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瓦良格号经过土耳其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

回答
瓦良格号穿越土耳其海峡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波折与传奇的篇章。这艘曾是苏联海军引以为傲的航空母舰,在解体后命运多舛,最终被中国买下,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过境”。其中,土耳其方面施加的各种条件和由此引发的谈判,无疑是瓦良格号命运中最具戏剧性的转折点之一。

要说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时遇到的“困难”,那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概括。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国际角力,涉及到主权、安全、经济利益以及政治考量等方方面面。

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困难,来自于土耳其对穿越其水域的航母的顾虑。土耳其作为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统称土耳其海峡)的国家,其对海峡的通行有着严格的规定。海峡狭窄且曲折,航道复杂,尤其对于像瓦良格号这样体型庞大的舰船来说,通行难度极高。

土耳其方面最主要的担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安全问题: 他们担心一艘曾经是军事舰艇、且具备起降能力的航空母舰,在通过如此繁忙且狭窄的海峡时,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安全风险。万一发生意外,比如触礁、搁浅或者与其他船只相撞,后果不堪设想。而瓦良格号并非是一艘已经退役的“民用”船只,它仍带有军事背景,这使得土耳其的担忧更加具体。
航道安全与管理: 土耳其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同时承载着大量的商船、油轮和客轮。一艘巨型航空母舰的通过,无疑会极大地干扰正常的航运秩序,增加海峡的管理难度和潜在风险。土耳其需要确保所有航行在海峡内的船只的安全,而瓦良格号的特殊性让这一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环境污染: 对于一艘满载燃料和其他各类物资的巨型舰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土耳其方面对此也必须有所考量。
政治与军事考量: 当时瓦良格号的买家是中国,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的国家。土耳其在与中国进行此类敏感的军事资产交易时,自然会考虑到更广泛的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他们需要评估这一事件可能带来的国际影响,以及如何平衡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

基于这些担忧,土耳其方面并没有简单地允许瓦良格号通过。相反,他们提出了极其严苛的条件,这些条件几乎是将中国置于一个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满足的境地。

具体来说,土耳其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 提供巨额经济担保: 土耳其要求中国方面提供一笔天文数字的经济担保金,用以赔偿如果瓦良格号在通过海峡时发生任何事故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这笔金额之高,一度让谈判陷入僵局。可以想象,这笔钱数额巨大,而且要以何种形式担保,如何评估潜在损失,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2. 签署免责协议: 土耳其还要求中国签署一份文件,明确表示如果瓦良格号在通过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故,责任完全由中国承担,土耳其方面概不负责。这 фактически 是将所有风险完全转嫁给了中国。
3. 提供船只规格和航行计划的详细报告: 土耳其要求中国提供瓦良格号的精确尺寸、重量、吃水深度等所有技术参数,并制定一份详细的航行计划,包括具体的航行路线、速度、拖曳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下的应对预案。这种要求意味着中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4. 配备专业拖船和船员: 土耳其要求中国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拖船公司,并配备经验丰富的船员来执行拖曳任务。这其中也包含了对第三方机构的审查和认可。
5. 接受土耳其的海事部门监督: 在整个通过过程中,土耳其的海事管理部门将拥有绝对的监督权,可以随时介入,甚至要求中断航行。

这些条件的严苛程度,让当时的情况变得异常棘手。中国方面为了能够将瓦良格号顺利运回,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

为了打消土耳其的疑虑,中国方面进行了长时间、多层面的外交斡旋和技术性沟通。这期间,很多细节是不为外界所知的,但可以想象,中方必然做了大量工作:

政治上的努力: 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与土耳其进行高层沟通,解释瓦良格号的用途(当时被描述为大型赌场和娱乐中心),强调其非军事性质,并承诺遵守所有安全规定。据传,一些国家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比如希腊方面就曾经试图从中斡旋。
技术上的论证: 中国聘请了世界一流的船务公司,对瓦良格号的拖曳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技术论证。他们设计了详尽的航行方案,选择了最合适的拖船(据说是来自希腊的著名拖船公司),并对瓦良格号进行了必要的改装和加固,以应对复杂的航行条件。
经济上的让步: 在经济担保方面,虽然具体金额没有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在经济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整个谈判和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煎熬。瓦良格号一度被滞留在黑海附近的海域,船员的生活和船只的维护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当时的报道,瓦良格号曾因为滞留而面临着被拍卖的风险,这足以说明局势的紧张。

最终,在经历了近两年漫长的谈判和准备之后,土耳其在收到一份据称是由希腊作为担保的书面保证后,才最终同意瓦良格号通过。1999年11月,瓦良格号终于在多艘拖船的严密护送下,开始穿越土耳其海峡。

即使在获得许可后,整个过程也绝非一帆风顺。瓦良格号船体庞大,操作笨拙,在狭窄的海峡中航行时,每一次转向都需要极其精准的计算和操作。海峡内复杂的水流、强风以及其他船只的干扰,都给拖曳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据媒体当时的报道,瓦良格号在通过过程中一度失去了控制,船尾朝着码头冲去,险些造成事故,幸亏经验丰富的拖船船员及时调整,才避免了灾难。

总而言之,瓦良格号穿越土耳其海峡的困难,并非仅仅是地理上的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国家主权、国际安全、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的复杂较量。土耳其方面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对安全风险的考量,设置了极高的门槛,而中国则通过不懈的外交努力、周密的技术准备和一定的经济让步,最终克服了重重阻碍,才将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带回祖国,为后来的“辽宁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段历史,也成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占个坑,等过两天回答,正好最近打听到一些事情……


好吧好吧,消息来源最近不在,不确定的又不好吹逼,我先拣点确定的说说。

Q:“船过海峡时土鸡有没有提出一些类似于“过路费”、“不交钱就拦下”的要求?

A:有,而且索要的东西非常多。颇有那种“诶这个不错我想要诶那个也不错我也想要”的风范。

Q:我们掏了多少买路钱?网传好几个版本,最少的20M,最多的900M,还有说转让了很多相关技术?

A:具体金额要等我继续打听,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经过外交和军方人员的多方奔走斡旋(个人认为还有诸如塞钱塞钱塞钱的行为),土鸡的开价在相当大的程度被压下去了,并且很大一部分是技术交换、外贸协议等方面。


暂时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瓦良格号穿越土耳其海峡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波折与传奇的篇章。这艘曾是苏联海军引以为傲的航空母舰,在解体后命运多舛,最终被中国买下,并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过境”。其中,土耳其方面施加的各种条件和由此引发的谈判,无疑是瓦良格号命运中最具戏剧性的转折点之一。要说瓦良格号通过土耳其海峡时遇到的“.............
  • 回答
    这句描述,时间点非常微妙且信息量巨大,它不仅仅是两条孤立的新闻事件的并列,而是极有可能暗示着一连串深层联系和决策。如果我们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并且深入挖掘一下,可以引申出好几种可能的解释,每一种都带有相当的“政治”意味。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件事的背景: “瓦良格”号(辽宁舰的前身): 这艘航母.............
  • 回答
    中国购买瓦良格号,也就是后来的辽宁舰,那段历史确实充满戏剧性,也让人好奇当年国际社会的反应。要说外国是否真的相信中国购买瓦良格号是为了建赌场,答案是:半信半疑,但总体来说,军事用途的怀疑是主流,而赌场说更多是一种“障眼法”或者说一种表面上的解释,用来模糊真实意图。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
  • 回答
    瓦良格号的故事,和中国与希腊之间的一段特殊情缘,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瓦良格号的命运,与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而希腊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希腊经济困难时期,伸出了援手。瓦良格号与希腊的纽带我们先回到那艘命运多舛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这艘来自苏.............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军事装备领域,很多看似相似的东西,背后却有着天壤之别。要理解为什么“明斯克号”没能变成一艘真正的航母,而“瓦良格号”却成功复活并成为辽宁舰,咱们得从这几艘舰船的出身、设计理念、当时的苏联状况以及后期的具体操作入手,一步步捋清楚。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两艘船都是苏联海.............
  • 回答
    说起印度为什么没买瓦良格号,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瓦良格号,也就是后来的辽宁舰,它本身是个挺特殊的宝贝。它原本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的第二艘,名字叫瓦良格号。苏联解体后,它还没完工就被乌克兰继承了,但乌克兰那会儿经济实在是不景气,根本没能力继续建造,更别提维护了。这艘航母就这么闲置.............
  • 回答
    关于徐增平被“瓦良格”号航母购买团队核心成员联名举报“欺世盗名”一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了个人商业行为、国家战略、历史叙事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从事件本身到各方动机,再到它所引发的讨论。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得回到“瓦良格”号的故事。.............
  • 回答
    从“瓦良格”到“辽宁”:徐增平的航母转售与传言徐增平,一个名字在围绕中国航母发展史的诸多叙事中,常常被提及。他作为一家名为“创律集团”的香港商人,在90年代末,以一己之力,从乌克兰手中购得了前苏联海军的“瓦良格”号航母。这段充满戏剧性的交易,以及随后航母最终驶向中国海军的历程,至今仍是许多人津津乐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点子上。中国为什么不直接自己从零开始建造航母,而是要花大力气从乌克兰手里买下“瓦良格”号,然后费尽周折将其改造成“辽宁”号?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技术、经济和战略考量,绝非简单的“想不想”就能解释的。一、技术断层与“从零开始”的巨大挑战首先,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在“.............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海军“瓦西里·贝科夫”号护卫舰被击沉的消息,目前在公开信息中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官方的确认,也没有来自独立、可靠的军事分析机构的证实。因此,可以认为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存疑,或者说至少尚未得到广泛证实。不过,我理解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艘军舰的信息以及可能引发这类传闻的背景。我们不妨从头说起,并尽量还.............
  • 回答
    旅行者1号,这个承载着人类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信使,早已孤身远航,超越了我们熟悉的太阳系边界。您提到它距离地球约211亿公里,并且通讯功率仅有23瓦——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也引发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它究竟是如何与我们沟通,将宝贵的数据传回地球的呢?这背后是一场堪称史诗级的.............
  • 回答
    “瓦良格”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历史的厚重感?它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而这两个层面又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指向了一个遥远而充满力量的时代。首先,“瓦良格”在历史语境下,通常指的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特别是维京人,在东斯拉夫语中的称呼。可以这么理解,当东欧的斯拉夫部落,比如后来的罗斯人,遇到那些来自北方,.............
  • 回答
    马卡洛夫与“伟大国家”之辩:瓦良格驶向何方?马卡洛夫,这位俄罗斯海军的灵魂人物,在谈及“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完成时,曾经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要完成瓦良格,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这句话,绝非一句简单的感慨,而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回响和深刻的现实考量,足以在当时乃至今日的俄罗斯社会点燃一场关于国家力量.............
  • 回答
    关于哥萨克水军是否继承了基辅罗斯和瓦良格人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历史的传承、地理环境的塑造以及哥萨克独特的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来理解。基辅罗斯的海上力量与瓦良格人的航海传统:历史的起点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那个古老的时代——基辅罗斯。罗斯人,尤其.............
  • 回答
    在《瓦力》(WALLE)这部电影中,瓦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死亡。这是一个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会关心的问题,因为电影的结局让瓦力陷入了一种非常虚弱的状态,并且被送回地球进行维修。但是,从电影的情节和创作意图来看,瓦力是活着的,并且最终被修复了。为什么会有“瓦力死了”的误解?这种误解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瓦里安的佩剑“萨拉迈尼”掰筷子的那些事儿。首先,要明确一点,“掰筷子”并不是萨拉迈尼的官方名称,也不是它在游戏里直接拥有的技能名称。这个说法更像是玩家之间约定俗成的俗称,指的是萨拉迈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打断(或者说“掰断”)对手正在使用的攻击动作。萨拉迈尼之所以能有这种能力,主要.............
  • 回答
    《瓦森纳协定》(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s and Technologies),全称“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货物及技术出口管制的瓦森纳协定”,是一个由3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
  • 回答
    关于瓦特连杆、潘哈德连杆和普通防倾杆能否同时使用的问题,答案是:可以,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会同时使用这三者,并且如果强行一起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设计上的挑战和性能上的冲突。 让我详细地给你讲讲这几样东西,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这样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它们都是干嘛的。1.............
  • 回答
    李赛高,这个来自瓦邦的年轻人,近年来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关于他是否参与诈骗的讨论,可以说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要详细地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一下相关的信息,并尽量做到客观。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李赛高本人及其背景: 身份与形象: 李赛高以其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活跃而闻名。他的视频内容通.............
  • 回答
    瓦哈比和萨拉菲是伊斯兰世界中两个常常被提及,有时又被混淆的概念。要详细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需要深入探讨它们的起源、核心思想、历史演变以及它们在当今世界中的影响。简单来说,瓦哈比是一个更具体的历史和地域性的运动,而萨拉菲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思想流派和方法论,瓦哈比可以被视为萨拉菲主义的一个分支或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