里划过,会产生一些涟漪。箭矢表面的不平整,也会在空气中产生类似的影响。

这些不规则的空气阻力,加上箭矢本身的旋转,就使得箭矢的飞行轨迹变得更加复杂,看起来就像在“ S”形或者“U”形轨迹中前进。

总结一下,弓箭发射后弯曲前进,主要是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弓弦的瞬间释放和弓身的弹性回弹: 提供了初始的推力,但也带来了一个“不稳定的”发射平台。
箭尾连接点与箭矢重心的偏离: 产生了一个力矩,让箭矢在离开弓弦时就获得高速旋转。
箭矢高速旋转产生的惯性: 抵抗了弓身回弹的直线推力,导致了轻微的“偏离”。
箭矢本身的细微不平整和空气动力学效应: 在高速飞行中被空气“放大”,进一步影响了轨迹,导致了可见的“弯曲”前进。

所以,这个所谓的“弯曲前进”,其实是箭矢在发射瞬间获得的高速旋转,以及在飞行过程中,由旋转、箭矢本身的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运动表现。它不是箭矢本身真的在弯着身子往前跑,而是它的飞行姿态在快速变化,给人的视觉感受就像是弯曲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箭杆不是质点,质量沿杆长分布使得杆上各点加速度差异

2:箭杆不是刚体,弓弦推进箭杆过程中,杆产生形变是必然现象

3:脱离弓弦后处在准·自由振动阶段,之前产生的形变自然是周期性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弓箭射出后会弯曲前进,这个现象其实挺有趣的,不是什么神秘魔法,而是物理学在作怪。要想明白这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1. 弓箭本身的设计是个“弹性储存器”首先,想想咱们用的弓。它不是一根死木头,也不是一条硬金属杆。弓身之所以能被拉开,是因为它具有弹性。当弓弦被拉满时,弓身的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弩这玩意儿,你说它效率高,威力大,瞄准方便,怎么就不直接取代弓了呢?其实,这背后有着挺复杂的考量,就像很多发明出来之后,老技术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空间一样。首先,咱们得承认,弩确实有它的优势。弩的“硬核”之处: 省力是关键: 这是弩最大的卖点。拉弓需.............
  • 回答
    在我看来,这问题提得相当好,直击历史的要害。很多人觉得弓箭射得又快又准,还能穿甲,为啥后来火器就取代了它们?其实,这中间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简单粗暴的替换,而是武器发展中一系列“小步快跑”的积累和优势叠加。要说火绳枪或燧发枪对弓箭的优势,那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讲。1. 穿透力与破坏力:.............
  • 回答
    这可不是个好主意,绝对是个糟糕的主意。用传统弓也好,现代弓也好,无论你用的是什么弓,只要你试着把一根没有尾羽,甚至连箭头的光杆儿直接从弓弦上松开,结果都会是灾难性的。首先,我们要明白箭为什么是箭。它的设计就是为了直线飞行,而且是稳定地、带着目标飞过去。尾羽的作用,就是像飞机的翅膀一样,在箭离开弓弦的.............
  • 回答
    关于弓箭“进口货就是好”的普遍看法,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国外的东西就是高级”这么简单。它更多地是历史、技术、文化以及市场定位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弓箭这种武器的演变,在许多国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独特的本土化发展过程。很多国家,尤其.............
  • 回答
    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用弓箭或弹弓的时候,大多数人似乎都习惯用左手持弓,右手拉弦(或弹射)?难道只有左撇子才用左手持弓吗?其实,这里的说法有点误解,我们来详细捋一捋这个“左右分工”的逻辑,以及到底谁才是“左撇子”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左撇子”是指以左手为主导进行精细动作的人。比如写字.............
  • 回答
    清军弓箭打不过洋人火枪,这事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讲。你要是觉得我这说法有点笼统,那咱就一样一样来,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这玩意儿的威力。你别看弓箭射得快,可那玩意儿主要靠的是弓的张力,还有箭杆本身的重量。要想穿透一堆棉花里子、皮甲,那是不在话下。但你跟人家那火枪比.............
  • 回答
    弓箭运动,这项古老而充满魅力的技艺,即便穿越千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然而,在现代社会,它似乎始终徘徊在“小众”的边缘,未能像足球、篮球那样成为人人皆知的热门运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阻碍?首先,得谈谈 门槛问题。这可不单单是“会不会射”那么简单。一把像样的弓,质量好的少则几百,多则数.............
  • 回答
    中国火枪未能彻底取代弓箭,这个话题其实颇有意思,也并非是“官方”或者“教材”里一定会强调的。在我看来,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的中国古代社会、技术、经济、文化层面的因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火器不行”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火器在中国出现得相当早,从唐朝的火药就有记载,宋朝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像“.............
  • 回答
    在《帝国时代四》这款游戏里,长弓兵和弩兵在射程上的差异,尤其是长弓兵那明显更远的射程,确实是游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量,背后涉及到历史事实、游戏平衡性以及战略深度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掰扯掰扯这其中的原因:首先,从历史事实角度来看: 长弓的优势:速度与力量的结合。 长弓,尤其是那种像英格兰长弓那样.............
  • 回答
    曾几何时,弓箭手是战场上令人敬畏的存在,他们凭借精准的射击和连绵不断的箭雨,能够远距离削弱敌人的阵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更具颠覆性的武器——火枪,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最终将弓箭挤出了主流战场。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变革,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掺杂着技术、战术、经济以及社会观念的演变。首先.............
  • 回答
    弓箭这玩意儿,说起来真有点意思。你放眼全球,从亚洲到非洲,从欧洲到美洲,几乎所有古老文明的遗迹里,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这玩意儿就像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跨越时空的、无处不在的老伙计,你说奇怪不奇怪?我倒觉得这事儿挺自然的,细想想就知道,弓箭这玩意儿之所以能遍地开花,一来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好用了,二来呢,也是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历史、社会和实用性等多个层面。为什么现代人打群架不玩古代那些“酷炫”的装备,反而回归到了砍刀、棍棒这些看似“原始”的武器?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白,古代使用盾牌、长枪、弓箭这些装备,是有其特定背景和战术需求的。 盾牌: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弓箭和长矛是主.............
  • 回答
    欧洲军队火枪之所以能迅速取代弓箭,并非因为欧洲弓箭技术“烂”,而是因为火枪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其优势是弓箭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火枪的优势:颠覆性的改变火枪的优势在于其 “威力”、“穿透力”、“易学性”、“心理威慑” 以及 “战场适应性.............
  • 回答
    清朝仍旧使用弓箭,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什么“落后”或者“守旧”那么简单,里头门道可多了,得一点点掰开了讲。咱得明白,弓箭这玩意儿,在中国战场上用了几千年,那可不是说淘汰就淘汰的。首先,得说说弓箭的“实用性”。在清朝那个时候,虽然火器已经有了,而且在那时候叫“火器”,但它远没有后来那么普及,更没有现在.............
  • 回答
    在中国,玩具枪被视为非法,而弓箭却在许多情况下是合法的,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法律法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认知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玩具枪为何被盯上?安全隐患与“仿真度”的界限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在中国,绝大多数被归类为“玩具枪”的东西会被定性为非法。这主要是出于对公.............
  • 回答
    罗马军团在战场上的身影,无疑是冷兵器时代一支令人胆寒的力量。他们的军纪严明、装备精良、战术灵活,凭借短剑、盾牌和长矛,在无数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许多描绘罗马军团作战的场景中,我们很难看到大量弓箭手身影?这是否意味着罗马在弓箭制造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文.............
  • 回答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的确存在着一种让许多人感到疑惑的现象:面对装备着先进武器的日军,为何部分装备精良度堪忧的中国军队,没有更广泛地重拾那些看似简陋却能灵活应用的冷兵器,比如弓箭和长矛?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落后就要挨打”就能完全解释的,而是涉及到了战争形态的转变、实战效率的考量、生产.............
  • 回答
    龙骑兵,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英勇与威慑。他们常常身披闪亮的盔甲,骑着高大的战马,在战场上如疾风般席卷。然而,当我们回溯历史,深入探究他们的武器选择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便浮现出来:为什么这些在马背上挥洒勇气的战士,最终选择了火枪,而非我们熟知的弓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
  • 回答
    关于不法分子为何宁愿冒着高风险、高成本也要搞一把枪,而不是选择合法且同样具有杀伤力的弓箭,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关于“获取成本”的简单数学计算,更是涉及到实用性、隐蔽性、社会认知、心理因素以及法律限制等多个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合法又便宜”的弓箭对不法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