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槟榔广告,简直作为广告法普法知识竞赛的题目素材了。
湖南卫视 2018 年元宵喜乐会中,主持人沈梦辰现场口播口味王广告时提到,这款产品能够「一下子就让你精神抖擞、返老还童,找回年轻状态」。
即便当时还没有槟榔广告禁令,这种宣传也涉嫌违反《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
《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另外,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近年来,槟榔广告中宣传具有保健功效的情况愈发普遍,如 @芝麻酱 回答提到的,一些槟榔广告宣称自己含有枸杞成分、「有枸杞 更好一点」,容易令消费者联想到具有保健效果;还有的广告将槟榔作为一种可以替代晕车药的产品进行推广,暗示具有治疗功效。即便没有明确针对槟榔的禁令,此类广告是否合规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除此之外,槟榔品牌聘请主持人、演员、歌手作为代言人,本身就具有误导性质。长期嚼食槟榔,容易导致牙齿发黑、松脱、控制不住流口水,这对于主持人来说是大忌。《广告法》禁止广告代言人推荐自己没有使用过的产品,对于那些对个人形象有严格要求,乃至会将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写入合同的行业来说,如广告宣传的那样日常食用槟榔是难以想象的。(当然,为了做广告偶然吃一次也算使用过,所以不是说一定违法,只是具有误导性质。)
目前,全国各地对于槟榔制品的监管政策地方差异性很大,从出台规范性文件鼓励相关产业发展,到全面禁止销售,不同地方的政策可谓是「感受到了人间的参差」,在之前一个回答中有所讨论:
各地虽然各有政策,但毕竟商品产业链是在全国布局的,电视广告也随着卫星信号和网络触达全国观众。由中央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加以协调,也有助于制衡地方保护主义,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虽然迟到但总是好事,这么多年了槟榔在电视上打了多少广告,各种综艺和电视剧露出多少,早就该管管了!
今年最近这段时间尤其严重,云南虫谷等好几个热门网剧和综艺都出现了槟榔植入
随便列举一下有槟榔广告的节目:
1.这就是街舞4
2.云南虫谷
3.火星情报局
4.德云社
5.吐槽大会
6.野生厨房
7.这就是灌篮
槟榔和烟草,白酒都有成瘾性。
也都是致癌物。
对槟榔的管理也应该和烟酒同步。
古代有盐铁论,现在有烟草专卖局。
搞国家控制产销,成瘾的交重税,支持财政。
吃出来病的,财政给医保补贴。
限制广告,告知危害。
让不怕危害就要过把瘾的人去吃,不允许危害他人(二手烟)。
也算是阶段性胜利了,以下旧文一篇,给大家讲讲槟榔带来的危害。
这玩意的广告终于有地方叫停了!
前不久,广州全面叫停户外槟榔广告。
这条热搜,微博热度上升得很快,可是一天之内突然就降了。
虽然短暂,但是看看评论区,大家对这举措都充满了支持:
为什么?因为槟榔真的是太毒了!!!
如果说香烟可以和肺癌划等号,那么和口腔癌划等号的就是槟榔。
槟榔配烟,四脚朝天。
槟榔配酒,永垂不朽。
01
有人形容过第一次吃槟榔的感受:
刚入口觉得还好,但随着嚼次数的增加,感觉脸很烫,嘴巴很热,只想流口水。
很多人嚼过之后,就爱上那种大汗淋漓的兴奋感。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槟榔有很强的成瘾性。
它是世界上第四大广泛成瘾的物质,比香烟还难戒。
槟榔中含有的生物碱,容易给人带来胸闷、眩晕、潮热的体验。
和槟榔的成瘾性相关的,是槟榔的致癌性。
B站有名叫小马的up主,18年因嚼食槟榔在肿瘤医院确诊为口腔癌。
小马吃了6年的槟榔,一开始只是每天一两包。
吃多了之后,渐渐感到不对劲。
嚼了槟榔后,他先是不能再尝出酸甜苦辣,紧接着口腔里长出一个黄豆粒一样大小的肿块。
一个月后,肿块就几尽有两三厘米那么长。
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嚼食槟榔,让他的口腔产生病变,最终得上了口腔癌,下巴右侧的一大块肉都被割离。
躺在病床上的小马后悔不已,说自己要是早点戒掉槟榔就好。
无独有偶,湖南一个姓鲁的小伙也是因为嚼槟榔,先是得了下唇癌。
做完手术后的半年内,又被诊断出了上唇癌。
为了保命,他只好继续动手术,原本就残缺的脸更是只剩下了半张。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了槟榔属于一级致癌物,和黄曲霉素排在同一位置。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57.7%的居民咀嚼槟榔,而口腔癌一直是当地男性的常见癌症。
而在我国湖南,随着嚼食槟榔的人数增加,口腔癌患者如平地起高楼,层层叠起。
也有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只是偶尔品尝,不会有特别严重的后果。
但实际上,嚼槟榔,本身就是一个危害性极大的习惯。
刚开始嚼槟榔,你的咬肌会变大,嘴巴会变小。
这是因为嚼槟榔会让你的牙齿磨损严重。嚼得久了,槟榔中的生物碱会腐蚀你的牙床和舌头,你的牙齿会变黑,嘴巴会变小。
渐渐得你会口腔溃疡 伴随着溃疡次数的增多,你会有极大的可能得上口腔癌。
最后不得已切掉舌头,割去嘴巴。
因为嚼槟榔而失去脸,影响生活的患者,他们又被称为割脸人。
槟榔不仅毁了他们的生活,甚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后半生。
他们的舌头没有知觉,再也尝不出酸甜苦辣,没有办法卷舌,发音混沌。
更因为丑陋的外,遭受歧视,警察盘问。
甚至健康——5年内口腔癌有极大的几率具有复发性。
一旦再次复发,痊愈的可能性就格外渺茫。
02
槟榔这么“罪恶”,为什么嚼槟榔的人数却每年攀升?
这就不得不提槟榔背后的“神秘力量”。
就在今年年初,槟榔广告还在广州街头遍布:
公交车上,停车站牌上,地铁线上的语音录入……
以至于大街小巷的小店橱窗都可以看到摆放的槟榔。
槟榔广告不仅在线下泛滥,在线上的推广也格外卖力:
曾几何时,一提到嗑槟榔,大家留有印象的是一手叼烟,一边嚼槟榔的中年人。
当他们被槟榔送进医院,资本的嗅觉很快对准了下一个目标,就是年轻人。
像香烟喜欢赞助电影一样,槟榔广告在年轻人喜爱的各大综艺中露面:
著名槟榔品牌,“XX王”曾冠名某篮球运动竞技综艺。
另一品牌“湘潭XX”赞助某相声团体节目。
植入网剧,间接宣传:
在节目中打出硕大的logo和宣传字幕:
在某卫视的元宵晚会上,甚至公然宣称:精神抖擞,返老还童。
自然,金主的钱不会白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槟榔产生了兴趣。
有年轻人在知乎询问:
甚至连小学生都中了招:
丁香医生曾在「他们把癌症卖给了你,还说有利健康」一文中指出,一项针对湘潭市 1305 名中小学生嚼食槟榔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已经嚼过槟榔,其中有 8% 已经开始规律嚼食。
槟榔的骚操作不止如此,为了规避槟榔和致癌物划等号,从而影响销售,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比如研发出所谓的“枸杞槟榔”,用健康二字来形容。
与之手法相同的还有益生菌槟榔。
可以想象,在舆论的渲染下,对槟榔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在超市看到这样的包装。
也许真的就把槟榔当成了健康食品。
而一旦他们打开包装,尝试一口,槟榔的强上瘾性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也正是在这种宣传下,嚼槟榔的人数有增无减,在2012年就高达6000万。
2019年,有关协会出台了关于槟榔包装必须像香烟一样标注:「长期过量嚼食槟榔,有害口腔健康!」的规定。
但是你能从下面这个槟榔包装中发现么?
是在这里
是不是很讽刺,槟榔产业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也是在这样的推动下,2020年,湖南省槟榔食品产业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全国槟榔产业全产业链产业规模超过700亿元。
但是仅从2006年到2016年,因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人数增长近20倍!
槟榔的力量太强,以至于有太多人、机构不止一次借助舆论反驳,但都效果寥寥。
但作为一个有社会义务有责任感的成年人,这些事你不做我不做,就没人再去做了。
如果有一个年轻人,小孩子因为这篇文章放弃槟榔,那就是它的意义。
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嚼槟榔的坏处,越来越多的人阻止别人嚼槟榔。
那么再强的资本,也会因此衰竭。
也就能挽回更多人的健康与性命。
以上。
-完-
很好,这个还是支持的,不限制一下槟榔现在在全国的野蛮扩张,以后大规模口腔癌发病花的是全国医保大池子的钱。槟榔又不像烟一样纳税,钱全被那帮子人塞进腰包里了。
有意思的是,广电后面直接提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广告宣传要讲导向,这就对了,别和他们扯病理,利益集团不知道会找多少专家站出来洗地呢,什么“致癌槟榔碱仅占0.5% 对人体没有直接威胁”也是老话术了,就谈意识形态谈导向就对了,定位够高,看他们怎么质疑。
槟榔在土耳其加麻大袋鼠国等地都是列为毒品的,结果在我们国内可以上综艺上公交车在地铁里打着养生保健醒脑的旗帜大肆宣传,这本来就是离谱的事情。槟榔已经被收录在the book of posions里了,它致癌,上瘾,不便宜,暴利,完美契合低毒性毒品。能刺激精神提神的都有成瘾性,会让人形成生理依赖,只不过强弱不同罢了。
当然,有些人要拉香烟来共沉沦,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槟榔会物理损害口腔很多人却不知道,吃槟榔破坏口腔黏膜是非常显著而且快速的,你大量吃槟榔,3-5年嘴巴就张不开了。
国家立法不准向未成年人售卖烟草,而槟榔没人管。现在中小学门口小卖部就有伪装成小零食的槟榔,孩子们嚼槟郎也不是新鲜事了,真是在赚黑心钱。
过分的是,他们不光不印有害健康,槟榔里面加粒枸杞,就印上了养生健康的标签。有关利益方正在进行槟榔无害化甚至养生化的包装宣传。槟榔甚至在刻意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各种乡镇的小卖部便利店里槟榔多得可怕,打着养生招牌高歌猛进。
还有,槟榔的味道一样撞脑子,吃槟榔还会有渣滓,吃的人会下意识的吐,各种场合到处吐。比较极端的就是一些湖南的网吧,键盘缝、屏幕上,全是槟榔渣滓,恶心的要死。有人说吸二手烟恶心,那吃鲜槟榔吃到大街上和命案一样不恶心?
另外,也别说和普通人没关系,槟榔赚钱给的是资本家,但大规模致病花的是医保大池子的钱,钱企业赚,坑全湖南接。“烟民都是国家的恩人”,起码调整一下税率,让嚼摈榔的人也能成为国家的恩人。
槟榔实在是暴利,估计利益集团还会负隅顽抗,广电并不是专门管这个,接下来就该其他有关部门出手了。
大快人心!
我们国家目前中央集权程度高,政府还算强势,好歹顶住了湖南地方势力“百万漕工”的压力!
换其他朝代、其他国家,恐怕还真没辙了,为了利益,地方势力真能颠倒黑白,把毒品吹成仙药都不是不可能。
像我之前在想法里说的明代皇帝御用厕纸的问题也是类似:
明朝皇帝拉屎后一般用什么擦屁股呢?当然不是一般的厕纸了,而是四川进贡的御用贡品,由四川特有的野蚕吐丝成茧,织成的丝帛。如此好的丝帛,就用来给皇帝擦屁股,每次用过之后即随手丢弃。
弘治年间,一宫女觉得这么好的丝帛用一次就丢实在太可惜了,就将用过的捡回来洗干净,然后缝纫做成帘幕之类的东西。
有一天,被明孝宗看到了,他有点好奇,就问这个宫女。宫女只得将前后经过告诉了孝宗。
孝宗叹道:“如此说来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下令以后用纸代替,并停止了四川的进贡。
等到第二年,四川官员上奏,说自从皇帝的停贡诏书到了以后,四川的野蚕都不像往年那样吐丝了,以前很多村民就靠此维持生计,现在无以为生,都穷得流离失所了。于是孝宗只得恢复进贡,第二年四川的野蚕就又开始吐茧了。
什么叫百万“厕工”衣食所计啊!因为利益相关,当地官员真是什么鬼话都说得出。
皇帝用丝绸擦屁股,平时没注意也就罢了,等他知道后,也觉得实在是太浪费,一次性擦个屁股而已,没必要用丝绸,就想用厕纸代替。可是四川的“厕工”们表示“不,皇帝你需要!不然野蚕都不吐丝了,老百姓全都得饿死!”
其实槟榔本身及广播电视广告大肆宣传的危害,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了。
我祖籍湖南,外公还有很多亲戚都是湖南常德地区人,小时候每年寒暑假必去湖南走亲戚。
嚼槟榔几乎是当地男女老少的传统,一些人整天嚼,一袋接着一袋,地上的槟榔废弃物比烟头还要多。
小时候虽然还不知道槟榔的危害,但我从小就烦透了当地人一口的槟榔味,很多人舌头、牙齿都变色了。
真TM烦死了!
我就不明白槟榔有什么好吃的!
尤其是我发现湖南的很多地方电视台整天播各种槟榔广告,典型的就是湖南经视。
当时看《南北笑星火辣辣》、《越策越开心》等节目的时候,中间广告时总少不了槟榔。
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湖南嚼槟榔成风绝对和湖南的广播电视的广告宣传脱不了干系。
我好多年前就因为湖南的槟榔问题跟我爸争吵过,我说湖南不产槟榔,但加工槟榔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某些人为了那点利益伤害了太多人的身体健康。
我爸还非说湖南产槟榔,直到我上网给他看了证据,他才不说话了。
稍微再大了一点,我知道了“利益相关”这个道理,因为槟榔成了湖南当地的一个产业,能产生很大的利润,自然有人去推广它、宣传它。
那个时候网络不发达,资讯传播主要靠电视和广播,而槟榔广告多的就是湖南本地的电视台,所以湖南加工的槟榔主要还只害湖南本地人。
即使与湖南交界的一些县市、乡镇,也很少有人嚼槟榔的。
最多通过一些湖南司机、湖南外出务工人员传给外地人。
直到前几年,不知是湖南宣传给力还是网络发达传播太快,湖南造槟榔的影响力开始扩大。
我发现湖北很多人也开始嚼槟榔了,比如我一个表哥,他以前只抽烟的,现在是槟榔加烟,我就怕他的孩子不仅吸二手烟,还跟着嚼槟榔。
现在国家广电总局出了通知,希望至少能稍微遏止下嚼槟榔的不良风气。
其实嚼槟榔在我们国家也是有历史了的,至少明代就有爱嚼槟榔的人,尤其是闽、粤等南方沿海地区的人,而有些人还认为槟榔能够入药治病:
......觉胸间嘈杂不可耐,乃以槟榔末取石榴根东引者,煎汤调服之......
按《本草》谓其能杀三虫,下胸中至高之气。夫余之百炼刚,化作绕指柔,亦已久矣,纵微服此,胸中宁复有至高之气乎?《本草原始》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交广人,凡宾客胜会,必先呈此,故以槟榔名也。
其实主要是岭南之人认为槟榔能够驱瘴疠之气,而且还能消食,晚明士人谢肇淛就说过:“闽、广人食槟榔,取其驱瘴疠之气,至称其四德曰: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然槟榔破症消积,殊有神效。”
谢肇淛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他就特别爱嚼槟榔,甚至有点上瘾,每日不能离,“余食后辄饵之,至今不能一日离也。”
至于槟榔的害处,古人认识不多,可能就是觉得牙齿会变黑,“岭南人好啖槟榔,齿多焦黑。”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槟榔是一级致癌物,不仅危害牙齿、牙龈,还会导致各种口腔疾病,甚至是口腔癌。
尤其是槟榔会对精神产生负面影响,且有一定成瘾性,服用后可能出现兴奋、眼神呆滞、全身发抖、走路不稳、行为怪异或粗暴的不良副作用,可能这就是嚼槟榔者所谓的提神作用。
既然有人看,就在更新几组湖南地区嚼槟榔的相关研究数据,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尤其是湖南老乡们,多管管自家孩子吧,湖南真的是嚼槟榔的重灾区了。
1、年龄分布
可以发现,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是嚼槟榔的主力,希望各位家长引起足够重视!
2、年限分布
3、每日嚼槟榔数量
4、嚼槟榔的原因
最后再补充一个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湖南本地并不产槟榔,原料全部来自千里之外的海南,而湖南人却那么爱嚼槟榔呢?
首先,据我从小从湖南的亲戚长辈们听来的种种传说,以及后来查询资料得到的讯息,湖南湘潭市应该是湖南全省,乃至整个中国内地食用槟榔的发源地。
湘潭地区擅长槟榔加工,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日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槟榔文化。其食用方式、制作工艺与槟榔原产地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改开以来,湘潭槟榔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百亿级大产业,再加上湖南卫视强势的媒体文宣能力,相应的槟榔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
我从小就听说湘潭人嚼槟榔有几百年历史,但具体起源于何时,因何原因开始,有很多说法,我查了一下,比较靠谱的可能是以下两种:
1、瘟疫说
中医认为槟榔是一种中药材,据说有“杀三虫、疗诸疟、御瘴疠”的功效,因此相传槟榔的传入湖南,与湘潭的几次大规模瘟疫有关。
据《湘上痴脱难杂录》记载,明末清初的时候,湖广总督何腾蛟带兵至湘潭抵御满清兵,因当地百姓帮助明军,清军大肆屠城,死难者极多,尸横遍野,尸首来不及掩埋导致瘟疫流行,一位外地来的徽商教当地百姓嚼槟榔祛除瘟疫的办法。
再就是据《湘潭县志》记载,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再度爆发瘟疫,老百姓患了一种臌胀病,肚子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时任知县白璟略懂医药,将药用槟榔分给大家嚼食,臌胀竟神奇地消失了。
自此以后,尽管没有瘟疫,嚼槟榔也慢慢成了当地百姓的习惯。
2、药材说
明清时期,湘潭水运发达,是内陆货运的集散地之一,尤其是湘潭还有“药都”的称号,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的名贵药材很多都在湘潭交易,一些药材商在收购的时候,发现槟榔的味道很好,于是渐渐形成了嚼槟榔的习惯,并逐渐在湘潭地区流行起来,乃至蔓延至湖南全省。
干得好!槟榔这玩意儿我吃过,根本就感受不到其魅力在哪,还是致癌物,最关键是,没有槟榔西施!!
你知影毋?我以前以为卖槟榔是由槟榔西施进行的,美女衣着清凉,赏心悦目,说不定还能摸两粒,后来发现这原来只是岛国风情,现实中卖槟榔的都是普通的大叔大妈,于是我幻灭了……然后我买了一包,嚼了一颗,又一次幻灭了……我心想,这玩意儿,这味道,难怪需要槟榔西施坐镇,真的味道不行。
多年后,我发现卖槟榔的依然没有西施,但是车展出现了车展西施……原来湾仔的格局这么小的。但是一直都是线下都有在售卖,普通人看了也无感,属于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
后来槟榔出现外电视节目中我是没想到的。搞得我以为槟榔就像瓜子口香糖一样,我还在想这玩意儿咋就上电视广告和节目中去了?槟榔脸多了会导致口腔癌,面对口腔癌,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割脸毁容。
在电视上宣传这个,怕不是觉得口腔癌患者太少了要增加点?槟榔还是有成瘾性的,上瘾之后等割脸吧。停止宣传槟榔以及制品,广电算是干了件人事。
个人预判:仍然不会出现槟榔西施这样的职业……
好事儿。
很多人说动摇不了利益链。
当然动摇不了。
你得先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
已经涉及的成年人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未涉及的年轻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观念换不了,但人可以换。
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问题。
要让青少年真正认识到危害,然后,把认识不到危害的人熬死,社会观念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这些,适用于同类的任何问题。不仅这一个。
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实话实说影响有限,广电总局管并不是通过立法来执行,而是行业通知决定。槟榔线上广告确实占很大比例,但别忘了线下也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例如我们湖南的公交车、公交车站台、的士、户外大型广告牌随处可见槟榔广告。
槟榔公司每拓展一个新地方,都是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总之,让当地人目之所及都能见到,更不用说街头巷尾的小卖部,到处是100%中奖的槟榔广告宣传,以及各种精美的包装,让人忍不住想拿一包尝试一下。
很多人总是觉得槟榔危害健康,为什么地方政府还要支持,国家为什么不把它列为毒品?实际上,有害的瘾品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并不会完全禁绝(当然,不同的国家对待根据历史、宗教等因素会区别对待各类瘾品)。
在统治阶级看来,有害的瘾品只要不影响到社会运转,就会权衡经济就业和民生健康。槟榔致癌是事实,但同样香烟、酒都致癌,谁也不比谁好。国家如果想出台法律把槟榔列为毒品,那么地方政府(没错,我说的就是湖南、海南)就必然会来香烟,酒来说道说道。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现阶段把槟榔列为毒品不现实的原因,最有希望的是,趁槟榔还没有成为全国流通的有害瘾品,迅速立法管控起来,禁止任何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宣传,禁止学校周边销售,禁止未成年人购买,强制包装袋印刷有害健康的字样和图片(不用太恐怖,下面几张就行,很可惜香烟都没做到)。
真的太令人高兴了,但是我们高兴得太早了。
看见「槟榔+枸杞」的商品广告,仿佛就此槟榔就沾上了养生(且不说养生这里面就各种槽点),但是你别说还真有人信。
广电总局禁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但是并不能完全禁掉它的宣传。
这还只是一个平台上的内容,在其他互联网平台上,槟榔有着什么神奇的功效呢?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铿锵有力,一锤定音!
这也是继2019年,槟榔被卫健委点名,「长期咀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从此不得不在槟榔制品包装袋上,加上这一标记后,对槟榔产业的又一次严控措施。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
相信自此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杜绝了槟榔的相关广告宣传。
其实,槟榔广告是否应该被严禁,槟榔产业是否应该被严控,从来就不止是医学问题,而是与槟榔行业利益相关联的“百万漕工”进行博弈的经济问题。
在2013年时,央视就专门做过一个节目,指出「槟榔为一级致癌物」「患口腔癌的60%与吃槟榔有关」,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新闻播出后,当时导致了槟榔价格一度暴跌,从6元跌到1.2元。据说,当时从种植槟榔的农民到整个槟榔产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
因此,可能是各地的槟榔厂家一起抗议施压,于是到同年9月,又有所谓专家做了一则“澄清报道”,声称「槟榔致癌没有科学依据」「槟榔所含致癌物“槟榔碱”仅占0.5%」「咸鱼、油条、烧烤食品、反复烧开的水、香烟、白酒,都比槟榔更危险」云云。
然而,这种澄清本身就是“偷换概念”,槟榔作为极容易上瘾的嗜好物,其长期嚼食者,一日至少几包的服用剂量,是肯定远远大于咸鱼、油条、烧烤等日常食品的食用者,至少是类同于长期烟民抽烟,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了。
而且,槟榔产业靠着种植槟榔的普通农民,组成的“百万漕工”施加压力,躲过此劫之后,并没有和烟草行业看齐:
既没有和严禁未成年人吸烟一样,严禁未成人嚼食槟榔,不在电视网络等传媒公开广告 ; 也没有和香烟包装壳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在槟榔制品的包装外壳的显要位置,加有【咀嚼槟榔有害健康】的特别提醒标记。
恰恰相反,各个槟榔厂家,而是有意识地针对未成年人和年轻群体,竭力宣发,意欲无限扩张嚼食槟榔的人群。
近些年来,槟榔产业从原产地海南、传统嗜好地湖南,向多个邻近省份四处扩张,
不但各个城市的网吧、小卖部、书报亭,到处都公开售卖槟榔,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热卖零食;从停车站牌到小店橱窗,到处都是醒目的槟榔广告,
而且,槟榔产业还倒行逆施、逆势而上,和【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密切勾连在了一起,通过对 各种明星综艺与选秀节目的慷慨赞助,也让槟榔广告频繁出现在了这些节目,对青少年的危害影响可想而知。
甚至就在【嚼食槟榔,易致口腔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普遍共识的当下,
一直到2021年7月的热播剧,从《扫黑风暴》到《云南虫谷》,依旧充斥着槟榔的各种软硬广告。
槟榔产业不止是宣传什么槟榔可以“提神不晕车”,
不止是「槟榔配烟,赛过神仙」「槟榔配酒,法力无边」等针对中老年人的传统宣传,
还搞出了「枸杞槟榔」「益生菌槟榔」等产品,宣传它们“又好吃又健康”……
即使在2019年,被国家卫健委点名后,不得不在包装壳与广告中加上 「长期咀嚼槟榔,有害口腔健康」「请勿过量食用」的标签,也尽可能将其置于最不显眼的边角位置。
据悉,发展到今天,单是湖南一省的槟榔产业,年产值就高达400亿以上,全国的槟榔产业,年产值超过了700亿……
正因二手烟对非烟民的健康危害极大,而过量嚼槟榔只危害嗜食者自身健康,是一个常识。
所以,此前一度认为,想要类似禁烟控烟那样,严禁严控槟榔,势必是一个和槟榔产业“百万漕工”代表的相关利益方,长期博弈的过程。
尤其是此前传出某槟榔产业大省,意欲将槟榔定为所谓“地方特色产业”的消息后……
谁想没过多久,就听到了《严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正式通知。
不得不说,有关部门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决保障,何等雷厉风行,太令人激赞了!
确实,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哪怕是上千亿总产值的教育培训行业,几十万教培人员,都能“双减”政策,直接一刀砍没了;
哪怕是三千亿总产值的网络游戏行业,一样能出台史上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限制到每周固定的3小时内。
哪怕是上万亿年产值、税利达到所有行业1/9的的烟草行业,一样能严控到一切公共场合禁烟、所有广告禁绝、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程度。
更不用说,近一年多时间来,当由境外输入的局部疫情,在多个地区发生时,国家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坚持对疫情的零容忍和对病例的“清零原则”,
而那些被严格防疫措施,影响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业人员,种种「防疫措施过度严格,劳民伤财」「死亡率低如流感,何不与病毒共存」「防不住的,尽快打开国门,放松边控」之类的奇谈怪论,又是何其短视与无知!
唯利是图的资本,总以为自己是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创造了多少利润与就业岗位,便可以绑架政策,肆无忌惮,无限扩张,毫无社会责任感,
其行业巨头,更妄图凭借强大资本,进而垄断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网络空间的方方面面,
殊不知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绝不会容许任何无序扩张、不受监管的行业托拉斯长久存在!
当今世界的许多表面发达国家,本质只是“伪装成国家”的资本与公司,【唯利是图】【草菅人命】是其根本属性,诸如大洋彼岸那个因疫情一年死了60万人,依旧完全不当回事,印钞机开个不停,向全世界转嫁损失的国度;
而我等华夏子民是何其有幸,只因我们躬逢盛世,生活在一个真正以人民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国家!
没事,我都吃上瘾了,他不宣传我也得吃了。
感谢各个槟榔厂家近些年的努力付出,富了自己,毒害了全国人民。
槟榔最开始在东北是根本看不见的,4年前,我们本地根本没有槟榔,而如今,只要是个超市,就有槟榔,可以的 毒害中国人 从槟榔厂家做起。
槟榔是典型的个别利益集体为了自身的收益,不惜损害他人健康的例子。之前有很多医生都科普过,吃槟榔和口腔癌的发病治疗正相关。槟榔会破坏人的口腔组织,而且里面的物质有致癌效果。以至于国内很多医院里,疑似口腔癌的病人,都要先问问平时是不是吃槟榔。
但是槟榔确实也让很多人赚了钱,利润很高,所以也能够看到之前频繁的广告投放。
另一方面,因此患病的人,自己付的钱,医保付的钱,这些也许被槟榔本身的营收还多(没有查证具体得数字)。如果简单来说,相当于整个社会、甚至医保基金,在为槟榔造成的问题买单。
(槟榔的危害性见相关研究和医生的分享,并不是随便说的)
这次这样的规定很好。
(为什么看不见评论,我好奇怪)
国家终于开始禁宣传槟榔了。我多年以前第一次接触到吃槟榔的病人之后就开始宣传槟榔的危害。
我那个时候有很多湖南病人,一进诊室就是一股吃槟榔特有的臭味。我最初讨厌吃槟榔的人就是因为这股臭味。深恶痛绝是因为我们食堂的大厨也吃槟榔,吃来味觉退化,做菜巨咸。然后我就去深入了解了一下槟榔的危害,之后吓出一身冷汗——口腔粘膜纤维化,嘴张不开,损伤牙齿,味觉破坏,口腔癌。。。。。。
这是我多年前写得宣传别碰槟榔的文章。在里面还有人攻击我,说我写这个文章会让多少种槟榔的人、生产槟榔的人经济受冲击。
这几年,槟榔的宣传更疯了一样,什么“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枸杞槟榔,养身健体”,甚至被包装成节日的送礼佳品。
食用槟榔的人群也从海南、湖南迅速蔓延到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北方很多城市也有人在吃这个,甚至很多小学生都在吃这个。危害巨大,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它是一级致癌物,对人的健康有巨大危害,且有一定的成瘾性,危害等同于烟草,因此不准广告是对的。
为了照顾很多心理脆弱的小朋友,我不放图片了,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口腔癌图片,都是整个下巴切掉!
长沙湘雅医院,口腔癌治疗技术冠绝全球,真是因为湖南人民(槟榔重灾区)给该院输送了大量病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