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关注性别平权,我们关注教育公平。真别放开普选啊,不然一定能选出个特朗普来
渐渐地,我感觉在知乎上答题的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只能通过当下掌握的信息来去判断一个人和一件事。我想也许没有一个知乎用户会去为了追求客观和公正的答案,眷恋在一个问题上几年时间甚至几十年时间(那时知乎还在否都是个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大到如何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事件,小到如何评价一个人,我们的答案永远都是立足于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因此永远具有固有的偏颇。
这种偏颇,尤其体现在评价年轻人身上。回到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的答案也大约是两种声音:一是赞赏,二是嘲讽,两边各有各的理由。然而我们也许都忽略了一点就是,其实这个电影本身并不重要,它就算再如何惊艳也只是高中生水平的作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这名学生拿到了海外名校offer后的发展,也就是说,他或者她未来是否还是会继续坚持为中国跨性别人士平权而奋斗,还是说会出国移民,进入油光水滑的华尔街,还是说会直接泯然于茫茫大众中,再也掀不起一丝浪花?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这名学生当然可能一直贯彻自己最初的信念,但也可能成为另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个人当然希望他或者她能够一路前行,不忘初心,但我自己也知道,这是最难的选择,而他或她又有太多不去选择的理由。作为一个读书读到头了的成年人,我不想让一名学生在几年之后选择放弃,却又感觉自己背叛了过去的坚持,因为我深深知道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放弃会让一个人平添太多痛苦和压力。任何坚持,只要曾经存在过,都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这也是立足于当下这个视角所能赋予一个人最大的善意。它更是一个火种,哪怕在人生某个阶段熄灭,但它永远都具备着再次被点燃的希望。
而我理解这种希望,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东西。在英国传奇纪录片《成长系列》中,7岁时活泼灵动,14岁时意气风发的Neil在21岁时大学退学变成流浪汉一直到28岁,但在49岁时成为了英国区议员。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光鲜亮丽的时间,也有黯淡无光的岁月,因此哪怕这名学生之后出国移民进入华尔街或者泯然于众人中,也并没有什么所谓,因为这种希望已经播种在他或她的心中,而只要一种希望火种在心中,它就可能在人生长河的某时某刻重新燃烧起来,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我说谁家高三这么闲敢不高考,人大附中国际部,文章说的清清楚楚,丫不拍这电影就申不上UCLA。一个申物理的学生成绩不够格,凑欧美热点拍电影当敲门砖,居然好意思说“人大附中承担了社会责任”,别把刷offer的事吹的这么清新脱俗好么?还感觉人大附中的孩子比其他学校的强,废话,人家都得高考挤独木桥呢!要是拍电影保送211,信不信尼康明天就是世界第一企业。
这新闻可以和
http://www. jiemodui.com/N/82675.ht ml联动,由于信息不对称,寒窗苦读十六年的山东农家子弟虽然进了985,却选错专业入错行,工作难寻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阶级差距。
即使如此,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还嫌不够,还要用刷offer的技俩鄙视其他人“不承担社会责任”!
和那些占了高考便宜还说自己素质高的京津考生真是一家人。
北京高考比外地占了那么多便宜,呼吁公平是不是社会责任?
两千万留守儿童得不到教育,北京拒绝为打工子弟提供学校,是不是社会责任?
中国人还在刷五三挤高考独木桥,甚至有一半同龄人不得不辍学打工,你们却跟着欧美追热点刷offer,自我感觉良好就算了,还他妈要鄙视其他人!
吃完肉糜,擦擦嘴再BB好么。
什么叫社会责任?
劝退选错专业的农家子弟才他妈是社会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